【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雨水作為自然界的天然水資源,若得到有效利用則對緩解水資源緊張的現狀至關重要。城市水資源循環過程是構建「海綿城市」的重要內容,海綿城市建設中提及的「滲滯蓄淨用排」中的「蓄」指的就是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不僅把雨水留下來,同時也把降雨蓄起來才能達到調蓄和錯峰,而後進行有效利用的多重目的。當下,海綿城市蓄水環節還沒有固定的標準和要求,地下蓄水樣式多樣,總體常用形式有兩種:雨水調蓄池、塑料模塊蓄水。
本期我們主要介紹的是雨水調蓄池的功能、用途以及在全國範圍內的實用案例。
一、什麼是雨水調蓄池
1、定義和分類
讓我們先來看國際上雨水管理技術較為先進的德國和日本是如何對雨水調蓄池進行分類和定義的:
而在我國目前則沒有如上的細分,而是統一將:為解決城市內澇、溢流汙染、合流制完善的各類雨水池統稱為雨水調蓄池。
2、適用場景為解決和規避雨水洪峰,實現雨水循環利用,避免初期雨水對排放水體的汙染,在海綿城市建設中需要人工修建具有儲存雨水功能的鋼筋混凝土池或模塊池,臨時性的把雨水儲存起來,起到積極調度作用,類似於一種口袋型存水構築物。目前,雨水調蓄池一般修建在道路廣場、停車場、綠地、公園、城市水系等公共區域的下方,用來收集和儲存雨水。
作為一種雨水收集設施,它可以將雨水徑流的高峰流量暫留期內,待大流量下降後再從調蓄池中將雨水慢慢地排出。這樣既達到既能規避雨水洪峰,提高雨水利用率,又能控制初期雨水對受納水體的汙染,還能對排水區域間的排水調度起到積極作用。
二、雨水調蓄池的作用和優勢
除去常規的規避雨水洪峰,提高雨水利用率之外,雨水調蓄池還有很多實用性的優點:
優勢一、用天然的方式淨化初期雨水,建立海綿化排水淨化系統,改善天然水體循環
雨水調蓄池的形式多樣,可以是小區內的雨水花園,也可以是城市中的口袋綠地,在有效利用了天然綠地或溼地及水生和溼生植物群落基礎上,大大小小的調蓄池成為了水質淨化-蓄滯水-地下水回補多級多功能溼地系統中的核心環節,同時成為地下水回補的前提條件。
優勢二、形式豐富多樣,可根據具體場景靈活構建
雨水調蓄池可以在城市中各種地勢條件下選用,如天然綠地、地勢低洼處、小區居民公共活動場所、景觀河流水體周圍,僅在居民小區內可體現的形式就有如下:
小區範圍內雨水直接利用時,可採用地下封閉式調蓄池;
單體建築雨水直接利用時,可採用地上封閉式凋蓄池;
有景觀水體的小區.可採用地表敞開式調蓄池 。
優勢三、協助淨化雨水,節省後續淨化成本
雨水調蓄池可以設置過濾裝置或者與景觀生態淨化植被結合,過濾裝置和生態淨化可以對溢流後的雨水進行過濾,從而使得經排水渠後續進入河道、湖泊的水質較好,從而防止後續未經處理的雨水進入城市汙水排水系統,避免造成城市排水管網堵塞和跑冒漾水。
三、雨水調蓄池案例賞析
我們從若干案例中選擇了三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與大家分享,一是社區中的雨水調蓄池-位於上海臨港的申港社區;二是城市城區排水系統中的雨水調蓄設施-位於天津市先鋒河;三是河流綜合治理中的集水調蓄-位於長春市伊通河:
1、上海臨港申港社區口袋公園
整個申港社區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勢,設計了大大小小的很多雨水花園,由進水口、植物、改良種植營養土、透水盲管、防滲膜、溢流出水口等構成的,雨水通過道路、硬質鋪裝、屋面等場地匯流至花園,一部分被雨水花園內植物土壤吸納,一部分過濾下滲排走,暴雨時花園還能發揮蓄水、緩排作用。
同時,為了讓雨水流動起來,還設計了跌級水池和旱溪,雨水量較大的時候會自然從雨水花園中溢出,經進入跌級水池後,匯入旱溪。
2、天津先鋒河調蓄池
先鋒河調蓄池是天津市中心城區合流排水系統進一步改造完善工程,主要是針對、二類合流製片區排水改造方案研究,解決雨天溢流汙染及地區積水問題,同時兼顧部分周邊分流制地區的徑流汙染問題,其服務面積總計644公頃。
總體方案包括了「四大排水系統」:先鋒河調蓄池服務區域涉及五大道系統、上海道系統、電臺道系統及大沽北路系統四個排水系統。五大道排水系統面積為223hm2,全部為合流制系統;上海道排水系統面積為164hm2,其中89hm2為合流制系統;電臺道系統面積為174hm2,其中120hm2為合流制系統;大沽北路系統面積為330hm2,其中212hm2為合流制系統,先鋒河調蓄池只服務上述四個系統中的合流制系統部分,即先鋒河調蓄池服務面積總計為644 hm2。
「一個截流設施(調蓄池進水)」:先鋒河調蓄池服務區域雨水均排入位於南京路的合流幹管內,進入南京路合流泵站。南京路合流泵站與位於津南區津陵路與浯水道交口西北角雙林截流泵站之間存在一路D2600雨水轉輸管道,因此先鋒河調蓄池截流設施設置在靠近雙林截流泵站前D2600轉輸主管上。通過這一處截流設施,五大道、上海道、電臺道及大沽北路系統的雨天溢流汙水在降雨過程中優先進入先鋒河調蓄池。
「一座調蓄池」:工程採用末端調蓄,因此先鋒河調蓄池設置於雙林截流泵站附近的先鋒河河底,先鋒河調蓄池容積為60000m3;先鋒河調蓄池降雨過程中暫存的溢流汙水待降雨過後,排入津沽汙水廠處理後達標排放。
3、長春伊通河綜合調蓄池
歷經兩年多建設,伊通河中段總蓄水量達77.5萬立方米的9座調蓄池主體工程日前已全部完工,一座座藏於地下的「集水基地」,將讓母親河重現碧波蕩漾。「伊通河綜合治理的重點在於治水,改變伊通河水質差、水量少的情況。調蓄池既可以收集雨水和汙水,還可以把收集來的水淨化後補充給伊通河,相當於給伊通河安裝了『
淨水器』和『補水器』。
和一些地方的敞開式調蓄池不同,長春建的是地下全封閉式調蓄池,池內安裝了
除臭設備,能有效阻隔聲音和異味,同時為了保證調蓄池不汙染地表水,施工中還採取了雙重防滲漏措施。主體完工的回憶島調蓄池已與河道融為一體,外觀上根本看不出來地下是蓄水量6萬立方米的調蓄池。
這種與城市水繫緊密結合的大型市政調蓄池在降雨初期可以截留超過
汙水泵站提升能力的合流水,將其存儲於調蓄池內;雨後汙水管網負荷允許時將池內水提升至汙水處理廠,減少初期雨水對水體的汙染,消減降雨峰值對排澇的壓力。
綜上:與雨水蓄水模塊一樣,雨水調蓄池是一種綜合考慮雨水徑流汙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等要求的海綿城市建設手段,猶如「超級池塘」,雨水調蓄池對增強城市排澇能力、減少初期雨水對承受水體汙染具有重要意義。啟動雨水調蓄池建設,是打造「海綿城市」,加強雨水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舉措。
原標題:【技術】海綿城市工程案例詳解—雨水調蓄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