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本文原題:小店經濟快速復甦 , 2億人的錢包都靠它撐起
這8000萬家小店裡 , 藏著2億平凡人的汗水和努力 。 它可能會澆灌出一位母親的期待 , 一雙兒女的夢想 , 一個家庭的富足 , 一座城市的和諧 。
你有沒有想過 , 開一家小店?
自己打理 , 有自己的風格 , 賣自己喜歡的東西 , 交自己喜歡的朋友 。 哪怕成不了一個優秀的商人 , 也要做一個暖心的店主 。
小店活 , 則民生興 。 7月 , 商務部聯合多部門發布的《關於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提出小店建設的願景 , 5年達到「百城千區億店」的目標 。
文章圖片
市民在自家小店門外準備晚餐 。 中新社採訪人員 張暢 攝
小店裡的「人間煙火」和「人間理想」
「其實對於我來說 , 沒有文憑也沒有其他手藝 , 開小店的目的就是賺點生活費養家餬口 。 」在北京西單明珠八樓賣安徽阜陽卷饃的張姐 , 來北京已經十年了 , 在商場做過導購 , 在朋友圈做過微商 。 兩年前 , 她在西單這一繁華地界租下了一個小小的檔口 , 賣自己家鄉的特產卷饃 。
【撐起 |小店經濟快速復甦,2億人的錢包都靠它撐起】「其實這在我們老家就是路邊小吃 , 大家都是推個三輪車練攤的 , 我也從來不敢說有做得多麼好 。 」張姐對自己的手藝很謙虛 , 但她的卷饃經過不少美食博主的推薦 , 已經成了「網紅」 , 「熱情、量足、好吃、實在」是他們最多的評價 。
說起自己開小店的經驗 , 張姐覺得就是要能吃苦 。 她的鬧鐘常年定在早上4點 , 起床做餅、做菜 , 忙忙碌碌到晚上10多點才能到家 。
「剛開業幾個月的時候 , 有一天早上四點多天還很黑 , 我從出租房的樓梯上摔下來了 , 膝蓋和腳腕都摔破了皮 。 摔下來的那一刻我在想 , 可千萬別摔死 , 我還有兒子要養 。 」張姐笑著提起了這段經歷 , 她說當時冷靜下來後 , 自己一秒鐘爬起來趕去店裡 。
商務部的統計顯示 , 截至2019年底 , 全國註冊小店8000多萬戶 , 帶動就業約2億人 。 這8000萬家小店裡 , 藏著2億平凡人的汗水和努力 。 它可能會澆灌出一位母親的期待 , 一雙兒女的夢想 , 一個家庭的富足 , 一座城市的和諧 。
8月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在國新辦例行吹風會上表示 , 鼓勵個體經營發展 , 引導勞動者創辦小規模經濟實體 , 支持發展各類特色小店 。
說到特色 , 在大眾點評北京雜貨禮品熱門榜排名第一的「小協奏曲雜貨鋪」 , 不同於張姐卷饃店的煙火氣 , 是一家個性十足的「理想」小店 。
文章圖片
老曹的雜貨店 。 受訪者供圖
「店只是想展示一些思想上、經營上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 想讓大家知道 , 還有這樣的一家與社會大眾普遍觀念仍格格不入 , 同時思路也是清晰又不矯揉造作的小小店鋪 。 」店主老曹告訴中新網 。
老曹的雜貨店真的很「雜」 , 有二手的經典音響、十六軌機、插頭、錘子、扳手、自己改裝的二手汽車音響、M65衝鋒衣、戰靴、面膜……以及各種奇奇怪怪、叫不上名字的東西 , 還有他自己設計的「concertino(小協奏曲)」品牌筆記本、明信片、書籤、貼紙 。
面對電商平臺對雜貨小店的影響 , 老曹的經營很「佛系」:「我們賣的是一種服務 。 有些貨品我們也是從淘寶進的 , 賣的是你能看到摸到的東西 , 還有逛店的一種樂趣 , 多加的售價等於布置了一塊兒可供娛樂場地的門票錢 。 」
在張姐和老曹看來 , 雖然現在的外賣和網購都很發達 , 但線下門店面對面交流的體驗是網店不能替代的 , 這或許也是小店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
穿過疫情風暴 , 小店經濟快速復甦
但突如其來的疫情 , 讓張姐和老曹的生意都遭受打擊 。
「我們檔口一年租金10來萬元 , 因為東西都是自己加工的 , 還租了專門的廚房 。 疫情期間每天早上一睜眼不進錢 , 幾百塊錢房租還不見了 , 這是主要困難 。 」張姐告訴中新網 。
「我們也在所難免 , 在疫情第一波時停業了半個多月 。 不過事事總有運氣 , 我們經營的不是餐飲 , 另外也沒有在疫情高發區域 , 所以稍緩和些時也就繼續營業了 。 」老曹說 。
商務部數據顯示 , 疫情發生以來 , 有近6000萬家小店遭遇經營困難 , 佔到全國8000多萬家註冊小店的七成多 。 然而 , 正是因為小和靈活的特性 , 在國家陸續出臺的各項政策扶持下 , 小店經濟迅速恢復了活力 。
文章圖片
資料圖:外賣小哥在取訂單 。 劉潤 攝
4月3日 , 張姐的卷饃店恢復營業 。 「現在 , 我家應該說能恢復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流量了吧 , 但顧客還是沒有像以前那麼固定 , 每天大概能賣出100多份 。 」
張姐說 , 疫情期間不少人都憋壞饞壞了 , 所以最近 , 她家在網上被「種草」了 , 遠道而來吃卷饃的人也多了很多 。
美團大數據顯示 , 6月 , 全國服務業小店的消費復甦率實現穩步增長 , 相較於疫情較為嚴重的2月份增長3.3倍;7月 , 全國小店消費復甦率超90% , 小店交易金額較上月增長23% 。
「疫情期間光顧店面的人少了能有一半 , 生意肯定受到嚴重影響 。 」但即使賠著錢 , 老曹也沒有耽誤員工的工資以及此前承諾的員工餐 。
「房東提過降房租的事兒 , 我拒絕了 , 只是交租時間延後有個緩和 。 不給自已弄得那麼可憐 , 多想辦法多努力 , 不行再說唄!」老曹笑著說 。
同樣的 , 張姐也沒有解僱店裡的幫手 。 兩個人忙忙碌碌 , 繼續在逐漸恢復生機的城市裡奮鬥 。
「快速復甦的『小店經濟』 , 側面反映出受疫情影響的中國經濟正逐步回歸正軌 , 同時也體現了中國經濟潛力和韌性 。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分析 。
「百城千區億店」激活城市「毛細血管」
小店 , 通常指面向居民消費的批發、零售、餐飲、美容美髮、維修、配送服務等行業的個體工商戶 , 僱員10人以下或年營業額100萬元以下的微型企業 , 及年營業額1500萬元以下的網店 。
「小店經濟只有跟老百姓的需求結合起來 , 才具有人氣和煙火氣 。 」北京西城區商務局副局長馬佩鴻日前表示 。
小店就像「毛細血管」 , 分布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 小店的崛起不僅能給周邊居民帶來便利 , 還養活一個個家庭;而且 , 數量眾多的小店還牽動著就業的增長 , 間接促進其他相關產業的恢復發展 。
7月 , 商務部、銀保監會等七部門印發《關於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 , 提出要促進小店經濟健康繁榮發展 。 至2025年 , 培育小店經濟試點城市(區)100個 , 賦能服務企業100家 , 形成人氣旺、「煙火氣」濃的小店集聚區1000個 , 達到「百城千區億店」目標 。
文章圖片
資料圖:甘肅慶陽西峰區稅務局工作人員到小店講解最新稅費優惠政策 。 甘肅省稅務局供圖
現實中 , 不可避免的是小店也有其天然的缺陷 。 除了抗風險能力較弱 , 還存在公共衛生及安全隱患等 。
對此 , 通知提出了系列保障措施 , 要求各地要落實好現行扶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金融支持、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 。
「在財政政策方面 , 要對小店提供稅費優惠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 , 要鼓勵創新服務小店的金融產品 , 提高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在社保政策方面 , 對小店招用人既要規範其繳納社保 , 也要考慮其承受能力 , 適當予以補貼等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 。
如何把小店做好 , 考驗著每一個小店經營者 , 也同樣考驗著城市治理者的耐心和智慧 。
作者:左宇坤
編輯:樊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