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大學:曾一系出八院士,培養19名院士18位「流失」到其他高校…

2020-12-25 騰訊網

帝都高校圈為大學生提供什麼?

大學資訊 男神女神 求職招聘 深度好文

學術科研 脫單秘籍考試竅門 乾貨技能

社團經驗 各校趣聞 熱點吐槽 吃喝玩樂

你離真正的大學生活 還差一個『帝都高校圈

我國歷史上有不少非常有名的大學,在建國初期因建設其他地方的大學,逐漸被拆分、甚至沒落,如曾經的四大名校河南大學,還有曾經的老南京大學、山西大學等,拆分後造就了不少名校。在近幾十年雖然沒有出現過大的重點大學被拆分的情況,卻有些重點大學的人才在逐漸「流失」。

蘭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不過現在的蘭州大學高考錄取分數線卻不高,甚至比不上東部一些比較熱門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而除了有一部分蘭大在西部,位置有點偏遠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蘭州大學近幾十年人才流失比較嚴重。

那麼蘭州大學以前有多強呢?

蘭州大學在1954年就成為首批教育部直屬14所綜合性大學之一,並在1960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在當時西北地區只有一所,同時也是胡煥庸線以西,半個中國唯一的一所,可見教育部對蘭大重視程度有多高。

事實上,蘭州大學的確非常的強,自恢復高考以來,蘭大培養的院士數量排名全國第八。其中,化學系更是非常牛,培養了8位院士,與吉林大學化學系一起,並列排在中國大學院系的第一,現在化學系仍舊是蘭州大學科研實力非常強的專業。而從蘭大走出去的校友院士也多達38位。

1977年,楊振寧回大陸講學,就點名要到蘭州大學來。蘭州大學段一士教授克服了愛因斯坦、朗道等人的守恆定理只適用於準伽利略坐標系的缺陷,提出新的廣義協變守恆定理。楊振寧慕名而來,連稱「妙極了!」並讚嘆道:「沒想到在山溝溝裡也可以研究規範場。」

此外,蘭大在核物理方面也非常強,上世紀60年代開發大西北,南開大學原子核物理和放射化學兩個專業師生整體搬遷併入蘭州大學,為我國「兩彈一艇」等事業培養了2名院士、「傑青」7人、中科院百人計劃13人等國家棟梁人才。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蘭大是當時我國師資實力非常強的重點大學之一。但隨著近幾十年東部高速發展,蘭大有不少人才和院士「流失」到了東部重點大學。曾經辛苦培養的19名院士,有18名院士去了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大等等,也有一些蘭大走出的人才後來被評上了院士。至於被挖走的長江學者等人才更多。

根據蘭州大學的統計,僅在2000年到2004年的幾年間,該校共流失副高職稱以上人員就有近40名,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學科帶頭人。

因為西部經濟與發展機會有限,蘭大的畢業生的確往東部發達地方發展得比較多。而且有些老教授本身就是從其他地方來蘭大的,在蘭大貢獻了很多年。

目前蘭大的學科以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質學、生態學、生物學、大氣科學、草學、考古學等學科見長。

蘭州大學一直在為國家培養人才,雖然有不少院士校友選擇離開蘭大,但是蘭州大學仍然具有很強的科研實力和人才培養能力。有人說,蘭大的人才沒有流失,只是在默默耕耘罷了。

來源:環球學術

明天有重要消息

別忘了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我國高校當選兩院院士名單出爐,武漢理工跑贏28所985大學!
    「十三五」期間我國高校當選中國兩院院士前10強名單(第一工作單位、不含外籍院士),北理哈工大第4,北航上交第8,復旦同濟武漢理工第101.清華大學 14名院士2.北京大學 10名院士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6名院士4.北京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 5名院士
  • 我國這所頂尖211大學,到底有多牛?曾經一個系培養出20位院士
    大學,作為國家的高等教育學府,是為國家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地方。也因此,一個學校影響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是否能培養出「高精尖」的人才。比如公認的名校哈佛、劍橋、斯坦福等等,不僅歷史悠久,還不斷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 解密國立中正大學走出的八位院士檔案
    解密國立中正大學走出的八位院士檔案國立中正大學是民國時期南昌的一座著名學府
  • 深圳大學曾是雙非翹楚,有6名院士,但卻輸給了寧波大學和河南大學
    除了985大學和一些211大學裡面存在幾個院士外,其他的普通大學根本是不太可能見到院士的。第一是因為院士太少,而且他們基本上都分布在各頂級科研機構。第二是因為院士太難被評上,很多知名牛人都曾經落選過院士。
  • 被譽為「中國教授之鄉」:造就26位院士,百名高校校長,萬名教授
    有一個地方就曾經出過26位院士,百名大學校長和近萬名教授,這樣一個龐大的知識分子群體,就算是放到國家層面,也夠那些小國們看的了,那麼這裡究竟是哪裡呢?一、培養出了眾多人才的宜興宜興是江蘇省無錫市下面所管理的一個縣級市,就其地理位置而言,他處在江蘇省的南部,靠近江蘇重要湖泊太湖的西岸。在這裡最為出名的便是宜興曾經走出過26位院士,百名高校校長,萬名教授,被譽為"中國教授之鄉"。
  • 38所985大學最新排名,浙大第四,中科大僅第九,這兩個竟沒院士
    眾所周知,國內一共有39所985工程大學,僅僅相當於211大學數量的三分之一左右,「985工程」的含金量自然不言而喻。985工程高校共分為兩期,第一期有34所大學,第二期又有5所大學入選,自此再也沒有大學能夠上榜。
  • 江蘇這所三流大學火了,不但培養出多名院士,還有個95後的奇葩
    江蘇這所三流大學火了,不但培養出多名院士,還有個95後的奇葩!說起江蘇這所名不見經傳的三流大學,可能有很多人不屑一顧,畢竟很多考生和家長只認985和211大學。事實證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大學之大,在於鯤鵬,即使不是一流大學,也一樣可以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 18位華人學者當選2020年美國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共174名學者當選,其中含華人學者18位。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成立於2000年,是由美國及國際大學、政府及非牟利研究機構組成的非牟利會員組織,擁有超過4000名個人發明家會員。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NAI Fellow)是美國授予學術創新發明家的最高榮譽。
  • 中部六省本科畢業高校院士數量排行榜出爐
    中部六省本科畢業高校院士數量排行榜出爐: 按院士本科高校省份數量排名依次是:安徽省38人、湖北省34人、湖南省24人、河南省9人、江西省8人、山西省5人。
  • 國立中央大學有多牛?以一校之力分拆出5所985、12所211大學!
    在我國歷史上,曾湧現過許多世界一流高校,其中又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與國立中央大學為首,她們是我國教育史上「不可逾越的豐碑」。她們中一所僅存在了短短8年半時間,卻培養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174位「兩院院士」。一所僅存在22年時間,卻曾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是我國當時學科最齊全、實力最強的綜合性大學。
  • 曾經亞洲排名第一,52年分離了十多個院系,至今仍為211和985大學
    12個院系和專業,剩下的部分又重新保留和組建,但是今天該校仍然為我國211和985大學,這就是南京大學。今天的南京大學是一所綜合性有特色的雙一流高校,不僅在江蘇,就是放到全國高校系統中去看,南大也是一所名牌大學,具有教育大省之稱的江蘇,每年有大幾十萬莘莘學子,南大是他們非常仰慕的理想學府,除少數考生填報清華北大等國內知名高校以外,其餘大部分優秀考生均被南京大學錄取。
  • 釀酒行業能出院士嗎?
    1666年,法國成立了皇家科學院,到科學院工作的著名科學家首次被稱為院士「Academy」。此後,英國皇家學會、普魯士皇家科學院、彼得堡皇家科學院紛紛使用「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一稱謂來命名自己國家最傑出的科學家。「院士」成為學術界給予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稱號。國內院士的發展。
  • 國內醫學院校科技評價結果,第一名當之無愧,武漢大學未進前十名
    二、海軍軍醫大學本次評價中,海軍軍醫大學出人意料名列第十位。海軍軍醫大學俗稱「第二軍醫大」,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是軍隊是首批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高校之一,擁有國際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神經生理學家陳宜張等多位「兩院」院士。
  • 89歲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院士逝世,系本月去世的第4位院士
    南都記者獲悉,沙慶林1930年5月7日出生於江蘇宜興,1949年進入原交通大學,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1952年畢業後,他在上海同濟大學從事道路研究工作,後經國家選派,於1954年至1957年在莫斯科公路學院學習,獲副博士學位,學成後回國,任職於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尋歷史.品文脈 | 熙南裡的這所名校曾培養出多名中科院院士
    據陳作霖《運瀆橋道小志》記載:「道北有南捕通判署,其街即沿署名,曰南捕廳,在南宋為西錦繡坊地,與東錦繡坊對峙,今府署東出直街猶存古名也。」元末明初,因東錦繡坊為朱元璋的吳王府所在,故西錦繡坊稱為府(吳王府)西街,當時南京地區的最高行政機構應天府治即設於這一地區,地理位置特別重要。清代在此設南捕通判署後,南捕廳也因此得名。
  • 奇蹟似發展的南方科技大學,如今已經達到985高校的水平!
    只是可惜深圳作為一座新興城市,缺少知名的大學,我們大家比較熟知的可能就是深圳大學了,在深圳雄厚的財政實力支持下,近些年一直都是以N倍的速度發展,如今的深圳大學雖然沒有985、211、雙一流的加持,但仍舊在中國前一百強的大學裡面都擁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深圳僅僅只有深圳大學嗎?
  • 招辦面對面 | 院士領銜,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浙江樹人大學2020計劃...
    △ 浙江樹人大學招生辦主任 吳漢龍  本期,我們邀請到了浙江樹人大學招生辦主任吳漢龍,今天,他將從學校概況、招生情況、人才培養模式、特色學科和獎勵政策等方面為考生和家長全方位詳細介紹浙江樹人大學  學校現有杭州拱宸橋校區和紹興楊汛橋校區,佔地1230餘畝,設有鄭樹森院士領銜的樹蘭國際醫學院等12個二級學院,建有李蘭娟院士領銜的樹蘭國際護理學院等11個行業學院。學校開設50個本科專業和8個專科專業。  常見問題詳解  01 常看到浙江樹人大學(浙江樹人學院),是怎麼一回事?
  • 2020西部高校排行:西安交通大學高居榜首,重慶大學下滑到第五名
    在軟科發布的2020西部中國大學排名,西安交通大學以全國第11名的成績高居榜首,代表著西部最頂級的高校的發展水平。與此同時,四川大學毫無懸念排名第二位。川大作為西南地區高校中的一個,在合併了華西醫科大學之後,迅速崛起,無論是雙一流學科的數量還是科研經費等,都在全國的高校中處於較為領先的位置。
  • 輸出3名院士級校長後,南科大引入1名院士級副校長
    3位院士級校長的南方科技大學(下稱「南科大」),最近正通過內部擢升、外部引進的方式補充校領導團隊。南科大此舉用意也應是,希望通過輸送王泉到汕大任職,促進南科大和汕大之間的深度聯合。要知道,王泉還是在南科大和汕大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籤約儀式上,正式獲頒的聘書。 而湯濤儘管是深圳高校培養的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頗具象徵意義,但他和UIC緣分也不淺。
  • 著名建築學家李道增院士逝世,系今年逝世的第11位院士
    根據清華大學3月20日發布的訃聞,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同志,於2020年3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李道增院士1930年1月19日出生於上海,祖籍安徽合肥,1952年獲清華大學建築系學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88年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訃聞稱,李道增院士對建築學理論有深入的研究、廣泛的設計實踐,並取得了卓越成就。堅持中國建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出了「新制宜主義的建築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