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藥補不如食補,這九種體質對應的調補方,吃對了效果加倍!

2020-12-15 閃電新聞

點擊藍字關注健康山東

藥補不如食補,日常飲食吃對了,常常會有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但前提是,得適合自己的體質!

今天給大家推薦九種體質藥膳調補方,每個人都該看看!

如果你常手腳涼: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畏寒怕冷、手腳冰涼、尿頻、常腹瀉、出汗多、神疲乏力、皮膚暗沉等現象。身體胖而發白,或者面色淡白。經常四肢發懶,怕冷,喜歡讓身上感覺溫暖。

調補方:韭菜炒核桃仁

【材料】核桃仁50克開水浸泡去皮,瀝乾備用。韭菜200克摘洗乾淨,切成寸段備用。

【做法】麻油倒入炒鍋,燒至七成熱時,加入核桃仁,炸至焦黃,再加入韭菜、食鹽,翻炒至熟。可補腎助陽,溫暖腰膝,適用於腎陽不足,腰膝冷痛。

如果你常感疲倦: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的人會感覺乏力、氣短,嚴重時稍稍活動都會感覺很累,爬兩三層樓就已經氣喘籲籲了。也有的面色蒼白,甚至容易出虛汗。

補方:黃豆燉豬蹄

【材料】豬蹄、黃豆、蔥、姜、鹽、白胡椒、白酒。

【做法】豬蹄焯水煮3~5分鐘,放入白酒不蓋鍋蓋煮開。撈出洗淨處理好。砂鍋裡加豬蹄、蔥姜、黃豆。一起煲一個半小時,要是壓力鍋或者其他鍋視情況自定。加入鹽、胡椒繼續燉半小時即可。

如果你常手足心熱: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易「上火」,實際上這是一種虛火。經常感覺手足心發熱,是陰虛內熱的一種表現。因為易「上火」還會表現出消瘦、咽幹口燥、面部的兩顴潮紅、自覺身體一陣陣發熱(實際體溫並不高)、晚上容易盜汗、心煩易怒、便秘等現象。

調補方:枸杞菊花茶

可以經常用玉竹、麥冬、枸杞加上菊花泡水,不但養肝陰、清肝火,還可以明目。

如果你常常面油、口臭:溼熱體質

溼熱體質的人多偏胖。症狀大多是神疲乏力、易睏倦、四肢無力、溼疹、舌苔厚、不想吃飯、大便黏馬桶、小便黃等。常會感覺身體比較睏乏,提不起精神,有時口氣也比較重。

調補方:綠豆藕

【材料】蓮藕、綠豆、食鹽適量。

【做法】藕去皮,衝洗乾淨備用。綠豆50克,用清水浸泡後取出,裝入藕孔內,放入鍋中,加清水燉至熟透,調以食鹽進食。

如果你溼氣重:痰溼體質

痰溼體質的人痰多,常覺得微微的胸悶,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甚至面色淡黃而黯,眼皮微浮,容易睏倦,口黏膩或甜,身重不爽,大便正常或不實,小便不多或微混。

調補方:黑木耳燴豆腐

【材料】豆腐200克,黑木耳25克,素油25克,清湯200克,精鹽4克,溼澱粉15克,雞精1克。

【做法】黑木耳泡發洗淨,豆腐切成丁,放入開水鍋中,燒沸後撈起。

旺火燒開鍋,放入素油,燒熱後投入黑木耳,煸炒幾下,放入精鹽,舀入清湯,燒沸後用溼澱粉勾上稀芡,倒入豆腐,沸後調味即可。

如果你易過敏:特稟體質

特稟體質,通俗的說就是過敏性體質。比如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在空氣不好的環境中,會誘發噴嚏,嚴重的會出現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過敏性蕁麻疹等也屬於特稟體質。

調補方:蔥白紅棗雞肉粥

【材料】粳米100克、紅棗10枚(去核)、連骨雞肉100克分別洗淨;姜切片;香菜、蔥切末。

【做法】鍋內加水適量,放入雞肉、薑片大火煮開。然後放入粳米、紅棗熬45分鐘左右。最後加入蔥白、香菜,調味。

如果你易出現刺痛:血瘀體質

血瘀體質的人存在氣血不通的情況。可以表現為面色口唇晦暗,舌紫暗或有瘀點瘀斑,頭、胸、脅、腹或四肢等處刺痛而且疼痛晚上加重,女性生理期容易痛經。

調補方:醋泡花生

【材料】花生米、枸杞、米醋、蜂蜜。

【做法】將花生米、枸杞加入米醋中,調入適量蜂蜜後,至於密封容器內,7天後即可使用。

每日2次,早、晚各食10粒,長期堅持能清熱、活血。但需注意的是,食用要適量,最多十幾粒。

如果你易煩悶不樂:氣鬱體質

氣鬱體質的人氣機鬱滯,以神情抑鬱、緊張焦慮等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瘦者為多。神情抑鬱,緊張焦慮,煩悶不樂,有孤獨感,容易受到驚嚇,舌淡紅,苔薄白,脈弦。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

調補方:橘皮佛手粥

【材料】橘皮10克,佛手10克,粳米100克。

【做法】佛手、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內,加清水,煮至粥將成時,加入橘皮,再煮10分鐘即成。

如果你身體平和:平和體質

平和體質的人氣血比較旺盛,身體也比較強壯,氣血、陰陽比較平衡,沒有出現什麼偏差,是最穩定的、最健康的體質。

調補方:南瓜豆腐羹

【材料】豆腐300克(切丁),豬肉100克(切丁),香菇100克(去蒂切丁),鮮蘑菇100克(切丁),黃豆100克(煮熟),南瓜300克(去皮、籽瓤,切片),鹽少許,胡椒粉少許。

【做法】鍋中加1200毫升水,煮沸。入南瓜煮至熟透,待涼後用果汁機打成南瓜漿湯。再煮沸南瓜漿湯,加入切好的豬肉、豆腐、香菇、鮮蘑菇和黃豆,煮熟。下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食用。

趕緊對照自己的體質

從飲食上開始調理吧!

祝您健康

微信號 : sdswsjkw

相關焦點

  • 「科普」一碗牛肉湯,一夜之間把11人送進急診室!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表示,的確是牛肉湯吃出了問題,但不是食物中毒,而是肉湯誘發了結石病。原來這11名患者全都患有膽結石,而牛肉湯、羊肉湯、雞肉湯等這些「肉湯」類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非常容易誘發膽結石,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進而引發腎臟疾病。
  • 藥補不如食補,每周吃「這菜」強身健體,美容美膚,還等什麼
    現如今,為了保持一個完美的身材,很多人想盡辦法來達到自己減肥的目的,有的節食 ,也有的吃減肥產品,但是效果不佳,久而久之身體就被自己給搞傷了,開始出現各種病症,臉色也會變得蒼白,變黃,感覺渾身無力,頭暈等症狀。俗話說得好,藥補不如食補,今天小編特意選幾道美食,經常食用有一定的效果,希望能幫助大家,小編也是很開心的,喜歡就趕緊來學習吧。
  • 藥補不如食補」:五味養生方法!
    ‍民以食為天, 中醫學歷來強調「藥補不如食補」, 並認為「是藥三分毒」, 因此歷代醫家和養生家都非常重視飲食保健,
  • 藥補不如食補,山藥薏米燉排骨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們經常會說一句話,那就是是藥三分毒,藥補不如食補。想必對於經常喝藥的人來說,已經不想再喝藥了,對嗎?還記得曾經有一段時間,連續喝了三個月的中藥,到最後臉色卻開始泛黃,導致我一段時間都不敢再碰中藥,而是去聽從醫生的話進行食補,最後臉上漸漸開始有了光澤,身體也好了不少。
  • 九大體質養生攻略請收好
    九大體質養生攻略請收好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吃阿膠可以改善手腳冰涼嗎?其實吃阿膠並不能直接改善手腳冰涼,因為阿膠在中藥中是屬於養血的中藥,比較適合血虛的人,但是血虛和我們所說的手腳冰涼並不是直接的關係。
  • 科學坐月子,階段性食補要訣:盲目大補不可取,排調補養莫顛倒
    傳統觀念以為,生孩子以後要趕快吃雞湯、豬腳姜(華南的月子餐菜品,以豬腳與姜、醋一 起煮),每天大補特補,很多產婦甚至在坐月子時把一輩子該吃的雞和雞蛋都吃完了。媽媽分娩後的2周內氣血兩虛、內臟尚未收縮完全,身體無法吸收太多的養分,如果大補特補,不但無法增進乳汁的質量,還會造成中醫所謂「虛不受補」的現象:1、 體質吸收力強、孕前孕期較肥胖的媽媽,坐月子立刻進補,會造成產後肥胖症。2、體質吸收力弱、孕前孕期較虛弱的媽媽,坐月子立刻進補,反而越補越容易腹瀉,越補越瘦。
  • 中藥不能隨便吃,8種體質你是哪一種?補錯了更傷身
    中藥也是藥,並不是食物,必須要對症下藥,如果真的很愛吃,也要看對體質再吃。怎麼自己看體質?中醫把人的身體狀況大致分成九種體質,第一種是平和體質。指平常身體狀況不錯,不胖不瘦、氣色好、皮膚光亮,吃什麼都沒有特別症狀,大部份的人都屬於這種體質。這類人吃當歸鴨、薑母鴨、羊肉等各種食補都沒問題,但還是不能吃過量;如果發現開始會長痘痘、頭皮出油,就表示是吃過度了,其他的八種體質介紹如下:其他體質如何自我判斷?
  • 九種體質VS九種中成藥
    黃廂是健脾補氣藥的代表,於內,可大補脾肺之氣,於外,可固表止汗,特別適合於治療肌表衛氣不固導致的體虛盜汗,是方中的主打藥物;白朮則能健脾益氣,幫助黃廂加強益氣固表的功能,為輔藥;防風異名叫「屏風」,可以解表祛風。可以說,前兩味藥,以扶正為主,而防風則以祛邪為主,本方劑正是「標本兼治」的巧妙結合。
  • 人有九種體質,不同體質對應不同養生方,老中醫教你一次性分清楚
    人有九種體質,不同體質對應不同養生方,老中醫教你一次性分清楚經常怕冷,夏天身體也熱不起來?別人感冒兩三天就好了,自己卻持續一兩個星期不好?明明吃得不多,卻還是胖了起來?為什麼朋友能吃海鮮,自己一吃就過敏?……這一系列的問題,在老中醫眼裡,都是體質的問題。自古以來,我國就講究養生,而養生的關鍵就是要遵循自身體質。那麼,如何才能分辨清楚自己的體質呢?
  • 「漫話膏方」膏方顯「膏」招,調理效果佳~
    「漫話膏方」正當膏方進補時,哪些人才適宜服用呢?中醫名家秦伯未強:"膏方非單純補劑,乃包含救偏卻病之義"。膏方的最大特色是量身裁衣,一人一方,對症下藥,針對性強,加之配伍精當,選藥講究,製作工藝獨特,所以膏方是符合當前慢病調養的需要,可為個體化慢病管理起到巨大作用,是一般滋補品、保健品無法比擬、地法替代的。
  • 先食補後藥補 專家推薦3款經典膏方
    (上遊新聞記者 梁呈蔚)膏滋原是古代御醫們為了皇親貴族們的健康保健需求,具有治療疾病、補虛扶正、保健養生的作用。這些經典膏方凝聚了歷代眾多醫者大家的智慧結晶,成為醫生開方配藥的基礎方。  由龜板膠、鹿角膠、人參、枸杞子四味中藥組成,其中的主藥為龜板、鹿角。全方可生精、益氣、養血,為氣血虧虛、久病體弱者的滋補良藥。但龜鹿二仙膏並非人人皆宜的「仙丹」,使用前需辨證。龜膠、鹿膠為滋膩礙胃之品,脾胃虛弱之人不宜服用。  兩儀膏:補益氣血美容佳品  源於明朝《景嶽全書》,主治補益氣血。
  • 春天就吃這道菜,吃起來又鮮又嫩又滑,養肝補血,藥補不如食補
    《本草便讀》中記載:鴨血專功解毒,但須熱飲方解,亦古今相傳之法耳。鴨血性平,營養豐富,含鐵量較高,而且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而肝主藏血,可謂是以血補血了。同時,菠菜又是春天的應季蔬菜,菠菜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K、礦物質(鈣質、鐵質等)、輔酶Q10等多種營養素,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的作用。
  • 食補不如湯補 盤點合肥極佳的喝湯地兒
    食補不如湯補 盤點合肥極佳的喝湯地兒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6-01-27 15:44:04    來源:今日生活報   資訊標籤: 食補不如湯補 盤點合肥極佳的喝湯地兒
  • 冬至將近,多給家人吃這4道養生菜,潤肺止咳,清熱解毒,身體好
    今日導讀:「三菜一湯」杏仁鬆餅甜蜜潤肺爽,喝五色湯藥不藥!冬至將近,多給家人吃這4道養生菜,潤肺止咳,清熱解毒,身體好!自古中國人就有「醫食同源」的說法,藥補不如食補的藥膳養生專家,長年鑽研中藥材入菜,她表示,此次疫病主要因溼寒而起,因此透過藥膳結合飲食,可把握幾個飲食的重點,例如運用五色蔬果、避免生冷飲食,就能從中變化出家常藥膳,為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打底。
  • 藥補不如食補,冬天要多吃它,蛋白質是豬肉的4倍,不懂吃可惜了
    冬天,老公孩子就饞這一口,既當菜又當飯,低脂好吃,回回吃不夠。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畢竟是藥三分毒」。是可以吃的一種菌種,平菇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身體有很好的微量元素供給,平菇中的蛋白質含量豬肉的4倍。尤其在冬天,正是吃平菇的季節,不懂吃可惜了。小編記得吃炸平菇都是小時候的回憶了,小時候吃炸串都是在學校門口,那時候學生都是排著長長的隊買炸串吃呢?
  • 枸杞配上它,每天喝一碗,氣血雙補,臉色紅潤
    女人想要漂亮,可不是再多再昂貴的化妝品可以達到的效果,對於女人而言,好氣色才是真正從內而外的漂亮女人,40歲左右的女子,容易氣血不足,不過對於大多數女人而言,氣血不足都跟體質有關係,特別是因為女性特殊的生理因素,讓女性氣血不足的狀況比較普遍,那么女人氣血不足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 缺鈣就要補鈣,藥補不如食補,所以今天教大家一道澳龍頭辣湯麵!
    當然的,缺鈣就要補鈣才好,那麼,藥補不如食補,所以,時不時的做些補鈣的東西給老公吃, 也是為愛下廚吧。 食材 主料:麵條350g澳龍頭2個輔料:辣椒醬適量鹽適量料酒適量鮮抽適量醋適量黃瓜1根香菜10g操作步驟1.
  • 秋冬進補先要引補 謹防進補五大誤區
    這也是為什麼俗語會說,「秋冬進補,春天打虎」。還有一個因素是,進補的藥物多數是溫性的,冬季吃不容易上火,而且冬季吃,補腎的效果比較強。黃啟輝副教授進一步強調說,秋冬進補適合所有人,但中老年人、辦公室工作者、腦力勞動者、身體較虛弱者或者平日容易感覺疲勞而力不從心者,秋冬進補更能祛病驅邪,調和氣血,使身體達到最佳狀態。
  • 【健康】大雪後怎麼補?氣虛血虛不同體質養生湯方大放送
    【健康】大雪後怎麼補?氣虛血虛不同體質養生湯方大放送 2020-12-09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曙光·科普】冬令進補18問,權威解答在這裡!
    答:《黃帝內經》提出四時養生,其原則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只不過冬天進補,人體能更好地吸收營養精華,有助於增強體質。這就是民間所說的「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天主要用膏方,膏方也被稱為「冬令膏方」,一般都是在冬天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