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理論創新、引領學科發展」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五...

2020-12-20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20/12/15 信息來源: 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

編輯:悠然 | 責編:麥洛

2020年12月12日上午,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成立五周年慶典在北京大學中關新園群英廳舉行。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主任姜培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以及來自國內外高校、政府、智庫、企業、國際組織的100餘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慶祝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成立五年來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探討如何攜手推進新結構經濟學的學科建設,實現經濟學自主理論創新,引領學科發展新方向。塞內加爾總統馬基·薩勒(MackySall)、烏茲別克斯坦總理阿卜杜拉·阿里波夫(Abdulla Aripov)、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Abiy Ahmed Ali)、衣索比亞總理特別顧問阿爾卡貝·奧克貝(Arkebe Oqubay)發來賀信。

慶典合影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佳君主持慶典。邱水平在致辭中表示,過去五年來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取得的突出成績有目共睹,此次慶祝大會既是回顧與總結,也是前瞻與展望。他希望研究院在未來的發展中始終踐行「理論創新,知成一體」的理念,不斷夯實學科基礎,紮根中國、著眼世界,努力建設引領世界理論新思潮的經濟學研究中心,在機遇無限、大有可為的新時代譜寫創新發展、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嶄新篇章。

邱水平致辭

姜培茂指出,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在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教授的帶領下,在理論創新、政策實踐、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擴大了中國經驗的國際影響,提升了中國話語的國際地位。他相信在北京大學黨委的支持和各位領導、專家的關心和努力下,新結構經濟學的研究必將獲得更強勁的動力,研究院的下一個五年必將取得更突出的成績,全國社科工作辦也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設。

姜培茂致辭

吳巖表示,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近年來所做的工作走在全國高校經濟學教育教學前列,希望研究院勇做新時代中國經濟學理論的建構者、新時代中國經濟學教材的建設者和新時代中國經濟學拔尖人才培養的先行者,繼續銳意進取,在構建經濟學理論、建設優秀中國經濟學教材、培養優秀經濟學人才等方面作出更多、更大、更新、更重要的貢獻。

吳巖致辭

芝加哥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學術顧問委員會成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傑·梅森(Roger Myerson)通過視頻祝賀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成立五周年,並就中美兩國間的異同做簡要發言。慶典現場還宣讀、展示了馬基·薩勒、阿卜杜拉·阿里波夫、阿比·艾哈邁德·阿里、阿爾卡貝·奧克貝及20餘家國內單位發來的賀信。

羅傑·梅森視頻致辭

國際發展界賀信

隨後舉行的「新結構經濟學學科發展匯報」環節由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學術副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聯盟秘書長王勇主持。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紫光講席教授鞠建東以「比『起飛』更重要的是『降落』」為主題發言,闡述了新結構經濟學的兩大核心議題與理論貢獻,並表示新結構經濟學作為一門處於成長期的學科,要有批評、反對、爭論,才能逐漸發展成熟。

武漢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聯席主任、武漢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教授、《經濟評論》主編葉初升從研究者角度出發,對新結構宏觀經濟學學術體系、新結構經濟學學科體系、學術成果發表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學科發展匯報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昌大學副校長、南昌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籌)院長劉耀彬介紹了新結構經濟學區域經濟與資源環境領域學科進展與規劃,報告了南昌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系統建設的「三色」交融進展。

上海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上海大學審計處處長尹應凱分享了上海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師生研習新結構經濟學的心得,介紹了長三角地區六家新結構經濟學機構的合作情況,表示願與各兄弟高校共同開創中國自主理論創新的偉大新時代。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一林介紹了新結構金融學子領域學者在學科建設、政策實踐等方面的探索,闡述了中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的發展規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鎖凌燕教授詳細介紹了近年來與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聯合培養本科生與博士生的思路、模式與心得,分享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如何在過去幾年間建立培養體系、培養卓越人才。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博士生張皓辰、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本科實驗班學生賴端儀先後分享了學習新結構經濟學的心得,表示要「抓住時代機遇,學習好、運用好、發展好新結構經濟學,見證好、解讀好中國的發展奇蹟」「讓我國與發展中國家共同走向繁榮之路」。

學生代表發言

林毅夫總結致辭,向五年來以各種形式支持研究院的專家學者表示誠摯感謝。他表示,21世紀世界經濟學理論思潮的中心會轉移到中國,理論創新對於從事經濟學研究的學者而言既是責任,也是機遇。新理論不但可以幫助中國實現民族復興,也能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共同的追求。他願與志同道合的同仁共同把握時代機遇,為實現「共建、共享、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奮鬥。

林毅夫總結致辭

為嚴格遵守常態化疫情防控相關規定,保證學術交流的暢通和高效,本次慶典充分利用數字媒體,採取了線下主會場與線上視頻並行的形式。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將繼續秉承自主理論創新、引領學科發展的理念,積極開展新結構經濟學領域的學術研究、政策實踐、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方面工作,引導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希望推動本國長期經濟發展的專家學者、青年學子和政府精英,儘早掌握運用新結構經濟學的思想、理論和工具,擺脫基於發達國家經驗的主流發展理論的束縛,實事求是地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國自身特色的現代化之路。

相關焦點

  • 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林毅夫:從70年發展看經濟學理論創新
    應時代發展需要,西方主流經濟學分出了一個新的子學科——發展經濟學。第一代發展經濟學理論現在稱為結構主義,結構主義主張發展中國家要民富國強,要趕上發達國家,就應該發展跟發達國家一樣先進的現代化大工業。其理由是:「民富」希望收入水平跟發達國家一樣高,其前提是必須有跟發達國家一樣高的勞動生產率。要跟發達國家有一樣高的勞動生產率,就必須有跟發達國家一樣先進的技術和產業。
  • 中國百家經濟學重要期刊主編論壇舉行
    出席論壇的領導和嘉賓主要有:北京大學校長郝平,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等。  本次論壇的主要議題包括,如何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經濟學期刊如何支持自主理論創新、增強理論自信,經濟學研究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提升國際影響,經濟學研究如何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使命,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以及北京大學經濟學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等。
  •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與廣東河源巴伐利亞莊園籤約戰略合作
    近日,廣東河源巴伐利亞莊園舉辦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與莊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巴伐利亞教育公益基金會揭牌等六項活動。  根據協議,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大灣區研學基地將落戶莊園,並擬申報設立,將進行學術研究交流、師資培訓、碩博生社會實踐等。
  • 北京論壇(2020)全球健康分論壇暨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成立...
    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啟德,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邱水平,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北京大學公共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李立明,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林毅夫,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畢井泉,北京大學前黨委書記、教育經濟研究所所長閔維方,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周其仁
  • 政治學學科最好的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還是北京大學?
    經過廣大師生多年建設,目前,政治學科已經發展成為復旦大學的重點學科,具有涵蓋所有二級學科的完整體系的優勢。學科下設有政治學理論、中外政治制度、政治哲學3個博士點;政治學理論、發展政治學、比較政治制度、中國政府與政治4個碩士點,以及「中國政府與治理」1個全英文碩士學位項目。學科建設優勢突出,比如強健的跨學科研究能力。
  • 「直播預告」諾獎得主+林毅夫|經濟學視角下的美國傷痛與中國醫改
    12月15日晚8點,應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學觀中西】欄目特別邀請,安妮·凱斯教授、安格斯·迪頓教授、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北大國發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教授將分別從中美不同的視角,深度剖析經濟發展、醫療衛生體制與國民健康之間的關係,並在國務院參事、前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教授主持下深度對話。
  • 立足中國特色的科研創新與新時代智庫建設——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科...
    編者按: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以來,北京大學法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法治人才培養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系列決策部署,緊密圍繞「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目標,紮實推進「雙一流」建設工作方案,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傳承創新優秀文化、國際合作交流等學科發展建設各方面,北京大學法學院均取得了實質性豐碩成果。
  • 林毅夫:21世紀,世界經濟學的研究中心在中國
    12月5日,在2020年當代經濟學獎頒獎典禮獲頒第四屆當代經濟學獎後,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重申了這一觀點。
  • ...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召開 學者共商新時代經濟學...
    本網訊 適逢「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十四五」規劃開局啟航之際,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於2020年12月11日在經濟學院舉辦第三屆「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本次論壇圍繞「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經濟學創新與發展」的核心主題,共同探討新時代下經濟學的創新與發展,著眼長遠,守正創新,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貢獻力量。
  • 北京大學攜手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美國密西根大學、西北大學
    先進材料系統與仿真國際協同實驗室則由北京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作為發起單位,將圍繞先進材料研究與人才培養展開工作。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將為每個實驗室安排專門的科研和人才經費,由實驗室自主管理。此外,北京大學分別與史丹福大學、密西根大學共同發起的柔性電子、水處理等國際協同實驗室正在籌備中,預計2017年上半年正式啟動。
  • 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技術研究院成立
    醫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韓鴻賓教授系統回顧了過去十年間醫研院籌備建設的發展歷程。他介紹說,2000年北京大學與北京醫學大學合校為醫學技術學科的發展埋下了種子,兩校合併後的醫學與理工學科的交叉發展厚植了醫學技術學科隊伍成長壯大的土壤,北京大學的醫學技術學科發展的原始動力源於對臨床重大腦疾病診治難題的攻關,源於我國科學家與歐美發達國家原始創新能力之競爭,源於國家對國產醫療裝備產業自主創新發展的需要,也源於我們對現代醫學科學歷史、學科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的把握。
  • 國家發展研究院第二屆國家發展青年論壇舉行
    北京大學團委副書記、青年研究中心主任李楊,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徐晉濤,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雷曉燕出席論壇。開幕式由國家發展研究院2016級本科生王昱博主持。碰撞思想火花 展示學術風採21日上午,第二屆國家發展青年論壇平行專題研討會在第二教學樓舉行。本屆論壇設置「經濟改革與制度創新」「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環境、資源與氣候變化」「金融、消費與大數據」「企業的成長、轉型與社會責任」等五個平行專題研討會,聚焦三大攻堅戰,緊密圍繞當前國家發展進程中的重大議題、熱點問題,以青年視角進行深入探討。
  • 2018年北京大學全校36個保研夏令營通知信息大匯總
    截止到2017年年底,北京大學擁有48個博士學科一級授權點,50個碩士學科一級授權點,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8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5個,同時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7個,所以研究生教育是北京大學的重要任務。目前北京大學全日制在校生數量為42600人,其中本科生為15600人,碩士研究生為16300人,博士研究生為10700人,外國留學生為3500多人。
  • 政府超前引領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陳雲賢介紹,他從2004年開始研究區域政府超前引領的經濟學理論,大膽提出了區域政府也是市場競爭主體的理論。陳雲賢和邱建偉合著的《論政府超前引領》2013年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從區域政府三大職能、區域配置三類資源、區域管理雙重角色、區域發展超前引領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日前,全球知名的學術出版社勞特利奇出版社出版了《論政府超前引領》的英文版。
  • 北京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院落戶廣州開發區
    北京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院落戶廣州開發區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19-06-22 金羊網訊 記者梁懌韜,通訊員林燕、黃於穗、賴偉敏報導:6月21日,北京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院
  • 《馬克思列寧主義源頭活水論》出版座談與理論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主辦方供圖)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 (吳兆飛)12月12日,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出版集團、遼寧人民出版社共同舉辦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源頭活水論》出版座談與理論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召開。
  • 2019北京大學工學院「創新菁英計劃」調劑通知
    北京大學工學院「創新菁英計劃」介紹   「創新菁英計劃」由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與北京大學、史丹福大學、美國西北大學、密西根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聯合實施,採取雙課堂、雙導師、雙身份、雙考核的「4雙」培養模式。打破大學圍牆和知識邊界,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核心、以發展為導向,培養高端創新創業人才。
  • 【農綜動態】以才為楫闊江天——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以高層次...
    2015年7月23日,世界著名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創院領導小組組長鄧興旺教授首次來濰坊,對濰坊在中國農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表現出濃厚興趣,表達了深入合作的意願。  發展現代農業,需要強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撐。  北京大學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搖籃,是科學研究的前沿和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產出,但是這些科研成果需與地方需求對接才能成功實現轉化。研究院的定位是「理論學習在北大、科學研究在濰坊」,將建設成為現代農業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研究、成果轉化和頂尖人才培養基地。
  • 峽山區:以才為楫闊江天——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以高層次人才...
    發展現代農業,需要強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撐。北京大學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搖籃,是科學研究的前沿和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產出,但是這些科研成果要與地方需求對接才能成功實現轉化。
  • 北大強基學科專場 | 北大鹿鳴書院:理想 • 志趣 • 學科交融
    食品、醫藥、化工、機械……如今,在各個學科的最前沿成果中,我們都能找到生物技術的身影。身處所有領域交叉融合的中心點,生命科學無疑是本世紀最重要、最有前途、最有發展的學科。站在時代的浪潮之巔,如今生物學的前沿創新,自然離不開這些學科的碰撞與交融。而這一切,便從北京大學鹿鳴書院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