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方言寄託鄉愁(牆內看花)
以往談及「方言」,關鍵詞除了「鄉音「和」鄉愁」,還有「瀕危」和「保護」。而談到「保護方言」,大都是對官方行為的一種訴求,如要求廣播電視中播送方言新聞,播放方言電視劇,或希望教育部門組織中小學生了解方言及其承載的地方傳統文化。孩子們作為方言的習得者,多是被動地接收方言相關信息,缺乏主動學方言說方言的動力。
-
臺灣淡水河發生嚴重汙染事故
新華網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耗資千億以上興建的淡水河系汙水收集處理系統,近日爆發運轉以來最嚴重的汙染事件;由於居關鍵的臺北縣五股鄉獅子頭抽水站電力系統
-
泰順4個古村落,大多鮮為人知,寄託著在外遊子對的鄉愁
她的家鄉在離溫州百公裡外,不能常常回去,那鄉愁無法得到寄託。還記得她說,只有鄉愁找到寄託,才無懼漂泊,就如三毛也說過,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這裡精緻的窗欞,淳樸的民風,深厚的歷史文化都讓人被吸引。
-
臺灣復興空難搜索範圍遠至淡水河出海口外10海裡
原標題:臺灣復興空難搜索範圍遠至淡水河出海口外10海裡 中新社臺北2月8日電 (記者 路梅 邢利宇)臺灣復興航空班機墜入基隆河空難事故進入第5天,仍有3人失蹤。搜索範圍最遠至淡水河出海口外10海裡,臺灣「中研院」水下考古隊使用金屬探測儀加入搜索行列。
-
SARS期間消毒過頭 臺灣淡水河生態半年才恢復
SARS期間消毒過頭 臺灣淡水河生態半年才恢復
-
臺灣淡水河兩天發現兩浮屍 警方正釐清死者身份
原標題:臺灣淡水河兩天發現兩浮屍 警方正釐清死者身份 中新網11月21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繼八裡雙屍命案後,臺灣淡水河又再度驚傳發現浮屍。淡水老街媽祖廟旁河畔在21日下午有民眾發現一具浮屍,驚嚇之餘立即報警處理,警消獲報後已前往將屍體撈起,正積極釐清死者身份及死因。
-
一首《鄉愁》,臺灣臺灣!
一首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想必大家都知道,說不定還能夠朗朗上口。然而,這首《鄉愁》又讓人想起,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中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它曾經有過這樣的名字,島夷、瀛洲、流求、雞籠直到設立臺灣府,有了臺灣的稱呼。元朝以來,加強了對臺灣的管理,設澎湖巡檢司,明朝時,大規模的大陸居民遷居臺灣。之後,隨著地理的大發現,西班牙人的殖民,又有荷蘭人的殖民。
-
臺灣淡水河系2月汙染狀況改善 30年來最乾淨
臺灣臺北市環保部門昨天(3月26日)宣布淡水河系二月水質監測結果,包括淡水河、基隆河的河川汙染指標(RPI)從嚴重汙染降至中度汙染,新店溪與景美溪也從中度汙染降至未
-
鄉愁文化:臺灣文化的清泉,一衣帶水骨肉親情的連接
由於時間和空間,讓遠離故鄉的人產生了濃鬱的鄉愁。臺灣的鄉愁文化,正是由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託起的,那一句句話語和一段段情真意切的表達,讓人感覺到積累在內心的深沉。鄉愁文化託起了臺灣文化的半邊天,也證明了不可阻斷的骨肉親情。余光中先生的鄉愁,簡樸而有強烈,有一種刻骨銘心的痛。
-
海藻入侵綿延逾2公裡 臺灣淡水河汙染惡化(圖)
大量海藻昨天上午漂進淡水河,黑壓壓一大片,20年來罕見。記者林昭彰/攝影(來源:聯合報)華夏經緯網3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淡水河昨天從外海漂進數量驚人的海藻,整個淡水老街河岸黑壓壓一大片綿延超過2公裡
-
整治淡水河 雙北組淡管會
臺北市與新北市昨天在關渡碼頭宣布成立「淡水河流域管理委員會」,雙北將合作淨化淡水河,雙北市長舉行記者會時,工人也剛好在淡水河上清垃圾。東南網8月11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為了打造不一樣的淡水河流域,臺北市長郝龍斌與新北市長朱立倫昨天上午在關渡碼頭,宣布成立「淡水河流域管理委員會」,一同整治淡水河,這也是臺灣催生淡水河專責機構20多年來,首度打破行政藩籬,成立跨市委員會。
-
夜航藍色公路 一覽淡水河夜景
東南網7月19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夏夜晚風,搭船出遊是不少人的夢想,北市公運處和業者合作,首次推出「夏日晚風夜遊航班」,只要290元(新臺幣,下同),就可以暢遊淡水河夜景,飽覽臺北橋、重陽橋為了行銷藍色公路,北市公運處自五月底開始推藍色公路「微旅行」,只要花55至350元不等,就有機會暢遊基隆河、淡水河,還可來場大稻埕、關渡生態導覽等。根據北市公運處統計,截至7月14日止,藍色公路微旅行一共開出45航班,載客數超過1250人,其中最熱門的路線分別是大稻埕古蹟巡禮、關渡生態行腳等兩條路線。
-
臺灣茶:遊子與鄉愁
想家的時候,從行囊中取出一隻小小的紫砂壺、幾隻小瓷杯、一包用竹漿紙包裹的武夷茶,一壺濃釅釅的喝下去,似乎能夠除卻許多鄉愁。這鄉愁的味道,隨著時光被寫入遊子的DNA中,即使是年輕一代,仍會追尋祖輩的口感。烏龍茶的複雜並不只在風土與繁瑣的工藝,更多是伴隨著山河歲月的變遷,久久繚繞在遊子心頭的味道。
-
臺灣小鎮的民俗風情 承載著許多眷戀與鄉愁(圖)
充滿田園風情的鄉村小鎮作為臺灣人賴以生存的美麗鄉土,承載了臺灣人濃濃的眷戀與鄉愁。臺灣導演侯孝賢在其影片《悲情城市》中,以其標誌性的長鏡頭讓人體味到了九份山城的蒼涼與懷舊,隨著影片的熱映,臺灣的特色小鎮便以其東方古典的懷舊風情吸引了全球遊客的目光。
-
近千名大陸遊客同騎自行車欣賞臺灣淡水河美景
近千名大陸遊客同騎自行車欣賞臺灣淡水河美景 2010年06月17日 18:4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軍演練淡水河反特攻戰 嚴防解放軍直搗臺北
臺軍研判戰時解放軍極可能沿淡水河而上直搗臺北,於是在加強淡水河防務建設上煞費苦心。臺軍部隊進行「防斬首」演練 資料圖片點擊瀏覽更多軍事圖片「防衛臺北」的關鍵屏障據臺灣軍方評估認為,臺北作為臺灣政治經濟中樞,是臺指揮防禦作戰的大本營,「必然成為解放軍『斬首戰』的頭號目標
-
臺軍演練反特攻戰 設想解放軍沿淡水河攻入臺北
臺軍演練反特攻戰 設想解放軍沿淡水河攻入臺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5日 23:51 來源: 來源:中國臺灣網(圖:臺灣《聯合晚報》) 臺軍研判戰時解放軍極可能沿淡水河而上直搗臺北,於是在加強淡水河防務建設上煞費苦心 為強化臺北「衛戍區」反特攻作戰能力,防範解放軍對臺實施「斬首」攻擊,5月9日下午,臺軍方與「海巡署」聯手,在臺北附近的淡水河舉行了今年「漢光」演習的重點科目——「反特攻」作戰的預演,揭開了定於14日開始的「漢光」23號演習實兵驗證階段的序幕。
-
出鞘:「淡水河之鑰」究竟是誰的奈何橋?
作為臺軍一年內規模最大,同時也是影響力最大的演習,漢光演習自然也會吸引包括臺灣民眾和媒體在內的眾多目光。這不,上周就有臺媒的節目介紹了本次漢光35號軍演的淡水河防禦演習。並聲稱,如果解放軍共臺,臺軍的所謂「淡水河之鑰」將成為解放軍的「奈何橋」。所以今天我們不妨來當面鑼對面鼓的見招拆招,看看如果未來臺海爆發戰爭,淡水河到底會成為誰的「奈何橋」。
-
臺北市/蘇:淡水河魚群暴斃 郝:氣候變化
臺海網9月23日訊 郝龍斌前天推出活化淡水河宣傳影片,遭對手蘇貞昌吐槽不久前淡水河才有大批魚群暴斃,水質並沒有變好。郝龍斌陣營昨天回應,魚群暴斃與氣候變化有關,蘇貞昌在臺北縣長任內不做汙水下水道,卻以魚群暴斃模糊焦點,是迴避問題、推卸責任。
-
臺灣人的鄉愁,都在一碗滷肉飯裡
據說,「風味獨特的滷肉飯,全世界只有臺灣人會做」。臺灣小吃雖然有數百種,但能獲此殊榮的只有滷肉飯一家。不吃滷肉飯,就算沒到過臺灣。臺灣社會、經濟在三十年前發展變緩,所以即使到現在,小吃攤也沒有多大變化。如今,滷肉飯成了臺灣人的鄉愁。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鋪上一層琥珀色、顫巍巍抖動的五花肉丁……沒有什麼比主食+油脂的組合更能撫慰人心、勾起洶湧的鄉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