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道:東北地區如何發揮優勢實現振興?

2020-12-16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大講堂》)我國自2003年提出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後,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長顯著,十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一度達到10%以上。然而近年來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是什麼原因導致東北振興的腳步放緩?作為共和國的糧食基地和老工業基地,東北地區具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地理優勢,在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如何解決東北地區長期積累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讓冰天雪地也能夠變成金山銀山?《中國經濟大講堂》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經濟地理學家陸大道為您解讀區域經濟發展的內涵。

嘉賓簡介

陸大道,經濟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長期從事經濟地理學和國土開發、區域發展問題的研究, 曾參與組織了多項國家級及地區級規劃和戰略的制訂。近年來,對我國區域發展、地區差距和大區域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大量實證性和理論性研究。

陸大道院士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指出,近幾年,社會對於東北地區的認識不足。東北現在的困難在於體制,國有大中型企業多,且其設備比較老化,多為五十年代所建設。企業的社會負擔比較重,退休人員比較多,技術結構、產品結構、技術人才都要重新進行調整,重新進行改造和升級優化發展。過去,像撫順、阜新、雙鴨山、鶴崗、七臺河這些城市對中國的工業化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些城市的礦山資源沒了,整個城市人員都要重新就業,重新創造新的產業。2002年、2003年中央開始計劃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新的振興戰略,特別是2003到2013年期間,東北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達到10%到11%,在十年中,東北的經濟總量翻了1.4倍,速度很快。

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中,陸大道院士分析了東北現在的優勢所在。

第一大優勢,東北大型的、重型的機器製造業。像高鐵的機車、海洋工程,像盾構機,挖海底隧道,或者是架橋梁、挖山洞的,這些大的製造業所需要大的工程配件,東北目前在中國都佔主導地位。還有東北大型的工業設備製造,包括冶金工業設備、電力工業設備製造、化工設備製造、石油工業設備製造,還有高檔的數控工具機。大連是航空母艦、驅逐艦的生產,還有其它的海洋先進船隻製造的生產;遼寧是大中型的工業配套能力很強;還有飛機製造,瀋陽飛機製造廠生產的飛機,據說未來是可以上航母的。

建國後三十年間,東北的機器設備源源不斷地供應全國,運送到關內。到八十年代中後期,較之前就少一些了。但是這些年,這些基礎又開始發展起來了。裝備製造業是國之重器,對我們國家今天和未來高質量的發展,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大優勢,東北的大農業。三江平原夏季溫暖、土壤土層很厚,黑土地。東邊是長白山,北邊是小興安嶺、大興安嶺,都屬於林區,中部平原地區有生態屏障,是共和國的農業基地。過去北大荒是是「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現在這些地方潛力發展起來了,2018年9月25日總書記參觀了北大荒的七星農場,總書記看了機械化的、智能化的大農場,看了幾公裡的莊稼連成一片。東北的生態比較好,它一年種一季,面源汙染、化肥農藥比長江流域、南方要少得多。

東北還有很多其它優勢,它的生物資源 、藥材資源也很豐富,未來東北的生物製藥非常有前途。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就說了,不光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在東北,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要充分發揮東北地區生態優勢和資源優勢。

目前,國家正在採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政策致力於東北的振興。陸大道院士判斷,如果說東北亞地區趨於和平的話,東北地區就會迎來發展機遇。因為東北地區是一個中心位置,周圍的地緣政治環境一改變,東北的經濟地位就改善了,東北乃至中國的發展潛力就可以向外擴散。

更多精彩,邀請您11月29日,21:48準時收看CCTV-2 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中國科學院院士、經濟地理學家陸大道為您權威解讀《如何解讀區域經濟發展的「地理密碼」?》,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白山黑水再造新優勢——從全國兩會看東北振興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題:白山黑水再造新優勢——從全國兩會看東北振興新華社記者張非非、李錚、薛欽峰、楊思琪中流擊水,迎難而上。過去一年,東北三省經過爬坡過坎,滾石上山,實現經濟築底企穩。遼寧、吉林、黑龍江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增長5.7%、4.5%、4.7%,東北經濟走出近年來發展最困難時期,呈現出穩中有進、總體向好的新局面。向優化營商環境要活力,向改革創新要動力,向對外開放要潛力……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為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建真言、獻良策、出實招。
  • 白山黑水再造新優勢 從全國兩會看東北振興
    過去一年,東北三省經過爬坡過坎,滾石上山,實現經濟築底企穩。遼寧、吉林、黑龍江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增長5.7%、4.5%、4.7%,東北經濟走出近年來發展最困難時期,呈現出穩中有進、總體向好的新局面。  向優化營商環境要活力,向改革創新要動力,向對外開放要潛力……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為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建真言、獻良策、出實招。
  • 東北振興的優勢在哪裡?
    東北振興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從本世紀初,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到現在的東北振興。可是,如果從效果上看,東北振興可以說卻是越想振興,越是萎靡不振。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筆者認為,東北振興不能夠抄作業。不能夠抄襲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發展模式。
  • 關於東北振興,習總書記如何謀劃——全方位振興東北的五大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在新時代,深入推進東北振興,事關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實現,事關我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事關我國周邊和東北亞地區的安全穩定,意義重大。
  • 推動「東北—遠東」地區協同振興發展
    「東北—遠東」地區生態、人文資源豐富,中俄邊境旅遊逐漸升溫,為跨境旅遊合作提供了充分的客源市場基礎。  從地理區位和區域地緣經濟發展來看,中俄邊境線大部分集中在東段,涵蓋了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自治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之間,形成了密集的口岸群,在中俄貿易中發揮著重要的前沿作用。
  • 激活區域發展活力 未來東北振興如何突破?
    深入推進東北振興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板塊,近年來東北地區的開發區建設提速,營商環境逐漸改善,並在帶動東北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建立良好的發展機制、精準化招商等方面發揮著領銜作用。
  • 高國力:十四五推動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四個著力點
    那麼,作為東北地區,自從2003年國家提出實施東北振興戰略以來,客觀的說,東北地區的振興還是取得了方方面面的成績。假定一下,如果沒有十幾年以來東北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推進,我想我們東北地區現在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務能力等可能遠遠不如現在。所以說我們首先要肯定成績,同時,也要理性冷靜的分析實施東北振興戰略以來存在的問題、短板和不足,主動應對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可能遭遇或者面臨的突出困難或者瓶頸。
  • 東北三省四市與東部對口合作 黑土地借力謀振興
    國家發改委振興司司長周建平用「飛地經濟」來描述此項對口合作,即通過跨空間的行政管理和經濟開發,實現兩地資源互補、經濟協調發展。跨區域合作顯優勢隨著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的提出,東北各省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對口合作日益深入。
  • 陸大道:為什麼現在許多新區新城發展不景氣?
    陸大道正在演講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據中國開發區網統計,截至目前:國家級經開區共有219家、國家級高新區168家、國家級保稅區12家、國家級邊境合作區17家、國家級出口加工區63家。「這些『新區』,已經成為全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主體,使我國經濟不斷邁上新臺階。」
  • 推動東北實現全面振興的有效路徑
    東北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我國重要的工業與農業基地,擁有一批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產業,資源、產業、科教、人才、基礎設施等支撐能力較強,發展區位、空間和潛力巨大,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舉足輕重。我國對東北地區發展歷來高度重視,從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角度探尋推動東北實現全面振興的有效路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 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行動指南
    深刻領會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論斷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在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關乎國家發展大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要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角度去把握,形成對國家重大戰略的堅強支撐。他強調,東北地區的振興發展,事關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實現,事關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事關我國周邊和東北亞地區的安全穩定。
  • 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具體內容有哪些?
    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具體內容有哪些?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2007年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發布。
  • 牡佳高鐵為振興東北「錦上添花」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近日,我國高寒地區高鐵牡佳高鐵(牡丹江到佳木斯)全線鋪軌完成。牡佳高鐵位於黑龍江省,全長370餘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途經雙鴨山市、雞西市等地。(人民日報)在此之前,黑龍江省內已擁有哈大高鐵、哈齊高鐵、哈牡高鐵等三條高速鐵路,不僅為東北地區經濟全面振興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而且為我國高寒地區高速鐵路建設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牡佳高鐵是繼哈大高鐵、哈齊高鐵、哈牡高鐵之後,我國高寒地區的第四條高速鐵路。牡佳高鐵開通運營後,將極大促進物流、人流、信息流流動,成為黑龍江省連接全國各大中城市的快速通道和主要幹道。
  • 東北四大城市「合縱連橫」布局 全面振興新格局
    瀋陽、長春、哈爾濱、大連是中國東北四大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東北三省地方政府最近皆表示,今年將採取更多舉措支持四大城市「合縱連橫」、做大做強,發揮其引領輻射作用,挈領全面振興新格局。
  • 孫久文 蘇璽鑑等:新時代東北振興的產業政策研究
    東北地區產業政策在實行過程中,政策工具較為單一,執行力度不足,作用客體範圍較小,造成產業政策的預期目標難以完全實現。為實現東北的全面振興,應設計更加系統、微觀的產業政策,充分調動東北地區的比較優勢資源,構建更加靈活、緊密的產業網絡,最終完成產業的轉型升級,為東北經濟重新注入活力。
  • 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大道:長江經濟帶成為國家一個戰略重點,主要有這...
    面對複雜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特點,在新的階段,我們該如何制定區域發展政策?為什麼我們一直致力於縮小地區之間的差距,但實現起來卻困難重重?未來,我國的區域發展又會有哪些新的內涵?《中國經濟大講堂》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經濟地理學家陸大道為您解讀區域經濟發展的內涵。嘉賓簡介陸大道,經濟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蒙東地區融入東北振興
    時下在內蒙古東部地區,融入東北振興的重點工程建設如火如荼:烏蘭浩特—長春—吉林煤制氣管道,將興安盟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送往東北腹地;通遼—赤峰—瀋陽高鐵開工建設,連接全國高鐵網;錫林郭勒草原—大興安嶺林海—長白山景區,旅遊線路也聯動起來。
  • 陸大道院士在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第十六次專題研討會上的發言
    第一位發言,是陸大道先生。請您發言。陸大道:我認為,經過20多年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形成了現階段較為穩定、合理的區域經濟大格局。未來較長的時期內,宏觀格局不宜進行大調整。以三大自然區與地勢三大階梯為標誌的功能區為基礎,進行空間發展規劃與經濟布局,是尊重自然規律的重要理念。根本的目標是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造就「美麗中國」。
  • 支樹平在吉林調研質檢工作時強調發揮質檢職能作用 服務東北振興...
    他要求,吉林質檢部門要進一步發揮職能優勢,找準工作發力點,為促進吉林乃至東北開發開放和振興發展作出新的貢獻。10月16日,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省長蔣超良會見了剛剛從延邊調研回長春的支樹平一行。雙方就促進吉林對外開放水平、實施質量強省戰略、加強質量技術基礎建設、提升質檢工作水平等深入交換了意見。
  • 東北三省能否發揮農業優勢,實現彎道超車?
    首先農業的普遍特徵是產業鏈短,大宗成品價格涉及到民生基礎領域,受國內政策及國際價格的雙重製約,因此很難形成大的比較優勢。比如米麵油,這個想要形成高額利潤幾乎沒可能。其次是農副業產品價格問題。在最大宗產品不可能有超額利潤的前提下,是不是其他方面可以出現超額利潤呢?答案也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