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印度再一次進入公眾的視線中。對於這一擁有13億人口的亞洲強國,許多人給出的評價是:野心非常強大,可惜實力卻始終不允許。譬如,2019年,印度方面就曾提出,要在2020年成為第二個超級大國,最終並未如願。今年印度媒體再次預言,到2035年,印度將成為亞洲第一海軍強國,對此我們也只能一笑而過。
航母究竟何時才能服役?
暫且不提其它領域,僅從航母製造領域來看,印度就已經「彰顯」了自己的實力。眾所周知,印度首艘國產航母早在2005年就已經開始動工建造,在當時,印度專家曾揚言,要在2011年之前完成國產航母的建造工作。如今,2020年已經過去近一半,印度在航母領域還是沒有任何起色。
對於印度航母何時能服役一事,有關專家分析稱,按照「維克蘭特」號航母目前的研究進度來看的話,印度2025年能完成船體以及相關設備的建造,就已經可以去寺廟燒高香還願了。可是,航母最核心的裝備並非是航母上的電子設備以及近防炮,而是艦載機。
從印度媒體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印度在近40年的時間裡,至少墜毀了1000多架戰機,而大部分墜機事故發生是因為飛行員飛行技術不佳,而國產戰機的質量太次。所以,印度海軍想要使本國航母真正形成戰鬥力,那就必須耗費數年時間來解決「墜機」問題。這也意味著,印度在航母、艦載機等重要軍工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大國象徵遲遲無法亮相,印度真的一無是處?
現如今,航母憑藉其強大的搭載能力以及超強的戰鬥力,已經逐漸成為一國實力的重要象徵。印度航母遲遲無法亮相,這使許多人開始考慮,印度是否真的一無是處?答案是否定的,在航母製造領域,印度確實不如我們。但是在某些領域,印度的實力遙遙領先。譬如,由於印度士兵經常參加實戰,所以在實戰方面,印度士兵的經驗很豐富。
除了實戰之外,印度飛行員常年駕駛問題戰機執行任務,所以他們在應急事故處理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前面我們也提到了,印度在近40年來,至少墜毀了上千架戰機,可只有少數飛行員喪命,大部分飛行員倖存了下來。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印度3個領域已經領先
除此之外,印度在另外三方面的發展已經領先全球。第一,藥物仿製領域。印度的公共醫療雖然免費,但是政府並沒有足夠多的資金支持。對於大部分窮人來說,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排隊等待。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推動了印度醫藥仿製領域的發展。正常情況下,印度方面會從國外進口少量新型藥物,隨後開始大量仿製然後售賣。
電影領域的發展。對於這一領域,美國有關專家將其稱為是「文化輸出」。美國在全球施行的霸權主義中,最關鍵的一項霸權就是「文化霸權」。何為文化霸權?說白了就是通過電影的方式來對外輸出本國的理念以及觀點。最終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成功將國外精英吸引到國內。在這方面,印度的一系列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
第三,對外資的吸引。特殊的國情使印度衍生出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國外的許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直接將工廠或者生產基地建在了印度境內,而俄羅斯等國為了獲取印度這一特殊市場,主動與印度方面進行合作,其中包括軍工產品的引進以及石油資源的合作開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