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常任理事國是怎麼定的

2020-12-11 環球網

1945年4—6月召開的舊金山會議確定了五大常任理事國。圖為6月28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閉幕會上發表講話。

羅斯福提出「四警察」思想

1943年10月,蘇、美、英三國在莫斯科舉行外長會議,會上通過了由美國政府起草,經美、蘇、英、中四國籤字的《四國關於普遍安全的宣言》。宣言明確宣布,四國政府「承認有必要在儘速可行的日期,根據一切愛好和平國家主權平等的原則,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所有國家無論大小,均得加入,以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這是二戰期間,四國政府第一次共同宣布,一致贊同要在戰後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

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鑑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前總統威爾遜在倡導建立「國際聯盟」問題上的教訓,從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出發,經過長時間的謀劃,提出了建立新的國際組織的設想。

在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的蘇美英三國首腦德黑蘭會議上,羅斯福提出了關於建立國際組織的較為具體的計劃。羅斯福強調,新的國際組織應該是世界性的,而非地區性的。羅斯福的建議得到邱吉爾和史達林的同意。12月24日,羅斯福再次鄭重強調:「英國、蘇聯、中國、合眾國及其盟國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這四個軍事大國團結一致,決心維護和平,就不會出現一個侵略國再次發動世界大戰的可能。」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四警察」思想,這一思想成為後來確定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基礎。

中國成為常任理事國

在德黑蘭會議期間,羅斯福曾於1943年11月29日下午,同史達林舉行了45分鐘的私人會談。會談中,羅斯福詳細敘述了對聯合國組織機構的設想,其中也包括「世界警察」問題。

羅斯福認為,未來的聯合國組織應由三個層次的機構組成:最低一級為全體大會,由當時大約35個反法西斯國家成員國組成。這個機構定期在不同的地方開會,每個國家都有權平等地發表意見,並向一個較小的機構提出建議。中間一個層次是執行委員會,參加者為蘇聯、美國、英國和中國,再加上兩個歐洲國家、一個南美洲國家、一個近東國家、一個遠東國家和一個英帝國(後改為大英國協)自治領,總共10到11個國家。這個機構有權處理一切軍事以外的問題,它所作出的決議對各有關國家具有一定的約束力。最高一級為「四警察」機構,由蘇聯、美國、英國和中國組成,這個機構將有權快速處理任何對和平構成威脅的事件和突發事變。

在回答史達林提問的過程中,羅斯福進一步補充說,在和平可能受到威脅時,「四警察」有兩種對付方法:一種情況是,如果威脅起因於一個小國的革命或擴張,「四警察」可以採取隔離的方法,封鎖有關國家的邊界並實行禁運。第二種情況是,如果威脅更嚴重,四大國即以「警察」身份行事,向有問題的國家發出最後通牒;如果這一通牒被拒絕,就將立即對該國實施轟炸和可能的軍事進攻。

史達林贊同羅斯福關於加強制裁權的主張,他認為,聯合國的最高一級機構不僅應當有權作出決定,還應該有權控制德國和日本周圍的重要軍事據點,以防止這兩個國家再次走上侵略的道路。

史達林強調說,為了防止侵略,只靠建立幾個擬議中的機構是不夠的,必須有權在歐洲和遠東佔領重要的戰略據點,包圍德國和日本,在它們出現發動侵略的危險時,就把它們打下去。

蘇聯方面主張,「世界警察」應該由美國、蘇聯、英國三國組成,中國無權列入。早在1943年10月,蘇美英三國在莫斯科舉行外長會議時,當美國國務卿赫爾提出把審議《四國關於普遍安全的宣言》列入會議議程時,蘇聯外長莫洛託夫就提出過異議。蘇方的真實意圖是要排斥中國,但它提出的理由是中國沒有參加會議,由三國會議來討論四大國的聲明文件是不合適的。赫爾堅持要把中國列為宣言的共同發起國,甚至表示將不惜以會議達不成協議為代價。最後莫洛託夫作了妥協,答應把中國的地位問題留待以後討論。

考慮到美國可能會堅持拉攏蔣介石執政的中國,史達林提出了替代方案。他建議組建兩個組織:一個是歐洲組織,由美國、英國、蘇聯,可能再有另一個歐洲國家參加;另一個是遠東組織或者世界組織,或者是一個歐洲組織加一個遠東組織,或者是一個歐洲組織加一個世界組織。方案很周密,言詞很委婉,最終目的是不讓中國進入「世界警察」的行列。英國也主張由「三警察」而不是「四警察」統治世界。

羅斯福仍然堅持自己的主張。他在多種場合表示:「在將來,一個仍然不可戰勝的中國將不僅在東亞,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維護和平與繁榮的適當作用。」他表示,他不是沒有認識到中國目前還很弱,但他想到更遠的將來,中國畢竟是一個擁有4億人口的國家,把它當作朋友,總比當作一個潛在的麻煩來源要好一些。他說:「中國作為世界組織的最高理事會的一個成員,就會使這個組織具有世界性,這就有利於把亞洲號召起來,使其效忠於這個組織。」

由於美國政府的一再堅持,中國進入了「世界警察」集團。

五大常任理事國正式確立

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美、英、蘇、中各國的代表在華盛頓附近的一座古老莊園敦巴頓橡樹園舉行會議。會議規劃了聯合國憲章的基本輪廓,解決了聯合國建立的主要問題。

會議在討論安理會的組成時,美國最初的方案是由4個常任理事國和7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後來又提出吸收法國作第五個常任理事國,接著又補充說,晚些時候還可能建議增加一個拉美國家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經蘇聯代表詢問,美國代表說,拉美代表是巴西。美國堅持認為,巴西的人口、面積和資源使它有充分的理由加入常任理事國。此外,巴西在二戰中為反法西斯盟國的勝利作出了傑出貢獻。蘇聯代表葛羅米柯說,蘇方認為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暫時限定為四大國,以後法國加入後限定為五大國。英國代表也表示,希望理事會還是不要有第六個常任席位,並補充說,只要一突破增加法國作為第五個常任理事國這個框框,理事會就會受到強大壓力,就會有提出進一步增加常任理事國席位的要求。後來,美國代表又提出,應該將以後如何增加常任理事國的條款列入基本文件,但英國和蘇聯代表對此均持否定態度。最後三方一致同意,除法國之外不再增加常任理事國。

在1945年2月舉行的雅爾達會議上,與會各國作出在舊金山召開制憲會議的決定時,建議中國和法國同蘇美英一起,共同作為舊金山會議的發起國(當時法國已成立臨時政府)。中國政府接受了這一建議。法國同意參加會議,但決定不擔任發起國,因為法國認為它沒有參加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和雅爾達會議的協商,不能要求其他國家在沒有自己參與制定的憲章上簽字。

1945年6月26日,舊金山制憲會議圓滿結束,《聯合國憲章》正式籤署。憲章第23條明確規定: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為:美、蘇、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從此被正式確立。

憲章同時也規定了「大國一致」原則:即安理會就非程序問題投票表決時,只要一個大國不同意,決議就不能通過。這被稱為「否決權」,對於保持大國一致行動,集中力量反對地區危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體現了人類千百年來希望建立一種國際安全機制,以消除發生世界大戰的危險,維護世界和平的意願。冷戰開始後,美蘇在全球各地角逐,為了破壞對方的行動計劃,兩國頻繁動用否決權而使「大國一致」原則失去了本來的意義。隨著冷戰的結束,「大國一致」原則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方面越來越顯示出其有效性。它對於防範地區衝突,遏制某些大國謀求地區霸權發揮了積極作用。直到今天,它仍是《聯合國憲章》中穩定和行之有效的原則。

常任理事國機制發揮巨大作用

自聯合國成立以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種機制在維護世界和平、解決地區衝突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截止到2002年,安理會總共批准執行了約55項維持和平行動,有力阻止和減緩了地區衝突的發展和擴大。這一機制在經歷了冷戰後愈發顯示出其生命力。

隨著聯合國會員國的增加和世界各地區安全形勢的日益複雜,聯合國也面臨著新的改革。但聯合國的改革,尤其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改革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2003年11月7日,現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的演說中說,改革不是為了剝奪目前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的權力,而是為了使安理會通過的決議更具廣泛的代表性和合法性,更容易為全世界所接受。言外之意是,維護目前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機制的穩定性應是首先要考慮的。輿論也普遍認為,對於常任理事國的改革應當慎重,充分發揮現在常任理事國機制才是聯合國改革的正確方向之一。

相關焦點

  • 印度總是想成為五大常任理事國,甚至得到美俄的支持,到底為何?
    說起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大家都知道分別是中、美、俄、英、法,因為這五大常任理事國手中的權力巨大,也導致很多國家一直窺視,甚至有取而代之的想法。說起最想入常的國家,那必須要說一說印度。在印度人眼中,為什麼中國能擔任常任理事國,而我們印度就不行呢?
  • 印度申請加入常任理事國,被五常輪流拒絕
    印度在聯合國中當選非常任理事國,不過,它的野心是常任理事國。因此,印度經常申請加入常任理事國。第一次:美國反對,其餘四國同意。第二次:英國反對,其餘四國同意。五大常任理事國是不會同意印度的加入。這很簡單。目前,聯合國擁有最大權力的就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了,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一票否決權。如果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再加入一個國家,五常的權利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這在任何國家都是不會允許的。但是為什麼國家經常同意印度應該成為常任理事國呢?這很簡單。有必要。俄羅斯需要它。美國需要它。
  • 印度是世界第5大經濟體,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有多大?
    那麼,印度實現最高夢想,成為新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有多大?可能性還是有的,或許,一百年之後,印度就夢想成真了。首先,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的這個地位不是上蒼賜予的,而是在二戰中用鮮血與槍炮打出來的,它們都是二戰的主要戰勝國,擁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不僅是打出來的,也是特殊的時代因素所產生的。
  • 印度等國要求取消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權,俄羅斯為何反對?
    安理會擁有15個成員國,核心則是五個常任理事國。也就是說,安理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是聯合國的核心的核心,地位與作用都無以倫比。但世界很複雜,聯合國並不能解決世界上的許多衝突、矛盾,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都深感失望,大家都認為聯合國必須與時俱進,進行改革,這個已經成為共識。
  • 五大常任理事國分別有世界五大宮殿,你知道是哪些嗎?
    想來大家都了解在聯合國有著五大常任理事國,而我們國家正是其中之一,其他4個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而且更巧合的是在這五個國家都有一座宮殿,那除了我們國家的故宮之外,你知道其他國家都是哪幾座宮殿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看這5座宮殿分別是哪些宮殿。
  • 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實力有多強?實力墊底的2個國家,也沒人敢惹
    但在這195個國家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五大常任理事國。因此有人提出疑問,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實力究竟如何?對此,各國專家表示,就算是排名最後的兩個國家,其整體實力也足夠吊打全球絕大多數未入常的國家。據了解,這五個常任理事國分別是美、俄、英、法和中國。
  • 常任理事國歷來各自為政,但歷史上有兩件事,卻使其一致全票否決
    因此安理會各常任理事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往往會否決其他國家的提議,比如美英等國要出兵敘利亞,俄羅斯就一票否決,而俄羅斯要做什麼,美國往往也會予以否決。由於各國都有自己的利益和打算,因此五大常任理事國很難不能保持一致。
  • 世界上最囂張國家,同時得罪五大常任理事國,下場悽慘無比!
    但是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已經囂張到可以同時得罪五個常任理事國,這個國家的下場是悲慘的。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非常高,是世界上五個最偽強國。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不僅擁有一票否決權,而且擁有絕對的國際話語權。更重要的是,他們在任何國際問題的決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今許多小國依靠五個常任理事國實現自身發展。顯而易見,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由於其利益,投票總是不同的。
  • 新中國如何巧妙保住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呢?蔣經國的三招全敗
    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至關重要,在今天尤其如此,擁有一票否決制,擁有其他普通成員沒有的特權,也擁有非常高的榮耀和地位。記得一個故事是怎麼說的,日本提議取消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制被俄羅斯一票否決,這個不是段子,而是事實。
  • 為什麼印度不斷地要求要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是全球任何一個非五常大國都想要得到的地位,但真正能加入其中,比登天還難。進入21世紀之後,印度、德國、日本、巴西這四國是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欲望最強烈的國家。尤其是印度,這20年來,一直在為入常努力奮鬥。那麼印度為何如此強烈地要擠進五常的圈子呢?他最終會不會被接納呢?第一:加入聯合國五常有很多好處!
  • 印度一旦加入常任理事國哪國會被擠出去
    為什麼印度申請加入常任理事國,美俄都同意了?這是因為印度是美國和俄羅斯重要的軍事貿易合作夥伴。如果美國和俄羅斯同意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話,這無疑會加深印度和自己之間的合作關係,這肯定會對自己的軍事貿易產生積極的影響。
  • 五大常任理事國從何而來?不是源於誰的投票,都是用實力打出來的
    聯合國成立於二戰之後,這是一個經由盟軍方面的主權國家而建立起來的世界性組織,而其中,聯合國有五大常任理事國,同時也是創始國,分別是:美國、蘇聯(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當年盟軍方面的國家其實不少,像是印度也在其中(英國殖民地),但為什麼最後只有這幾個國家成為了常任理事國呢?
  •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與普通成員國相比都有哪些特權?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與普通成員國相比都有哪些特權?第一大特權,一票否決權第二大特權,提案權第三大特權,決議權一、一票否決權。聯合國目前一共有193個會員國,除了那些拖欠會費的國家,理論上每個會員國都有投票的權利。
  • 印度已盯上常任理事國,美俄同時舉手支持
    圖為聯合國安理會 近日,印度高票當選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其野心還不止於此,目前已經將目標瞄準盯上了常任理事國席位,看來印度真的是有些膨脹了,難道拿下安理會如此重要的席位還不夠
  • 5大常任理事國,曾有2國差點合併為成超級大國,國名都已取好
    5大常任理事國,是二戰的五大戰勝國,分別是中,美,俄,英,法,這五大國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是位居前列,然而,這5大常任理事國中,其中有2國曾經打算合成一個超級大國,甚至名字都已經取好了。在舊金山制憲會議結束之後,有關聯合國的規章制度也定下來,而這其中也有關於五大常任理事國的規則說明,中俄美英法五大國成為五大常任國,這五個國家一致對外,保持意見統一的原則,當對安理會進行投票表決的時候,只要有一個國家不同意,決議就不能通過,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一票否決權」。而五大國家的聯合,互相支持,也使得五國能夠有效地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
  • 想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卻處處針對中國,印度政治大國夢碎了?
    2020年6月17日,印度成功擠走德國,成為聯合國新的非常任理事國之一。據印度媒體稱,這是印度第8次坐上這個位置了。不過,印度的野心不止於此,非常任理事國已不能滿足印度的欲望,成為聯合國第6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才是莫迪做夢也想實現的願望。
  • 菲律賓要求限制常任理事國權力被疑針對中國
    菲律賓18日表示,聯合國應該限制5個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賦予各成員國更加平等的權利,並賦予其他成員國推翻常任理事國否決的權利。有分析認為,在菲律賓近日因南沙群島主權歸屬與中國爭執激化的情況下,菲律賓的這一表態有針對中國之嫌。
  • 美國俄羅斯態度一致,但印度成常任理事國,中國掌握決定性一票
    不過近期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也有波動,或許將要增加一個席位,對此,多個國家相繼做出表態,中國成了最關鍵的一環。地位雷打不動的聯合國五常之所以會有變化其實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印度近期正在積極申請成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而且得到了美國和俄羅斯的支持。根據俄羅斯衛星網的最新報導,普京認為印度是迄今為止最佳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候選國,印度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大國的形象。
  • 法國在二戰38天就亡國了,為何它還是五大常任理事國?
    在二戰之後,為了能夠順利分贓,美蘇搞起了聯合國,為了能夠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英國人和中國人也得出現在常任理事國的位置。然而令人不解的是38天就亡國、全程除了打醬油不然就是拖後腿的法蘭西,居然也出現在了常任理事國的位置上,那這是為什麼呢?(1)法國人在二戰做了些啥?
  • 印度想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很難!但夢想還是要有的!
    印度想成為常任理事國?恩,這個可以看成印度「百年夢想」!莫迪這種話題之前已經談了很多了,現在再次談論,估計跟印度在2021年1月1日,印度第8次正式以非常任理事國的身份加入了由15個成員國組成的聯合國安理會、為期兩年有關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