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7日,印度成功擠走德國,成為聯合國新的非常任理事國之一。據印度媒體稱,這是印度第8次坐上這個位置了。不過,印度的野心不止於此,非常任理事國已不能滿足印度的欲望,成為聯合國第6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才是莫迪做夢也想實現的願望。
據悉,聯合國一共15個安理會成員,其中10個為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僅僅只有兩年,而且每年會更換5個,有不能連任的限制。至於常任理事國,那就是人們熟知的中、英、美、法、俄5個國家,俗稱"五常"。
相比非常任理事國,"五常"不僅能連任,在聯合國地位最高,而且還擁有"一票否決"的權力,掌握著聯合國的實際大權。
所以,印度對常任理事國這個席位垂涎已久,渴望成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或者將現在的5個常任理事國踢下去一個,然後自己再替補它的席位。
不過,從聯合國存在以來,常任理事國的數量就沒變過,除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席位,其他4個成員國基本沒變過。而且聯合國也從未有過增加一個常任理事國或替換一個成員國的打算。
不過,印度卻很倔強,執意要成為常任理事國一員,為此莫迪政府曾多次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提出聯合國改革,呼籲增補常任理事國席位。
印度駐聯合國代表稱,聯合國這麼多年沒有什麼變化,現任的常任理事國並不符合國際形象,將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拒之門外顯然不是明智之舉。此外,印度代表還自信滿滿地稱,如果印度一旦成為常任理事國成員,這將大大加強發展中國家的整體實力。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莫迪開始了他的大動作。
在國內,莫迪大刀闊斧地改革,為經濟注入更多活力。在國際上,莫迪使用"金錢攻勢"籠絡美國等西方國家。同時,莫迪不顧民生,窮兵黷武,強行增加軍費預算,在邊境地區部署上萬兵力。
莫迪企圖通過與中國和巴基斯坦在邊境地區的表現討取英美等國的歡心,然後又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四國機制"共同對抗中國。
莫迪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為印度入常最大的阻力就是中國,中國對印度加入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多次阻止印度如常,對此莫迪懷恨在心;一方面是因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長期以來對中國充滿敵意,印度選擇加入西方陣營以謀求最大利益。
2020年,印度在中印邊境煽風點火故意製造矛盾,同時訂購法國"陣風戰鬥機",大量購買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在中印交界地區陳兵20萬,造成中印局勢一度升級惡化,差點釀成大禍。
在中國問題上,印度一向甘願做美國的馬前卒,處處與中國作對。
除了在軍事上做美國的跟屁蟲外,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問題上,印度也與西方國家步調基本一致。對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努力視而不見,故意抹黑中國,將肺炎疫情給世界帶來的災難歸罪於中國頭上,與西方國家一道在國際輿論場對中國群起而攻之。
不過,儘管印度以為找到了美國這座靠山就可以囂張跋扈,對中國肆意妄為。但是,印度別忘了,中國是聯合國5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只要中國不點頭,即使其他4國都同意印度如常,中國使用"一票否決權"照樣把印度治得服服帖帖的。
玩火者必定會引火燒身,印度倘若再一意孤行,繼續將矛頭對準中國,1962年的歷史必將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