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秘傳之拔白生黑、拔白不生諸法,源自《四時纂要》、《真誥》等秘籍,由中國當代易學家雲遊子整理、推廣並應用,常有奇效。
2020年拔白髮時間(公曆)
1月12日(周日)宜拔白髮。
2月5日(周三)宜拔白髮。
3月7日(周六)宜拔白髮。
4月5日(周日)宜拔白髮。
5月10日(周日)拔白生黑。
6月7日(周日)拔白生黑。
7月10日(周五)宜拔白髮。
8月8日(周六)宜拔白髮。
9月10日(周四)宜拔白髮。
10月11日(周日)拔白永不生。
11月1日(周日)拔白永不生。
12月24日(周四)宜拔白髮。
本文由悟藝齋獨家發布
歡迎收藏、分享!
中醫認為:頭髮是「血之餘、腎之華」,與脾胃、肝、腎都有密切的關係。肝藏血,肝血充足,頭髮就能有充足的供血;發,即頭髮,古稱「血餘」。中醫理論認為,頭髮為腎氣盛衰的外在表現,又為人體血氣盈虧的標誌。因此,頭髮的疏密、潤燥、澤枯、韌脆等狀態,可反映人體臟腑氣血狀況,乃至於人體生命的功能狀態。烏髮飄逸,正是年輕之體氣血充盈、生機勃發的象徵。鶴髮童顏,正是年邁之人精血尚充、老當益壯的表現。
祖國傳統的中醫學,把不同顏色的食物或藥物歸屬於人體的五臟:紅色入心,青色入肝、黃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腎。而黑色食物對腎的滋養和呵護,更是受到了現代營養學專家的肯定。這裡就為大家科普下最養腎的幾種黑色食物,分別是:黑米、黑蕎麥、黑豆、黑芝麻。
發為血之餘。就中國人而論,血氣平和,就會秀髮如青絲,「雙鬢鴉雛色」。血不足,則頭髮不夠黑,發黃或發紅;如果是血熱或陰血虧虛,則頭髮變白。年輕人的白髮,往往只有一兩根,這屬於正常情況,但是年輕人愛美,看到白髮,就會想到一個「老」字,總想拔之而後快。但白髮一般是不宜拔的,經常聽老人們講「白髮拔一根生七根」,會越拔越多。因為拔頭髮會損傷髮根,損傷看似很小,實則很大,「牽一髮而動全身」嘛。
可能是因為頭髮細小,大家敢於欺負它,所以,喜歡拔白頭髮的人不在少數,而且不好禁止。所以,古人規定出很多可以拔白頭髮的日子,你如果實在要拔白髮,這些日子裡拔吧。每個月只有三五個這樣的日子,無規律可循,不容易記住,錯過了就沒有了。實際上,一般人都會錯過,或者要等這個日子過去了才猛然想起來。錯過了就只好暫時不拔了,等下次。誰會把心思放在這麼小的事情上呢?於是,拔白頭髮的日子也一忘再忘,一拖再拖。
其實,古人強調某日可以拔白頭髮,言外之意是在強調更多的日子裡不宜拔,而且以一種巧妙的方式,讓我們不要拔白頭髮。
醫生建議,出現白頭髮,要從自身原因來分析,是因睡眠過少、壓力過大所致,還是營養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所致,根據自身情況來進行調整。
同時,建議平日多食用一些黑豆、芝麻、核桃、桑葚、枸杞等食物,可延緩白髮的增長速度。
年輕人,血熱的情況較多,儘量少吃枸杞;
中年人,可多食用大棗、紅豆、山藥等;
老人,肝腎虧虛較多,可多食用桑葚、枸杞子等補腎食物。
具體到每個人,情況不同,可根據醫生指導辨證施治。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封面 | 《瑞鶴圖》屏風
編輯 | 子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