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多元宗教國家。不同的種族,有不同的曆法以及風俗,當然慶祝新年的時間以及方式也就不一樣了。
我們就來看看馬來西亞人一年裡頭,到底可以慶祝多少次的新年吧!
馬來族新年:Muharram
馬來西亞,最大的民族是馬來族,佔了人口比例的近六成。
馬來族最重視的節日有兩個,一個是哈芝節,一個是開齋節,然而這兩個都不是所謂的「新年」。
哈芝節在回曆十二月份的第十天,是為慶祝朝聖者歸來的一個節日,在這一天馬來人會殺牛宰羊,並全天做禮拜。
而開齋節,顧名思義,就是開始吃飯的節日啦!那是回教徒齋戒了一個月後,從新開齋的節日,也是馬來族歡慶氣氛最濃烈的日子。
他們真正的新年是Muharram,是紀念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從買家逃亡至麥地那的節日,而Muharram的第一天為Awal Muharram。穆斯林每年的「新年」時間都不同,每一年都會比前一年早,有別於華人農曆新年都會在1月至2月之間的規律。
華族新年:國內稱「春節」
華人農曆新年,通常落在公曆一月到二月之間。雖然法定假日只有兩天,但是華人通常都會另外請假,大肆慶祝。
華人傳統中,農曆新年要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後才結束。
除夕守歲、正月初一、初七人日、初九拜天公、十五元宵,華人過年期間的節目和活動可是多姿多彩,非常豐富。每個籍貫的華人都會以自己的傳統方式慶新年,熱鬧非凡。
印族新年:屠妖節
印度人一年裡最重要的節日,要屬「屠妖節」了。屠妖節也叫做萬燈節,是印度文化中「以光明驅趕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
屠妖節是印度人慶祝傳說中人民戰勝邪惡的NarakaSuran,重新獲得點燈的自由的日子。
這一天印度同胞會穿上傳統服裝,在家門前擺設好七彩繽紛的彩米畫,點上油燈,祭拜神明,當然少不了招待親朋戚友大吃大喝一番。
達雅族新年:春節
嘉華節是砂拉越土著達雅族的新年,也是他們的「豐收節」。
在這一天,達雅族人穿上傳統服飾,大跳傳統豐收舞,大排筵席,一直慶祝到夜晚,進行祭祀儀式。
卡達山族:豐收節
豐收節,顧名思義就是他們慶祝豐收的日子。沙巴州的土著卡達山族並沒有所謂的「新年」,但是他們最注重的,就是豐收節。
以前稻米在五月份收割,所以五月份就變成了卡達山人慶祝的好時光。這個時候,卡達山人會穿起以黑色為主的傳統服裝,大跳傳統蘇馬造舞蹈。
傳統上,卡達山人會在這個月份裡面,辦選美、拔河、踩高蹺、彈弓比賽、賽牛,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喝米酒。
公曆新年:元旦
除了各民族新年節慶,當然馬來西亞人也慶祝公曆元旦。而慶祝的方式,通常就是在元旦前夕,舉辦倒數派對這個世界通用的慶祝方式了!
馬來西亞人非常注重新年,尤其是馬來族、華族和印族的新年更是全國的公假。
馬來西亞的多元種族,各有各的文化,種族之間互相尊重,也互相了解彼此之間獨有的文化習俗,相濡以沫。這樣多姿多彩的文化背景,還有人民的包容力也成為了馬來西亞最獨特的吸引力。
和平的社會、溫潤的氣候、清新的空氣,還有高水準的醫療水平、國際化的教育、低消費的生活水平……種種優勢,讓想要移居到馬來西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