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傳統節日 傣族的傳統節日有什麼

2020-12-12 天氣網

  傣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也是我國不可缺少的部分,那麼,我們大家知道傣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傣族的傳統節日吧。

  1、關門節、開門節:開門節時間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曆7月中旬);開門節,時間固定在傣歷12月15日(公曆10月中旬)。在這兩個節日當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舉行盛大的賧佛活動,向佛像佛爺敬獻美食、鮮花和錢幣,在佛爺佛像前念經、滴水,以求佛賜福於人,從關門節到開門節的3個月內,是「關門」的時間,為一年中宗教活動最頻繁的時期。

  2、花街節:花腰傣最隆重的節日要數農曆正月十三的「花街節」。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從周圍的村寨匯集到花街,節日的花街熱鬧非凡,身著盛裝的少女排成長隊,款款走過花街,競相比美,風情無限,小夥子們則瞪大眼睛尋找意中人。

  3、潑水節:傣族新年,每年傣歷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曆四月中旬),節期三、五天。節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賧佛,即給佛像灑清水洗塵,然後互相潑水,除疾消災。這天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

相關焦點

  • 我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傣族
    傣族(也稱泰族),主要分布在中國、印度、越南、柬埔寨。中國傣族主要聚集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德宏兩州、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孟連是主要居住地。語言為傣語,信仰小乘佛教,視大象為崇拜物。傣族的傳統節日有一九六一年敬愛的周總理在百忙之中來到了瀾滄江邊,身穿傣族服裝,頭扎包巾與傣族人民一起歡度潑水節。
  • 開門節是什麼節日?中國傣族的傳統節日,寮國開門節全國普天同慶
    2019年10月12日-14日,是寮國傳統節日開門節。以前在國內只知道傣族人過「開門節」,來寮國後才知道,開門節在寮國人眼裡是遠比國內的傣族人民更注重的一個隆重節日,寮國各地將隆重的舉行盛大的文娛慶典和集會來慶賀節日的到來,部分寮國企業還放假慶祝。
  • 少數民族非遺節日,潑水節比春節隆重,傣族的新年
    雲南是多民族省份,民族風俗文化豐富多彩,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節日,不是所有民族都過春節的,有民族只過自己的新年。說起雲南,就會想到傣族,在我國,傣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所以想在旅途中更好的了解傣族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和文化,就要來到雲南。在雲南。傣族也分為不同的支系,西雙版納傣族是傣泐,德宏傣族是傣訥,而花腰傣是傣雅,此外還有居住在不同縣市的傣族有不同的自稱。
  • 西雙版納傣族風情,除了潑水節,還有浪漫的節日
    西雙版納是雲南旅遊的大王牌之一,這片神奇美麗的樂土,以濃鬱的異域風情、神秘的熱帶雨林而揚名國內外,激情的潑水節又擁有祝福和歡樂的內涵,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朋友,同當地傣族同胞一起歡度他們的新年,而西雙版納傣族風情不止這個,除了潑水節,還有浪漫的節日會在夏日中舉行,還有很多遊客不知道。
  • 傣族關門節——一個不隆重,卻意義非凡的節日
    傣族的開門節、關門節和潑水節是傣族的三大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傣族的特色節日潑水節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七月中旬剛好關門節來臨,接下來,小編就帶你去了解這這個節日,感受傣族風俗中的節日習俗!
  • 傣族潑水節習俗風俗 雲南潑水節有什麼傳統活動
    傣族潑水節習俗風俗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傣族潑水節為期三至四天。雲南潑水節有什麼傳統活動  1、歌舞活動  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娃娃,穿上節日的盛裝,共聚村中廣場,男女老少圍成一圈,和著芒鑼象腳鼓點翩翩起舞
  • 五十六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篇一)——傣族潑水節
    潑水節「潑水節」做為傣族的傳統節日,又名「浴佛節」,在傣語中俗稱「桑堪比邁」,是為了祭祀傣歷新年發展而來的傳統節日,在西雙版納和德宏等地區,此節日又被稱之為「尚罕」或者「尚鍵」,寓意新的一年開始。所以,做為傳統的節日潑水節,在傣族文化裡是極其重要的存在。
  • 傣族的潑水節並非只有傣族才有,是其他幾個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
    說起潑水節,人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我們的少數民族傣族。但實際上,潑水節不是傣族一個民族的節日,而是其他民族共同的節日。潑水習俗原本起源於印度,是婆羅門教的古老宗教儀式之一,後來被佛教吸收,成為佛教儀式。目前,我國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和柬埔寨、泰國、緬甸等國家也在舉行「潑水節」。傣族的「潑水節」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最悠久、最熱鬧、影響力最大的。泰國的「潑水節」定在每年的公曆4月12日左右舉行,時間為3 ~ 4天,「潑水節」是泰語別名「「比邁」、「楞賀尚罕」,即傣族的新年。「潑水節」的第一天叫做「腕多桑刊」,是除夕的意思。
  • 傣族新年,溼身歡慶,版納民族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
    今天是傣族的新年——潑水節的第一天。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在傣語中潑水節稱為「比邁」(意思為新年),就如我們的春節一樣,傣族的新年就是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通常是公曆4月中旬左右,今年是4月13日—4月15日)。
  • 雲南傣族傳統美食
    更有一些奇異之物如螞蟻蛋、蟬蛹、花蜘蛛、竹蛆、沙蛆、青苔等成為傣族喜愛的食品,使外人驚異不已。食物的烹製方法主要有烤、蒸、炸、煮、醃、剁、舂,特別講究佐料的配製。雜菜湯  傣族每餐都喜喝湯,常見的有「雜菜湯」、「酸筍湯」、「幹醃菜湯」。
  • 傣族的潑水節,一個傳遞幸福和快樂給別人的節日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讀書使者,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傣族的潑水節,一個傳遞幸福和快樂給別人的節日,有興趣的同學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哦「傣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我們在電視上所熟悉的,可能也就是他們的潑水節,還有他們那裡的孔雀舞和一些傳統的服飾
  • 傣族潑水節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大展演」
    在這特殊的節日裡,西雙版納州文化館、《西雙版納群文》特別為您介紹—傣族潑水節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大展演」,祝大家節日快樂!如哩金灣!以往慣例,每年的4月14日,景洪城區主要街道鋩鑼聲聲、鼓聲陣陣,來自鄉鎮、社區、村寨的各族兒女載歌載舞齊聚潑水廣場,在這個歡樂聚集的地方,共同跳起幸福歡樂的舞蹈,共同唱響各民族團結向上的凱歌。
  • 泰國的潑水節與傣族的有什麼不同?節日過後,答案揭曉
    泰國最有名的節日就是潑水節,代表消除所有不幸和邪惡其實我們國家也有潑水節,就是傣族的潑水節,時間跟泰國的一樣,它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寓意去舊迎新,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期望洗去去年的所有不順,被潑到的水越多,洗的就越乾淨,獲得祝福也越多。
  • 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潑水節
    隨著時間的推移,潑水儀式逐漸演變為「潑水節」,因此,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但節日期間,除祭祀、浴佛外,慶祝與歡娛的活動日益增多,場面更為壯觀。現在,「潑水節」已成為西雙版納、德宏地區等地少數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都在「宛惱」這天舉行。
  • 走進傣族開門節 揭秘傣族開門節的來歷和傳統
    華龍網2018年11月7日14時訊      開門節,是傣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在傣歷十二月十五日(約在農曆九月中)。開門節,象徵著三個月以來的雨季已經結束,表示解除「關門節」以來男女問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開始自由戀愛或舉行婚禮。
  • 東南亞節日有哪些?關於東南亞傳統節日詳解
    接下來將整理東南亞節日都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 元旦 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多個國家有過春節的習俗,主要是一些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國家,如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這些國家都把春節列為了法定假日。
  • 潑水節可不只是傣族的節日,還有這些少數民族也過潑水節
    提起潑水節,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國少數民族傣族了,好像從一開始接觸學習到的潑水節都是與傣族有關的。可實際上,潑水節並不是傣族著一個民族的節日,在其他民族和國家中也都存在著「潑水節」。發展至今,我國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以及柬埔寨、泰國、緬甸等國家都有過「潑水節」的習俗。傣族的「潑水節」,是我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最為悠久,場面最為熱鬧的,其影響力也是最大的。傣族的「潑水節」定在每年的公曆4月12日左右舉行,時間為3至4天,「潑水節」在傣族語又稱「比邁」、「楞賀尚罕」,即傣族新年。
  • 中國傳統民族節日,西南民族節日,土地神
    因此,祭祀寨神的「昂瑪突」與十月年、六月節(苦扎扎)並稱紅河州哈尼族的三大節日,可見有著悠久農耕傳統,並以梯田耕作、營造聞名於世的哈尼族,已將農耕祭祀提到一個極高的地位。選擇樹林為村寨、土地守護神,這其中就隱含著哈尼族樸素的生態觀。
  • 潑水節的第三天,淺談「趕擺」在傣族節日中的不可或缺性
    但是作為中國人,我們傣族同胞堅決擁護和支持國家相關規定。因為有國才有家,只有國家好了,我們的小家才能更加美好幸福!圖片:傣歷1381年的趕擺場傣族同胞擁有自己的紀年曆法傣族有千餘年的老傣文文獻,有古老的貝葉經。
  • 歷史冷知識,泰國的傣族和我國的傣族是否是一個民族?
    眾所周知,我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且是以漢族為主,以及55個少數民族融合成為一個大家庭的國家,我們充滿團結與友愛,在眾多的民族中有很多民族的人都擁有高顏值。今天給大家聊聊身處在我國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他們不但能歌善舞,而且還有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讓人非常嚮往的節日,如果提到這個節日大家基本上都會猜出來這是哪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