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人世間2》曾有過一個打動人心的真實故事,孕媽吳瑩是一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在認識了現在的丈夫之後,兩人火速步入婚姻。吳瑩雖然知道自己有心臟病,但由於鮮少發病,再加上經濟條件不允許,所以一直沒有接受手術治療。
婚後,吳瑩很快就懷上了孩子,不過,心臟病對於孕婦來說,實在是太兇險了,於是醫生便建議吳瑩,最好還是放棄受孕的機會。吳瑩第三次懷孕的時候,她依舊是不顧醫生的勸阻,用剖腹產的方式,將孩子生了下來。但遺憾的是,在生產完畢的幾天之後,吳瑩因為搶救無效而離世。
相對於順產,剖腹產的風險可能會更小一些,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孕婦會選擇剖腹產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截止至2012年,世衛組織提供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的剖宮產率已經高達36%左右,遠超世衛組織的推薦剖宮產比率。在政府加強監管之後,我國的剖宮產率目前已經有所下降,如今,順產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夠忽略那高達40%的剖腹產率,那麼,為什麼這些孕婦會如此熱衷於剖腹產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結婚一年的小張,有一次在看電視劇的分娩情節時,被嚇得至今都心有餘悸。她和丈夫商量,將來如果懷上了孩子,希望能用剖腹產的方式來進行生產。因為小張覺得,剖腹產不僅能夠減輕孕婦的痛苦,而且對孩子有時有利無害,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不止是小張,身邊的大多數女性,都抱有剖腹產的想法,孕媽曉燕便是支持剖腹產的其中一員。儘管醫生表示,曉燕已經達到了順產的標準,但她還是覺得,剖腹產是最為穩妥的一個方式,畢竟經歷過剖腹產的產婦,以後想要恢復身材,也會變得更容易一些。
照這麼說來,難道剖腹產就真的一點兒風險都沒有了嗎?答案也不盡然。
2012年,蔣女士懷上了第一胎,為了避免疼痛,她選擇了剖腹產。後來二胎政策開放,蔣女士懷上了第二胎,不過誰能想到的是,第二胎卻因為剖腹產所導致的後遺症(子宮瘢痕),只能夠選擇停止妊娠。
除此之外,剖宮產後所帶來的疼痛感,也是常人所無法想像的。有些情況較為嚴重的產婦,在生產後的4個月內,都還要忍受這種疼痛感。
當然,孕媽們還需要知道的是,剖腹產的恢復時間往往要比順產慢得多,在此期間,產婦們只能夠臥床休息,身材走樣也是必然的事情。
綜上所述,剖腹產和順產,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剖腹產給女性帶來的風險,可能比順產還要高。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是建議孕媽們順產比較好。最關鍵的一點是,要謹遵醫生的建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出選擇,而不是一味地「隨大流」。
關注@小舅媽育兒,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收藏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