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大運河 文脈湧不息

2020-12-21 光明數字報

    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近日,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主辦、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承辦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成立暨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來自相關政府部門、高等院校、智庫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運河沿線城市代表共聚一堂,建言獻策,用智慧串起新時代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明珠。

用好「建設」這把「金鑰匙」

    千百年來,貫通中國南北5大水系的大運河,滋育著城市與眾生,涵養著人文與風情。從昔日運河上千帆競發、舟楫如織,到現今沿岸百姓枕河而居、臨河浣衣……綿亙千年的運河文化成為我國「活」的、流動的文化遺產。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城鄉發展規劃院院長傅崇蘭指出,「建設」是把握大運河文化帶研究的一把「金鑰匙」,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歷史文化遺產重要指示精神的基本途徑。要圍繞運河沿革、運河城市、運河文化等研究挖掘大運河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和當代意義,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山東濟寧市運河文化研究會會長杜慶生認為,做好保護文章,重在對大運河歷史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做好傳承文章,重在深入發掘、提升、弘揚中華運河文化內在特質;做好利用文章,重在堅持「古為今用」,共享保護開發成果,讓大運河在新時代繼續為人民造福。

    進入新時代,如何發揮新型智庫作用,更好推動遺產保護、文化傳承和經濟發展?中共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介紹,新成立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旨在統籌整合全省研究力量,為高質量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提供智力支撐。她表示,要牢記使命,寫好文化傳承大文章;聚焦主業,發揮決策諮詢主功能;瞄準一流,樹立文化智庫新標杆;創新機制,打造聚合融通高平臺。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由江蘇省社會科學院負責籌建與日常管理。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院長夏錦文表示,研究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開展學術研究和理論闡釋工作,為黨和政府提供高質量的諮詢建議,主動發揮好服務地方的重要職能。

    他建議,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和研究,需要兼顧大運河的物質、制度、精神文化,水、岸、城建設以及大運河的過去、現在、未來,更好地回答「傳承什麼」「怎樣建設」和「如何創新」三大問題。

抓住大運河的生命和靈魂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理事會秘書長、江蘇省委宣傳部文化產業處處長王明珠發言表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視察時提出的「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指示精神來謀劃開展的,要讓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為聯通歷史與未來、生態與文化、經濟發展與民生福祉的橋梁。

    生態和文化是大運河的生命和靈魂。近年來,為了讓大運河活起來、美起來,江蘇運河段生態和文化保護逐步走向自覺。江蘇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李侃楨介紹,江蘇省發改委正在牽頭編制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努力引領和推動大運河江蘇段成為高顏值的生態長廊、高品位的文化長廊和高效益的經濟長廊,努力建成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樣板區和示範段。

    淮陰師範學院李德楠教授認為,江蘇在建設大運河生態長廊方面具備大運河水資源充沛、大運河文化遺產資源豐厚、水環境管理保護機制健全並已形成重點功能區規劃等優勢條件。

    揚州大學中國大運河研究院副院長劉懷玉指出,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必須在「起承轉合」上下功夫。「起」即「起」於「鄉愁」資源;「承」即傳承好大運河精神,鋪陳淮風楚韻;「轉」即轉變觀念,嫁接文化產業;「合」即聚合能量,融合大運河、古城鎮和人等要素,推動一體化發展。淮安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姚曉東建議,要進一步加強大運河沿線城市間的合作交流。

    揚州市政協主席、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主席朱民陽認為,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既需要深入挖掘、全面梳理整體文化,還要借鑑國際運河保護利用的先進做法和經驗,多方攜手,共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升中國大運河的國際影響力和文化話語權。

「關鍵是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歷久彌新,為當代中華文明注入宏闊開放、悠遠甘醇的厚重滋味。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理事長、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周琪指出,回溯歷史,大運河自南向北貫穿吳越、兩淮、齊魯、燕趙等多個文化區域,推動了中華文明融合發展;立足新時代,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必須從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鑄就新時代中華文化新輝煌的高度,打造成為民族復興的文化標識,為傳承中華文脈交出時代答卷;面向世界,應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為展示真實、立體、全面、多彩中國的重要窗口。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首批顧問、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院長張廷皓認為,更好履行大運河在新時代的新使命,「關鍵是實現大運河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要充分發揮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作用;要發揮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作用;要發揮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江南北國脈相牽,隋代千年水瀠漣。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副院長樊和平指出,在大運河文化帶的研究過程中,要重視挖掘大運河展現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讓大運河精神匯入中華民族奮鬥史。蘇州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戈春源表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深入發掘大運河文化的合理內核,繼承和發揚「和合為本」的大運河精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駑建議,要通過跨區域、跨部門、跨學科合作,共同開展運河本體保護、文脈傳承、社會發展、宏觀政策、法律法規等多方面的重點研究。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副院長、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王健表示,要在深入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功能地位基礎上,提煉大運河精神,把大運河打造成為展示中華文明的黃金名片。

    (本報記者 張勝 通訊員 丁宏)

相關焦點

  • 踐行囑託開新局丨守好新舊「江南第一閘」,讓大運河煥發新生機
    對於鎮江人來說,大運河不僅是「風景如畫」的母親河,更具有重要的航運功能和價值。  在被譽為「江南第一閘」的諫壁船閘,一艘艘運輸物資的船舶穿梭不息,一派繁忙景象。  因河而興的同時,鎮江人也在為保護好大運河不懈努力。繁忙的大運河有成千上萬的船舶在跑,產生的垃圾可想而知,讓船上的垃圾上岸,諫壁船閘今年做了不少工作,建立船舶智能垃圾櫃系統就是其中之一。「過去往來船舶上的生活垃圾,要麼偷偷扔到運河裡,要麼隨意堆放在岸邊,現在船員能上岸的地方都放了智能垃圾櫃,船員不再為船上的垃圾沒處扔犯難了。」劉海榮說。
  • 「相聚智匯·相伴成長」智匯PARK企業家私董會順利舉行
    12月17日下午,「相聚智匯·相伴成長」智匯PARK企業家私董會在元崗·智匯PARK順利舉行,智匯集團領導及相關負責人、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協會相關領導、數十位園區企業負責人代表出席本次活動。即將到來的2021年,也是智匯集團發展的第十年,除了創造出「5園30萬㎡」的城市更新建設成績外,智匯集團打造的「五大創新平臺」企業服務多次獲得社會和園區企業等多方的肯定,是區域產業賦能的重要推手。
  • 千年文脈奔湧不息,明年運博會不見不散
    本屆運博會圍繞助力後疫情時期文旅市場重振,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強化區域互動和國際元素,充分體現了大運河獨特魅力和文旅融合時代特徵。論壇現場還正式成立了「大運河城市智慧文旅消費聯盟」,發布《2020年度大運河文化和旅遊發展榜(江蘇段)》《2019江蘇大運河文旅消費白皮書及2020 趨勢報告》和2020年度「消費者最青睞的江蘇文旅融合標杆項目」「消費者最青睞的江蘇運河名鎮」,為推動文化和旅遊高水平融合特別是後疫情時代的文旅高質量發展探索路徑。
  • 海門智匯雅苑容積率為什麼這麼高?智匯雅苑以後發展如何?
    智匯雅苑的綠化率不錯,整體環境十分優美舒適。另外,智匯雅苑周邊配套實施齊全,學校、醫院、購物商場、銀行等應有盡有。因此,智匯雅苑是一個環境優美,居住方便,值得購買居住的樓盤。智匯雅苑戶型設計合理,採光好,適合居住。
  • 承韻千年文脈 賡續運河風華 邳州市持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大運河水,延綿流淌,千年不息。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的重要指示。   縱貫我國東部的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人工開鑿的南北水上交通大動脈。作為江蘇「北大門」,徐州是與大運河結緣最早的城市之一。京杭大運河邳州段全長56.1公裡,自古為南北航運黃金水道、蘇北魯南水陸樞紐,千百年來,在邳州積澱了豐厚的人文底蘊。
  • 智匯堂絲瓜水的功效與作用
    < 絲瓜水養生養老智匯堂從絲瓜莖中提取智匯堂液體,因其含智匯堂品牌運營中心多類維生素成分,能改善肌膚問題,故智匯堂品牌運營中心「美人水」之稱,深受廣大女性智匯堂歡迎。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說絲瓜水智匯堂功效與作用。絲瓜水智匯堂功效與作用1.補水絲瓜水含智匯堂品牌運營中心醣類、植物粘液、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可維持角質層正常含水量,減慢脫水與延長水合作用,能補充肌膚必要智匯堂水分,保持肌膚水嫩、細膩。
  • 廣發智匯信用卡是白金卡嗎 廣發智匯信用卡權益詳解
    廣發智匯信用卡是白金卡嗎?   不是。廣發銀行將這款信用卡設定為金卡,普卡兩個級別,就是沒有白金卡,所以想辦白金卡的朋友要失望了。   可正因為不是白金卡,讓廣發智匯信用卡的準入門檻比較低的,一般只要年滿18~65周歲,工作或常駐地有廣發分支機構,稅前年收入達到當地平均水平,提交相關資料就有機會批卡。   雖說不是白金卡,廣發智匯信用卡的權益也還是可圈可點的,具體如下:   1、透支提現/分期5倍積分:不管是用這張卡取現,還是辦理分期都能享受5倍積分累計,不過積分贈送時間有所不同。
  • 千年文脈奔湧不息,明年運博會不見不散!|我蘇特稿
    本屆運博會圍繞助力後疫情時期文旅市場重振,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強化區域互動和國際元素,充分體現了大運河獨特魅力和文旅融合時代特徵。論壇現場還正式成立了「大運河城市智慧文旅消費聯盟」,發布《2020年度大運河文化和旅遊發展榜(江蘇段)》《2019江蘇大運河文旅消費白皮書及2020 趨勢報告》和2020年度「消費者最青睞的江蘇文旅融合標杆項目」「消費者最青睞的江蘇運河名鎮」,為推動文化和旅遊高水平融合特別是後疫情時代的文旅高質量發展探索路徑。
  • 當大運河遇見無錫惠山古鎮,感受千年文脈的豐厚遺存
    在這裡既能感受到千年文脈的豐厚遺存,又能欣賞到當年皇帝下江南的熱鬧盛況。穿行於街頭巷尾,流連於亭臺樓閣,龍光遠眺,晨起東方,大運河緩緩流淌,這條穿城而過的巨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將再創輝煌!
  • 鎮江:當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三好生」
    大運河是看的,又不光是看的提到大運河,這條鎮江人生於斯長於斯的母親河,「風景如畫」是許多人從小到大銘刻到血液裡的記憶。風景秀美,但大運河真不是看的。2019年度蘇南運河沿線4個國省考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標準,5個水功能區水質全部達標,河道水質不斷提升,河道周邊環境不斷改善,周邊水系靈動暢流。
  • 愛上大運河:隋唐風韻的皖北小城擦亮「水潤泗州 運河名城」的金名片!
    詩人白居易的這首詩描寫的就是大運河泗縣段的情景。《愛上大運河》大型跨省融媒體行動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大運河泗縣段。隋唐大運河泗縣段修建於公元605年,全長47公裡,是連接隋唐大運河與京杭大運河的重要樞紐,是貫通黃河、淮河與長江水系的重要通道。從隋唐一直沿用到明清,通漕1000多年,對促進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擦亮大運河名片 讓大運河文化活起來
    □葉秋12月12日,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專題調研大運河文化帶和水環境建設工作,沿大運河蘇州段由北向南,乘船考察了兩岸風貌和稻香望亭、滸墅關、楓橋夜泊、橫塘驛站、寶帶橋等五個規劃建設中的蘇州「運河十景」景點。
  • 文學評論家楊揚:中國文脈猶如大江大河奔騰不息
    中國文脈奔騰不息,千言萬語歸入長江黃河  文匯報:中國作家的作品數量,在四十年來的歲月中,正在呈幾何級數增長。你怎麼評價這種數據上的膨脹?  楊揚:如果將五四以來一百年的文學進行完整的巡展,人們將看到「兩頭大、中間小」的現象。
  • 選智匯雅苑臻品府邸,享氣質舒適人生
    選智匯雅苑臻品府邸,享氣質舒適人生 房天下   2013-09-06 17:19 [摘要]
  • 跟著總書記學歷史:千年大運河 流動的文化
    在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總書記詳細了解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等情況。總書記為什麼要重點關注大運河?從這條文化長河中,我們能夠得到怎樣的啟迪?歷經千年,大運河如何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元代以後,隨著北京成為國家政治中心,大運河的航運目的地也由洛陽轉移到北京。元代對大運河水道裁彎取直,大大縮短了航運裡程,形成了京杭大運河。
  • 錢塘江邊將豎起大型摩天輪|江河匯項目今天開工奠基,總投資300億...
    江河匯聚,奔流不息。今天上午,杭州市最大的外資項目——杭州江河匯項目正式開工奠基!該項目位於錢江新城二期區域,將依託錢塘江、大運河兩大世界級水體,構建集商務商業、城市旅遊、世界級總部辦公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體航母,將打造成為杭州城市國際化的新地標。值得一提的是,它要在錢塘江畔蓋一個可能會成為「杭州眼」的摩天輪,既能看到錢江新城的繁華、錢塘江的奔流不息,也能看到運河的繁茂景象。
  • 元崗的智匯Park發展壯大,在棠下有了分園區!
    在元崗街分布著不少創意產業園,這些園區為元崗經濟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其中由舊廠房變身為孵化器的智匯park,如今得到發展壯大並積極「走出去」,現在棠下街開了分園區!位於元崗路的智匯PARK,是在原兆聯元崗第二工業區的基礎上打造的生態型辦公空間。
  • 江河匯項目開工奠基,總投資300億
    江河匯聚,奔流不息。  今天上午,杭州市最大的外資項目——杭州江河匯項目正式開工奠基!  去年8月7日,香港新鴻基地產聯合中國平安集團成功競得江河匯城市綜合體項目,項目總投資約300億元,投資規模體量可謂是近年來杭州引入外資之最。
  • 東莞清溪鎮北大滙豐智匯谷怎麼樣
    作為東莞市產業轉型升級基地,北大滙豐智匯谷(以下簡稱「園區」)大力完善生活及產業配套,堅持以IT、金融、教育等高端產業為導向,大膽創新園區運營模式,構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機制,為推動優質企業、高端人才的落地生根創造良好條件
  • 為美好而來 大運河智慧中心浪在都市圈充滿人情味兒的人文社區
    大運河智慧中心始終堅持物業絕不等同於冷冰冰的提供服務,而是以人為本,從業主出發,致力於打造一個充滿生活味、人情味、文化味的「人文社區」。  傳統的物業服務,僅局限於基礎的社區管理,而大運河智慧中心深知鄰裡情長的重要性,2019年至今,堅持了開展一系列的社區活動,打造大院般溫暖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