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蘇特稿 記者/程夢青
9月6日下午,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成果發布會在無錫舉行,組委會介紹了第二屆「運博會」取得的成果。
本屆運博會圍繞「融合•創新•共享」主題,設計舉辦了夜遊古運河、開幕儀式、主題演出、展覽展示、主題論壇、非遺分會場和互動聯動7大板塊、15項重點活動。本屆運博會圍繞助力後疫情時期文旅市場重振,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強化區域互動和國際元素,充分體現了大運河獨特魅力和文旅融合時代特徵。
超10萬人現場觀看展覽 全域覆蓋 推動文旅市場強信心
了解運河沿線省(市)文旅資源、觀看特色文藝表演、打卡姑蘇繁華圖、體驗非遺項目、品特色美食尋味運河……本屆運博會無錫主會場室內展覽展示面積近4萬平方米,共設置了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運河文化創意展、運河美食文化展等三個展館,在淮安分會場設置室外大運河城市非遺展,共吸引了國內10個省(區、市)37個城市、境外28個國家(地區)的4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近3000名人員參展參會。累計超過10萬人次走進運博會現場,線上受眾已經突破2億人次。
在淮安分會場,來自運河沿線8省(市)110餘項非遺項目薈萃一堂,通過精選民歌、田歌、山歌、秧歌、號子等體現運河風情的傳統音樂類非遺項目,運河沿線傳統工藝類非遺作品,在為期三天的展會期間為廣大遊客帶來了不同尋常的視覺、聽覺、味覺體驗。分會場各展位接待遊客近7萬人次,全場銷售初步統計超147萬元。
擴大「水韻江蘇」朋友圈 交流互鑑 向世界展示大運河文化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境外代表無法抵達現場,但這並不能阻擋世界運河城市對於「融合·創新·共享」的渴望。運博會藉助雲端實現交流「不斷流」,美國、瑞典、比利時、匈牙利、荷蘭等國的運河流域城市的市長們發來視頻,向第二屆運博會表示祝賀。
本屆運博會還吸引了來自德國、英國、納米比亞、葡萄牙、馬來西亞等28個國家和地區的38家機構的近百名駐華使節、境外駐華文化旅遊辦事處代表及商務代表參加「水韻江蘇運河行」有關活動,通過展覽展示、文藝演出、夜遊體驗、交流座談等多種形式,架起各國溝通的橋梁,對加強世界運河城市文化旅遊交流互鑑,推動全球人文、經濟合作發展起到積極作用。運博會期間還舉行了「水韻江蘇」十大入境旅遊精品線路發布會,未來這些線路將通過線下旅行社以及平臺媒體展開全球推廣。
加速產業發展「雙循環」 專家齊聚 共話文旅融合
本屆運博會舉辦了兩場業界論壇,為文旅行業加快復甦、健康發展把脈。300多位國內外運河城市代表、文化和旅遊業界專家學者濟濟一堂,聚焦文旅消費升級和文旅產業振興,共謀運河文旅高質量發展新模式,攜手把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論壇現場還正式成立了「大運河城市智慧文旅消費聯盟」,發布《2020年度大運河文化和旅遊發展榜(江蘇段)》《2019江蘇大運河文旅消費白皮書及2020 趨勢報告》和2020年度「消費者最青睞的江蘇文旅融合標杆項目」「消費者最青睞的江蘇運河名鎮」,為推動文化和旅遊高水平融合特別是後疫情時代的文旅高質量發展探索路徑。
圍繞打造國際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文旅融合品牌目標定位,本屆運博會打出了藝術創作、文旅精品、非遺文創、舞臺演藝、美食文化、夜遊經濟的「組合拳」,積極拉動文旅消費,助力文旅產業發展。以無錫泥人阿福、阿喜為原型,設計製作了第二屆運博會吉祥物「福運來」「喜運來」,在主展館場地進行了互動展示,烘託了盛會的喜慶氛圍,同時形成了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創IP。
夜遊古運河、音舞詩畫《運河四季》主題演出、交響合唱《大運河》、舞劇《千年運河》等演藝項目扮靚了運河夜色,展示了大運河歷史文化底蘊和時代風採。其中,開幕式演出《運河四季》吸引了1700萬人次在線觀看直播,成為本屆運博會的最大亮點之一。「乘運而來」文旅創意IP在燃爆運博會現場的同時,引起了義大利米蘭設計周官方的關注,開幕第二天,創意團隊就收到了來自義大利米蘭設計周和多家義大利紙媒及業內主媒的邀約,邀請「乘運而來」IP及衍生設計參與米蘭設計周虛擬實境VR展和明年的線下展。這些融合發展的項目業態,釋放了文旅產業效能,成為暢通產業「雙循環」的強勁引擎。
線上線下聯動 科技賦能 打造永不落幕的運博會
本屆運博會主動適應「雲經濟」發展趨勢和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全面升級為線下控制人流、線上全程直播的「線下+線上」雙展模式。線下通過5G、AR、VR等科技手段創新形象展示和互動體驗方式,線上注重傳播推廣和消費交易,同時依託大運河文旅博覽會官網及江蘇智慧文旅平臺——蘇心遊,第一時間呈現應時應景的精品旅遊線路,夜遊、城市微旅遊產品等,打造永不落幕的運河文化旅遊專業展會。
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經聖賢介紹,本屆運博會淮安分會場活動還在進行中:「誠摯邀請大家深度體驗江蘇,感受江蘇美的風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水韻江蘇,有你會更美。」千年文脈奔湧不息,2021年第三屆運博會將在蘇州舉行,我們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