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點燃千年文脈,今日運河不是舊時模樣

2020-09-06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運博會期間,「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運河文化創意展」「運河美食文化展」三大展覽集體亮相無錫太湖博覽中心,立體展示運河文化之美和文旅創意之美。好看、好玩、好有文化——這是探館之旅後觀眾最深的感觸。大運河,一條溢彩流光的文脈之河,不僅形塑了沿線城市的文化文藝形態,也在今人的傳承、創意、創新中,浸潤於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

移步換景

打開運河千年文脈

千年大運河,半部中國史。三大展覽中,「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以中國大運河沿線城市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成果展示為主線,除設置省內設區市展館,還邀請北京、洛陽、嘉興、湖州、杭州等25個省外大運河沿線城市參展,觀眾們在移步換景之中,不覺打開千年文脈。 印著「嘉興南湖開會專用」字樣的陶瓷杯、南湖紅船造型的胸針、鐫刻著「不忘初心」的辦公文具……一片「紅」的嘉興展廳,讓人遐想起中國共產黨1921年在嘉興南湖遊船上宣告成立的時刻。

「嘉興是京杭大運河從江蘇流入浙江時所經過的第一個城市,作為運河古城,嘉興有著『左杭右蘇』『南北通衢』 的重要地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勞者歌其事,飢者歌其食」,大運河深刻地影響著沿岸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由此也孕育了相應的藝術創作形式和題材。現場展銷的嘉興秀洲農民畫,大多描繪的是農民泛舟運河的勞作情景,有的還融入現代市民沿岸騎行的畫面,充滿現實色彩,又不拘於寫實,令人愛不釋手。另一幅紙藝微雕作品展現當地王江涇鎮蓮泗蕩的國家級非遺「江南網船會」。至今,每年清明、中秋前後,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的漁民、船民仍然會蜂擁而至蓮泗蕩的水上廟會,成為運河嘉興段的一道風景線。

河南境內的大運河濬縣段是中國歷史上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西瀕永濟渠、東臨黃河,水運極為便利,隋文帝在此設立黎陽倉,其漕運盛景在《資治通鑑》中留下「舳艫相次千餘裡……往返載道常數十萬人」的記載。濬縣展廳裡,一排造型樸拙、色澤豔麗的「泥咕咕」裹挾著黃河流域的神秘粗獷之氣,與江南風物迥異,其泥塑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遺。為何叫作「泥咕咕」?工作人員介紹,濬縣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之成為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李密領導的瓦崗軍在這裡與隋軍大戰,為了紀念陣亡的將士和戰馬,軍中一些心靈手巧的人就用黃膠泥捏成泥人、泥馬,來表示懷念之情。」好奇的小朋友拿起一隻「泥咕咕」吹了起來,那幽咽含情的「咕咕」聲便從古運河畔穿越到了當下。

由浙東運河之水釀製而成的紹興黃酒,運河哺育而生的湖州南潯古鎮、頔塘故道,佔據大運河和絲綢之路交匯點、完成佛教石窟寺藝術中國化的古都洛陽……行走於運河沿線城市展廳,遊客隨手打開了運河千年文脈,也窺見了華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

時尚年輕

古老運河插上創意翅膀

「在六朝古都南京,很多美食傳說都和帝王有關,梅花糕也不例外。據說乾隆沿大運河下江南時,在街邊偶遇了這種形似梅花的糕點,於是賜名梅花糕……」

南京廳裡,一套署名「南京阿槑」的繪本作品《槑好南京》引人讀得津津有味。阿槑,這個濃眉小眼、笑起來很囧的「南京小杆子」動漫形象,以精美手繪圖和淺顯有趣的講故事方式,打開南京蘊藉風雅和快樂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有效的文化傳播。「南京阿槑」開發方——南京玲瓏天品牌創意機構的工作人員說,這次他們來到運博會,希望挖掘到更多潛在客戶,助力動漫IP的打造運營,讓更多文化內涵藉助創意的翅膀飛入千家萬戶。

今聞姑蘇,才識風雅這般。本屆運博會,蘇州主要推介當地重點打造的夜經濟品牌「姑蘇八點半」,在夜遊、夜Show中展示蘇州的風雅生活。姑蘇園林控股集團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集團推出《遇見姑蘇·木瀆往事》《遊園今夢》兩部沉浸式園林實景演出劇目,前者每晚在木瀆古鎮嚴家花園演出,融合蘇州地方曲藝、民俗、服飾、語言,講述清末亂世姑蘇世家的傳奇故事;後者每晚在網師園舉辦,萃集了江南絲竹、崑曲、評彈、古箏等藝術門類的代表劇目。除綜合園林之美和文藝之美,這兩臺劇目還充分運用現代技術,在3D技術、燈光、投影和音響特效的「加持」下,帶給遊客「頓開塵外想,擬入畫中行」的審美體驗。

事實上,運河孕育的非遺、藝術、風物之美,正在今人的匠心巧手中飛入尋常百姓生活。「運河文化創意展」入口處端然擺放的一把融合傳統雕漆工藝和現代亞克力元素的椅子,引得觀眾嘖嘖稱嘆。創作者、北京工藝美術大師李志剛操著一口「京片子」向市民介紹:「有一首詩云,『工筆精刀摹美人,環姿燕色幻如真。晶瑩髹漆千層罩,月裡嫦娥羨幾分』,說的就是雕漆藝術。漆器長期以來和尋常百姓沒有交集:明成祖設立御用漆器作坊『果園廠』,清代造辦處聚集了一幫雕漆巧匠,都是專為皇家製作漆器,新中國成立後設立的北京雕漆廠也主要供出口。但現在,漆器行業正在轉型,我們這次帶來的一些小型的日用漆器,像果盤、手機殼等,消費者花費不多的價錢,就能感受到御用漆器的造物之美。」

用精美蘇繡做錶盤的「蘇繡手錶」,韓美林先生親手設計,融入天書、巖畫、數字等線條元素的藍印花布壁掛,南京市文旅局推出的「跟著非遺遊南京」旅遊線路,主打「邊逛邊吃,一天無縫玩轉四座博物館」的蘇州美食觀光路線……賦能、連接、共生,在新文創思維引導下,美好生活正乘「運」而來。

新基建加持

運河文旅更「智慧」

面對「爆款門票半價秒殺」的巨幅廣告,逛展觀眾忍不住拿起手機,掃碼關注江蘇智慧文旅對客服務平臺「蘇心遊」。該平臺堪稱江蘇全域旅遊的「掌上管家」,在線預約、遊玩攻略、交通出行、文化場館、蘇心賞、蘇心購、蘇心食等板塊一應俱全。以定位「無錫」為例,想了解無錫近期的文旅活動,通過「活動日曆」一查便知;想體驗「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的夜遊之樂,通過「夜遊項目」即可購買江南古運河遊船票。遊客還可隨時隨地查客流、找車位、找公交,可謂「一機在手,隨心而遊」。

事實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5G等新基建為文化旅遊業提供了新的驅動力,「智慧文旅」發展蓬勃。在旅遊電商專區,騰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騰訊正在推進和景區的密切合作,從人臉閘機、微信購票、語音導覽、智慧停車、輿情分析、智能營銷、遊客畫像等方方面面,賦能文旅產業。旅遊社交分享網站「馬蜂窩」正在和部分大運河沿線城市合作,以推送旅遊攻略的形式向用戶展示運河城市人文之美。攜程也來到了運博會,重點推介其旗下的某智慧酒店品牌。「大運河文旅的發展必然擴大遊客對酒店的需求,和一般酒店不同,該酒店依託攜程的海量數據和大數據計算能力,來幫助酒店業主進行地塊選址、用戶畫像、經營診斷、場景化營銷支撐和動態定價等,提高酒店的生存能力和效益。攜程也正在考慮推出大運河旅遊線路,為大運河遊客提供定製化、細分化的服務。」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這次一樓雲集了各種好吃的,排隊人最多的是現燒滷煮。還有剛包的蟹黃湯包,老遠就聞到香氣的魚湯麵、酥脆的黃橋燒餅……這個周末要不要結伴去運博會打卡呢?」抖音號「水韻江蘇」發起的話題「抖說運河家鄉美」裡,坐擁50萬粉絲的抖音大V「NJ大潘西(周姝含)」身著美麗漢服來到「運河美食文化展」現場,以新媒體化的展現方式推介起運博會上好吃、好看、好玩的東西。抖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水韻江蘇」特意請抖音網紅直播探展,並邀請用戶曬出自己家鄉的運河美景,來獲取瓜分獎勵的機會。截至6日下午5時,抖音話題「抖說運河家鄉美」累計播放量達到1.3億次,古老的大運河收割了更多流量,贏得了年輕人的喜愛。 交匯點記者 馮圓芳/文 邵丹/攝

相關焦點

  • 運河之旅考察第三站吳橋:運河滄波千年事,今日橋頭萬木春
    運河驛站發起人張弘先生為與會代表們介紹了什麼是運河驛站以及運河驛站的意義。簡單來說,運河驛站系列項目將以房車旅遊為引,把本身具有文化、區位、市場、創新創意、經濟優勢的單點,串聯起來成為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國家級ip旅遊線路、一條兼具文化和創新的經典運河旅遊動線。
  • 【行走美麗江蘇】淮安:千年文脈煥發生機 一條河盤活一座城 江蘇...
    江蘇臺記者畢然:「裏運河是京杭大運河最早修鑿的河段,不僅承載了淮安千年的運河文化,也見證了昔日淮安漕運文化的繁榮興盛。如今,『南船北馬舍舟登陸』的喧囂已經逝去,一幅富有淮安文化底色的現代運河畫卷,正徐徐展開。
  • 舟行碧波上,運河絕版地!運博會嘉賓暢遊無錫古運河,打開城市千年文脈
    欣賞河畔秀美多姿的古貌新顏,觀看兩岸繽紛多彩的實景演出,在移步換景和導遊的娓娓講述中,嘉賓們直觀感受運河城市的千年文脈、古今蝶變。通過講解員的娓娓道來,嘉賓們才知道,腳下的這條運河竟有如此悠遠的歷史。 無錫古運河有怎樣的特點?講解員告訴大家,無錫古運河不是過路河,而是穿城河,她是整個大運河中唯一貫城而過的河段。
  • 千年運河,時代IP
    大運河縱橫南北、勾連古今,是中華民族舉世無雙的珍貴遺產。運河之美,因水而生;運河文脈,依水綿延。如今的大運河逐漸成為更具人文價值和時代魅力的文化符號。隨著保護開發利用大運河從理念步入實踐階段,大運河作為文旅大IP的屬性也越來越受到各地的重視。
  • 尋文脈 看文創 賞文藝
    通州,北運河故道穿過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人們在鍛鍊身體時就能追尋歷史文脈。大興,老鍋爐房華麗轉身,變成新媒體基地,現代化工廠旁邊棲息著文創企業,毫不違和。西城,老舊街道楊竹梅斜街,變身網紅文藝打卡勝地。漫步胡同,文藝範兒的兔爺兒、瓷器,以及有故事的老手藝人隨處可見。
  • 「後運河申遺時代」新使命:千年水瀠漣 文脈流古今
    2002年,運河綜保被列為杭州「十大工程」之一。運河之美,因水而生;運河文脈,依水綿延。保護大運河,也是一次「治水」的生態之旅。自2002年起,杭州市運河集團對沿線39公裡78平方公裡範圍進行綜合保護與開發,累計搬遷汙染企業450餘家,新增和提升沿岸綠地約130萬平方米,運河沿岸200多萬居民的生活品質得以提升……杭州市運河景區也成為大運河沿線最早創建的4A級景區。
  • 大運河江蘇段:千年漕運見證運河大省變遷
    「起源最早、段落最長、網絡體系最完善、沿線城市最多、運河文化最完整」,南京大學教授賀雲翱這樣總結大運河江蘇段的特點。大運河江蘇段全長約690公裡,是運河遺產資源最密集的省份。江蘇60%的人口沿運河而居,大運河記錄著千年歲月裡漕運的輝煌,也見證著這個運河大省的發展變遷。城市繁華因「運」而興秋夜的無錫南長街,皓月當空。
  • 承韻千年文脈 賡續運河風華 邳州市持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大運河水,延綿流淌,千年不息。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的重要指示。 港口   彩虹飛渡,綰系大運河文脈   3月9日,春雨瀝瀝。當母親送我抵達運河渡口時舉目一望……岸上的楊柳被砍伐淨盡,河堤被挖得千瘡百孔,像老太太的牙床殘缺不全。」   這是邳州籍作家、《人民文學》雜誌原主編程樹榛《母親河的記憶》中的描述。半個多世紀後,當他再次回到故鄉,眼前是一座喧騰的現代化都市,「展示給遠方歸來遊子的是一個繁花似錦、欣欣向榮的城市。」
  • 運河名區:城與河的交會
    唐宋以後,鐘樓就進入了「運河時代」,常州的「運河經濟」大都集中在鐘樓段。到明代時,常州的商市就已經西移鐘樓,運河兩岸的西瀛裡、西直街、豆市河、米市河、篦箕巷商業繁盛。今天的鐘樓,千年的大運河依然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不同的只是,這條曾經以水運經濟為己任的運河,早已經開始了華麗轉身,成為旅遊、文化、創意、商貿、休閒、居住的絕佳載體。
  • 運河貫南北文脈流古今 光陰的故事從未停止
    一條河,流淌數千年,蜿蜒幾千裡,見證了時代的更迭,更承載著無數繁華的盛景和動人的故事。她,就是大運河。源源不絕的運河水,滋養了浙江兩岸人民。沿岸的農業、絲織業、茶業等蓬勃發展,運河之上船舶往來,商賈雲集,運河邊碼頭、商鋪、集市、城鎮逐漸興起。傅崢嶸讚嘆:「正是大運河中靈動的水,衍生出了浙江獨特的人文景觀、發達的經濟生態和豐富的地域文化,歷經千年,仍散發勃勃生機。」
  • 天津舊廠房變身創意文化園
    近日,位於天津市西青區中北鎮南運河旁的華僑城美亞創意文化園開園。該園區由一片有著60多年歷史的舊工業廠房改造而成,引入創意、文化、藝術等產業,既保護了城市工業建築遺存,又豐富了南運河周邊的文化旅遊項目。圖為9月1日,遊客在創意文化園內參觀。
  • 揚州:守好蜿蜒千裡的水脈 豐富綿延千秋的文脈激活 連亙千年的...
    昨日出版的《經濟日報》刊發深度報導《運河文化潤揚州》,從守好蜿蜒千裡的水脈、豐富綿延千秋的文脈、激活連亙千年的「動脈」三個方面,對此進行解讀。本網今全文轉載,敬請關注。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每當人們提及江蘇揚州美景,貫穿全城的大運河總是繞不開的。
  • 點燃人間煙火 運河文化城古風市集即將開市
    十一假期,去運河文化城古風潮玩市集轉一轉,開啟一場唐漢古韻的文化之旅。夢回千年漢唐,根植於心底的民族認同和文化自信被喚醒。 古風潮玩市集將在假期期間每天10:00-18: 00開放,一天一個主題,呈現不一樣的沉浸體驗。
  • 聚焦第二屆運博會,「運河+」時代未來已來|運河特刊薦讀
    依託千年文脈,運河沿線湧現出眾多彰顯運河文化的經典案例。在大運河城市文旅消費論壇上,南通唐閘古鎮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洪兵作了《悅唐閘,夜古鎮》路演。交匯點記者 王宏偉 於 鋒 三大精品展覽亮相運博會,創意智慧賦能悠悠文脈大運河畔,美好生活乘「運」來運博會期間,「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運河文化創意展」「運河美食文化展」三大展覽集體亮相無錫太湖博覽中心,立體展示運河文化之美和文旅創意之美。
  • 河北:運河博物館傳承千年古鎮記憶
    這座以京杭大運河為主要展示內容的博物館,讓人們可以通過圖片和實物來了解流淌千年的古運河在這裡刻下的人文歷史。魏圈村所在的碼頭鎮自隋唐以來,便是京杭大運河北段的貨運碼頭。據《阜城縣誌》記載,碼頭為太僕寺行臺故址,兼有馬地、馬廠、馬頭諸名,後因地處運河西岸時有船舶停靠而定名「碼頭」,碼頭鎮也因此而得名。
  • 江蘇淮安:千年運河,奔騰煥發時代風採
    水清岸綠 一條生態的河   大運河文化帶承載了淮安千年文脈,淮安也有責任把大運河建設成為極富魅力的高顏值生態長廊。   當前,狠抓環境保護類項目。描摹生態底色。立足淮安特色運河文化和資源,加強頂層設計、注重因地制宜,將文化嵌入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古今匯合、產業融合、城鄉整合,在全國「千年運河」文旅品牌中,樹立淮安樣板。項目化建設一批重大文旅工程。
  • 揭開千年惠州城市文脈的神秘面紗
    惠州日報今日推出重磅雄文《譜寫新時代美好文化的惠州華章》,帶你領略歷史深處惠州文脈的美麗面孔,從文化視角讀懂我們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美好邏輯。 (一) 嶺東雄郡競一流,風氣人文又一番。
  • 千年霞山古村還是舊時模樣,老街深宅依在,何以沒有遊客
    千年霞山古村還是舊時模樣,老街深宅依在,何以沒有遊客,霞山光是聽到名字就覺得很美,從浙江開化縣城走到錢江源風景區的路,走進彎彎曲曲的小路,慢慢向裡延伸,前面有一個古老的村莊,有白牆,有青瓦。棄車入村,近千年的歷史氣息撲鼻而來,如果沒有和我一樣看現代人的話,會有種穿越時空的錯覺。
  • 千年文脈奔湧不息,明年運博會不見不散
    (市)文旅資源、觀看特色文藝表演、打卡姑蘇繁華圖、體驗非遺項目、品特色美食尋味運河……本屆運博會無錫主會場室內展覽展示面積近4萬平方米,共設置了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運河文化創意展、運河美食文化展等三個展館,在淮安分會場設置室外大運河城市非遺展,共吸引了國內10個省(區、市)37個城市、境外28個國家
  • 繁榮古渡喚故城,運河碼頭文脈長
    圖源:網絡毗陵驛的始建時間不可考,但據李紳的《毗陵東山》所描寫,毗陵驛在唐朝時常州太守獨孤及所在時代就已存在,至今至少有千年歷史。如今的毗陵驛,依舊處在繁華之地,吸引遊人駐足回望它的故事。千年前,蘇東坡前往潤州賑災,途經常州時恰逢除夕之夜,為不驚動當地官府和友人,便泊舟通吳門外,寫下了「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的千古名句。攝:明海隨著朝代更迭,當年東坡泊舟處幾經變遷。明初,常州守將湯和始建築新城,通吳門縮至天寧寺西東吊橋處,羅城遂廢,水門亦廢。萬曆九年,知府穆煒又在太平橋東築文成二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