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食客對於日本料理的印象,多半是清涼爽口的夏日料理,如鮮嫩生魚片、爽口壽司等。其實,日本火鍋大有來頭,它種類多、湯底講究,包括海鮮火鍋、高湯火鍋等。日語只用一「鍋」字,各種各樣,統稱「鍋料理」。料理的方法基本有兩種:用佐料把魚貝、蔬菜、豆腐等一鍋煮,有滋有味,相當於我們的火鍋;再就是水煮之後蘸調料吃,類似我們涮鍋子。調料是各家配製的,味道不一,便有了高下之分。
「牡丹鍋」
初到日本時,在一些小店外看到掛著的牌子上寫著「紅葉鍋」、「牡丹鍋」的字樣,對日本人飲食之精細記者早有耳聞,但沒想到他們還有吃花的愛好。日本朋友笑著說:「紅葉鍋、牡丹鍋可不是吃花的,而是指鹿肉火鍋和豬肉火鍋。」朋友還解釋道,日本的火鍋經常用暗語來表示,以前的日本人是不吃牛肉的,因為自古以來牛就是日本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農耕用具,歷代天皇都禁止食用牛肉。一直到江戶末期,這種習慣才有所淡薄。到了明治初期,才出現牛肉火鍋,不過那時人們還是忌諱直呼「牛肉火鍋」,而是與其他動物肉一樣,使用「暗語」。
日本火鍋重視「血統」
日本火鍋的土砂鍋
日本火鍋看似簡單,實則大有內涵。從使用的鍋到湯底、選用的材料、吃的方式都有講究。火鍋使用的容器以土砂鍋最為常見。土砂鍋熱傳導性低,長時間的燉煮也不容易糊,適合大多數種類的火鍋,少數使用鐵或不鏽鋼等金屬製成的火鍋。
神戶牛肉
日本火鍋對食材尤為講究「血統純正」:牛肉,最好是神戶牛;豬肉,最好是鹿兒島黑豬;水菜,最好是京都出產……來自著名原產地的「血統」正宗,味道地道,當然價格也不菲,而若是吃進口牛肉或者豬肉,價格要便宜不少。至於配合什麼蘸料吃,則要根據具體的內容,有小蔥、花椒粉、柚子皮、芝麻、蘿蔔泥、蘋果醋等,通常海鮮類的使用水果醋較多,肉類的以芝麻醬口味為主。
日本火鍋不涮羊肉
日本火鍋跟中國火鍋很大的一個區別就是不涮羊肉,日本人一般沒有吃羊肉的習慣。而牛肉火鍋誕生於橫濱,橫濱人因受居住在當地的外國人的影響,用日本的醬油等傳統佐料烹製牛肉料理,以牛肉為主料,配以白菜、大蔥、胡蘿蔔、冬菇、豆腐、魔芋一起煮的料理,口味偏於清淡,但極重材料的營養搭配,對材料鮮度的要求十分嚴格,材料一定選用當地的,蘸料要以清香、不破壞原材料本味為目的。牛肉味醇香、濃鬱,蘸一點特製的火鍋醋來吃,提取鮮味之餘又能除去油膩的感覺,真正做到肥而不膩。
二.日本15道特色鍋物料理
壽喜鍋、螃蟹鍋、河豚鍋、相撲火鍋、米棒鍋、牡蠣鍋、石狩鍋、牛雜鍋、柳川鍋、雞肉鍋、鮟鱇魚鍋、湯豆腐、水軍鍋、黑豬肉涮鍋、具雑煮
1. 壽喜鍋 | 鋤焼き
壽喜鍋應該是國人最為熟知的日本鍋物料理了,這種以牛肉為主的火鍋普及度極高。這種冬季美食常被用在忘年會上,與大家共享。
壽喜鍋可謂全民皆愛,充滿了日本料理特有的簡約精煉精神。每到寒冬,日本人都會燙上一壺清酒,跟家人朋友圍坐在一起煮上這麼一鍋。伴著咕嚕嚕的氣泡聲,和氤氳的香氣,夾一片牛肉放入口中,再抿上一口鮮香微甜的湯 …… 無論屋外如何風雪凜冽,只要有壽喜燒,就能被瞬間治癒。
2. 螃蟹鍋 | カニ鍋
日本人尤愛螃蟹,而北海道人更將其發揮至極!這裡應季的螃蟹身體結實,味道香濃,冬日裡享用鮮美多汁、暖意融融的螃蟹火鍋將是何等難得的人生樂事!
3. 河豚鍋 | ふぐ鍋
三面環海、漁產豐富的山口縣最有名的特產便是河豚。除了擺盤極為養眼的河豚刺身外,冬天一定要再配上一個山口河豚鍋才算完整。
4. 相撲火鍋 | ちゃんこ
相撲火鍋份量大、食材豐富,營養價值極高,原本是為了給相撲力士增重而開發的料理。不過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還是老老實實的多人分食吧,不然很可能會吃成肥貓款呢!
力士鍋
也稱相撲鍋,光聽名字就很有料、霸氣。事實上鍋如其名,起源於給相撲的力士或職業摔跤選手所吃的一種火鍋料理。
正宗的相撲火鍋湯底不似其它日式火鍋那般清淡,而是以濃重的雞湯作為湯底,配菜上為了讓選手們能多攝取蛋白質,肉類主要以魚肉或雞肉為中心,以及大量的青菜、肉丸子、菇類、豆腐等,食材的豐富也決定了力士鍋的營養豐盛,對身體有益,十分適合營養攝取不均衡的現代人。
5. 米棒鍋 | きりたんぽ鍋
將煮熟的白飯捏成米腸狀的長條後插入竹棒燒烤,再把它丟入放有山珍、蔥段、雞肉等食物的鍋中燉煮,這就是秋田縣鄉土名產——米棒鍋。
6. 牡蠣鍋 | 牡蠣の土手鍋
牡蠣產量全日本第一的廣島居民會烹製一種極具鄉土特色的牡蠣鍋。當火鍋邊緣的味噌隨溫度升高慢慢融入湯中,和豆腐、菇類以及鮮美又大顆的牡蠣等食材完美融合……想想都覺得口水直流!
7. 石狩鍋 | 石狩鍋
石狩鍋是北海道極具代表性的地方風味,這道料理因盛產鮭魚的石狩川而得名。除了主料鮭魚頭外,石狩鍋還加入了土豆、白菜、蘿蔔等當地特產。再放入鮭魚子一同燉煮,這樣才能算得上「正宗」。
當年在石狩川打魚的漁師,曾在大醬湯中放入鮭魚和蔬菜等食材煮食,這種吃法在二戰後逐漸流傳開來。石狩鍋因源自北海道的石狩地區,因此得名,並成為北海道的代表料理。
將鮭魚切塊或切段,連同魚骨一起放入鍋中作為鍋的主料,再加入蔬菜、豆腐等,以混合了海帶高湯的大醬湯作為底料進行燉煮,就做成了石狩鍋。有時還會在鍋底中加酒糟、黃油、牛奶進行調味。開鍋之後撒上花椒即可食用。
8. 具雑煮 | ぐぞうに
長崎島原地區擁有古老歷史的具雑煮(島原總匯鍋)擁有以十多種材料熬煮而成的醇厚香味,十分誘人。
9. 牛雜鍋 | もつ鍋
牛雜鍋是福岡博多知名度極高的鄉土料理。據說,煮完蔬菜和內臟,再用剩下的精華鍋底煮麵條才是最地道、最美味的收尾方式。
10. 柳川鍋 | 柳川鍋
柳川鍋的靈感據說來自豐臣秀吉出兵朝鮮的年代,它對補血、補氣、養顏美容有很好的功效。鍋內的主料泥鰍在江戶時期相當於「平民版鰻魚」,因此這也算得上是江戶庶民美食的最佳代表。
11. 雞肉鍋 | 水炊き
九州福岡的博多水炊料理是以濃厚雞骨湯作為底料的雞肉火鍋,通常老饕的吃法是先喝湯再吃雞肉和蔬菜,最後用雞湯精華煮一碗粥。
鮟鱇魚鍋是茨城地區的冬日暖心美食。全身皆可食用的鮟鱇魚肉質Q彈、魚皮富含膠質,可選擇加入蔬菜煮成味噌或醬油鍋物,皆為美味。
13. 湯豆腐 | 湯豆腐
京都擁有極好的水質,因此這裡出產的豆腐品質上佳。京都最不能錯過的美味便是湯豆腐,想像一下,端坐溫暖餐室,邊品嘗熱乎的湯豆腐邊欣賞窗外紛飛白雪,這是何等愜意的冬日享受!
14. 水軍鍋 | 水軍鍋
廣島地區的水軍鍋相傳是日本戰國時代村上水軍(海賊)打仗前祈求勝利和提升士氣必吃的。
15. 黑豬肉涮鍋 | 黒豚しゃぶしゃぶ
要問哪家豬肉強?鹿兒島出品不遑多讓!這裡的黑豬肉清淡不粘牙,肉質細膩,富含美味成分。一到冬天,將油花紋理完美分布的鹿兒島黑豬肉切成薄片,在涮鍋的高湯裡快速上下幾次立即入口,鮮嫩爽口的質感讓人想想都開始口水肆溢!
博多水炊雞肉鍋
水炊雞肉鍋在九州和關西地區都十分常見,關西地區慣以昆布作為湯底,九州人則更習慣以連皮帶骨的雞肉熬煮高湯。博多水炊雞肉鍋底主食材除了雞肉之外,白菜、茼蒿、香菇、豆腐還有雞肉丸也都是重要配角,煮熟後的食材可以直接品嘗原味,也可以沾點帶有酸味的醬油一起享用。最後再將白飯倒入鍋中吸收精華湯汁,完美收尾。
豆乳鍋
近年來豆乳鍋在日本人氣頗高,尤其受女性歡迎。在豆乳調製而成的湯汁中放入肉類、魚肉、蔬菜煮成的豆乳鍋帶一點淡淡的甜味,又不像奶油燉菜那樣會那麼甜膩,難怪能在日本這個冬季吃鍋天堂殺出一片天地。
天冷了,和家人朋友圍坐在一起吃個鍋料理,從身體到內心都暖洋洋的。
無論是之前介紹的海鮮鍋,還是現在的肉類鍋和素鍋,相信總有一款打開你的味蕾,享受美食的幸福。
在秋冬,沒有什麼比享用熱氣騰騰的火鍋更能讓人覺得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