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將新建的這兩座垃圾中轉站,每天可轉運垃圾580噸

2020-12-15 上遊新聞

北碚區城鎮垃圾收運設施設備將升級改造。上遊新聞記者從北碚區得到消息,重慶市環衛集團與北碚區政府籤訂北碚區城鎮城鄉垃圾收運系統建設及運營服務協議,正式啟動北碚區城鎮垃圾收運接收工作。

根據協議,北碚區政府委託重慶市環衛集團負責北碚區城鎮垃圾收運系統建設和運營服務,包括北碚區城區生活垃圾收運、鎮級轉運和全區街(鎮)建成區廚餘垃圾收運工作,服務範圍覆蓋北碚區全部行政區範圍共17個街鎮,預計接收後生活垃圾收運量512噸/日、餐廚垃圾收運量120噸/日。

重慶市環衛集團還將投資9800餘萬元升級改造北碚區城鎮垃圾收運設施設備,建立完善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全面提升北碚區城鎮生活垃圾收運服務水平,助力北碚區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其中,計劃新建佔地約18畝的北碚區長灘垃圾中轉站,設計轉運規模520噸/日(生活垃圾400噸/日、廚餘垃圾100噸/日,大件垃圾20噸/日),同時配置可回收物分揀線5噸/日、有害垃圾存儲3噸;新建北碚區城南體育場生活垃圾轉運站,佔地約2000平方米,建成後將具備生活垃圾轉運功能和有害垃圾暫存功能,每日可轉運生活垃圾60噸,確保垃圾日產日清。

此外,計劃改造升級現有環衛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品質。對北碚區現有28座壓縮式垃圾轉運站、14個垃圾站(點)按照「一站一景」模式,結合北碚區環境特點進行標準化改造,並做好後期維護管理。

同時,配套國際化垃圾轉運技術裝備,提升轉運效率。按照垃圾分類要求,新增車輛39輛、標準化箱體320個,依託集團網際網路+環衛智慧系統管理垃圾分類網絡物流系統,利用大數據智能規劃餐廚垃圾及廚餘垃圾收運線路,精確調度車輛設備,高效利用環衛資源。

重慶市環衛集團還將在北碚打造現代化、智能化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和基礎設施,形成城鎮垃圾收運處理長效機制。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張皓 通訊員 向金城

相關焦點

  • 一天轉運垃圾1270噸!桂城將建「花園式」中轉站!
    一天轉運垃圾1270噸!桂城將建「花園式」中轉站!垃圾轉運規模1270噸/天!這是桂城垃圾中轉站項目的運轉規模該項目由瀚藍投資建設運營是桂城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支撐!
  • 改造提升現有環衛設施、新建垃圾中轉站、智能規劃收運項目...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圖8月25日,市環衛集團與北碚區政府籤訂北碚區城鎮城鄉垃圾收運系統建設及運營服務協議,正式啟動北碚區城鎮垃圾收運接收工作。▲籤約現場記者從籤約儀式上獲悉,根據協議,北碚區政府將委託市環衛集團負責北碚區城鎮垃圾收運系統建設和運營服務,包括北碚區城區生活垃圾收運、鎮級轉運和全區街(鎮)建成區廚餘垃圾收運工作,服務範圍覆蓋北碚區全部行政區範圍共17個街鎮,預計接收後生活垃圾收運量512噸/日、餐廚垃圾收運量120噸/日。
  • 鼓樓區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日轉運垃圾超60萬噸
    家庭廚餘垃圾和其他廚餘垃圾有什麼分別?建立廚餘垃圾中轉站為垃圾運輸帶來怎樣的幫助?12月11日上午,我們走進了鼓樓區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幕府西路垃圾中轉站,其服務半徑達2.5公裡,廚餘垃圾日轉運量超過60噸。
  • 河北張家口崇禮區10座垃圾中轉站建成
    日前,河北張家口崇禮區新建的10座垃圾中轉站均已建設完畢。全面投入使用後,崇禮區垃圾收集轉運能力將達到每天320噸,垃圾收集率將達到100%,徹底改變崇禮區垃圾填埋的歷史,助力崇禮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崇禮區2018年開始建設垃圾中轉站,分兩年建設完畢。分別建在崇禮城區的兩個鎮和七個鄉,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根據不同區域的垃圾產量,各個垃圾中轉站的設計轉運規模不同,最大轉運規模為每天50噸,最小為每天20噸。截至目前,10座垃圾中轉站已全部建設完畢,現在正進行設備調試。
  • 高效轉運「越城南」生活垃圾中轉站啟用
    4月16日凌晨,紹興市越城區第一輛前端生活垃圾收運車駛入越城南生活垃圾中轉站,開始了卸料作業。上午7時,該中轉站第一隻容積28方的貨櫃完成垃圾壓縮,駛出中轉站後奔向循環生態產業園(一期)再生資源發電廠。
  • 提轉運效率降成本!南京鼓樓啟用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
    交匯點訊 南京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經一個多月,隨著市民分類參與度的提高,廚餘垃圾收集量正在逐步增多。市民分出的廚餘垃圾如何收運?會去哪裡?11日上午,記者來到鼓樓區幕府西路垃圾中轉站,這是該區剛啟用的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
  • 新後坑垃圾壓縮中轉站試運行 設計運轉能力為4000噸/日
    新後坑垃圾壓縮中轉站試運行設計運轉能力為4000噸/日,是舊站6倍多,環保設施更完善-工作人員在監控室察看情況。-可移動式壓實器壓縮垃圾體積。有著20年歷史的後坑垃圾壓縮中轉站老車間近日停產退役,代替它的是一座新型垃圾壓縮中轉站。新站設計運轉能力為4000噸/日,是舊站的6倍多,自動化程度更高,環保設施更完善,效率也更高。舊的後坑垃圾壓縮中轉站建成於1999年,採用的是水平式壓縮轉運工藝,設計轉運能力為600噸/日。
  • 南京鼓樓區啟用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 日運轉量60噸
    中新網江蘇新聞電(記者 葛勇)為更好提升廚餘垃圾的收運效能,日轉運量60噸的南京鼓樓區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幕府西路廚餘垃圾中轉站11日投用。  南京市鼓樓區幕府西路垃圾中轉站原服務半徑1.5公裡,過去主要轉運其他垃圾,每天可轉運30噸。
  • 昆明部分垃圾中轉站「爆倉」情況已緩解
    「寶瀾苑垃圾中轉站服務著周邊居民,受處置終端影響,垃圾無法外運,官渡區城管、環衛部門只能將該片區生活垃圾收集後堆積在中轉站內。至11月底,共積壓了5000餘噸垃圾。官渡區再生資源回收中心也堆積了約6000噸生活垃圾。這兩個點是官渡區內積壓垃圾最為集中的兩個點。」
  • 瀘溪縣持續推進白沙垃圾壓縮站及全縣生活垃圾二次轉運項目建設
    為加快推進瀘溪縣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置方式改革,解決城區現有垃圾填埋場、地坑式垃圾中轉站存在的蚊蠅滋生、臭氣漫天、汙水滲漏等問題,瀘溪縣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選址在城郊黑塘村新建了一座中型垃圾壓縮站。
  • 南京這裡將新建垃圾中轉站,建成後可日處理生活垃圾 400t/d
    網絡配圖,與本文無關最新消息,堯紅路新建垃圾中轉站環境評估出爐,南京生態環境局僅從環保角度,原則同意項目建設。與此同時,7月江蘇省環境保護廳重新對外公示了堯紅路新建垃圾中轉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值得關注的是,相比5月公示的環境報告表,此次公示中部分大氣汙染物,廢水排放等相關參數有一定下調!
  • 嶽陽城區建大型垃圾中轉站 生活垃圾將實現無害化處理
    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將實現無害化處理 嶽陽投1.86億 建大型垃圾中轉站 未來,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將實現無害化處理。 據了解,嶽陽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和醫療固廢處理項目位於雲溪區陸城鎮新港村,分兩期建設,一期佔地1892畝,為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和醫療固廢處理項目。
  • 每天轉運600噸生活垃圾 沒有噪音臭味二次汙染 這家垃圾轉運站有啥...
    密閉作業全程「零汙染」據介紹,該轉運站位於江津區濱江新城雙龍路西側,佔地約34畝,總投資6800餘萬元,設計日轉運能力600噸。該轉運站的垃圾容器與重慶主城垃圾車輛配套通用,生活垃圾在站內壓縮後,全部轉運至市第三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置。
  • 舊家具、破床墊……大件垃圾咋處理?海澱建回收中轉站
    海澱區韓家川分揀中心,自動化破碎設備每小時可處理100至120件大件垃圾,年處理量24萬件,約1.2萬噸。新京報訊 6月3日,海澱區韓家川分揀中心,一臺自動化破碎設備正在處理舊家具、破床墊等大件垃圾。這些大件垃圾是由海澱區各街鎮大件低值再生資源回收中轉站轉運來的。為了全面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海澱區計劃在每個街鎮建設一處大件低值再生資源回收中轉站,解決居民大件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三大品類收集轉運難題。
  • 垃圾中轉站延後收運時間
    ▲昨日上午,垃圾運輸車輛有序進入森林垃圾中轉站 記者 伍靖雯 攝本報訊(記者 伍靖雯 通訊員 盛小格)昨日早上6點,天元區森林垃圾中轉站,運輸車輛按序排隊進入,轉入前一晚周邊各個街區、社區的垃圾。森林垃圾中轉站主要覆蓋慄雨街道、嵩山路街道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運、二次轉運,隨著周邊新建建築越來越多,居民增加,生活垃圾也越來越多,現在每天都有60多噸。「收運垃圾不及時,會給居民們造成困擾。太早開工,附近小區的居民卻還在睡夢中。」天元區城管局環衛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此前,他們嘗試過5點開始作業,但不能適應周邊居民的作息時間。
  • 地下式垃圾中轉站_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性能穩定_垃圾壓實效果好
    地下式垃圾中轉站該垃圾轉運站可以對垃圾進行智能壓縮,擠壓後容量為6噸,不僅佔地面積小,還滿足了周邊商戶和居民的投放需求;其次,該設備連接了地下汙水網管,可以排放雨水或由於垃圾堆積產生的滲濾液,避免了汙染問題;封閉式的垃圾轉運站,解決了露天垃圾箱易產生臭氣、滋生蠅蟲等問題,減少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
  • 泉州市區30座垃圾中轉站短暫停轉 洛江填埋場臨時重啟
    因為垃圾中轉站的運載車,一時無法把垃圾運載出去,所以其他的垃圾就無法倒進站裡面。中轉站的工作人員正向一個環衛工解釋,但是,這個環衛工因為等了一個早上,不聽解釋,生氣地把垃圾倒在門口。  在塗門街旁的中轉站,也同樣停了許多清潔車,很多環衛工在這裡排隊等待倒垃圾。
  • 改善鎮區環境衛生,泉港區將建前黃鎮壩頭片區生活垃圾轉運站
    12月16日,泉港區政府官網公示《泉港區前黃鎮壩頭片區生活垃圾轉運站》項目。為了改善鎮區環境衛生水平,提高區域環境質量,泉港區前黃鎮政府擬在前黃鎮新建垃圾中轉站。該項目已於2020年10月16日獲得泉港區發改局批覆。
  • 鼓樓區一廚餘垃圾中轉站投用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顧小萍 通訊員 朱磊 楊君羽) 近日,鼓樓區一座日中轉量達60噸的廚餘垃圾中轉站在幕府西路垃圾中轉站投用。  目前鼓樓區針對912個居民小區設置了14條廚餘垃圾收運專線,「此前我們一直使用多種車輛將分出來的廚餘垃圾送往江北廚餘垃圾處置中心,每天往返多次,不僅效率低,而且運營成本很高。」鼓樓管養集團副總經理陳築明介紹,建成廚餘垃圾中轉站之後,小車收運到廚餘垃圾後,先集中到中轉站,再裝上大型車輛。
  • 30-50噸垃圾壓縮選哪種垃圾中轉站設備
    每天處理能30-50噸垃圾壓縮設備建議使用地埋式垃圾中轉站設備,佔地面積小,建設成本低,該設備有三種型號:6立方、8立方、10立方;6立方地埋式垃圾站就夠用了。,在很多地區有河南德隆重工的案例現場,可以歡迎客戶去現場考察或來廠裡考察;地埋式垃圾站按照大類來區分分話是有兩大類:地埋垂直式垃圾中轉站和地埋水平式垃圾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