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背後,竟是一個悽美的故事

2020-12-21 衣我華夏詩詞

小時候讀崔護的《題都城南莊》,當時還不諳世事,但已經能從詩中讀到了詩人的悲傷。尤其是最後兩句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一句讓人感慨萬千。

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寫出傷感的文字,詩亦是如此。這首詩沒有花間詩詞的矯揉造作,樸素的文字構成了樸素的詩句,有多少人知道這首詩所寫的故事的主人,就是作者崔護。

青年時期的崔護和當時的所有文人一樣,想科舉入仕一展自己的抱負,於是他進京趕考。但他又和很多才華橫溢的才子的結局一樣,第一次科舉名落孫山。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是那個時代科舉制度最真實的寫照,一次不過那就回鄉籌備再考。崔護好像已經看破了當時的事實,落第之後心態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在第一次落榜之後的清明時節,他調整心態出去郊遊。

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就此開始,崔護欣賞著春色走到了一個村舍,覺得口渴便叩門求水。開門的是一個女子,他把崔護帶到家裡捧水讓座,此時的崔護看著女子,女子也在看他。兩人相望許久,崔護飲罷告辭。女子起身相送,臨罷崔護又看了女子一眼,此時的女子站在桃花下楚楚動人。

崔護走後,女子好似欲言又止,之後默默回到屋裡。之後的一年崔護都沒再去城南。直至一年後的清明,崔護難掩相思之意,直奔城南去找女子,可此時的都城南莊已大門緊鎖,故人也不知道去何處了。

黯然之下的崔護在門上題下了「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一詩。桃花依舊在笑,而心心念念的人早已不知道去何處了。以笑映悲,道盡傷感。

相關焦點

  • 崔護城南莊一日遊後,創作了「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兩句詩有著深刻的印象,也有很多人會背誦這首詩全詩,這兩句詩是出自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也是崔護最有名流傳最廣的一首詩了。崔護是唐朝河北人,曾做過御史大夫,在全唐詩中崔護的作品一共有6首,而《題都城南莊》便是其中一首。
  •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最遺憾,不過「物是人非」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最遺憾,不過「物是人非」>「物是人非」是一個令人傷感的詞,也是古往今來大家都似曾相識的一種體驗,同樣的環境中卻見不到相同的人,難免有一種殘缺的遺憾,這種遺憾在古詩詞中多有體現,今天小編就來介紹其中兩首。
  • 每天掌握一個文學典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遊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扁鎖無人。惆悵之餘,乃題詩於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作文領航—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題都城南莊》·崔護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文學賞析全詩四句,這四句詩包含著一前一後兩個場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場面。第一個場面:尋春遇豔——「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詩人抓住了「尋春遇豔」整個過程中最美麗動人的一幕。
  •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古詩意境,攝影怎麼表現?
    都有點憋壞了,大家都蠢蠢欲動地想到春天裡去踏青遊玩.春風拂面,湖畔的柳已經綠了,田裡的花已經開了。春天的景色已經漸入佳境。詩詞與攝影的問題我挺喜歡的,在古詩詞中學習攝影,在攝影中拍攝古詩詞的畫面,都是件快樂有趣的事。
  •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可謂道盡了人間四月天賞春的感概之情。當朗讀者深情地誦讀因疫情而《失戀的春天(黃先舜)》詩句:「我要向這個失戀的春天道個歉,用無數個日夜的沉靜,用一場與瘟神廝殺的代價與傷痕」時,表達了詩人與誦者對2020這個特殊年份遲來的春天一種深深的愧疚與歉意。
  • 用一詩名垂青史的崔護: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該詩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讓崔護以這一首詩,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崔護,在史料記載中,其生平事跡不詳,但因為一首詩,讓他的愛情頗具傳奇小說色彩,雖然其真實性難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證,但故事中才子佳人「桃花緣」的純真愛情,感動著每一個讀這首詩的人。
  •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論周星馳的愛情與電影
    最近,看到周星馳滿頭的白髮,很多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周星馳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了,憔悴的不是他的樣子,而是他的心。長大後的他開始跑龍套,從一個個小人物開始,滿是艱辛與苦痛。後來得到別人的賞識,一步一步獲得主角到後來的如日中天,每一步都有他背後的艱辛與努力。
  • 唐詩三百首經典語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附詳解)
    二句意同「且滅嗔中火,休磨笑裡刀」。「笑裡藏刀」。「臺上握手,臺下踢足」 。>人世間不知已經感傷了幾多回興亡往事,只有那不變的西塞山依舊枕靠著那奔流的江水。語出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江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去年
  • 古人清純的愛情故事: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有人說,歷史往往都是王侯將相的歷史,講的都是英雄豪傑的故事,期間甚至更多地飽含著廝殺與爭鬥,充滿了血腥味。其實這也是一種無奈罷了,史官人員有限,史書篇幅有限,不可能把每個人的愛恨情仇、家庭喜樂都寫進去,畢竟,一個真正的研究歷史並應用歷史的人,不會願意去看一個古代版的《家有兒女》。
  • 翡翠珠寶束之高閣,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對於喜愛翡翠收藏的人來說,時間會流逝,事事變遷人亦會變,萬望不要讓你的翡翠珠寶蒙塵。珠寶展一角曾一起去參加過香港的珠寶展會,考察學習了最新的珠寶知識,一起經歷珠寶行業的風風雨雨。有的人離開了這個行業,而我依舊在堅持。
  • 道盡人生無奈的詩詞: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1、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題都城南莊》 2、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 3、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 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1、去年今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那個看了他一看,便讓他想了一生的女人,一生也無法體會到催護眼中那種難以言說的情緒。此去經年,應是良晨好景虛設,既然你已離去,再美的風景也徒增絕望。人生就是如此一場陰差陽錯的重逢,沒有遺憾,你怎能體會到什麼是幸福。
  • 《詩經·桃夭》: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在唐代詩人崔護的作品《題都城南莊》中,一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表達了詩人從尋春遇豔再到重尋不遇的無限惆悵。而其中的「桃花」自然指的便是這「豔遇」的主角——妙齡女子。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在,桃花總是被賦予了對愛情期許。而我們今天講到的這首來自三千年前的詩歌,也是用桃花的盛開,來表達對女子幸福美滿的祝福。
  •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笑」字飛花令來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笑語盈盈暗香去「,「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眉開眼笑,似笑非笑,莞爾而笑,喜笑顏開,嫣然一笑,言笑晏晏,掩口而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笑之一字有千般表達方式,直把人類的諸般表情盡皆描畫,形象而生動。用得妙時,更是直指人心,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撫掌嘆妙。
  •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那些由唐詩派生的成語典故
    由它所派生出來的今人常用成語典故,雖是吉光片羽,卻依舊鮮活生動,須臾不離地豐富著我們的生活。現據《全唐詩》(中華書局1999年版)及詩人別集、合集等,以饗讀者。一寸丹心:出自杜甫《鄭附馬池臺喜遇鄭廣文同飲》:「白髮千莖雪,丹心一寸灰。」宋楊萬裡《新除廣東常平之節感恩書懷》詩化作「一寸丹心」。其云:「向來百鍊今繞指,一寸丹心白日明。」今人常作「一片丹心」。
  •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讀桃花詩,交桃花運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說起桃花詩,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是啊,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珍惜眼前人。大林寺桃花作者:白居易 (唐)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原來有這樣的典故
    今日是1月中旬呢,日子說短不短,說長不長,感覺譁的一下就過去了,一個來自北方的朋友路過我生活的地方,特意來看望,臨走時,他說:」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這首古詩詞這樣說起來未免矯情了一點,但是想到了一個典故,不免讓人淚然。
  • 古詩詞鑑賞: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注】①「人面」二句化用崔護《題都護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後兩句。1. 上闕中「鴻雁」和「魚」兩個意象寓指__(2個字)。2.
  • 歷史上最感人的愛情詩詞: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順著山腳一路走去,轉過一塊大石頭,眼前忽然呈現出一片桃林。此時微風拂過,清香怡人,崔護覺得自己好像是誤闖進了桃花源之中。他徑直地向前面走去,在一處桃花林的空地之上,赫然出現一戶人家,籬笆小院,簡陋異常。崔護輕叩門扉,開門的是一位不施煙粉的女子,只見她落落大方,樸素典雅,渾然好像是世外的天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