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最遺憾,不過「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是一個令人傷感的詞,也是古往今來大家都似曾相識的一種體驗,同樣的環境中卻見不到相同的人,難免有一種殘缺的遺憾,這種遺憾在古詩詞中多有體現,今天小編就來介紹其中兩首。
第一首,崔護《題都城南莊》
崔護,唐代詩人,詩作在《全唐詩》中僅存六首,《題都城南莊》是後世流傳最廣的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去年今日,就在這扇門內,有一位美麗的姑娘,人面和桃花交相輝映,分外豔麗,讓詩人心馳神往。據相關記載,這是崔護到長安城參加科舉考試落第之後的一次「尋春豔遇」。
一次美麗的邂逅,讓崔護念念不忘,次年故地重遊,重訪此女,卻發現「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那位美麗的姑娘已經不知道去向,只留下那株桃花依舊在春風中盛開燦爛,絲毫不解人意。「重尋不遇」,作為這個故事的結局,說不盡遺憾,局中人還在留戀。
第二首,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與友人分別之後的思念之情,希望能與這位知心的故友再相見,訴說心中的苦悶糾結,讓朋友為自己解疑答惑,給予慰勉。詩中前四句比較符合咱們今天的主題,「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同樣是在花下分別,時隔一年,花又重開,人卻不在,難免讓思念故友的詩人感覺到物是人非,思念更甚。「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世事難料,命運的走向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濃濃的「春愁」更是讓詩人孤枕難眠。所以,看到一年花又開,很自然地就想起去年還在花下暢談人生的知己好友。
兩首詩雖然主題不同,但對「物是人非」這一憾事的表現方式是一樣的,兩首詩中「花」都作為一個固定不變的參照物,襯託人事的變化。時間不停地往前走,總有一些東西終究是留不住地,詩人借「花」表現出的對往事的留戀,能否引起大家的共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