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對於教育,習近平總書記一向看得很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事關中國教育發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關於教育事業,總書記作出了哪些重要論述?求是網梳理了幾個方面,邀您一起來學習!
2020年9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就「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聽取意見和建議。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
教育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堅持正確辦學方向,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加強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培養有歷史感責任感、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2020年1月19日至21日,在雲南考察調研時的講話
古人說:「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
——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世界各國都把辦好大學、培養人才作為實現國家發展、增強綜合國力的戰略舉措。我國是人口大國,要從人口大國邁向人才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
——2016年12月7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19年國慶節前夕,上海市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開展大中小學「同上一堂思政課」教學觀摩活動,為全市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提供更多同臺競技切磋的機會,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供圖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發揮教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廣泛開展勞動教育,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我國高校要勇挑重擔,釋放高校基礎研究、科技創新潛力,聚焦國家戰略需要,瞄準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加快技術攻關。要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加強科技創新工作,依託高水平大學布局建設一批研究設施,推進產學研一體化。要深化高校人才隊伍建設改革,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培養更多一流人才。
——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學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可不是一個象牙之塔,也不是一個桃花源。辦好思政課,就是要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
——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
要加強制度宣傳教育,特別是要加強對青少年的制度教育,講好中國制度故事,引導人們充分認識我們已經走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成功之路,只要我們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進,就一定能夠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9年9月24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學校是立德樹人的地方。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高校黨組織要把抓好學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
——2019年1月17日,在南開大學考察調研時的講話
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
——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
「國勢之強由於人,人材之成出於學。」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大學對青年成長成才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只有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才能辦好,才能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2020年6月29日,「新時代答卷人——上海市教育系統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暨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活動」在中共一大會址前舉行。來自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建橋學院、上海市曹楊第二中學等8所學校的200餘名師生代表參加活動,通過情景講述、現場教學、集體朗誦等形式,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展現廣大上海學子的愛國情、強國志。圖為復旦大學師生代表在一大會址前展示情景教學。新華社記者 劉穎/攝
當代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
要把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要牢牢把握輿論主動權和主導權,讓網際網路成為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大增量。
——2019年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當今中國最鮮明的時代主題,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代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於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勵志勤學、刻苦磨鍊,在激情奮鬥中綻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長進步。
——2017年5月3日,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的講話
今天高校學生的人生黃金時期,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完全吻合。親自參與這個偉大歷史進程,實現幾代中國人的夙願,實乃人生之大幸。我們教育引導學生,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要向學生講清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講清楚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當代學生建功立業的舞臺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無限光明。要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書寫無愧於時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2016年12月7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廣大青年要自覺加強學習,不斷增強本領。人生的黃金時期在青年。青年時期學識基礎厚實不厚實,影響甚至決定自己的一生。廣大青年要如饑似渴、孜孜不倦學習,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注重學習人生經驗和社會知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知識要轉化為能力,都必須躬身實踐。要堅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練、增長本領。
——2016年4月26日,在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我們的國家正在走向繁榮富強,我們的民族正在走向偉大復興,我們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當代中國青年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投身人民的偉大奮鬥。同人民一起奮鬥,青春才能亮麗;同人民一起前進,青春才能昂揚;同人民一起夢想,青春才能無悔。
——2015年7月24日,致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六大的賀信
2018年5月,復旦大學將陳望道故居改造為《共產黨宣言》展示館,該校一批青年教師和學生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面向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開展宣講活動。2020年6月,他們中的30名隊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表達了做《共產黨宣言》精神忠實傳人的信心和決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勉勵他們繼續講好關於理想信念的故事,並對全國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提出殷切期望。圖為黨員志願服務隊隊員在為觀眾講解。新華社記者 劉穎/攝
教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當青年思想認識陷入困惑彷徨、人生抉擇處於十字路口時要鼓勵他們振奮精神、勇往直前,當青年在工作上取得進步時要給予他們熱情鼓勵,當青年在事業上遇到困難時要幫助他們重拾信心,當青年犯了錯誤、做了錯事時要及時指出並幫助他們糾正,對一些青年思想上的一時衝動或偏激要多教育引導,能包容要包容,多給他們一點提高自我認識的時間和空間,不要過於苛責。
——2019年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教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說過,「講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讓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深厚的教師來講,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
——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
專家型教師隊伍是大學的核心競爭力。要把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大學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始終抓緊抓好。
——2019年1月17日,在南開大學考察調研時的講話
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
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我國教育最鮮亮的底色,我國教育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個根本性的問題。圖為山東省沂源縣荊山路小學開展「紅領巾拼國旗祝福祖國迎國慶」活動,學生們在老師帶領下用紅領巾拼出了一面巨型國旗,表達對偉大祖國的祝福。教育部供圖
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
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2016年12月7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2016年12月7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