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大剿匪

2020-11-11 真誠永恆

鳳凰飛落湘西州 ,逶迤沱江穿城流。

灩灩碧波暄浣女 ,瀟瀟煙雨泊歸舟。

疊翠紅樓隱濃蔭 ,璀璨銀鈿插滿頭。

漫步曲巷心已醉 ,遙憶沈公禪意悠。」


美麗的湘西

01、

自古以來有數不盡的文人墨客對湘西的美景描繪得淋漓盡致、迴腸盪氣,仿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美不勝收。而秀山麗水的湘西,不僅山青水美、人傑地靈,猶如天降的仙女聖地,婉轉多情。這裡不僅有聞名於世的諸多特產,還有純樸與彪悍相佐的民風。

說到湘西的秀美,就不能不說到湘西的另一大特色——土匪。在中國成立之前從來就沒缺少過匪患,特別是湘西,地處湖南省西北部,是湘、鄂、黔、渝四省交界處,隸屬於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總面積15462平方公裡,屬於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位於武陵山區腹地,大山深處。仿如與世隔絕,交通不便利。為所統治的朝代埋下了不便於管理的禍患,卻為滋生土匪創造了天然的寶地。

湘西曆來處於四不管的地界、同時也是漢族、苗族、侗族和土家族等多民族的雜居地。決定了這裡的湘西的各個民族之間,前著數不清的糾葛,這些糾葛長期得不到解決,往往就會演變成家族與家族之間矛盾升級。再加之以往的各個朝代都存在著不同的官府腐敗,兵匪一家,強娶豪奪,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只有上山當土匪才能得以生存。

說起「湘西大剿匪」,是因為湘西的剿匪歷時最長,自宋朝開始清剿,至明朝開始屯兵,一直到全國解放的十六年之後,才最後將最狡猾的匪首覃國卿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清剿擊斃。而明朝的朝廷所創建的剿匪竿兵制度是由朱元璋天下平定之後,就把打下江淮的將士安排駐屯到以鳳凰為中心的湘西地區,但這股軍隊一到達湘西之後就脫離了中央政府正規軍的管轄,成為了一支世襲的地方武裝,漸漸被湘西民風同化,也就成為了湘西土著。

而由竿兵組成的群體出身於職業軍人,這些世襲的軍人家族無不重武輕文,而崇尚武力、好勇鬥狠就成為了湘西一大個性。雖然歷史上的竿兵一直以來勇猛善戰,如戚繼光曾招募竿兵抗擊倭寇;晚清定海總兵葛雲飛曾憑藉竿兵抵抗英軍。這些竿兵為抗擊外侵立下戰功無數,但是譁變成匪患後,卻成為最難以剿滅的悍匪,其具有的戰鬥力和破壞性更為可怕,為剿匪帶來最大難度。

影視截圖——剿匪戰士

02、

而說起匪患,就不得不說說湘西交通閉塞,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經濟文化十分落後。自宋朝以來匪患雖剿未絕,相反卻使匪患不斷繁衍。所謂的「匪」即為人們常說的「湘西土匪」,湘西民間所說的「搶匪」、「棒棒客」。他們常以打家劫舍、攔路「關羊」、以搶劫為生,以火拼佔領地盤為主,以稱霸一方為榮,以禍害地方百姓為生存使命。

民國初年,湘西戰亂頻繁,各地武裝佔山為王,紛紛以自己的人眾之利、裝備優勢、地理位置等有利因素割據一方,風高放火,月黑殺人,姦淫擄奪,心狠手辣。給湘西人民帶來無窮的苦難。使處於水深火熱中的湘西人叫苦不迭。要麼就被綁架上山,要麼就成為屠宰的對象,使美麗的湘西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民國9-28年(1920-1939),陳渠珍兩次統治湘西長達17年之久。而陳渠珍採取「招大股,吃小股;招老股,吃新股」的剿匪辦法,曾兩次肅清湘西匪患,分別打垮鳳凰匪首龍妹堂,招降永順向子云,瀘溪楊善福,永溪麻佩欽等匪首,收編土匪10000餘人,大小土匪武裝232股,繳獲槍枝2萬有餘。後因國民黨何健顧及陳渠珍的兵權不斷擴大,迅速削減陳渠珍的兵權與實力,使陳渠珍不得不下野離開湘西。

湘西土匪槍殺無辜民眾

03、

1940年9月,國民黨在龍山設立「鄂湘川黔剿總指揮部」,雖然派出了八師獨立團、八十六軍竹山部隊、十三師三十八團、一六四師、十七師二團等部隊進駐湘西剿匪,而這些國民黨部隊進山後不僅不能真心剿匪,卻個自為戰,佔山為王,紛紛以武力擴充自己的實力。

他們利用金錢、武器、大煙土收買、收編土匪,紛紛擴充自己的實力、爭奪地盤,並以自己的實力向臺灣邀功請賞,打起了「反共救國軍某某總隊」的義旗。而坐陣臺灣的蔣總統更是唯恐天下不亂,不僅給這些反動組織和軍隊空投物資和裝備,更給予「少將」、「中將」軍銜,為反攻大陸積蓄力量。

湘西土匪見到國軍有錢有槍,有奶就是娘,紛紛投奔到國軍的旗下,形成了兵匪一家,匪患氣焰更為囂張,自恃有臺灣老蔣做後盾,膽大包天,竟然偷襲我剛剛成立的人民政府,槍殺我剿匪部隊後勤人員,又留下了累累血債。

匪首張平自建的炮樓

04、

湘西剿匪(49年10月-51年4月)四野主力繼續南下,一部分隨二野、三野挺進兩廣,主力部隊百舸爭流終於把紅旗插上海南島,解放了萬山群島。四野的另一部分與中南軍區匯合,為了剿清匪患、為民除害,在豫西、鄂西北、贛西南、湘西開展了艱苦的剿匪作戰,配合各地政府開展了強大的軍事進剿與政治攻勢。其中參加湘西剿匪部隊有二野、三野,而四野的47軍139師、38軍114師、46軍的136師在湘西剿匪歷時最長、苦戰最多,僅47軍就犧牲了上千名戰士,其中也湧現出許多英雄,如:打退1000名土匪進攻的「老溪寨英雄排」,爆破匪徒洞穴的英雄叢士林,單身奪機槍一次殊滅70名匪徒後壯烈犧牲的趙啟英等英雄。

在湘西的土匪大都以惡霸、匪首、慣匪、地痞流氓、國民黨的散兵遊勇為骨幹。他們利用湘西的山高林密、洞深水長、地形複雜,又擁有國民黨空投及留下的大批先進裝備,脅迫群眾,逼迫老百姓為其偷送情報,與我剿匪部隊負隅頑抗。

47軍堅決執行毛主席規定的「軍事打擊、政治瓦解、發動群眾」的方針,軍隊和地方相結合的政策。充分發動群眾減租、減息,進行土改、政策攻心,分化瓦解敵人。凡是主動投降的不論罪惡大小,一律從寬處理。在充分發動群眾的有效方式下,使剿匪打開了局面,對土匪開展了大規模的勸降活動,經常看到妻子領著丈夫,老人領著兒子前來自首。

由於政策對路,各種群眾組織也建立起來了,他們給解放軍帶路、送情報。雖然經歷了大、小的無數次剿匪戰鬥,也犧牲了無數的解放軍戰士,但也像篦子一樣梳遍了湘西的每一個山頭、每一個溶洞、每一片草叢,終於使困擾了湘西人民幾十年的匪患消除了。最後一個土匪頭子覃國卿也在十餘年後被殲滅。

影視截圖——剿匪戰士

尾聲:

湘西剿匪,堪稱為一部史書,用熱血和生命演繹了當年剿匪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彰顯了人民解放軍一不怕苦,二不怕犧牲的勇敢精神,那些英雄的壯舉永遠激勵後人。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都是有軍人在前面流血犧牲才會有今天的幸福安寧。在我們享受今天美好生活的時候,千萬不應該忘記那些為新中國流血犧牲的勇士們(其中也包括我的父親——周恩成),讓他們的英名永垂千古,光照日月,萬世流芳。讓我們一起向中國軍人致敬!向犧牲的勇士深情致意!中國軍人萬歲!

相關焦點

  • 《湘西大剿匪》
    環境惡劣,匪勢猖獗,剿匪鬥爭異常艱苦激烈……兩位作家爬山越嶺、風餐露宿12個月,走遍湘西的山山水水,深入採訪當地百姓、剿匪英雄以及倖存的「匪首」。用獨特的視角,全新的寫法,揭開了湘西匪患的神秘面紗,向人們講述了一段並不遙遠的剿匪故事。
  • 鮮血換來的勝利:解放軍湘西剿匪始末
    活捉湘西土匪頭目鄂、渝、黔、桂交界的湘西地區,武陵、雪峰兩大山脈縱貫,峰巒起伏,溝壑縱橫,溪河密布,洞穴幽深。湘西一些縣的區、鄉人民政權無法建立,或建立之後不能鞏固,減租反霸等社會改革工作不能順利進行。更嚴重的是,解放軍向西南進軍的後方受到了威脅,剿滅湘西土匪、根除匪患,安定民生,刻不容緩。在這種形勢下,解放軍第47軍於1950年1月返湘。湖南軍區即以第47軍為主體,建立湘西軍區,擔負會同、沅陵、永順3個地區的剿匪任務。
  • 中國六十年紀行-68 湘西剿匪記 土匪洞遺址
    包括懷化、湘西自治州、張家界的大湘西,舊時山高林密,溝壑縱橫,交通不便,經濟落後。由於地理、歷史等各種因素,形成了特殊的「湘西匪患」。因此我們到湘西參觀的第一個景點就是位於辰溪的湘西剿匪紀念碑.1949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奉命挺進湘西,清剿匪患,在人民群眾的大力配合下,歷經2年多時間,經過「重點合圍」、「進剿中心區」、「會戰邊緣區」和「清剿殘匪」4大戰役,終於徹底肅清了湘西境內的百年匪患,使湘西22個縣先後解放,
  • 周赤萍編撰《擒魔記——湘西剿匪回憶錄》的前前後後
    史稱湘西匪患起自明朝初年,延綿600年,止於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第四十七軍的進剿。周赤萍身為四十七軍政委兼湘西區黨委書記,是主持剿匪事務的最高指揮員之一(另一位是軍長曹裡懷),寫作時間距事情發生為時較近,剛滿10年。《擒魔記》由此成為記錄和研究湘西剿匪的必讀歷史著作。這部書是怎麼撰寫出來的呢?
  • 神劇《烏龍山剿匪記》揭開了湘西神秘面紗,湘西到底多美
    湘西也稱湘西地區,通常是指對包括湘西州、懷化市、張家界市及邵陽市和常德市西部在內的廣大湖南西部地區的總稱,這是一個自古以來就透著神秘之氣的地方。剿匪大劇《烏龍山剿匪記》的故事就發生在充滿神秘的湘西地區,它為我們揭開了湘西大地的神秘面紗。
  • 湘西州舉行瞻仰湘西剿匪勝利紀念碑緬懷人民英雄公祭儀式
    據團結報報導 4月4日上午,湖南省湘西州舉行瞻仰湘西剿匪勝利紀念碑緬懷人民英雄公祭儀式,追憶先烈英雄事跡,緬懷先烈崇高精神,動員全州上下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傳統,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振奮的精神、更加務實的作風,投身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力衝刺全面小康、打造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的偉大實踐中。
  • 那些年,橫行在湘西的悍匪們 含《烏龍山剿匪記》田大榜原型
    湘西這塊地方,歷史上向來都是不怎麼安穩。彪悍的民風,險惡的環境,正是土匪們的活躍場所。有關湘西土匪的產生,大概是可以寫出一部大部頭的著作,究其緣由真是有太多的原因可以去講述。姚大榜姚大榜,字必印,號佔彪,湘西晃縣人,湘西地區的知名巨匪,兒時記憶 《烏龍山剿匪記》中田大榜的原型。姚大榜家裡世世代代從事著土匪生涯,姚大榜自然也是繼承了這份「沒有前途的職業」。姚大榜本來還是有點才學的,據說他曾經進過貴州講武學堂學習,學了些本事。
  • 8.大剿匪
    後來才知道,解放軍被我們逼急了,為了穩定社會秩序,鞏固人民的新政權,黨中央及時調整了剿匪政策。新的剿匪政策是——「我們不是寬大無邊,對罪大惡極,頑固不化的土匪,必須堅決鎮壓。」湘西區黨委根據黨中央的這一指示,於一天前下達了徹底剷除湘西土匪的指令。   欺人太甚在湘西不叫欺人太甚,叫欺負到家。湘西的老百姓把家看得比人重,湘西土匪也一樣。
  • 《烏龍山剿匪記》作者水運憲題匾「烏龍山村」「烏龍山大峽谷」揭牌
    紅網時刻湘西10月21日訊(通訊員 葉紅 陳新祥 熊軍 田紫貴)10月18日,「三湘巨變看龍山」文學採風團的作家們繼續深入龍山各地採風,一同前往桂塘鎮烏龍山村,出席水運憲題匾「烏龍山村」「烏龍山大峽谷」揭牌儀式。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劉昌順,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聶毅參加。
  • 湘西剿匪中號稱刀槍不入的神兵 念咒語喝神水 被解放軍團滅
    30年前峨眉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一部電影《湘西剿匪記》,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對最后土匪圍攻縣城久攻不下之時,他們請出了「神兵」,口念著咒語,一路敲鑼打鼓蹦蹦跳跳的向堅守縣城的解放軍撲去的場景記憶猶新。但因為「神兵」的局限性,在反抗苛捐雜稅的同時,不少也奸淫擄掠,為害鄉裡,實質上與土匪並無二致,湘西最早的「神兵」就是如此。湘西最早的「神兵」是一個巫婆以「救世娘娘」自封,在騙取到民眾信任人招兵買馬,號稱「奉命徵討天下,光復大清江山」,在其之下的頭目還被封為金剛神,二郎神,趙子龍等。
  • 大湘西土匪的故事和歷史
    湘西土匪大多是貧苦農民,被逼上梁山的。你們想像不到他們在朝鮮打仗有多勇敢。他們打出了國威。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戰死了,很壯烈,我常在夢中念著他們…… 先說張平。這個人在我們大湘西還是比較有名氣的。我是沅陵的,小時候我公給我講故事就講到過張大治-張平。說這個人是個大土匪,但身上有一身功夫。
  • 湘西情結,湘西紀行之一——湘西情緒緣起、十裡畫廊、金鞭溪
    1.湘西情結緣起居於平原的孩子從小嚮往大山,因為沒真正見過山之雄偉。我自少年時就想來湘西看看,原因極為簡單。八十年代中期,我與小夥伴晚間結伴去外村蹭電視,當時播放的就是《烏龍山剿匪記》,回家時瓢潑大雨落下,同行幾人全部成了落湯雞,我噴嚏連連。父母憐我,加之有些餘錢,便索性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我便可以在家細細觀看。
  • 水運憲揭秘「烏龍山剿匪記」背後的故事
    水運憲以「道義擔當 家國情懷」為主題,分享了自己的讀書感悟、文學心得,並重點介紹了其膾炙人口的作品《禍起蕭牆》《烏龍山剿匪記》和正在籌拍的《家國春秋》的創作歷程。《烏龍山剿匪記》系水運憲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湘西實地採訪幾百名在世土匪、村民和解放軍後寫出的一本小說。
  • 漫遊湘西 第一章 湘西風情
    當年一部《烏龍山剿匪記》的電視劇演繹了一個灰暗的湘西。解放前的湘西正如「烏劇」所描述的「土匪窩鬼門關」,日月昏暗無晴天。有資料記載,解放初期解放軍四十七軍進入湖南執行剿匪任務,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消滅土匪及國民黨殘餘多達十萬餘人。隨著湘西得到徹底解放,當地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今天,當我們踏進湘西這片地界的時候,腦海裡的疑雲早已被眼前的景象所驅散。
  • 湘西剿匪:老人回憶國民黨少帥潘壯飛怎樣淪為土匪,血洗黔陽經過
    潘曉東攝影1949年冬至1950年底,在湘西剿匪時,駐晃縣的剿匪部隊是140師419團,該團有3個營,在晃縣剿匪主要是3營,當時營長是李玉春。營部駐在龍溪口;7連駐舊德(今李樹);8連駐禾灘;9連駐龍溪口;機炮連駐老晃城。
  • 69年前在湘西剿匪犧牲的烈士,終於有了親人的消息
    圖/記者金林1950年春天,有一支在湘西剿匪的小分隊遭遇土匪設伏,全隊13人激戰十餘小時,全部犧牲。這13名烈士埋葬在懷化芷江。這13人中,目前知道確切姓名的僅有一人,名為田喜貴。4月3日,瀟湘晨報記者致電吉林長春榆樹縣委,很快得到確認,當地確實有一位名為田喜貴的烈士,1950年在湖南犧牲後,安葬在湖南。
  • 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片尾曲《高山流水獵人魂》吉他譜分享
    朋友們還記得上個世紀80年代時熱播的一部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嗎?該劇是根據湘西剿匪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並且是在湘西實地拍攝的。每當唱起它就非常思念母親:80年代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片尾曲),現將我編配的彈唱樂譜貼在下面,以供需要的琴友們下載
  • 神秘湘西 獨特的文化歷史造就了別樣的風景
    說到湘西這個地方,對於紅色革命歷史十分了解的人們腦海中的第一印象一定是這裡曾經發展、生過一次歷史性革命戰役——湘西剿匪。由於湘西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在位於鄂、渝、黔、桂交界的湘西地區正是這場戰役的發生地,解放前夕,湘西匪患尤烈。國民黨反動派在湘西建立反共根據地。
  • 散文:去湘西
    匆匆而過,繼續北上,去湘西首府吉首,去看我們自己的房子,那是與鳳凰古城這些傳統建築不同的大樓。在吉首,我們中鐵大橋局集團的置業公司傾力打造了湘西第一樓盤,即世紀山水;來湘西蓋樓可謂企業的明智選擇,當然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 《五龍山剿匪記》中的土匪頭子田大榜,其原型上過講武堂,為禍50年
    在中國近代史上,湘西有五大悍匪,他們分別是: 姚大榜、曾慶元、瞿伯階、師興周、張平。他們佔山為王,作惡多端,心狠手辣。湘西的土匪在他們的帶領下橫行霸道,給當地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