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次做得不錯,一個有強大民族信仰的國家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2020-12-09 刀筆俊

日本是一個島國,面積狹小資源匱乏,海嘯不斷地震頻發,然而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他們還能發展成為世界發達國家之一,特別是在電子領域、精密工具機、工業機器人、特種鋼鐵、生物技術、精密醫療設備上一直穩居世界前列,日本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和日本強大的民族信仰是分不開的。

二戰之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大傷元氣,經濟衰弱,人口稀少,青壯年勞動力稀奇,整個城市廢墟一片,但是他們還能在這種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憑藉奮發圖強、創新進取和不屈不撓的民族凝聚力,一步一步發展壯大起來。這種民族精神力量之大,讓世界膽寒。

去年,很多朋友被日本天皇的登基視頻深深震撼,這哪裡是現代的日本?分明是穿越到中國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時代嘛!

日本天皇制起源於日本的公元前660年,至今已經有2700年的歷史,幾千年的日本天皇制,日本仍能完整地傳承下來,可見天皇已經由一種實際的職權地位變成了他們的一種精神信仰。

精神信仰能把一個民族捆綁在一起,實現思想統一,教導他們團結向上,有愛國主義精神,忠於祖國,忠於民族,忠於人民,在這種民族信仰的激勵下,日本軍隊人數雖然少但是在近代屢屢打敗其他國家,甚至快要統治整個亞洲,這就是民族信仰的偉大戰鬥力,可以指引他們戰鬥到最後。

日本從來不會丟掉優良的東西,幾千年前的習俗他們一直視為珍寶,在他們的思想意識裡優秀的就是永久的,永遠不會過時。

日本人倡導節儉,洗手間裡的手紙,都是做到超級溥,不浪費一絲一釐。

日本相當重視教育,政府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他們擁有全民免費完整的教育系統,有豐富的教育理念,特別重視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獨立思考的能力,每年一個諾貝爾獎基本趕超歐美各國,日本政府在教育上的超額投資,是日本能夠成為超級大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日本,農村不是落後的代名詞,反而是一個適合生活的富裕地方。

日本政府重視農村,在他們看來只有農村富裕起來了全國才能富起來,所以政府對農村實施了特殊優惠政策,對於農副產品的生產給予了高額補貼,農村人享受著和城市人一樣的社會福利待遇。日本農村,每家每戶都是獨棟別墅,周邊生活都很便利,住宅區附近都有休閒小公園,加油站,便利店也特別的多,日本人特別喜歡吃甜品,很多蛋糕果子店、果品店、超市隨處可見。

日本有人人平等不歧視弱勢的思想,政府對殘疾人、老年人、孕婦都有特殊的照顧,很多地方都設有人性化的殘疾人、孕婦及老年人的專用停車場。

說這麼多,不是在吹噓日本,而是在尊重一些客觀的事實,大家已經看到了,在武漢疫情期間,很多國家置若罔聞甚至落井下石,

而日本對中國表現出親人般的友好,日本是第一個支援中國的國家。

日本大街小巷掛起了武漢加油的標語,

在日本東京街頭,一個日本女孩身著旗袍為中國武漢募捐,對每一個募捐人都90彎腰鞠躬感謝,這些細節都反映出日本人的內在素養,相比我們國內逍遙自在的明星們年入過億捐款十萬甚至不捐,差距何止千裡。

日本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愛國精神值得國人學習,一個有強大民族信仰的國家是值得我們尊重的。現在的中國人喜歡自我浮誇,容不得別人說比自己一丁點好,這是自我衰敗的表現,希望通過這一次疫情,我們能找到一個民族的信仰和根本,去了解它並從中學習它,不要盲目的輕視鄙視和丟棄它,那樣的話落後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相關焦點

  • 「尊強凌弱」是日本傳統民族心態,我們只有走向強大才能受人尊重
    大唐帝國是日本的標杆,當時,日本大量派出遣唐使、留學生和留學僧,漂洋過海赴大唐拜師,學習製造工藝、建築美術、典章制度,等等。日本對中國唐朝的尊重,一方面顯示了這個民族善於學習的長處,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其「尊強凌弱」的民族傳統:
  • 分布在古老雲南的民族哈尼族,有哪些讓人值得尊敬的民族信仰?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擁有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國家,我們有五十六個民族,很多少數民族的兄弟姐妹,其中哈尼族是一個比較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信仰,很多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信仰,這些信仰造就了人們的精神力量,所以有信仰的人的精神是豐富的,是有追求的。
  • 學者劉夢溪: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價值信仰
    大家可能不了解,文化有很多定義,共有一百多個。上世紀50年代美國兩位人類學家克拉孔和克羅伯,他們寫過一本書叫《關於概念的探討》,在這本書裡面他們列出了西方關於文化的160個定義。  我個人使用的定義為,文化是指一個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和他們的價值信仰。這是一個比較寬泛的定義,因為包括生活方式,包括他的價值信仰。還有兩個概念容易混淆,是文化傳統和傳統文化的定義。
  •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雨花齋有一個「五了」精神: 做了就好、吃了就好、舍了就好、素了就好、了了就好。因此不管任何地方的雨花齋,對待每一個前往就餐的人,都像對待家人一般親切溫暖。前往雨花齋就餐的「家人」有農民工,有鰥寡老人,有工薪階層,有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人。許多人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前去體驗,吃完以後就會充滿感動。這種感動不僅是來自於「一飯之恩」,更多的是來自於對人生和社會的信心。
  • 大蛇:仿生學與日本民族的信仰
    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下,每一個活著的生命都是值得讚美的。從某一年的車展,我們認識了一個很神秘的日本汽車品牌:光岡。我們見識了一輛很獨特的日系超級跑車:大蛇。在車展的豪車館,光岡大蛇(OROCHI)與他的兩輛姊妹車「女王」(HIMIKO)、「嘉路」(GALUE)是最吸引觀眾眼球的展臺。
  • 戴季陶:日本人的信仰比中國人純潔得多
    一個人、一個社會的創造進化,都是靠著這醇化的情感來推動、來組織、來調和,程度和方面有不同,而其作用只是一樣。信仰的生活,是個人和社會的進步團結最大的機能。總理說主義是「信仰」,就是很明顯地說明冷靜的理智不化為熱烈的情感時,絕不生力量。我們在無論什麼地方,都看得出日本人的民族意識是很鮮明的。他們那一種「日本迷」,正是他的鮮明的民族意識增高到了極度的時候變成的無意識作用。
  • 日本真是一個「可怕」的民族
    相信很多去過日本的人,都會對日本這個國家有很大改觀,會喜歡上這個國家。因為日本大和民族實在是一個可敬的民族,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下面我簡要地談一談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可以說,日本人在垃圾分類方面做得非常好,日本垃圾分類比國內還要嚴苛,日本居民會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可扔不同類型的垃圾,所有的日本人基本上都可以毫無抱怨地做到這些,因為這些已經成為習慣,深入骨髓。另外,日本闖紅燈的情況也非常少,日本行人都會耐心等待紅燈,基本沒人闖紅燈,都很遵守交通規則。
  • 金燦榮教授:即便有一天我們做一把手,我們也要尊重說英語的民族
    不知道大家在平時刷短視頻的時候,有沒有刷到過金燦榮教授的演講。反正我是經常在短視頻平臺上,經常看到他和金一南、張維為、陳平等人的演講。這幾個人的演講風格雖然各不相同,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沉穩冷靜,但是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很自信。
  • 地理分散,語言多元,信仰複雜,印尼靠什麼實現民族和國家認同
    弄巧成拙,殖民主義下「倫理性政策」卻開啟了民族獨立意識在荷蘭殖民南亞群島的時空裡,殖民者突然意識到如果要對在這片土地進行長期的管控和保證殖民的穩定,應該建立起一個強大的殖民政府和挖掘一些當地居民來共同管理。而且必須把原來的純粹殖民掠奪手段轉變為「孵化」手段,這才符合經濟的持續發展。
  • 日本國家有多麼強大?一個護照能去190個國家,居然還包括中國
    現在的日本的軍事實力強大嗎?在二戰之前,日本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憑藉著自己強大軍事實力,開始大肆的去侵略著其他國家,佔領了當時的東亞的大部分地區,甚至想要吞併全世界。日本雖然是不可能擁有強大軍隊,但是他在世界上的軍事實力也很強大,最重要的是經濟方面和科技遙遙領先。而我們今天說的是,日本能夠讓190個國家免籤證,在這些國家待一段時間,最重要的還是他們公民的素質。
  • 日本最高的民族信仰——靖國神社供奉的三個中國人,第三個是「饅頭...
    日本是信仰神道教,神社也是日本人祈福的一個場所。靖國神社,在日本人看起來是一種民族信仰的地方,裡面供奉就是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在靖國神社裡,供奉是二戰之後的日本戰犯,很多也是頭等侵華的甲級戰犯。
  • 明明是一個民族,後來被異化成妖怪,日本歷史上的「土蜘蛛」
    「土蜘蛛」,這個名詞聽著還挺嚇人的,喜歡二次元的朋友可能有聽過這個詞,這是傳說中日本的一種妖怪,日本這個國家我們知道,民間「泛靈信仰」比較廣泛,然後流行文化發達,所以一些民間傳說的神怪妖魔形象容易被用到流行文化元素當中。土蜘蛛也是一樣,在日本傳說中,這是一種體形異常巨大的蜘蛛,經常在山中出沒。
  • 馬來西亞:不僅有優美的風景,還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
    我們喜歡旅遊,並不全是因為那裡的風景有多美,我感覺我們更多的是享受著旅行帶來的樂趣和經歷。這次的馬來西亞之旅就讓我收穫頗多,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他也是個以農立國的民族,因此維持著許多原始信仰,特別是各民族濃厚的宗教色彩。所以這裡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尋的樂趣。
  • 上將:日本從不缺戰爭衝動 中國須有強大力量
    正如毛澤東所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以抗日戰爭為開端,以艱苦卓絕的奮鬥和犧牲贏得的勝利,使蘊藏在我們民族內部的無窮力量得以煥發。沒有什麼比戰爭更能塑造一個民族的品格,也沒有什麼比戰爭更能反映一個民族的血性、胸懷、膽略。
  • 左手菊花右手刀的民族,在這本豆瓣評分8.2的書裡寫得淋漓盡致
    《菊與刀》這本書豆瓣評分8.2,位居社科類熱門圖書第三位,是一本值得我們深思的書,值得我們去典藏,去細細品味。雖然這本書是描寫日本文化和他的一部分歷史,但也能激發人們的民族認同感以及理想目標。但這並不是重點,當我看完這本書,從中得到了很多知識和感受,有利有弊,值得借鑑。
  • 原因很簡單,只因中國是個值得尊重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作為主要的發起國,為很多的國家帶去了災難。並且全球的60多個國家都捲入了戰場,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開始更加的瘋狂。二戰的開端就是德國用閃電戰將奧地利和波蘭,這兩個國家毫無還手之力,接受了投降。隨後德國進攻法國,奇襲蘇聯,整個歐洲都被捲入了戰場。
  • 看到日本的教育,明白了日本強大的原因,值得家長們學習借鑑
    中國獲得諾貝爾獎一共有三個人,他們叫屠呦呦、楊振寧、莫言。中國這麼多人,得諾貝爾獎的只有三個,日本人那麼少,從2000年到2020年的時間,卻每年都能獲得諾貝爾獎。日本的教育有什麼特點?3、團隊意識日本家長和老師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有一個日本孩子跳高的視頻火了,開始時孩子跳高好幾次都不成功,差點大哭。
  • 他治理古埃及有哪一些辦法?尊重人民信仰是其中之一
    有了富足的糧食,就吸引來了一批又一批人們來到這裡,從此,這片土地有了發達的農業,有了文明,接著就有了政治,逐漸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兩個王國。在埃及古國中,法老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高的地位,大家在電影中肯定也對法老有或多或少的了解,那些人似乎擁有魔法一般,讓整個國家臣服於他。那麼今天就和大家討論下古埃及的一位法老,他也是古埃及的第一位法老,是埃及最早的統一者---米尼茲。
  • 這次疫情期間我看到了國家的潛力和強大
    經歷了這次疫情的考驗,我們中國將會變得更加的堅強,更加的勇敢的面對一切。這次疫情期間,我看到了中國的巨大潛力和強大的執行能力。也看到了全民團結一致的那種戰鬥力和決心。我為生長在中華大地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我們中國人團結的象徵。
  • 『面向大海,春暖花開』,一個民族的復興,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的這首詩廣為傳誦,甚至有被沿海的房地產開發商用來做廣告詞的先例。但很少有人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出自猶太舊約,希伯來文稱作《塔納赫》)裡有一句話說:「面向大海,春暖花開」,用來 形容以以色列是上帝的「應許之地」,是一個流淌著奶和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