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2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關心奉賢大小事,關注「上海奉賢」一手掌握!
重溫四史故事,汲取信仰力量
為增強「四史」學習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
推進「四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不斷向縱深發展
陪伴廣大黨員群眾度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小編特地準備了
國慶「四史」微課堂
黨史篇
《1921點亮中國》
系列紀錄片第二集《潮動》
本期《潮動》將說到:
1919年夏天,「五四」運動爆發後的第四天,蔡元培為保護學生、保全學校,提出辭去北大校長一職。而已經被罷去文科學長的陳獨秀,在6月11日,身著「白帽西服」、在北京宣武門外的新世界遊藝場屋頂花園,因散發他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而被捕入獄。
陳獨秀被捕後,全國輿論一片譁然,上海報紙反應最為激烈。《民國日報》全文發表陳獨秀的《北京市民宣言》,《申報》則將陳獨秀被捕形容為文字獄。上海其他如《時報》、《神州日報》、《時事新報》等各大報紙都紛紛發表消息、評論。
1920年3月31日,寓居上海的孫中山在寓所宴請陳獨秀。兩人第一次見面,他們的話題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直至新文化運動和五四。
1920年4月,陳獨秀搬入了他的安徽老鄉柏文蔚的舊宅——法租界的環龍路漁陽裡。在這棟磚木結構的二層小樓裡,陳獨秀閱讀了大量馬克思主義書籍。
《新中國史》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發展同亞非國家的友好合作和睦鄰關係是新中國外交的重要方面。1953年12月,在同印度的談判中,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印度方面的贊同。他說:「新中國成立後就確立了處理中印兩國關係的原則,那就是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處的原則。」
1955年4月,周恩來率團參加了在印尼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這次亞非會議是第一次完全由亞非國家自己發起舉辦的國際會議,29個亞非國家的代表團參加了會議。亞非會議是周恩來繼10個月前日內瓦會議之後參加的又一次重要的國際會議,這次會議是新中國擴大外交成果,與更多亞非國家增進交往的重要舞臺。在這次會議上,面對某些國家代表對共產主義和中國的攻擊和造謠,中國代表團沉著應對,周恩來在大會上的發言獲得絕大多數國家代表的贊同。
亞非會議為新中國贏得了更多的國際朋友,人們從周恩來身上看到了新中國的形象,增強了對新中國的了解和信任。會後,新的外交局面迅速打開,有近30個國家與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改革開放史》篇
199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等獲通過
1991年3月25日——4月9日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舉行。
李鵬代表國務院作《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的報告》。綱要提出,1991——2000年的總目標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戰略目標,把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在大力提高經濟效益和優化經濟結構的基礎上,國民生產總值按不變價格計算,到本世紀末比1980年翻兩番。人民生活水平從溫飽達到小康。會議根據李鵬總理的提名,決定任命鄒家華、朱鎔基為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為國務委員。
會議還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法》。
《社會主義發展史》篇
2012年 中國共產黨
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
2012年11月8日-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2268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國8200多萬黨員。胡錦濤作《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報告。
胡錦濤在大會上作報告
大會總結過去5年的工作和過去10年的基本經驗,確立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提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確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對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全面部署,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出明確要求。
大會通過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將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資料:柘林鎮
原標題:《迎國慶、學「四史」,柘林國慶「四史」學習微課堂開講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