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故宮收藏的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部分作品
此後大千的藝術思想、創作手法產生重大轉變,例如:重視佛像與人物畫、重視線條、追求復古的勾染、變小巧為偉大、變苟簡為精密、女人都變為健美等等,開創出精麗、雄健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本次展出《摹釋迦說法圖》、《摹榆林窟唐菩薩立像》、《摹宋代伎樂》等人物畫,體現其生動、流暢的線描,濃豔、端莊的色彩,精神飽滿的人物形象。這些佳作不僅再現了古代壁畫的神韻,同時也見證大千如何化古為新,獨闢蹊徑。
-
誠軒2020秋拍:張大千《大千狂塗冊之三》540.5萬成交
2020年12月12日,北京誠軒拍賣2020秋季拍賣會,中國書畫一專場正在北京崑崙飯店舉行,張大千(1899-1983) 《 大千狂塗冊之三》以 540.5 萬成交。《大千狂塗冊之三》為雙面冊,共十二開,首創於1956年,並在1961年潤色、對題,與臺北歷史博物館的重要藏品《大千狂塗冊之一、之二》原為一套三本,繪贈畫家表弟兼知己好友郭有守,被臺灣學者巴東評為「是其生平得意的『私房畫』」。
-
張大千《高士賞梅圖》
這幅張大千《高士賞梅圖》,是吉林省博物館於1960年在北京寶古齋購得的一件藏品。畫面繪有兩位高士,其中的一位右手拄杖左手持梅,另一位拱手而立,二人賞梅行吟。該幅畫作的關鍵之筆在於人物之眼睛,正如顧愷之所言「四體妍媸,無關於神明,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眼睛是中國人物畫的神明,是畫家表現人物的精神所在。
-
張大千——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
張大千,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裡港人,齋名大風堂。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城郊安良裡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遊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
-
內江:張大千齊白石真跡 齊齊亮相大千故裡
昨日,省文聯、內江市委、內江市政府主辦的「紀念張大千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隆重舉行。內江市第五屆張大千國際書畫作品展展出了張大千、齊白石等名家25幅真跡作品,內江投入警力512人護衛,市民排隊觀賞。
-
張大千1945年繪《峒關蒲雪圖》:師古思變 以古開新
唐代畫家楊昇創作《峒關蒲雪圖》,明董其昌曾數次臨之,至近現代吳湖帆、張大千、陸儼少等也曾多次繪之。 張大千重彩山水畫風,與同儕吳湖帆由明清而元宋、謝稚柳專意於宋人皆有所不同。張大千的山水畫自上溯元人王蒙後,有過一個師法宋畫的過程。隨即便西渡流沙,一頭扎進了晉唐畫風的輝煌絢麗之中。面壁三年的閉關修煉,不但令其人物畫獲得鳳凰涅槃式的重生,也促進了他山水畫脫胎換骨式的新變。
-
張大千愛猿養猿六十年不間斷畫猿
■收藏周刊記者 陳福香/整理 他一輩子喜愛珍禽異獸 畜猿亦是他晚年的喜好之一 謝家孝在其《張大千傳》一書中,特請大千詳細敘述了他「黑猿轉世」的傳言經過:大千出生的前一天晚上,其母曾友貞夢見一白髯長袍長者用銅鑼託著一隻黑猿交給她,並叮囑「要小心照顧黑猿,它怕葷腥,怕拘束」。次日黃昏,母親生下大千。家人親友皆言其為「黑猿轉世」。
-
張大千故居:遺世獨立的南方「佳人」
張大千所繪敦煌飛天(圖據網絡) 彼時之金牛壩也就是如今之金牛區。據記載,當時的金牛壩還保留著田園風光,長滿青松、銀杏、古楠,在菜花和苕花開放的季節,金牛壩一片繁花似錦。張大千偶爾植樹,故居門口的一棵大樹就是張大千當年親手所種。 大千故居建成於張大千新婚不久之時。張大千先生是一位全能畫家,無論是山水科,花鳥科,還是人物科,他都信手拈來。而在人物科中,大千先生一輩子畫得最好、畫得最多,並且樂此不疲的,當屬美人圖。古今中外的美人他都喜歡畫,而且都能畫,而他本人的一生也從不缺美人,曾四度娶妻。成都的這所故居,便是他與成都俏佳人徐雯波結為連理後的新居。
-
四川內江,國畫大師張大千故鄉,有大千路,還有大千雞塊和大千幹燒魚
國畫大師張大千故鄉 四川內江,素有「川南咽喉」和「巴蜀要塞」之稱。之前,專業行走從未來過,這算是我第一次踏足此地。來了內江之後才知道,這裡竟是國畫大師張大千的故鄉。1899年5月10日,張大千出生於內江市市中區城郊安良裡,即現在的市中區公園灣半坡井「芭蕉井」。
-
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高清36幅!
張大千 臨摹敦煌觀音像張大千 臨摹敦煌觀音像(局部)張大千 臨摹敦煌觀音像(局部)張大千 臨摹敦煌觀音像(局部)張大千 臨摹榆林窟水月觀音張大千 臨摹榆林窟水月觀音(局部)張大千 臨摹榆林窟水月觀音(局部)張大千 臨摹敦煌觀音像張大千 臨摹敦煌觀音像(局部)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作品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作品
-
張大千文獻中心在省圖落成 - 騰訊內容開放平臺
川報觀察記者 吳曉鈴 吳夢琳 6月22日,張大千文獻研究中心在四川省圖書館正式落成,新落成的文獻中心將以千冊珍稀紙質文獻和「張大千文獻資料庫」,以不同方式向公眾展示張大千先生文化創作精品,讓公眾更深入了解「500年來一大千」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卓越成就。
-
18年升值20倍 張大千《驚才絕豔》華藝國際HK$9,676萬成交
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張大千50年代創作的《驚才絕豔》。這幅以「紅拂女」為題材的畫作,在激烈競投下以HK$8,200萬落槌,連傭HK$9,676萬成交,18年升價20倍之多。張大千《驚才絕豔》在華藝國際以HK$8,200萬高價落槌說精彩成交前,先為各位簡介這間拍賣行。
-
張大千抗戰時期畫作亮相三峽博物館
記者 黃清嫻 攝 本報訊 (記者 黃清嫻)7月13日,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四川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重慶大學藝術學院主辦的「三千大千——張大千抗戰時期繪畫作品展」在三峽博物館4樓臨展廳開幕。 「三千大千」源自佛家的宇宙觀「三千大千世界」,是張大千法名的來源,也是他的常用印章名,更寓意他在繪畫中創造出的大千世界。此次展覽以此為題,旨在紀念張大千誕辰120周年。
-
朱浩雲:走近張大千(美食篇)
經常出現的人物有張大千、餘叔巖、胡適、錢玄同、徐燕蓀、胡佩衡、吳鏡汀、唐魯孫等文人墨客,就連一代梟雄張作霖、皇帝弟弟溥傑也是春華樓的常客。由於張大千是聞名海內外的大畫家,他居京時,最喜歡吃春華樓飯莊老闆白永吉做的菜,當時北平人就流行「唱不過餘叔巖,畫不過張大千,吃不過白永吉」的說法,說的正是三個人的絕活,他們三人曾在春華樓合過影,可惜照片沒有找到。
-
少白湯發周分享:天津美術出版社舊藏齊白石的好友張大千書畫精品
今秋《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專場中,將呈現一組天津美術出版社舊藏的張大千精品,題材涵蓋花卉、人物、山水,且均經多次出版、著錄,堪稱一組來源可靠,題材全面的張大千精品佳構,陣容齊整,殊為難得。大千以繪山水名家,兼工花卉。吳門拙政園寶枝山茶花最為擅名,吳梅村有雲錦朝霞之詠,因以題其端。七十五叟俞陛雲。鈐印:階青、七十以後作邵章(1872-1953)題:大滌雲門各擅能,花枝奇古欲龍騰。世間多少丹青眼,那識青城司葦僧。大千以摹清湘山水能亂真得名,出其餘技寫人物花鳥亦復前有家數。此幅宗老蓮父子傑構也。後被《張大千書畫集》收錄。
-
張大千畫雲海,領略大千美景!
張大千 《黃山雲海 》 張大千是全能型畫家,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於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工筆,無所不能,無一不精。詩文真率豪放,書法勁拔飄逸、外柔內剛、獨具風採。 他的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他的治學方法,值得那些試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畫家們借鑑。今天分享的是大師張大千筆下那些攝人心魄的雲海畫作!他以浪漫精妙的美學精神,為我們創造出了一個至美的人間仙境!
-
【保利拍賣十五周年】張大千的潑寫世界
張大千,他的繪畫藝術早已聞名全世界,在民國時期,就已經聞名於全國。奇氣橫溢的才調,令人眾人難忘。張大千濃髯如雲,雅者說笑,豪情縱橫,很多觀賞者可以明顯的發現到他的畫筆正是從他的性格中來的。最初大千的盛名是他善寫古人。誠然,他所寫石濤、八大幾可亂真,但其中很多也凸顯了自己的面貌。
-
500年獨他一人,畫壇奇蹟,東方巨匠張大千!
1941年至1943年,張大千在敦煌共臨摹作品276件。這一經歷,使得張大千的藝術創作產生了極大的轉變,人物形象更加飽滿生動,線條流暢而富於變化,賦色濃豔又不失端莊,與單純的文人畫風拉開了距離。經過敦煌藝術的洗禮,他的視野更開闊,氣勢更恢宏,技巧更嫻熟,手法更多樣,藝術水平上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
張大千紀念銅章
今年是我國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誕辰110周年。
-
賞畫識人,張大千繪《彩蝶牡丹》
比如近代國畫大師張大千是個怎樣的人?在他的畫作中就能感受出來。這幅《彩蝶牡丹》是張大千工筆重彩花卉代表作,試著通過欣賞這幅作品,總結一下張大千的性格特徵。張大千畫鞓紅,流露出他霸氣的一面。仔細看畫中牡丹,張大千用金線勾勒出花瓣輪廓,讓牡丹花顯得更加華美。這中貴氣,似乎在說,張大千也是富貴中人。張大千對於生活質量有很高的要求,他對於繪畫工具的要求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