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畫識人,張大千繪《彩蝶牡丹》

2020-12-10 薩培喇談藝錄

喜歡一個人作品之後,就會對作者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想要知道作者的為人、作者經歷、作者的脾氣秉性。想要了解這方面的信息,可以找傳記,年表詳細閱讀。不過想要尋找到更深刻一些的信息,恐怕還要去作品中尋找。

比如近代國畫大師張大千是個怎樣的人?在他的畫作中就能感受出來。這幅《彩蝶牡丹》是張大千工筆重彩花卉代表作,試著通過欣賞這幅作品,總結一下張大千的性格特徵。

張大千 彩蝶牡丹

工筆花卉作品在技法上相對單一一些,但並不是說誰能畫好。工筆在創作工程中,先打線稿,然後定稿,之後還要過稿,這才算完成前期工作。中期工作要考慮作品如何配色,在三礬九染的過程中,是否要進行顏色的疊加。顏色解決了,最後還要進行細節的調整。這樣一幅嚴謹工細的作品,沒有幾個月的時候,是畫不完了。從中可以看出來,張大千是個有耐心的人。

畫中有翠竹數杆,與牡丹相伴而生。在傳統文化中,竹子是雅致的象徵。工筆作品最怕流露俗氣,張大千畫了翠竹,就是為了提升作品的格調。至於粉蝶翩翩,更增添作品的自然氣息。從這個細節能夠看出,張大千有傳統文人風流自賞的一面。

張大千 彩蝶牡丹 局部

畫中的牡丹叫「鞓紅」,這個品種的牡丹原產於青州,又叫「青州紅」。宋代文人有簪花的習慣,這種深紅色牡丹特別受歡迎,由此鞓紅成為牡丹中的名貴品種。如果說牡丹是畫中之王,那麼鞓紅就是王者中的王者。張大千畫鞓紅,流露出他霸氣的一面。

仔細看畫中牡丹,張大千用金線勾勒出花瓣輪廓,讓牡丹花顯得更加華美。這中貴氣,似乎在說,張大千也是富貴中人。張大千對於生活質量有很高的要求,他對於繪畫工具的要求就更多了。

張大千 彩蝶牡丹 局部

張大千畫牡丹,採用了雙鉤填彩的方法。這種技法流行於宋代,幾乎所有宋人花鳥畫家都會這種技法。張大千在此基礎上也有創新,他在設色過程中引入了明暗變化,讓牡丹花更加鮮活,簡直到了讓人想要伸手採摘的程度。張大千是個有想法的畫家,他願意嘗試,他不會被傳統所束縛。

可以總結一下了,張大千有耐心、有文人意氣,他喜歡享受生活,他也渴望淡泊高雅。對物質生活有要求,但又不會被物慾所困擾。他喜歡嘗試,他願意創新。

張大千 彩蝶牡丹 局部

一個人會有很多面,一幅作品不能展示出作者的所有特徵。根據作品推測作者的脾氣秉性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大家也可以找來一些作品,試著分析一下。

拓展閱讀

博採眾長,陳少梅繪《層巒峭壁》

別有洞天,錢松喦繪《京畿山水》

國畫技法描繪異域風情,石魯繪《漁家》

浪漫抒情,妙筆寫意,張大千繪《匡廬飛瀑》

相關焦點

  • 布局精妙,一步一景,張大千繪《溪山圖》
    這幅《溪山圖》就是典型的傳統面貌,畫中一步一景,構圖精妙,讓人真想走入畫中,和山水為友,享受松風泉聲帶來的妙趣。張大千 溪山圖《溪山圖》是張大千中期作品,創作於1946年。這個階段,張大千在四川一帶遊歷,蜀中奇美的山水對他創作影響很大。畫中出現的奇峰怪石匯總了蜀中多處名勝風光。
  • 大千人物——張大千繪觀音像
    張大千(1899~1983),原名正權,改名爰、又名季、季爰,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畫室名「大風堂」。四川省內江市人。早期研習古人書畫,後旅居海外。張大千作品題材廣泛,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皆精。畫人物多採古裝,借人物以抒情懷;畫翎毛花卉或工筆或寫意,清潤秀麗,落落大方;山水涉筆成趣,點畫新奇,富有詩意。
  • 渾厚雄奇,筆墨恣意,張大千繪《潮音洞》
    張大千的畫作有一種貴氣,也有一種逸氣,看多了會覺得華美。這樣的印象很難扭轉。對於藝術大師來講,在藝術創作中可以駕馭多種風格。這幅《潮音洞》是張大千創作於20世紀60年代的作品,通過這幅畫,讓你看到一個和印象中不一樣的張大千。整幅作品沒有貴氣,也沒有強調逸氣,撲面而來的是一股生氣。
  • 無法而法,乃為至法,張大千繪《山居圖》
    從很多資料中可以了解到,張大千晚年眼睛不好,對於他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於是才有了構建在潑墨基礎上的潑彩。這幅《山居圖》屬於潑彩作品中的青綠潑彩,用自由幻化的色彩,讓人對青綠山水有了新的理解。說到張大千和石濤,也許很多人會想到,張大千臨仿了很多石濤的作品。有些作品竟然騙過了黃賓虹這樣的畫壇大師。換一個角度看,張大千是真正理解石濤的人,否則他不可能學到石濤的神韻。石濤的藝術思想和創作觀念,都被他寫入到《苦瓜和尚話語錄》之中。這本書一共有18個章節,講述了石濤對創作的種種感悟。在這本書中,石濤提出了一個創作理念,無法而法,乃為至法。
  • 餘文華:擅長畫牡丹,是張大千的入室弟子
    餘文華:擅長畫牡丹,是張大千的入室弟子圖/餘文華 文/秋香餘文華的一生都有不少非常優秀的作品,在藝術領域,每天都在一絲不苟地耕耘著。▲餘文華他也是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入室弟子,他尤其擅長山水畫以及花鳥畫。在花鳥畫中又尤其擅長畫牡丹。
  • 運用抽象主義手法,描繪人間仙境,張大千繪《山邨煙月》
    近代藝術大師張大千在寫意的基礎上又前行了一步,將潑墨潑彩與傳統皴染成功結合,終於畫出了夢幻空濛的山水。欣賞他的山水畫就像看到了人間仙境,把想像中的美景具象化。寫實的筆法與寫意的潑彩,讓畫作充滿了靈性。看到這裡,浪漫已經不足以概括畫面的美感,張大千已經在山水畫中探索抽象主義與傳統技法的融合。
  • 洛陽賞牡丹之行
    由於對洛陽牡丹情有獨鍾,不時在耳畔響起著名歌唱家蔣大為《牡丹》之歌,更加激起我親赴洛陽一睹牡丹風採的熱情。四月的春風吹過,綠色悄然而至。記得,去年5月藉助長假期間,乘大巴車經過10多個小時的旅途,親赴洛陽觀賞牡丹,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難以忘懷。牡丹在洛陽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洛陽牡丹甲天下」千古流傳。然牡丹並非洛陽獨有,何以「甲天下」?宋代詩人歐陽修說得好:「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 張大千1945年繪《峒關蒲雪圖》:師古思變 以古開新
    原標題:湯哲明帶您賞讀上海嘉禾2018春拍張大千《峒關蒲雪圖》 張大千一生「視藝術如生命」 熟悉張大千的人都知道,他一生的畫風大抵可分三個時期:第一期遍學五代諸位名家,表現清新俊逸的文人畫風。
  • 賞牡丹何必去洛陽!鞍山人在家門口就可以賞盡天下牡丹
    天之驕    洛陽牡丹甲天下,暮春時節,花朵盛開,碩大無比,清香四溢,冠居群芳。鞍山人賞牡丹不用南下洛陽,在家門口就可以賞盡天下牡丹。海城牡丹園從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引進了一大批有特色的牡丹品種,現有牡丹10萬株,品種花色400餘種,反季節牡丹80餘種。
  • 張大千的這些畫,乾乾淨淨!
    江南鶯亂草如茵 正有觀河面皺人 張大千 巫峽清秋 張大千 荷塘
  • 張大千《高士賞梅圖》
    這幅張大千《高士賞梅圖》,是吉林省博物館於1960年在北京寶古齋購得的一件藏品。畫面繪有兩位高士,其中的一位右手拄杖左手持梅,另一位拱手而立,二人賞梅行吟。該幅畫作的關鍵之筆在於人物之眼睛,正如顧愷之所言「四體妍媸,無關於神明,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眼睛是中國人物畫的神明,是畫家表現人物的精神所在。
  • 張大千再傳弟子鄭鴻光 鄭鴻光寫意花鳥畫欣賞
    張大千再傳弟子鄭鴻光國畫牡丹《富貴花開春滿園》作品出自:易從網  鄭鴻光的牡丹雖然畫法具像寫實,但更加注重「奪造化而移情,遐想若登臨覽物之有所得也」的怡情作用。故而他的牡丹不僅光彩照人,而且意象清新,意境優美,可觀可賞,可遊可居,令人久看之下,俗慮俱滌,心清神寧。此作品可用於家居裝飾,過節送禮,更有著較高的收藏價值。
  • 大師筆下繪牡丹,紙上花開真國色
    牡丹雖美卻極難畫好,這幾位大師筆下的國畫牡丹作品,值得一看。一、陳半丁(1876--1970),20世紀初期到中期北京畫壇的領軍人物,一代花鳥畫大師。筆下牡丹作品筆墨蒼潤樸拙,清新明麗,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享譽中國畫壇,深受大眾喜愛。
  • 【賞牡丹】四月賞牡丹最全攻略,果斷收藏!
    都道邙山的牡丹園裡的牡丹長得最美,而國家牡丹園是我市最大的牡丹基因庫。很多人問我千年牡丹王長得什麼樣,而我只想說百聞不如一見,請大家親身去感受千年牡丹王帶給我們生命的絢麗與感動吧!這個長時間了,這麼多人不知道白馬寺對面就有個牡丹園。神州牡丹園,有數億萬年天然形成世界罕見的牡丹石,有三百多年樹齡的牡丹王。從白馬寺出來,拐個彎兒,就可以賞牡丹啦!園內品種:皇冠、雪迎桃花、玉面桃花、百園紅霞、冠群芳等。該園精品牡丹有近百個品種,如花徑18釐米的姚黃,還有豆綠、島錦、日本花王、日本太陽等。主要賞花點:國韻閣、富貴樓、天香會館和四季展館。
  • 青年女畫家王馨鴻 牡丹繪出旗袍美
    海外網11月3日電 中國青年女畫家王馨鴻女士,《牡丹繪》品牌創始人,擅長創作國畫寫意牡丹,其作品曾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並多次接受央視和新華社的專訪。其獨特之處是在真絲面料上創作國畫和在真絲面料上手繪服裝。
  • 穀雨花、區分牡丹芍藥、認識荷葉牡丹:去洛陽賞牡丹,能收穫很多
    這幾天看到洛陽朋友拍攝的牡丹花開,縱然是因為特殊時期的原因、賞花人稀少,洛陽牡丹如期盛放、美麗依舊。幾年前的四月,為了賞牡丹,我們曾經專程去了一趟洛陽。按照往年的經驗,"穀雨"之後是洛陽賞牡丹的一個最佳時期,在民間諺語中也有"穀雨三朝看牡丹"的說法。因花期正值穀雨時節,所以牡丹花有了穀雨花之稱。當然,因為當年天氣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牡丹花的盛花期也會有些變化。牡丹已融入了洛陽人的生活。街道、小區庭院、單位綠化都少不了牡丹花的影子。
  • 花博會世紀館結構封頂,建成後將展現「彩蝶撲牡丹」畫卷!
    一幅栩栩如生的「彩蝶撲牡丹」畫卷,未來將展現在人們眼前。
  • 歷代名手畫牡丹,獨佔人間第一香
    古人常言: 「早知不入世人眼,買點胭脂畫牡丹」 可見幾百年來, 這個世界還是個「俗」人的世界。
  • 南京牡丹地圖來啦,帶你輕鬆賞遍金陵「國色天香」!
    春滿大地的時候,牡丹嬌豔飽滿的花朵在陽光下盡情舞動,美得流光溢彩。攝:馬義超牡丹的雍容華貴,讓清風白雲流連顧盼。暗香浮動,傲立群芳,故而世人盛愛牡丹。園中粉的、白的、紫的、紅的等各色牡丹已相繼盛放,等待遊客前去觀賞。為了延長牡丹花期,豐富遊客觀賞體驗,園區還特意從洛陽引進2000盆,8個品種的盆栽牡丹,花期可延長至五一期間。
  • 臺北故宮收藏的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部分作品
    1949年末,時任國民政府副總統陳誠受蔣介石指派,親命二十大隊二中隊長黃庭簡,火速派飛機送已經在臺灣的張大千飛返大陸成都,務必把張大千遺留在成都的字畫古玩等藝術珍藏品搶救出來。方形藻井中央畫大蓮花,周圍改用漢式線描,畫雲中環迴翱翔的飛天,給人仰視天體運轉之感。井內四角畫對稱花瓣,井外環以卷草、聯珠紋等,精美再現初唐的時代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