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市場上湧現出了大量龍頭企業,形成了一批技術體系和綜合解決方案。今日(12月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新津區了解到,定位鄉村振興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途遠公司獲得了1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交子遠洋(新津)新鄉村產業發展基金。這是鄉村振興解決方案提供商獲得市場和資本認可的體現,也展現了新津區「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2018年,中國天府農博園落戶新津區。新津區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以農博園為載體,通過在村(社區)植入「網際網路+分享經濟」模式,打造農商文旅體科融合發展的「共享農莊」項目,探索鄉村振興、扶貧奔康的新模式、新方法。
▲天府農博園
「共享農莊」項目形成了以住宿、旅遊和特色產品分享為核心的品牌企業,打造了完整的產業鏈條,構建了以遊客為中心的商業閉環,不僅有效盤活鄉村閒置資源,還帶動在地人群穩定就業、持續增收。新津「共享農莊」鄉村振興項目得到認可後,該模式又向全省30餘個對口幫扶和脫貧攻堅縣進行複製推廣。
此次融資,一個細節不得不注意,投資方交子遠洋(新津)新鄉村產業發展基金,是成都市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發起設立的「5+5+1」產業基金之一,也是由成都市產業引導資金與新津合作的投資基金,將重點投資於新津鄉村振興產業。這也是新津用產業基金的方式破解政策優惠的配比匹配問題的成功案例。一個高能級的大企業到一個地方落戶,光靠政府財政力量補貼是遠遠不夠的,新津通過產業基金的方式撬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的方法,來解決政策優惠配比匹配難的問題。
在解決企業發展難題上,除了產業基金外,新津還通過股權合作的方式破解要素資源配置難題、通過物業投資的方式來破解項目運作周期長的難題、通過專業化的服務方式破解企業成本壓力,用新的思維和新的方法來解決新津繞不過去的項目落地難題,助推企業儘快落地,儘快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天府農博園
目前,除途遠共享農莊外,新津還吸引了藍城農旅、新希望、58農業等一批頭部企業紛紛跨界到鄉村,引入了天府農業MCN「新流量」賦能,與新希望草根知本推進「產融合作」,積極開展與新農創、阿里的合作,以鄉村為底板,探索商業模式迭代,用創新的思維連結鄉村與城市,裂變出了一系列連結鄉村細分領域的新項目,培育以鄉村為場景的新經濟業態。
據了解,新津將依託中國天府農博園,打造「中國農業達沃斯」,彰顯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並致力打造「數字農博+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平臺。
帥會師 紅星新聞記者 雷浩然 圖據新津區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