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金同心 「共享農莊模式」助力脫貧奔康

2020-12-20 成都日報

盛夏的阿壩州小金縣,蘋果園裡綠蔭滿地,涼風習習。在沃日鎮木欄村的蘋果園裡,多了幾間嶄新的小木屋,令果園變成童話世界。

這是小金首個蘋果共享農莊,作為2019年新津縣重點援助項目,總投資1200萬元,今年7月將建成試運營。「農博+」小金蘋果共享農莊COPY自對口援助小金的新津縣。去年,以「三途一斯」模式在中國天府農博園核心區——新津興義張河果園子社區建設的共享農莊取得了成功。而今,這一模式被搬到小金,成為當地鄉村旅遊迭代升級、群眾脫貧奔康的好方法。

小金蘋果、小金玫瑰、小金車釐子……小金農產品名聲在外,四姑娘山、夾金山……富集的生態旅遊資源受到遊人追捧。過去受地理、交通、區位制約,豐富的資源未有效開發利用。近幾年來,在新津縣援藏工作隊的籌劃和幫扶下,小金的優勢資源正被發掘出來,農旅融合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津金同心,從「輸血」到「造血」,產業培植、環境改善,小金群眾在通往小康的路上飛奔著。

複製新津張河果園子共享農莊 與小金蘋果園進行資源嫁接

如果你小時候夢想過住在果園裡,伸手就能摘到果子,那麼今年7月,這個小目標就可以實現了。

自今年5月開工,短短一個多月時間,沃日鎮木欄村的蘋果園裡已經建起12幢小木屋。這是途遠的爆款「集趣」快速裝配式小木屋,裝配時間僅需幾個小時。面積雖然不大,但內部生活設施齊全。這種建築產品非常適用於小金以及類似偏遠地區的旅遊住宿。

看到正在建設的蘋果共享農莊,沃日鎮黨委書記楊敏非常高興。她說,小金蘋果是有名的特產,但蘋果價格隨市場波動,價格低的時候農民的收入就少。建蘋果共享農莊,是將小金原有的優勢資源與新津的優勢平臺進行嫁接,農旅融合,會產生「1+1>2」的效果。

為什麼說在小金建蘋果共享農莊是一種複製和推廣呢?這得從2018年10月突然爆紅網絡的新津張河果園子共享農莊說起。

2018年,新津依託張河果園子社區周邊閒置土地資源,由集體經濟組織採用土地「流轉+入股」,與新津文旅集團組建項目公司,引入「三途一斯」建設運營「集趣·農博園·共享農莊」項目。

「三途一斯」是指途遠、途家、途禮、斯威登。利用途遠BPC裝配式建築新建特色民宿,通過途家指導有意願的當地居民按照「非標」要求改造閒置農宅,由斯維登、途家及OTA線上遊客導流平臺進行運營及推介,植入途禮中心搭建在地農特產品線上分享電商平臺。

張河果園子共享農莊開業以來,不僅「小木屋」在周末及假日訂單爆滿,周邊村民把自己閒置的房屋改造成民宿,由途家線上平臺進行導流,今年五一期間開張兩天就有訂單了。在「網際網路+分享經濟」護航下,這一共享農莊成為成都新興網紅打卡地和近郊鄉村旅遊精品民宿新IP,迄今為止已接待遊客參觀入住1萬餘人次。

村民和村集體入股農莊

不僅保底分紅,還能就近就業

今年4月底,木欄村蘋果共享農莊項目舉行了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入股籤約儀式,共有10戶村民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用土地和地面果樹、房屋等入股。之後,蘋果共享農莊迅速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如今,蘋果共享農莊即將開業,附近的群眾在談起這一「新生事物」時,語氣裡透露出興奮和期待。「真沒想到,這麼一間小木屋裡有客廳,有臥室,還有廁所和洗澡間。」一位村民在參觀了小木屋的內部設置後發出感嘆,「等今年秋天蘋果熟了,遊客住在果園裡好巴適。」

木欄村支部書記龍華貴介紹,蘋果共享農莊一期佔地面積55畝,輻射周邊4000餘畝蘋果產業園,村民入股後,不僅有保底收入,等項目開始運營掙錢了,還會按股份進行分紅。項目正式運營後,可帶動木欄村、官寨村600餘戶村民就地就業、就近增收。

新津縣一位負責人介紹,共享農莊在複製推廣時,也要遵循「三權分置」原則,在不改變農民所有權前提下,將農村閒置資源根據市場需求改造成田園生活、度假養生、文化創意等業態場景,通過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進行全產業鏈運營和服務,形成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互動」、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新型產業模式。

通過「政府主導、村集體牽頭、農民參與、市場運作」,「農博+」小金蘋果共享農莊項目將促使農民變股民、農房變客房、田園變公園、現貨變期貨,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美,並力爭將木欄村打造為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省級鄉村振興示範點位。

專家訪談

「共享農莊」推動農民參與利益共享

全產業鏈專業運營解決鄉村旅遊困境

程勵:四川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旅遊學會山地旅遊專委會主任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後,鄉村旅遊發展備受關注,因為這切實關係到產業融合發展、廣大農民在發展中獲得切實的利益共享,這需要在農民、集體與社會投資者的多方利益共享與均衡中得以真正實現。共享實際上也成為當前全域旅遊發展所關注的核心環節,這是當前鄉村旅遊發展所需要面對並真正解決的瓶頸。我們認為不管社會與環境面臨怎樣的多元複雜性,鄉村旅遊發展應當帶來經濟共享、社會共享、環境共享、文化共享,而不應當是單一群體的獲益或者對農民權益的剝奪。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新津縣在小金縣實施的共享農莊,充分遵循了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三權分置」原則,成功地在藏區農村將林地資源根據「三途一斯」模式,改造成田園生活、度假養生、文化創意等「共享農莊」,尤其是通過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進行全產業鏈高水平專業化運營和服務,解決了鄉村旅遊缺乏人才、缺乏資金、缺乏技術以及缺乏平臺的困境,已經初步形成了「三產融合」、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的新型產業模式,值得在我省鄉村旅遊發展中予以推廣。

探訪援助項目 見證民生改善

據了解,新津縣對口幫扶阿壩州小金縣以來,先後派遣援藏幹部人才150餘人,投入各類資金6200餘萬元,完成蘋果、玫瑰、蔬菜種植示範園等45個項目建設,啟動阿金犛牛肉深加工基地等3個項目建設,幫助小金縣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17.6%降至目前0.12%,並於2018年10月、2019年2月分別通過阿壩州和四川省「整縣脫貧摘帽」驗收評估。

高山玫瑰種植加工基地

在位於達維鎮冒水村的玫瑰種植及加工基地,20多位採花工正在玫瑰園裡辛勤勞作,手指靈巧上下翻飛,筐裡很快便裝滿了玫瑰花。這些玫瑰將被加工成精油、香料、玫瑰茶、玫瑰餅等,銷往國內外。

正在採花的張成英因為這個玫瑰基地實現了就近就業,從5到8月,在這個基地摘花、選花,每個月有近4000元的收入。這只是玫瑰為張成英帶來收入的一部分。目前,在張成英自家的土地上,種有兩畝多的玫瑰。由新津縣對口幫扶資金進行種苗補貼,合作社負責種苗發放和技術指導,農戶負責種植和日常管理,公司負責上門收購。

「農戶自己種的玫瑰,畝產400-500公斤,畝均產值9000元。」玫瑰基地負責人陳望慧介紹。

像張成英這種參與玫瑰種植的農戶,在小金縣已覆蓋9個鄉鎮22個村2200戶。通過參與玫瑰種植項目,留守的老人和婦女在家就能創造財富。

為了玫瑰產業從一產、二產延伸到三產,目前,新津縣正在鄰近的日爾鄉木椏村幫扶小金縣建設高山玫瑰博覽園,新津縣投入該項目的援建資金共計438萬元。通過項目實施,建立玫瑰種植生態建設示範區,提高深加工水平,建設農旅結合觀光體驗示範區,樹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樣板。

美興鎮石灰窯社區幼兒園

通過對口援助,建設學校、醫院、道路等基礎設施項目,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2018年由新津援建的美興鎮石灰窯社區幼兒園就是項目之一。

美興鎮石灰窯社區幼兒園位於小金縣城關二小內。走近這所幼兒園,可以看到三層小樓整潔明亮,樓下的滑梯、蹦床、鞦韆就是一個小型遊樂園。優越的硬體設施、良好的師資、溫馨的氛圍,小金的孩子們在這裡度過快樂的童年。

這是小金縣第二所幼兒園,2018年由新津縣援建。總投資614萬元(其中新津縣對口援助資金384萬元,小金縣地方配套資金230萬元)。建築面積1526平方米,設有大、中、小各兩個共六個班,每班配備「二教一保」,目前容納了252個孩子。

城關二小副校長劉繼富介紹,石灰窯社區幼兒園主要接收從各鄉鎮前來縣城務工人員的子女,有效解決小金城區「入園難」、「大班額」現象。

四姑娘山鎮衛生院

盛夏,四姑娘山迎來旅遊旺季。在四姑娘山鎮衛生院,常能見到因高反身體不適的遊客前來就醫。衛生院的氧吧寬敞明亮,靠牆擺放著兩排漂亮的沙發,牆上是整齊排列的供氧管道,幾位遊客坐在沙發上吸氧。他們感嘆道,「沒想到,這裡的醫療條件這麼好!」

去年,在新津縣興義鎮衛生院結對幫扶下,四姑娘山鎮衛生院實現了門診標準化、規範化建設,重點打造了底樓大廳、收費室、藥房、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室、遠程會診工作室、治未病中心、氧吧等。

在遠程會診工作室,醫生正為一位小金群眾開展視頻會診工作,通過與新津縣人民醫院視頻連線,傳輸影像資料,共同為這位病人會診。四姑娘山衛生院院長李雪梅介紹,遠程醫療診斷系統的搭建,提升了四姑娘山衛生院處理疑難急症病人的能力,節省病人外出就醫的時間和費用。截至目前,已為近百名小金群眾提供了遠程視頻會診、遠程醫學影像診斷服務。

相關焦點

  • 四川小金縣:津金同心奔小康
    原標題:四川小金縣:津金同心奔小康   「在蘋果
  • 四川小金縣:津金同心奔小康
    遊客李冰讚嘆的,是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沃日鎮木欄村的「津金同心·農博園·蘋果共享農莊」。在對口幫扶中,成都市新津區投入868萬元幫扶資金,引入「網際網路+共享經濟」的理念,引進以旅遊分享為核心的品牌資源,通過集體經濟股份化改革,引導村民和村集體將土地及果樹、房屋等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代村民持股,按股份給村民和村集體分紅;並以建設運營一批共享農莊為引爆點,帶動村民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
  • 「津金」同心 花香果甜產業興
    (原標題:「津金」同心 花香果甜產業興) 四川成都市新津區對口幫扶阿壩州小金縣以來
  • 「津金」同心 花香果甜產業興
    (原標題:「津金」同心 花香果甜產業興) 四川成都市新津區對口幫扶阿壩州小金縣以來
  • 成都新津:為小金脫貧奔康注入澎湃動力
    陽光下,新津區攜手小金縣,為脫貧奔康注入澎湃動力!  共建 讓黨建引領與社會參與攜手共進  彩林漫山,天空湛藍,白雲舒捲。從成都市新津區出發向西行,200多公裡外,四姑娘山下的四姑娘山鎮長坪村美不勝收。
  • 四川省小金縣建設「四好農村路」助力脫貧奔康
    精準脫貧 交通先行——四川省小金縣建設「四好農村路」助力脫貧奔康「道路通則百業興」,近年來,在交通運輸部的定點幫扶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將建設「四好農村路」作為高質量實現脫貧奔小康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通過努力實現鄉鎮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通達率、通暢率均達100%,為縣域經濟發展、全縣脫貧奔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並最終在2019年4月成為交通運輸部定點扶貧四縣中第一個摘帽的貧困縣。
  • 成都新津區「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受到資本認可 獲得億元融資
    12月10日,記者從成都市新津區獲悉:近日,從新津孵化出來的鄉村振興模式——途遠「共享農莊」受到資本認可,獲得1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交子遠洋(新津)新鄉村產業發展基金。新津以農博園為載體,通過在村(社區)植入「網際網路+分享經濟」模式,打造農商文旅體科融合發展的「共享農莊」項目,探索鄉村振興、扶貧奔康的新模式、新方法。
  • 津隴同心興產業 東西協作奔小康——「網絡精準扶貧—原產地探訪...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活動中,人民網天津頻道推出了「『津隴同心脫貧攻堅』網絡扶貧公益宣傳暨天津原產地探訪」活動系列報導,探訪團記者採寫了《奔跑的山羊讓農民脫貧有奔頭》《甘肅慶城:傳統產業新模式精準幫扶助脫貧》《紫花苜蓿遍山坡肉羊肥美滿羊舍
  • 天府農博園「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獲市場和資本認可
    這是鄉村振興解決方案提供商獲得市場和資本認可的體現,也展現了成都新津「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2018年,中國天府農博園落戶新津,該區以農博園為載體,通過在村(社區)植入「網際網路+分享經濟」模式,打造農商文旅體科融合發展的「共享農莊」項目,探索鄉村振興、扶貧奔康的新模式、新方法。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共享民宿、標準化管理……梅州大埔縣這個...
    大洋網訊 2020年11月4日,「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大型採訪團來到了具有全域旅遊美譽的梅州市大埔縣西河鎮,近距離體驗了漳北村的民宿生活,同時也觀摩學習了標準化管理是如何推動實現廣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
  • 摘掉貧困帽 同心奔小康—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摘掉貧困帽 同心奔小康—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2020-03-05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壩州小金縣:培養農村帶貨能手 助力百姓脫貧奔康
    短短47分鐘的直播中,阿娟銷接到了六十多個訂單,銷售產品涉及小金野生菌類、小金蜂蜜和小金花椒等。為進一步促進、規範和發展網紅經濟,大力培育本土網紅和引進知名網紅,推動「網際網路 」文化旅遊農特產品等產業深度融合,助力小金縣鄉村振興戰略。由中共小金縣委、縣人民政府組織舉辦的小金縣農村帶貨能手培訓班,在東西部扶貧協作浙江援建的四姑娘山鎮雙橋村網紅孵化基地正式開班。
  • 中國橘鄉 古韻井研:脫貧奔康走出「新路徑」
    近年來,在脫貧奔康的浪潮中,42萬井研人發揚鑿井煮鹽的工匠精神,全力推進體制機制、產業扶貧、特困幫扶等方面的創新,乘風破浪,開闢出有井研特色的脫貧奔康「新路徑」,人們的日子過得比「橘」還要甜。2019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6761戶17505名全部脫貧,10個省定貧困村整體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降為0。
  • 【脫貧門道】脫貧、致富、奔康!香巴拉鎮唱響脫貧奔康的鏗鏘之歌!
    【脫貧門道】脫貧、致富、奔康!香巴拉鎮唱響脫貧奔康的鏗鏘之歌!01槓色村 集體經濟助推脫貧攻堅「脫貧攻堅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堅持把精神脫貧,作為全面小康的重要組成,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僅需要物資脫貧,更需要精神脫貧。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圖說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廣東故事」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圖說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廣東故事」央廣網  作者:夏燕  2020-11-07 「紫金客茶谷」是廣東省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紫金縣茶葉產業園的核心示範區
  • 會東:「3+X」點燃脫貧奔康動車
    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烤菸撐起了會東人民脫貧奔康的天空。 □毛永標「2016年基本脫貧,2017年鞏固提升,2018年全面小康」是會東縣委縣政府確定的脫貧奔康「三步曲」。「脫貧奔康,最核心的要件是實現貧困戶遠離貧困,持續增收,過上好日子;最關鍵的措施就是打造完善的產業體系,讓貧困戶投其勞、有所得,自食其力。」該縣堅持把產業作為脫貧奔康的發動機,把產業扶貧作為14個專項行動的一個基礎砝碼,努力實施脫貧產業育強工程著力打造「3+X」產業體系,激蕩貧困群眾脫貧奔康的底氣。
  • 「脫貧奔康」這種表述不規範
    近日,有媒體在報導中,使用了「脫貧奔康」一詞。「奔康」,意指奔小康。「脫貧奔小康」寫成「脫貧奔康」,「小康」可以簡稱為「康」麼?早年間,「某地某單位積極宣貫XX會議精神」之類的話時見報端。「宣貫」意指宣傳貫徹。
  • 天府農博園「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獲市場...
    這是鄉村振興解決方案提供商獲得市場和資本認可的體現,也展現了新津區「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2018年,中國天府農博園落戶新津區。新津區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以農博園為載體,通過在村(社區)植入「網際網路+分享經濟」模式,打造農商文旅體科融合發展的「共享農莊」項目,探索鄉村振興、扶貧奔康的新模式、新方法。
  • 獲1億A輪融資 天府農博園「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獲市場和資本認可
    這是鄉村振興解決方案提供商獲得市場和資本認可的體現,也展現了新津「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天府農博園張河果園子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共享農莊激活「空心村」2018年,中國天府農博園落戶新津。
  • 「同心脫貧在行動」迎接幸福的晨曦——樂山統一戰線開展「同心...
    「有智慧扶貧,有尊嚴脫貧。」在助力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樂山市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瑞鴿皮革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英用心用情。今年11月,由她的企業捐建的美姑縣爾合鄉乃祖庫村村史館、由樂山市進出口商會捐建的美姑縣教師進修校圖書館相繼揭牌,在美姑的脫貧攻堅裡再添「統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