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七十二潭的秋:凝望一池秋水

2020-12-12 百家號

方城縣4A級景區--七十二潭的秋天是色彩最為繽紛的季節,景致格外令人心動,湛藍的天空,遍山彩葉,層林盡染,顯現出秋色的無限誘惑。青松、紅楓、黃菊、滌蕩在巧石與懸崖間的水霧……調繪出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立體畫卷,那種純淨之美,讓人心曠神怡!

不同於春景的萌動,也不同於夏景的繁盛,

七十二潭的秋景帶著幽靜的氣息。

空氣依舊清新,景色依舊優美,

帶著一種清幽的氣息,讓遊客遠離市區的喧囂,

靜靜的欣賞著七十二潭的美。

徜徉在七十二潭秋季的峽谷間,

聽身邊的溪水流長,或賞山上彩葉野花,或看天邊白雲飄過,

一切景象盡收眼底,這是件多麼賞心悅目的事啊!

清清的河水,靜靜的遠山,

紅紅的楓葉,南歸的飛雁,

構成一幅五彩斑斕的秋景畫卷。

一片楓葉,一葉木落,一滴秋露,一縷秋風

都在訴說著「秋」的心事。

坐看秋色,凝望一池秋水,

眺望山中紅葉,仰望雲捲雲舒,

山、雲、樹、水之影重重疊疊。

讓我們一同到七十二潭,踏遍秋野,看遍秋景,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看藍天白雲,流水潺潺,

「秋」是迷人的,天高雲淡,楓葉似火。

紅過春天,美過初戀。

下面這些照片拍攝自七十二潭景區,

跟著小編一起欣賞這個隨著楓葉飄零的「秋」吧!

行走在水中的景區,中華第一石川

依然是那句老話:風裡雨裡,潭主在七十二潭等你!!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舍不棄

來七十二潭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相關焦點

  • 七十二潭的秋:凝望一池秋水 眺望山中紅葉 仰望雲捲雲舒
    不同於春景的萌動,也不同於夏景的繁盛,七十二潭的秋景帶著幽靜的氣息。空氣依舊清新,景色依舊優美,帶著一種清幽的氣息,讓遊客遠離市區的喧囂,靜靜的欣賞著七十二潭的美。坐看秋色,凝望一池秋水,眺望山中紅葉,仰望雲捲雲舒,山、雲、樹、水之影重重疊疊。
  • 遊七十二潭風景區
    方城縣第三小學四(1)班代金榮 指導老師:張小華 這個周末,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方城縣有名的旅遊景點--七十二潭
  • 賞秋!信陽新縣千斤鄉楊高山銀杏進入觀賞季
    靜坐高山之巔,凝望一池秋水,眺望滿山金葉,仰望雲捲雲舒,山、雲、樹、水之影重重疊疊秋一葉飛秋色,千山繡彩章。楊高山之秋
  • 李商隱《夜雨寄北》,最美詩句,當屬第2句「巴山夜雨漲秋池」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李商隱流傳最廣的七言絕句。在整首古詩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到詩人對於時空轉換的把握。這是古詩其實非常富有圖畫美,尤其是這首古詩當中的第二句,巴山夜雨漲秋池。看上去非常的簡短,只有七個字,但是於無聲處聽驚雷的七個字,卻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而且也展現出了詩人通過這幅圖畫、對這首古詩所表達情感的把握能力。首先來看巴山。
  • 方城七十二潭 潭潭景不同
    廣西新聞網記者 樊成甫 攝廣西新聞網河南南陽4月18日訊(記者 樊成甫)「七十二潭風景很美,石川很有氣勢!」近日,2017全國網絡媒體河南行的山西新聞網記者楊喆在參觀玩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七十二潭景區後讚嘆。
  • (原創)秋山、秋楓、秋水,好個大美之秋
    編者薦語:這幾天編發的本溪秋楓、秋月、秋水等作品,得到了朋友們的喜歡。外面的世界怎麼樣?
  • 古箏《空谷秋林》,天涼,好個秋~
    坐看秋色,凝望一池秋水,眺望南山紅葉,仰望雲捲雲舒,山、雲、樹、水之影重重疊疊,純淨無塵的秋色在心中逐漸升起。秋風吹黃了夏日的綠,帶走的是黃葉,帶來的是新生,秋去秋來,四季更替,生命的輪迴,渴望心靈的相通,追憶失去的記憶,哎.天涼好個秋!
  • 方城的變與不變
    陳吉濤說的就是陽城公園,像這樣的公園近年來方城大大小小建了20個。「不僅公園、遊園增多了,而且以『三河一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為抓手,進行清淤疏浚、截汙、生態護岸改造建設和高標準綠化,新增5000畝景觀綠化帶和3500畝觀光水面,水清岸秀、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色彩豐富的城市核心生態軸呼之欲出。」縣住建局主任科員餘耀富介紹說。
  • 大峽谷的秋—那些讓人迷戀的秋樹秋水秋果
    鬱達夫《故都的秋》這句話寫盡了秋天的精髓,也道出了秋天的可愛之處。秋天,總是讓人喜歡,讓人迷戀,而恩施大峽谷的秋,更是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恩施大峽谷海拔800至1800米,地貌複雜,有山有水有田野,有明顯的秋季,也有明顯的秋景,更有讓人回味無窮的秋果秋實。
  • 秋水,共長天一色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汩羅。古典君:這首因風起秋水而懷念友人的抒情詩,感情十分強烈,但不是奔騰浩蕩、一瀉千裡地表達出來,感情的潮水千迴百轉,縈繞心際。
  • 深秋,方城懷古
    文/紫陌 方城一個以城命名的鄉鎮;方城是一座曾經的古城;方城註定是個有故事的地方。霜林盡染,晚秋正濃,應蘭山文聯之邀,隨文友踏落葉,沐秋陽,西行探訪蘭山西北這座神奇的重鎮。從小讀國學時,常聽先生講起,聖人孔子的祖籍就在臨沂,仲尼的父親叔梁紇曾為官於防邑,防邑就是今天的方城,那裡有老子的廟宇,那裡是顏魯公的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