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個病種「24小時內搞定」,市一院「日間手術」模式獲點讚

2020-12-2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提及手術,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住院」。而擇期手術並非是想做就做,一來得醫院有床位,二來得醫生有「檔期」。

&nbsp&nbsp&nbsp&nbsp上午手術,第二天一早就能出院!現在,一些疾病的患者可在門診完成所有檢查,從入院手術到出院僅需24小時,因特殊病情需延長住院時間的也不超過48小時。自2016年開始推行「日間手術」模式以來,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提升醫療服務效率、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上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nbsp&nbsp&nbsp&nbsp近三年以來,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提升醫療服務的人文關懷和患者就醫體驗的同時,大幅縮短了患者住院天數,有效緩解了住院病房和門診、急診病房出現的患者積壓,提高了醫院床位使用率,更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以及患者和家屬的各種心理壓力。

&nbsp&nbsp&nbsp&nbsp先進技術

&nbsp&nbsp&nbsp&nbsp催生日間手術

&nbsp&nbsp&nbsp&nbsp「頭天做手術,第二天就能出院了。不用排隊等候,手術效果也很好,效率真是高!」10月9日,在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總院區眼科病房,正準備出院的吳大娘一邊看著孩子收拾行李,一邊對醫院的醫療技術和服務讚不絕口。

&nbsp&nbsp&nbsp&nbsp兩日之前,受眼疾困擾三四個月的吳大娘來到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檢查,被診斷為左眼白內障。眼科主任馮潔根據其病症和身體狀況,給出「行左眼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加人工晶體植入」的治療方案,並推薦她進行「日間手術」。8日,麻醉、手術……醫療團隊配合得有條不紊。半個多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患者被送到復甦室。

&nbsp&nbsp&nbsp&nbsp這樣的效率,在日間手術實施之前是難以達到的。「以往白內障患者需要住院後再檢查,然後等待手術,前後至少需要5天。」馮潔介紹。在她看來,日間手術的成功實施,得益於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其中,微創和麻醉技術的發展為日間手術開展提供了客觀可行性。

&nbsp&nbsp&nbsp&nbsp「手術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在治癒疾病的同時,必然伴隨著手術創傷給患者帶來的附加痛苦。一般而言,手術切口越小,創傷相對越小,患者術後康復也越快。過往數十年技術的提升,已將手術切口的小型化推向物理極限。」馮潔說,當前眼科很多的手術從原來的大切口大創傷發展成為微創治療,這也為眼科的十餘個病種推行日間手術奠定了基礎。而今,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每月日間手術量在260臺次以上。白內障、斜視、眼瞼腫瘤、胬肉等30種眼科疾病都納入日間手術範疇,原來需要住院四五天的疾病現在一天就可搞定。

&nbsp&nbsp&nbsp&nbsp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日間手術術式統計表中顯示,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宮腔鏡檢查術、宮腔鏡下治療術、內鏡下切除術、腹腔鏡下切除術等在日間手術中得到廣泛應用。

&nbsp&nbsp&nbsp&nbsp「如果患者不合併其他疾病,而且能夠實行宮腔鏡手術,我們一般都會推薦患者選擇日間手術。」婦科主任王長河說,正是因為此類先進技術的不斷學習、掌握和深入開展,日間手術得以順利推行。

&nbsp&nbsp&nbsp&nbsp多重把控

&nbsp&nbsp&nbsp&nbsp安全不打折扣

&nbsp&nbsp&nbsp&nbsp「一天就出院,安全嗎?」這是不少患者面臨日間手術選擇時會提到的問題。

&nbsp&nbsp&nbsp&nbsp「日間手術給醫院帶來的最大壓力,就是患者的安全問題。」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李偉說,「縮短了時間,並不代表這些手術的技術含量在降低,實際上,手術的技術含量在提高,對醫院和醫生的實力要求也變得更高。」

&nbsp&nbsp&nbsp&nbsp在開展日間手術之前,經過深入研究討論,醫院制定了嚴格的手術項目準入制度、手術醫師和麻醉醫師準入制度、患者手術前及出院前評估制度、應急預案等相關規章制度。

&nbsp&nbsp&nbsp&nbsp李偉介紹,醫院要求接受日間手術的患者或家屬願意並有能力在家完成護理,術前麻醉評級為1級-2級,有些疾病還對年齡和體重提出要求。日間手術的主刀醫生和麻醉醫生,須具有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職稱。同時,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專門成立日間手術管理中心,負責日間手術預約、術前檢查、麻醉評估、入院辦理、術前宣教、術後隨訪等,管理中心還配備日間手術助理醫師,每人負責1-2個病區,為日間手術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住院有人管、檢查有人陪、床位有人調。

&nbsp&nbsp&nbsp&nbsp此外,醫院提供信息化支持,推動日間手術的開展。保證日間手術患者門診、病房檢查單信息共享;保證患者門診、住院病歷系統與醫保信息系統互聯;日間手術通知單可單獨標記;實現日間手術工作量日統計、日報告。

&nbsp&nbsp&nbsp&nbsp目前,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總院區設立獨立日間手術室4間(含門診1間)、東院區設立獨立日間手術室3間。「若患者在手術中或手術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將通過綠色通道轉入專科病房,繼續治療;若出院評估不能達到相應標準,則轉入相應病房住院。患者出院後,如出現嚴重併發症,可通過隨訪電話與日間手術中心隨訪人員聯繫,從綠色通道直接入院,接受治療。」李偉說,這些後續的應急預案都是為了保證日間手術的質量,也讓患者更放心。

&nbsp&nbsp&nbsp&nbsp日間手術簡化了就醫流程和手續,提前確定手術時間,可讓醫院提前做好手術準備,有效安排人員和器械、設備,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實現床位的合理利用,提高科室床位的利用率,加速床位的周轉,緩解醫療資源緊張,成為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手段。

&nbsp&nbsp&nbsp&nbsp完善流程

&nbsp&nbsp&nbsp&nbsp讓服務更貼心

&nbsp&nbsp&nbsp&nbsp「傳統治療方法可能需要住院幾天,我們能做到一天出院,就是希望幫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復到術前的工作和生活狀態,這就對手術醫生的技術和操作提出更高要求。」濟寧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孫樹印表示,醫院通過流程的科學再造、績效考核傾斜等手段,讓更多的醫護人員願意參與日間手術,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nbsp&nbsp&nbsp&nbsp「開展日間手術並不是為了看小病,而是希望更多的三、四級手術、大手術能通過日間手術來進行。」孫樹印說,在歐美發達國家,超過70%的手術是可以通過日間來完成,而目前我們的日間手術佔比僅在15%左右,還有很大差距。「日間手術加快了床位周轉率,大量的患者在短時間內入院出院,對醫院的臨床和管理能力是個挑戰。醫院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加強了質控和信息化支撐,專門開發日間病案系統,讓流程更便捷、高效。」

&nbsp&nbsp&nbsp&nbsp孫樹印表示,對於患者來說,日間手術的安全是他們最關心的,很多患者把手術拆線作為康復的標誌,對於出院後的家庭康復他們心裡沒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市一院也將發揮醫聯體成員單位的優勢,建立日間手術大醫院和成員單位的協作體系,讓三、四級大手術康復患者及時轉診至就近的二級或一級醫療機構,打消患者術後的康復擔憂。

&nbsp&nbsp&nbsp&nbsp為保證日間手術質量,下一步,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將打造一支更加專業、高效的日間手術醫師、麻醉醫師與護理團隊,並研究解決延伸護理的提供及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提高等問題,讓更多患者受益。

&nbsp&nbsp&nbsp&nbsp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楊雅迪

相關焦點

  • 110個日間手術病種在中山已納入醫保報銷
    近日,《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推進中山市醫療保障相關工作的通知》發布稱,5月1日起,如乳房良性腫瘤等110個日間手術病種的醫療費用,納入中山市社會醫療保險支付範圍。目前,可納入醫保報銷的日間手術疾病種類已從原來的3個增加到51個,病種從10個擴大到110個。這意味著日間手術病種所發生的相關醫療費用,如術前檢查化驗、圍手術期應急處理、出院帶藥以及術後拆線、換藥、複診等費用,凡是符合醫保支付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標準和範圍的,即可進行醫保報銷,大大減輕患者負擔。
  • 日間手術解決住院「難貴煩」
    這次小武入住的是山西省人民醫院的日間手術部病房。「病房裡設施齊全,醫生護士熱情周到,消毒按時細緻。」雖然住院時間只有1天,但小武的治療過程溫暖而便捷。「以往像小武這樣的手術住院時間一般是3至4天,現在24小時內就可以搞定。」
  • 「日間手術」診療模式值得提倡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省已有23所公立三級醫院成立日間手術中心;截至今年10月底,我省已開展日間手術20469臺,覆蓋了醫保局印發的日間手術70%的病種。「日間手術」這一新型診療模式正在實現快速發展。 「日間手術」也稱當日手術,不需要住院,在觀察24小時以後就可以出院。
  • 掌中保|啥是日間手術?山東日間手術納入醫保報銷啦
    大家好前段時間山東省醫保局出臺了一項關於「日間手術」的政策不少人不知道什麼是日間手術日間手術是指患者按照診療計劃在1日(24小時)內入、出院完成的手術或操作(不包括門診手術),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時間不超過48小時。
  • 德州市中醫院眼科開啟日間手術模式——白內障手術「當天做當天走」
    近日,60歲的市民張女士在德州市中醫院眼科複查時感慨道,她從入院檢查到順利完成手術出院僅用了1天時間。兩年前,張女士雙眼被診斷為白內障,醫生建議手術治療。當時因為右眼還不是很嚴重就只做了左眼,後來想做右眼,張女士一想到還要住院就一再拖延手術。前不久,張女士聽說德州市中醫院白內障日間手術不用住院,便立刻來到德州市中醫院眼科進行諮詢。
  • 啥是日間手術?如何醫保支付?覆蓋病種多少?
    《通知》提出兩個階段性目標:一是2019年年底前,各市都要按要求開展日間手術醫保支付工作,每個市不少於2家醫療機構,開展病種不少於30個;二是到2020年,全省所有符合條件的三級醫療機構全面推開,日間手術病種達到50種以上,形成比較規範完善的日間手術管理制度和醫保支付制度。
  • 廣州三甲醫院開展「日間手術」診療模式 大手術也能當天入院當天...
    廣州三甲醫院創新醫療服務,陸續開展「日間手術」診療模式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伍曉丹 白恬 何昊書近日,黃女士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接受了「鼻內鏡下鼻竇開放+腫物切除術」,從入院、手術到出院回家,24小時內全部完成。
  • 日間手術來了!患者入院到出院只需24小時,省時又省錢
    「日間手術」這個詞在發達地區已不陌生,意思是患者從入院、手術、出院全程只需24小時(最多不超過48小時)。此前,日間手術只在少數醫院非常規開展。8月28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式啟用日間手術中心,將成規模地開展日間手術,不僅能緩解一床難求的難題,還能讓一部分手術患者省時省錢。
  • 切腫瘤後12小時出院?湘雅醫院全球首創機器人+日間手術切除腫瘤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劉微、羅聞)12月12日,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手術不到12小時的兩位患者就順利康復出院了。他們的住院時間也還不到24小時!胸外科主任張春芳教授接診後認為,患者腫瘤部位比較局限,病種相對單一,沒有複雜的併發症,很適合做機器人腫瘤切除的日間手術。「像這一類的腫瘤,以前一般採用胸腔鏡進行手術。」
  • 寧夏三級醫療機構日間手術納入醫保支付
    12月1日起,我區三級醫療機構日間手術納入醫保支付,涉及9家醫院共計132個病種。此舉是為了有效提高醫院住院周轉率,減輕參保人員費用負擔。 自治區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處相關人員介紹,日間手術是指參保患者按照診療計劃在24小時內入、出院完成的手術或操作,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時間不超過48小時。對按規定應在門診實施的手術,不得納入日間手術管理。
  • 闌尾切除也可做日間手術,下午手術第二天上午就出院
    55 歲的劉女士患慢性闌尾炎有五六年時間,每次腹痛發作就吃點藥或者去診所打點滴。11 月 24 日,劉女士腹痛再次發作,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天心閣院區普外科門診就診。CT 檢查發現,其闌尾開口處有一個直徑約 1cm 的結石,並導致炎症,需手術切除。
  • 手術不過夜,我市首家日間診療中心正式運行
    手術不過夜,我市首家日間診療中心正式運行 2020-12-24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60種手術當天就可出院 「日間手術」就是這麼神奇
    這臺「保乳根治手術加微創前哨淋巴結活檢術」,從上午9點開始,中午12點順利完成。朱大媽在下午就出了院,而且在第二天的回訪檢查中確認恢復良好,不影響正常生活。朱大媽和親屬對手術效果讚不絕口:「原來以為做個這麼大的手術少說也要住院十天半個月,沒想到你們這手術這麼神奇,昨天手術昨天就出院了,真的是出乎意料。」
  • 從住院、手術到出院,只要一天!你了解「日間手術」嗎?
    到底什麼是日間手術?它有什麼優勢?哪些手術可以在日間手術中心完成?我們來詳細說說。日間手術,是指患者的入院、手術、出院在24小時內完成。能夠在24小時內完成手術治療並離院回家,是基於三大優勢:① 收治流程的優化② 手術技術、麻醉技術和護理技術的進步③ 術後完善隨訪和溝通機制的建立
  • 黑龍江成立日間手術中心 患者治療費用減少40%
    新華社哈爾濱4月28日電(記者 張玥)乳腺雙側副乳切除術,以往需要住院5-7天,如今在哈醫大一院的日間手術中心,24小時後患者就可出院,既減少患者治療費用、家屬陪伴住宿等隱性成本,又緩解了綜合醫院「一床難求」的窘境。  4月28日,哈醫大一院成立了黑龍江省首個日間手術中心,計劃設立7個手術室、100張床位。
  • 眉山將日間手術納入DRGs付費管理,患者、醫院、醫保三方受益
    二、試點內容 (一)推進日間手術試點。日間手術是指患者按照診療計劃在1日(24小時)內入院、出院完成的手術或操作(門診手術除外),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時間不超過48小時。
  • 山醫大一院百天內完成10例肝移植手術
    原標題:山醫大一院 百天內完成10例肝移植手術  「原本覺得已經沒有希望了,沒想到很快就能出院。」8月25日,44歲的王女士接受肝移植手術12天後,轉入了普通病房。她是山醫大一院最近3個多月來,第10位成功接受肝移植手術的患者。44歲的王女士因藥物性肝損傷導致肝小靜脈閉塞、肝硬化,只有肝移植才能徹底治癒。
  • 醫保按病種付費範圍再擴大 明年我市將增加到231個病種
    12月10日,記者從西安市醫療保障局獲悉,明年起,我市將進一步擴大按病種付費範圍,按病種付費的病種總數將達到231種,支付方式也將更為多元,支付標準科學合理,適應不同人群、不同疾病及醫療服務特點,從而讓醫療機構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條件。
  • 醫院成本管控|上海十院院長秦環龍:讓病種成本管控更有「大局觀」
    深入分析病種成本與效率、資源的相關性,反映取消藥品加成、取消耗材加成對病種成本效益、費用和成本結構的影響,按照病種特點、床位規模、崗位設置等,對不同科室實行差別化定位和投入。醫院確立300個院內重點病種,參照市級標杆水平,通過拓展診療方式,尋找技術的創新點及突破方向,依照臨床路徑,開展成本及費用的合理管控。
  • 為「鐵人」兄弟輝哥點讚
    「今天市第一人民醫院一麻醉科醫生上班途中突發腹痛,因工作繁忙,無法休假,堅持患者手術完成。加班到晚上,最終自己躺上了手術臺。 」  前天晚上,一則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裡傳播,引來不少人點讚。原來一位麻醉醫生在工作過程中突然腹痛,忍痛堅持10個小時,連做6臺手術。最後他確診為嚴重的化膿性闌尾炎,以病人的身份重新躺回手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