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暖花開的季節,
楊浦濱江陽光和煦、暖風習習、春潮湧動。
從3月18日起,
濱江沿岸6個已建成的楊樹浦驛站恢復開放,
吸引居民陸續前來「打卡」。
「紅色工運」電廠黨群服務站
騰越路南端盡頭,楊樹浦電廠遺蹟公園門口東側約200米
從騰越路往南,直達道路盡頭,可以看到楊樹浦電廠遺蹟公園的大門。入口處的草地上,有一塊鐵板製成的地圖,清晰地展示遺址公園全貌。
沿著遊行步道往東側約200米,一座灰色「方盒子」躍入眼帘,一側連接著長長的紅色鋼廊,直達楊樹浦電廠老廠房;另一側連接著灰色鋼梯延伸至江邊,掩映在櫻花叢林中,這就是「紅色工運」主題驛站——電廠黨群服務站。
登上電廠黨群服務站二樓平臺,可遠觀碼頭塔吊、輸煤棧道、儲罐等工業遺存,感受楊浦百年工業文化氣息;可俯瞰遺蹟公園鬱鬱蔥蔥的樹木,靜賞爭相怒放的櫻花林。
「楊浦製造」大橋公園黨群服務站
寧國路南端盡頭寧國路輪渡站東側約200米
沿著寧國南路往江邊前行,路的盡頭是寧國路渡口。沿渡口左側小道往北,穿過楊浦大橋西岸橋墩,可以看到黃浦江畔的老碼頭。昔日從繁華到落寞的老碼頭,已經改造成竹林掩映的「印記花園」。奇特造型的「屋中屋」大橋公園黨群服務站,就隱藏在「印記花園」內。
「屋中屋」是原電站輔機廠西廠的倉庫,在設計師精心設計下,老倉庫的鋼結構得以保留,刷成淺藍色的外屋。外屋裡面,套著一座精緻的黃色木結構小屋。小屋的門口,陳列著一臺老舊的紡織機器,默默地見證曾經輝煌的楊浦工業歷史。
小木屋驛站內,裝修成休閒書吧的風格,居民可隨時進去休憩,在整潔舒適的環境裡遨遊書海。
「文化創意」人人屋黨群服務站
德紗路南端盡頭約100米
已建成的楊浦濱江楊樹浦驛站,人氣最旺的是「人人屋」。
從德紗路南端盡頭往江邊而行,穿越「1902祥泰木行」主題區,遠遠即可見「人」字形的木結構驛站。站點的設計,以「人」字形木質結構設計回望工業歷史,「人人屋」的命名,則體現「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理念。
驛站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字眼十分醒目。居民可以透過玻璃坐賞江景,也可以體驗數字沙盤翻看濱江的工業遺存和歷史故事。驛站外,遠處可觀楊浦大橋全景,近處即互動性極強的塔吊演藝濱水區。
百年工業遺存與現代藝術有機結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靚麗濱江煥發新的生機;美麗江景與生動文化、貼心服務有機結合,折射出楊浦基層黨建服務模式的悄然改變。
「生態環保」雨水花園黨群服務站
江浦路南端盡頭漁人碼頭西側約100米
雨水花園黨群服務站是一個「袖珍」型小驛站,坐落在漁人碼頭西側約100米處。
雨水花園站融合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鋼結構廊橋、涼亭和景觀棧橋相映成趣,形成別具原生野趣和工業特色的景觀環境。
驛站南側的廣場上,老人們悠閒地漫步享受陽光浴,騎行的孩子們快樂地嬉戲。濱江棧道上,年輕人三三兩兩地或健步如飛,或眺望江景,在暖風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木屋小而溫馨,靜坐其中,透過乾淨明亮的玻璃,欣賞一會兒綠意盎然的草地、競相綻放的鮮花,靜靜地讀一會兒書,浮躁的心靈片刻得到淨化。
「健康生活」跑者驛站黨群服務站
東方漁人碼頭西側約1000米
沿東方漁人碼頭濱江棧道往西而行,經過百年楊樹浦水廠往外灘方向約1000米處,即可找到跑者驛站黨群服務站。
這座灰色混凝土外牆的兩層小樓,由自來水廠的廠房改建而成,外牆面有明顯的耐克標識和紅色「楊樹浦驛站」牌,外觀設計簡潔時尚。
作為楊浦設立的首個為路跑愛好者服務的專業跑者驛站,驛站內直飲水、旅遊圖、休閒空間、充電服務等免費提供,販賣機常年有售運動飲料、能量食品和運動配件,是跑步愛好者的能量「加油站」。
「紅色啟航」秦皇島路碼頭黨群服務站
秦皇島路南端盡頭秦皇島輪渡站二樓
秦皇島路南端盡頭,是黃浦碼頭舊址。船艙形狀的秦皇島輪渡站二樓約260平方米,改造成了楊浦濱江面積最大的黨群服務站。
沿著曲曲折折的石階走上了二樓驛站,全透明的玻璃牆小屋映入眼帘。驛站外是觀景臺,臨風而立,浦江美景一覽無餘。楊浦濱江美景與浦東陸家嘴摩天大樓遙相呼應,展現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驛站內,最醒目的是一排排書櫃,擺放著黨史、文學等數千冊書籍;楊浦區工業遺存遊覽線路和區內紅色紀念地介紹、手繪楊浦建築導覽等圖冊專櫃擺設;四周角落遍布直飲水、充電器、雨傘、微波爐、小冰箱、醫藥包等都便民服務設施。
驛站突出紅色教育主題,站內設置的「回首濱江——紅色故事體驗區」,通過沙雕版畫、透明觸控和語音播報相結合,展現「五四」運動前後,老一輩革命家由此踏上追尋革命真理道路的紅色故事。
溫馨提示
楊樹浦驛站目前處於有限恢復對外開放時期,站點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日 10:00-17:00 恢復部分功能及服務。
遊客進館前需進行「健康狀況」核實,無需網上預約。
各個驛站瞬時集中接待量限額有所不同,以現場公布為準。
記者:周琳
原標題:《春日出遊好時節,楊浦驛站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