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133.5米、重1670噸!深中通道最新進展!

2021-01-13 澎湃新聞
長133.5米、重1670噸!深中通道最新進展!

2020-12-29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6日上午,深中通道全線首片長133.5米、重1670噸鋼箱梁製造完成並通過專家評審會驗收,為項目主橋架設鋼箱梁奠定重要基礎,標誌著深中通道橋梁工程即將轉入上部結構施工新階段。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通道工程,項目全長約24公裡,其中橋梁工程長約17公裡,包括主跨1666米的超大跨徑海中懸索橋伶仃洋大橋、主跨580米的斜拉索中山大橋、非通航孔橋及陸域引橋等。

「橋梁工程是深中通道項目建設的重點、亮點、看點、難點,建設位於珠江口開闊水域,屬颱風多發區,建設環境複雜、技術難度高。」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範傳斌表示,「深中通道全線橋梁所需鋼箱梁總重約28萬噸,項目鋼箱梁技術質量標準和安全環保要求比常規項目高。」

據了解,鋼箱梁是大跨徑橋梁常用的結構形式。一般用在跨度較大的橋梁上,因外型像一個箱子故叫做鋼箱梁。

「鋼箱梁塗裝是生產過程的一大難點,深中通道項目位於白海豚保護區,橋位塗裝環保要求高。項目設計鋼箱梁外表面採用電弧噴鋅鋁+環氧封閉漆+環氧雲鐵中間漆+氟碳樹脂面漆的防腐塗裝體系,如此大面積使用電弧噴鋅鋁在國內還是首次應用,施工難度大。」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橋梁工程管理部工程師谷傑解釋。

相比傳統製造方式,鋼箱梁智能製造質量更加穩定,有效減少人工,產能大大提高,真正實現提質增效。

據了解,伶仃洋大橋及中山大橋採用流線形整體鋼箱梁,洩洪區非通航孔橋採用連續鋼箱梁體系,由中鐵山橋、中鐵寶橋、武船重工共同承建。

「首片鋼箱梁位於伶仃洋大橋西洩洪區左幅第四聯第五跨,長133.5米,寬20米,重達1670噸。」中鐵寶橋深中通道G04合同段項目經理袁俊表示,「G04合同段裡程長3753米,全段鋼箱梁重約9萬噸,相當於13座艾菲爾鐵塔的總重,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鋼箱梁智能製造,保證工程質量。」當天,深中通道首片鋼箱梁通過專家評審會驗收,專家組認為深中通道項目G04標鋼箱梁大節段製造工藝合理,質量保證體系健全,具備批量生產條件。

目前,深中通道建設穩步推進。橋梁工程方面,伶仃洋大橋及中山大橋正在開展主塔施工,伶仃洋大橋東錨碇基坑填芯完成澆築,計劃於2021年開展鋼箱梁吊裝施工。島隧工程方面,沉管隧道鋼殼製造及管節預製有序進行,預計下一步進行第7個管節沉放。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深中通道目前進展如何?深中通道最新消息2020!
    深中通道作為一個大工程,不少人都在關注深中通道的進展。那麼2016年建成到現在的深中通道建設進展怎麼樣了?最新進展如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個超級工程吧!隨著深中通道的建設過程是充滿艱辛和困難的,不過每一次參與建設的人員都可以很好地解決所面臨的困難,就在上月,深中通道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在東人工島的堰築段隧道主體工程的首段頂板順利澆築完成,這也意味著兩個月後的E32沉管對接端施工條件可以順利進行。
  • 深中通道第一節隧道來了
    作者: 大方深中通道最新進展第一節隧道,先睹為快!(牛牛牛,趕緊瞅一眼)深中通道深中通道是指深圳至中山的跨江通道它北距虎門大橋約30公裡南距港珠澳大橋約38公裡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世界級集群工程線路起於廣深沿江高速機場互通立交通過廣深沿江高速二期東接機荷高速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翠亨新區馬鞍島上岸上岸後可與在建的中山到開平高速公路對接通過連接線實現在深圳
  • 水下40米!揭秘深中通道「海底初吻」全過程
    6月17日11:45,深中通道首節沉管與西人工島的暗埋段在海底完成精確的對接安裝,完成了首次「海底初吻」,這標誌著深中通道關鍵線路取得重大進展。作為工程的主要施工方之一,中交四航局為我們還原了這次「海底初吻」的全過程,其施工難度和精度要求,不亞於港珠澳大橋。
  • 長贛鐵路今年開建,贛深高鐵有最新進展
    長贛鐵路今年就要開工了!3月25日下午,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第六場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明確,今年兩批年度省重點建設項目共160個,其中,在新開工的67個項目中,第一個列舉的就是長贛鐵路。
  • 深中通道完成首節沉管海底對接,大灣區超級工程取得重大進展
    據新華視點消息,6月17日,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項目的海底隧道首節沉管與人工島暗埋段對接成功。該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寬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首節沉管重約6萬噸。出塢、浮運、系泊、安裝,全程歷時34個小時。從製造到安裝,建設者克服了諸多世界級難題。
  • 深中通道、獅子洋通道等灣區跨江通道建設最新進展來了!
    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獅子洋通道等粵港澳大灣區跨江通道建設有序推進中。深中通道西人工島暗埋段現澆隧道完工其中,在深中通道,中山大橋主塔塔底連接系梁順利完成,國內首艘清淤專用船「捷龍」輪亮相深中通道E6管節施工海域。
  • 電影裡的5種恐怖海洋巨獸,最猛的巨齒鯊長33米,重100噸
    到了電影中,它們都會從海底出擊,成為可怕的攻擊者。在此,小編從中挑了5種最猛的,領大伙兒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海洋霸主。1. 大白鯊《大白鯊》是這類電影中的經典,第一次將「海洋巨獸」從B級片的領域裡突破出來,震顫了全世界的觀眾。
  • 獨墅湖第二通道最新進展!通車就在……
    獨墅湖第二通道最新進展! 此次澆築的頂板位於獨墅湖湖中 設計長度31米,寬度30.2米,板厚1.1米 澆築混凝土1128方
  • 深中通道8萬噸沉管完成海底對接!
    深中通道8萬噸沉管完成海底對接!標誌著深中通道在踐行海洋強國戰略、走向深藍上邁出關鍵一步。深中跨江通道工程項目總長約24千米,是世界級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珠三角規劃綱要》確定建設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是連接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溝通珠三角「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功能組團的重要交通紐帶,是粵東通往粵西乃至大西南的便捷通道。
  • 深中通道控制性工程有新進展
    近日,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及主線堰築段主體結構首段頂板順利澆築完成。 李孟波 攝11月19日,記者從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獲悉,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及主線堰築段主體結構首段頂板已於近日順利澆築完成。這標誌著全線施工關鍵線路中的控制性工程實現了重大工序轉換,頂板施工的全面鋪開也為按期提供E32節沉管對接端施工條件奠定了堅實基礎。深中通道主線堰築段隧道工程位於深圳寶安機場南側、東人工島西側,緊鄰福永碼頭,西端與沉管段對接,由中鐵隧道局集團承建。堰築段隧道基坑總長490米、寬46.2米至74.2米,工程的首開段為第2結構段。
  • 深中通道計劃2015年開工 今年立項仍存困難
    人民網深圳8月7日電(張娜)8月5日至6日,深圳和中山兩市的全國及廣東省人大代表實地考察了深中通道中山登陸點,並召開座談會,就深中通道的前期準備工作進行跟蹤調研。據悉,深中通道計劃於2015年開工建設,但今年上報立項仍存困難。
  •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安裝進入倒計時
    12日11時許,深中通道牛頭島沉管智慧預製廠彩旗飄飄,鞭炮轟鳴。重達6萬噸的首節鋼殼沉管如同「巨無霸」,在4臺卷揚機纜繩和浮力的作用下,從淺塢區緩緩地橫移到深塢區。50分鐘後,「巨無霸」順利抵達深塢區指定作業位置,開始了出海安裝前的最後一道工序作業。
  • 最新研究發現史前巨型烏龜 長3米重1.13噸
    這種烏龜是一種真正的巨型生物,體重重達1.13噸,體積像中型汽車一樣大。  對這種烏龜的研究最早可以追述到20世紀70年代,不過最近才取得研究進展。負責該研究項目的馬塞洛·桑切斯比表示:「一些Stupendemys烏龜的龜殼長達3米,堪稱有史以來最大的烏龜烏龜之一。」
  • 深中通道首節鋼殼沉管完成澆築並縱移成功
    今年6月,總重達8716噸的深中通道首個鋼殼管節順利從廣州南沙出運至珠海桂山鎮牛頭島沉管預製智慧工廠進行預製。首個沉管混凝土澆築及縱移成功,攻克了項目鋼殼沉管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難題,標誌著深中通道隧道工程鋼殼混凝土沉管正式進入流水線生產。同時,E1作為連接人工島和海底隧道的首節沉管,也為跨海通道海底安裝開啟了重要一步。
  • 深圳地鐵6號線、13號線最新進展來了!
    車站採用明挖法施工,基坑深度17.0~26.7米,覆土厚度3.0米~16.86米,基坑深度及覆土厚度變化較大,標準段為地下兩層單柱雙跨箱型結構,標準段寬21.3米,標準段底板底埋深約17.5米,配線段為地下一層結構;車站設置了4個出入口通道、2組風亭。
  • 深中通道E31管節順利出塢 將在「睡床」寄放近一年
    深中通道E31管節順利出塢 將在「睡床」寄放近一年金羊網  作者:王丹陽  2020-11-30 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日前再傳喜訊
  • 南中高速新進展!擬今年動工,無縫對接深中通道
    ,並與廣澳高速交叉,路線長21.562公裡。洪奇瀝特大橋計劃採用雙塔雙索麵斜拉橋,橋跨832米,斜拉索採用扇形布置,空間雙索麵,在主梁兩側錨固。索塔採用寶瓶型,採用鋼筋混凝土空心結構,塔高(含塔冠及塔座)166.5米,設上中下三道橫梁。萬頃沙支線至深中通道的高架橋即萬頃沙2號橋(同萬頃沙高架橋),採用連續鋼箱梁-鋼混墩式結構,從海岸線至深中通道段總長1185.5米,橋梁橋面總寬35米。
  • 最新進展來了!2020年雅安城市建設重點項目一覽無餘!
    1613米,其中青衣江大橋長590.75米,多營岸接線671米,對巖岸接線351米。K42+512.136處,橋寬24.5米,橋長1450.4米,採用預應力砼連續梁及預應力砼簡支T梁。1.244公裡,橋梁總長754米/2座,其中汙水廠中橋長66米;青衣江大橋長688米。
  •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進入尾聲,歷時96天打破港珠澳大橋記錄!
    昨天深中通道牛頭島沉管智慧預製廠重達6萬噸的首節鋼殼沉管如同「巨無霸」順利抵達深塢區指定作業位置4月12日,牛頭島,深中通道首節鋼殼沉管從淺塢向深塢做橫移作業。「擴建塢門、二次舾裝區都需要無水環境施工,必須在塢門外建一道200米長的止水圍堰,將海水擋在外面。而且按照倒排工期,這個止水圍堰的成敗,是影響首節沉管年底能否順利安裝的關鍵。」談及自己的任務,吳宇恆一點也不含糊。
  • 常益長鐵路:重828噸的首榀箱梁架設完成
    三湘都市報4月28日訊(通訊員 靳林柱 劉凱 見習記者 周可)4月28日10時58分,重828噸、長32.6米、寬12.6米、高3.04米的首榀箱梁在常益長鐵路項目2標段圓滿完成架設,標誌著常益長鐵路建設全面按下了「快捷鍵」,開始橋梁上部結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