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百家故事

2020-12-15 言有章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唐] 李煜

昨夜風兼雨,

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滴頻欹枕,

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

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

此外不堪行。

譯文:昨夜風急雨促,床幃恰被陣陣秋風吹皺,燭已殘,雨聲連連,起坐不能眠,想來人生事,恰如水東流,飄搖而去自在遊,此外別無愁。

賞析:李煜的詩詞,後期總有一種繁華過後總成空的感覺,十年一夢,夢醒了,世界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世界。正所謂夢裡明明有日月,醒後偏覺無大千,是所謂也。李煜的詞,有著鮮明的個人特色,那就是感物傷懷,此後也有風格如李煜的詩人存在,比如納蘭性德、李清照,詞風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細細品讀之下,又各有各的不同。李煜的詞,用詞平常,不注重堆砌辭藻,也甚少用典故,這也可能是流傳度較為廣泛的原因所在。

此詞上闋寫昨夜發生的事情,一是環境,正值蕭瑟秋日,風雨交加,蠟燭已經半殘,窗外的雨水滴答作響,詩人只能頻頻依靠枕頭,詩人依靠枕頭,是因為睡不著。為何難以成眠?詞的下闕給出了答案。

原來詩人難以安眠,一是因為天氣涼,難以成眠。還有則是因為此時有了人生感悟,原來人生不過是在這人世中做一場夢罷了,就像是在流水上隨水搖擺那般。

李煜後期的詞,總是給人一種夢的感覺,一是作者借著夢中的昔日,與今日形成鮮明的對比,有了對比,方能突出今時的感悟。二則是對於現實的一種逃避,詩人想著逃脫現實,過安適閒淡的生活,可是又不能過這樣的生活,所以詞中總是在夢——醒——渴望夢中循環。但是夢又是難以隨著人的意志而出現的,所以總是有一種物我皆悲的色彩。

相關焦點

  • 李煜此詞很冷門,卻感人至深,詞中12字,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什麼樣的詩詞才算得上是一首好詩詞?好的標準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事實上,多數讀者都喜歡那些看起來很美、讀起來很動聽的詩句。南唐後主李煜後期的詩詞,無疑將兩者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因此幾乎首首都是經典,例如這首《烏夜啼·昨夜風兼雨》。全詞如下:烏夜啼·昨夜風兼雨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 失去了自由後的李煜心灰意冷,在一個雨夜,寫下一首充滿憂愁的詞
    雖然後世對於李煜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一些歷史學家直接把他定義為無能皇帝,但是無論怎麼去評價他,那都是無法抹殺他在文學上的貢獻,由於失去了自由,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所以在這一時期,他創作了一系列感人肺腑的作品,其中的這首《烏夜啼·昨夜風兼雨》,那就是寫得極為傷感,字裡行間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
  • 詩詞賞析:「千古詞帝」李煜之《虞美人》《浪淘沙》賞析
    李煜,南唐李後主,一身藝術才華卻身處帝王之位,不通政治之道卻又被牽連其中。可謂生不逢時,他的詩詞書畫均有極高的水平,其中他的詞的造詣最高,被稱為「千古詞帝「。其作品《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均在歷史文壇上佔有很高的地位。
  • 李煜最經典的8首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今天選取8首李煜的經典詞作,與大家一起欣賞。李煜哀嘆著亡國,而讀詞的你又在為何憂愁?1.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賞析:樹林間的紅花已經凋謝,花開花落,才有幾時,實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無可奈何啊,花兒怎麼能經得起那悽風寒雨晝夜摧殘呢?飄落遍地的紅花,被雨水淋過,像是美人雙頰上的胭脂在和著淚水流淌。
  • 五代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這首詞應作於李煜亡國之後,公元976年(宋太祖開寶九年)正月,南宋亡國,李煜當了宋王朝的俘虜。兩年之間,李煜與舊臣、后妃難得相見,行動言論沒有自由,笙歌筵宴都歇,有時貧苦難言。李煜簡介: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
  • 李煜經典詞篇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江春水向東流.賞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之夜,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
  • 亡國之君李煜,20首古今絕唱經典之作,千古詞帝可悲可嘆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一生可悲可嘆。
  • 賞析| 皇者不只花間詞,只是豪放遇水流
    說到南唐後主李煜,世人皆認為其文學之高,而嘆其為敗國之君,然南唐在李煜之父李璟在位之時,已然割地稱臣兼遷都。李璟本身也喜吟詩作畫,詩詞也是惆悵哀怨之情,其藏書極富,可惜讓周世宗盡焚。李煜在詩詞上的造詣可以說也是家學和血脈淵源。李璟初登基之時倒也野心勃勃,以滅楚為目標,可惜南唐畢竟是一小國,只在南方諸國中較為強大。到了李煜手上,北宋已然滅了武平、後蜀、南漢,荊南歸順,而吳越一直都明哲保身。在宋以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方針下,滅南唐小國也就順理成章了。
  • 南唐後主李煜的6首詞,每篇都是血和淚!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最後一位皇帝,李煜繼位時南唐已經國勢衰弱,積重難返,再加上李煜本身就是個文藝青年,文學造詣很深但不通政治,不懂治國。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
  • 北海說詞:李煜的《搗練子》及兩首《烏夜啼》
    北宋開寶七年(974),南唐末代君主李煜命運中的宿敵趙匡胤,以他拒命來朝為理由,開始了討伐南唐的徵程。同年九月,早已暗中歸順北宋的吳越王錢俶,也率兵北上協助宋軍主力東進。宋軍在長江采石磯上搭起浮橋,陸續過江。得到消息的李煜兀自不信,認為長江架橋,亙古未聞,絕不能成功。
  • 空谷幽蘭【菱花塵滿嬌顏悴,柳夢漸迷離.烏夜啼】
    【烏夜啼】雙調四十七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 【烏夜啼 * 詞譜】仄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韻)。  【例詞 * 李煜】昨夜風兼雨,簾帷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夢裡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 「千古詞帝」李煜美到心碎的16首詞賞析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賞析:這是李後主的一首情景交融、物我兩忘的名作,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林花雖然匆匆,無法阻止那朝來的寒雨晚來的風,但它美麗過,這已經足夠。
  • 昨夜星辰昨夜風,詩詞中最美的10個「昨夜」名句,值得收藏
    昨夜星辰昨夜風,今天和大家一起讀一下詩詞中最美的10個「昨夜」名句,值得收藏。1、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節選「昨夜星辰昨夜風」是時間:夜幕低垂,星光閃爍,涼風習習。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縈繞著寧靜浪漫的溫馨氣息。句中兩個「昨夜」自對,迴環往復,語氣舒緩,有迴腸盪氣之概。「畫樓西畔桂堂東」是地點:精美畫樓的西畔,桂木廳堂的東邊。
  • 李煜:用生命書寫詩詞,用血淚築就華章
    暮春時節,一個衣著華貴,卻倍顯落寞的翩翩中年男人行走在花間,奼紫嫣紅的花兒已經凋零,春光就這樣匆匆而過,嬌豔的花兒怎經得起這朝來的寒雨晚來的風呢,這是一種怎樣的無奈?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這個男人,就是南唐後主李煜,這首《烏夜啼》便是他在南唐滅亡,被俘北上,留居汴京時寫下的。那時的他,待罪被囚,「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生活在極大的痛苦之中。亡國亡家,世間恐怕沒有一個人能體會到他那巨大的痛苦了。
  • 十首清夜詩詞:昨夜星辰,昨夜風!
    《春宮曲》 【唐代】王昌齡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唐代】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 亡國後的李煜,看盡悲歡,這十句經典詞,寫透人間悲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一首亡國恨,就這樣譜寫而成。《憶江南.多少恨》這詞句從題目中就直抒胸臆,將自己對亡國之恨的遺憾、痛苦、無奈與抗爭都寫盡了。
  •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南唐後主李煜,在歷史上知名的亡國之君,若只論開疆闢土的專業能力,李煜基本上處在最後的水準,不然南唐不會導致滅亡。《烏夜啼·昨夜風兼雨》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 李煜這8首詞,說盡了一生,美到極致!
    ——《清平樂·別來春半》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從善去宋朝進貢,被扣留在汴京。974年,李煜請求宋太祖讓從善回國,未獲允許。據說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這時的李煜,已經有所成長,感受到人世間的無奈。
  • 李煜十首經典詩詞:滲透到骨髓裡的悲哀與絕望,讀一次心痛一次
    李煜十首經典詩詞:滲透到骨髓裡的悲哀與絕望,讀一次心痛一次後人對李煜的評價很高。納蘭性德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後主兼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柏楊說:「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詞學的造詣,空前絕後,用在填詞上的精力,遠超過用在治國上。」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史稱後主。他一心潛習於詩詞歌賦,無心覬覦(jì yú)皇位,但命運卻把他推上了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