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知名的乳製品出口和牛奶加工企業之一,恆天然深受眾多世界領先食品企業的青睞,進入中國40多年以來一直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成績,深受廣大中國消費者的喜愛。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都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尤其是文化、旅遊、消費行業曾一度受到嚴重打擊。但如今,中國疫情防控持續向好,而海外疫情仍有蔓延趨勢,中國消費市場的復甦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對於跨國企業來說,中國有效的疫情防控意味著什麼?中國的營商環境對外資企業來說怎麼樣?外資企業如何看待未來中國的市場潛力?近日,分析師專訪了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大中華區CEO周德漢。
通過訪談了解到,近年來,中國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讓外資企業受益匪淺。外資企業願抓住中國「消費升級」趨勢以及巨大的市場潛力,在中國實現更長足的發展。
新華財經:您如何看待上海和中國的營商環境,這對恆天然在華業務發展意味著什麼?
周德漢:在過去幾年,從減稅降費到「放管服」改革,中國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讓恆天然受益匪淺,特別是恆天然大中華區總部所在地上海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有助於建立一站式的政企服務平臺,減少多頭溝通成本。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市政府有力的抗疫和推進復工復產的舉措,有著很好的成效。
在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營商環境報告》中,我們看到中國的營商環境排名從2018年的第78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31位,中國也連續兩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快的前10個經濟體之列。中國利用外資的數額也在這幾年持續增長。
擁有巨大消費市場、龐大發展潛力和堅定開放政策的中國,依然是全球好的投資場所之一。有眼光的外國企業必須抓住這個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借勢中國經濟的發展,與之齊頭並進。
新華財經:恆天然進入中國市場已有四十多年,您認為中國市場有何變化?您如何去適應這種變化?
周德漢:市場動態已經發生變化。如果你回看20年前,那時的頂級乳製品公司和今天是非常不一樣的。如今,他們更加現代化和專業,標準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國乳業的成熟度和國際化程度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對於企業本身來說,我覺得抓住兩個趨勢非常重要。第一是抓住消費升級趨勢。二十多年前,我們的一些產品只有在部分高端涉外場所才能購買到,但之後很快進入了烘焙領域和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四五年前我們開始做茶飲,然後是咖啡。現在我們還進入了中式餐飲領域。比如,我們與火鍋品牌呷哺呷哺合作,通過黃油改善其鍋底的口感;與稻香村合作,推出創新的芝士月餅;與青島啤酒跨界推出「奶蓋啤酒」,這些都讓我們的品牌形象和銷量有了很大提升。
第二是抓住數位化和個性化發展趨勢。今年8月恆天然集團和美安康創新中心在上海成立了,這將幫助我們更好地貼近本地客戶的需求,共同研發出市場喜聞樂見的創新產品。另外我們計劃在武漢成立大中華區的第五個產品應用中心,更好地服務中西部地區的客戶,尤其是餐飲服務方面的客戶需求。
新華財經:對於有意進入中國或已在中國進行投資合作的國際化企業,您有何建議?
周德漢:我認為在中國市場,沒有「一招致勝」這一說。我們在中國唯一的『護城河』就是不斷創新,不斷否定、升級顛覆自己。而能否預見以及滿足消費者需求將直接決定企業的創新能力。
在中國這樣一個客戶和消費者永遠在追求更新、更美味、更有趣的消費市場,只有不斷推陳出新,才能滿足市場的迅速迭代和發展。以市場為驅動和客戶需求為中心,也是恆天然集團在全球新戰略的核心內容
另外,我們所堅持的創新必須是開放式的創新,這也是恆天然能在相關領域保持領先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選擇和相關細分行業的頭部企業合作,就是因為這些企業也對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理解。我們聯合客戶一起創新,打造一個創新的生態系統,一起通過深刻理解消費者的需求,共同開發出能夠引領市場潮流的產品和應用,把市場的蛋糕做大做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