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裡山塘既是一條千年老街,又是一條河道水巷,是蘇州古代的金粉地、鬧市區。
在蘇州,虎丘是人們心目中神聖的山,稱為「吳中第一名勝」,而閶門則是《紅樓夢》開篇所說「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唐寶曆二年,大詩人白居易從杭州空降蘇州刺史,此老公公為了便利蘇州交通和旅遊雙重功能,組織民工開鑿疏通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並順勢拓展了河提,供車馬往來驅馳,這條河就叫「山塘河」,這條堤叫「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長約七裡,所以叫「七裡山塘」,從此蘇州有了「七裡山塘到虎丘」的古老說法。蘇州人民為了感謝這位為民造福的大詩人,也將山塘街稱為「白公堤」。
一個是第一美景,一個是富貴風流,若說沒奇緣,今生怎會遇見白公?可想而知,這條河這條街被千古風流大詩人看中,在當年能有不繁華?難怪乾隆年間畫家徐揚的《盛世滋生圖》生動再現當年蘇州的市井時,這裡也一躍被描繪成為蘇州最繁盛的商貿重地,被譽為「姑蘇第一街」。
山塘街和山塘河自建成以來,便以其秀麗的水鄉風光成為旅遊勝地。整個街道呈河路並行的格局,有典型江南水鄉的風貌,家家戶戶前街後河,河上小船來往如梭,街上店鋪林立。建築精緻典雅、粉牆黛瓦、體量協調、疏朗有致,是蘇州古城風貌精華之所在。乾隆帝對七裡山塘情有獨寵,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裡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
在明朝時,七裡山塘又被叫成了「七狸山塘」。呵呵,這是咋回事呢?相傳,元朝末年,紅巾軍起義後,張士誠攻佔了蘇州,並在蘇州建立了大周政權,不久,朱元璋派大將徐達帥兵20萬攻打蘇州,在圍城一年後,張士誠兵敗自殺,大周政權覆滅。由於張士誠為蘇州人民做過好事,蘇州人都忘不了他,經常談論起他。明朝初立,朱元璋放心不下曾是張士誠大本營的蘇州,便特派劉伯溫到蘇州來視察。劉伯溫可是有「前算八百後算千年」的《推背圖》功夫的哦,傳說他可以預言歷代王朝的興衰變革,實在不簡單。劉伯溫在蘇州推背,推來推去推到了山塘街,他發現山塘河橫貫在白堤旁,狀如臥龍,擔心這兒要出真龍天子,將與朱元璋爭江山,於是想出一法,在山塘河上造了七座橋,這就好比七把鎖……又在橋堍安置了七隻石雕狸貓頭,讓它來看守這七把鎖,這便破了『風水』。傳說七狸貓有千斤巨鎖之功,能牢固地永久鎖住龍身,朱明江山就可傳至萬世萬萬世了……山塘街上青石雕刻的七隻石狸,現分別落在七座橋堍,這七座石狸貓是:山塘橋畔「美仁狸」、通貴橋畔「通貴狸」、星橋畔「文星狸」、彩雲橋畔「彩雲狸」、青山橋畔「海湧狸」、西山廟橋畔「分水狸」、普濟橋畔「白公狸」,它們形態各異,風格古樸。
看蘇州,怎能不看山塘街?千年的山塘街,千年的河水依然流淌。現山塘老街全長360米。雖僅有七裡山塘的十分之一,卻是山塘的精華所在,被稱之為「老蘇州的縮影、吳文化的窗口」。山塘街的民俗館玉涵堂則分作幾個不同的展示區來表現吳地風貌。有陳列老山塘微縮景觀、歷史資料和舊物實樣的山塘人文風情館,有任慧閒蘇繡精品展覽室,有鄉土氣息濃鬱的桃花塢木刻年畫館等等。還有中華第一澄泥硯,它有六個多平方米,在上面擺桌酒席都綽綽有餘,旁邊還有金柱旁懸掛的如椽巨筆。玉涵堂始建於明嘉靖十年,俗稱閣老廳,已有近500年歷史,建築面積5468平方米。玉涵堂是典型的江南大戶人家的建築格局,房屋四進五路,兩層,有後花園。主廳玉涵堂為明代遺構,為明代大學士吳一鵬的故居,其餘房屋則為清代至民國時的建築。全國著名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發源於山塘,館裡的一幅2004年在蘇州召開的世界遺產大會會標的大輻【和氣吉祥】圖,是循環詩構畫成的彌勒佛胖娃娃的木刻年畫,一圈圈寫著深刻內涵咀嚼:「上有呀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西湖蘇州有山塘哎呀兩處好地方哎呀哎呀哎呀兩處好風光正月裡梅花開哎呀二月裡玉蘭放三月裡桃花滿園全開放四月裡薔薇花開牡丹花兒鬥芬芳五月五日龍船會來船夜訪邦端陽鑼鼓聲撒啷啷子鋃啊撒啷啷子鋃啊鋃裡鋃鐺撒鋃一聲響咚咚嗆打一個招呀來船夜訪邦再打招呀搖進山塘六月荷花開七月裡七秋涼八月裡供鬥香家家賞月亮姐姐那個妹妹興致倍估量九月裡呀是重陽黃菊花兒供在中堂共飲杯觴十月裡那個芙蓉芙蓉花呀花呀花開放十一月雪花飛十二月裡臘梅花兒黃哎呀四季好風光哎呀呀說不盡的好風光」一路讀下,好似聽到了山塘河邊的古戲臺上,傳出了如詩、如畫、如雲、如風的蘇州評彈,吳歌儂語、如花似絮,聲聲清清飄灑在這千年古鎮的七裡水面上。和氣、和美、和睦直至如今的和諧是中華民族的治家法寶,綿延流傳……
如果你到山塘街卻不登一葉畫舫,確為一大憾事。自古戲臺登舟,安靜的電瓶船將為你開創另一段思緒,穿過古老的橋洞,看著枕河人家的生活,粉牆黛瓦,斑駁的歷史痕跡在你身邊流淌,忘卻了都市的喧囂,無謂人生的煩憂。入夜的山塘河更值得你流連,兩岸唯美的燈光,不但映射著山塘河的美景,更加映射出昔日山塘的繁華,凝神細聽,那古老悠遠的吳韻評彈仿佛就在你耳邊輕響,一條山塘河,一艘畫舫,一杯香茗,點點的燈光,讓你不知身處何年。美景醉人,柔櫓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