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好三大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現身沐川

2020-12-11 人民日報

紅腹角雉

本報訊(記者 龔啟文)最近幾日,沐川縣永福鎮張村朱家巖火了!原來,鳥友們先後在這裡拍攝到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鷳、白腹錦雞和紅腹角雉。樂山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愛鳥護鳥分會成員丁華告訴記者,能在同一地點拍到三大珍稀鳥類很不容易,說明當地的生態環境好。

當地村民向元海最早發現白鷳。他告訴記者,今年4月4日,他上山路過朱家巖時,發現了當地人叫的「旱雞」。由於不知道這種鳥的學名,他就用手機拍了一張,發給認識的鳥友看。鳥友告訴他,這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鷳。沒想到,過了幾天,他再次路過朱家巖時,又看到了白鷳,而且不止一隻。為了更好地保護白鷳,他搭建棚子,安裝攝像頭,建成了一個簡易的觀鳥點。通過觀看監控視頻,他發現這裡白鷳的數量大約有10隻,其中成年雄鳥4隻,亞成年雄鳥3隻,雌鳥3隻。

5月12日,丁華前往朱家巖,不僅拍攝到了白鷳,還拍攝到了白腹錦雞。5月14日,眉山市青神縣的譚先生在這裡拍攝到了紅腹角雉。

樂山師範學院生命與科學學院副教授戴波告訴記者,白鷳、白腹錦雞和紅腹角雉均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樂山分布較廣。

(來源:三江都市報)

相關焦點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翅鳶現身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
    據專家仔細比對鑑定,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翅鳶。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科普宣教部負責人巫詞表示,這是園區內首次發現黑翅鳶。據了解,1989年,黑翅鳶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996年被列為中國瀕危動物,1997年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瀕危物種,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販賣國家二級保護鳥類,該遭!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禁止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瀕危野生動物但還是有人為了利益鋌而走險近日中江縣公安局森林民警破獲一起捕捉、販賣野生動物案件擋獲兩名參與交易的犯罪嫌疑人並解救出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鳶現身湖北省恩施州宣恩貢水河國家溼地公園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鳶,10月11日在宣恩貢水河國家溼地公園出現,在此前雖然有居民看到,但鮮有人能實地拍攝到黑鳶,這次記者卻在宣恩貢水河國家溼地公園上空拍到了在天空翱翔的黑鳶 據了解,黑鳶是鷹形目鷹科鳶屬的鳥類,是鷹科鳶屬的一種中型猛禽。
  • 競秀區警方破獲一起非法出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案
    近日,競秀區公安分局南奇派出所經過兩晝夜蹲守,成功破獲一起非法出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案,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兩名。11月16日,南奇派出所接舉報稱:轄區西三環附近將有人非法出售國家保護鳥類。該所辦案人員趕到現場後深入調查,並制定了周密的抓捕計劃。
  • 江蘇句容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好生態吸引眾多珍稀鳥類頻現身
    候鳥季來臨,小天鵝、蒼鷺、野生鸕鷀、白額雁、鵲鷂、大鶚、長耳鴞等珍稀野生鳥類頻頻現身句容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據介紹,赤山湖自開展溼地公園建設以來,恢復溼地總面積達2萬畝,通過生態保護、巡查監測、科普教育等工作為野生動物營造了良好的自然生境,記錄到野生鳥類數目逐年增加,由最初的69種,提升至2017年創成國家溼地公園時的128種,再到現在的150餘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22種,食物鏈趨於完整,生物多樣性愈加豐富,生態效益顯著。
  • 南漳縣越冬水鳥調查發現四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近日,按照省林業局《關於開展越冬水鳥同步調查的通知》要求,南漳清涼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組織襄陽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專家、南漳縣觀鳥愛好者和本單位專業人員對溼地公園轄區內越冬水鳥開展同步調查,發現鴛鴦、紅隼、白尾鷂和普通等四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角雉現身重慶金佛山
    近段時間,紅腹角雉現身重慶市南川區金佛山。據悉,紅腹角雉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新華網發(瞿明斌 攝) 一對紅腹角雉雌鳥在金佛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漫步覓食。新華網發(瞿明斌 攝)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同框覓食
    3月15日,在福建省明溪縣君子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紫雲均峰山,觀測人員記錄到4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和1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亞成鳥一同覓食的場景。明溪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專家告訴記者,兩種不同的珍惜鳥類在一起覓食的場景十分罕見。
  • 販賣的鸚鵡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還建了不小的鳥類養殖場 三人被刑拘
    有不少人喜歡養鳥兒,但如果飼養了屬於國家野生保護的鳥類   9月中旬,徐州雲龍公安分局王傑派出所接到線索,稱在徐州汽車總站有人運輸疑似國家野生保護動物鸚鵡。   民警及時到達現場,對運輸鸚鵡的車輛進行檢查,發現有44隻疑似國家保護級的鸚鵡。民警隨即對鸚鵡及時進行扣押並進行鑑定,初步鑑定是費氏情侶牡丹鸚鵡,鑑定結果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沙湖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白琵鷺
    觀測人員拍攝到的白琵鷺。(圖片由沙湖景區提供)   近日,沙湖溼地鳥類觀測人員意外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在此前沙湖溼地鳥類科考資料中雖然有記載白琵鷺,但鮮有人能實地拍攝到白琵鷺,更重要的是,目前全球白琵鷺僅存約3萬隻。   據沙湖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最近整理所拍鳥類照片時,發現了一種奇怪的鳥類。這種鳥身體呈白色,外形像白鷺,嘴巴很長呈扁平狀,形似琵琶。
  • 100餘只大種群鴛鴦罕見現身洛陽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鴛鴦屬於雁形目鴨科,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我國著名的觀賞鳥類。鴛鴦雌雄異色,雄性鴛鴦羽毛華美絢麗,頭頂羽冠,眼後生有長長的白色眉紋,如同剛化過妝一樣。雌鳥頭和整個上體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後連著一條白色細眉紋,也極為醒目和獨特。
  • 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小天鵝
    近日,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救護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小天鵝,並將它成功放歸自然。5月初,洪河農場第五管理區種植戶廉合有在田間勞作時,發現一隻天鵝不能飛行,馬上聯繫了管理區。工作人員將其帶回管理區,並與洪河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救助站、當地畜牧檢疫部門聯合出動,對這隻小天鵝進行了救護。
  • 「白鷳」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通海秀山公園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秀山是雲南四大名山之一,素有「秀甲南滇」、「匾山聯海」之美譽,每年接待遊客約30萬人次。
  • 12隻白琵鷺現身大龍湖 嘴巴扁如琵琶,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徐報融媒記者 王漱玉10月13日早晨,徐州市鳥類攝影愛好者楊洪武在大龍湖情人灣觀景平臺附近,拍攝到12隻在徐州極為罕見的白琵鷺。這群白琵鷺是遷徙路過徐州,中午一點多飛離。專家介紹,白琵鷺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 廣州鳥類數量趨增:黑臉琵鷺棲息量創新高,白尾海雕現身
    中新網 圖廣州日報訊  5大觀鳥勝地鳥類齊聚,黑臉琵鷺棲息廣州數量創新高,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尾海雕首現廣州……廣東省林業廳、國家林業局駐廣州專員辦、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廣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3月17日在南沙溼地啟動廣東省暨廣州市第三十七屆 「愛鳥周」活動。
  • 麗水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蓮都區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取得階段性成果《百姓中國周刊》浙江訊(記者 洪旭朝 通訊員 張麗)近日,浙江省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鳥類組於蓮都區碧湖鎮發現麗水市鳥類新記錄——黑臉琵鷺黑臉琵鷺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EU)等級。黑臉琵鷺多沿海遷徙,此前在浙江僅分布於溫州,本次於碧湖鎮記錄到1隻黑臉琵鷺實屬罕見。該調查成果被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浙江衛視等數家媒體報導,獲得廣泛關注,充分展示了蓮都的「生態金名片」,也極大提高了社會各界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
  • 受傷遊隼在中牟獲救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經過與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董站長聯繫確認,該野生猛禽類動物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遊隼,中型猛禽,共有18個亞種,分布甚廣,幾乎遍布於世界各地,屬《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遊隼主要棲息於山地、丘陵、半荒漠、沼澤與湖泊沿岸地帶,也到開闊的農田、耕地和村屯附近活動。
  • 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東太湖
    昨天下午,蘇州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在吳中區東太湖溼地公園巡護時,發現了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據介紹,黑臉琵鷺屬珍稀鳥類、世界瀕危物種,上一次在蘇州發現其蹤影還是在六七年前。蘇州自然溼地學校總幹事、職業「觀鳥人」周敏軍驚喜地發現,鳥群中竟出現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他介紹,黑臉琵鷺羽色白,因嘴灰黑色似琵琶而得名,屬珍稀鳥類、世界瀕危物種。這次發現讓周敏軍十分興奮,「上一次看到黑臉琵鷺大約在六七年前。」除了黑臉琵鷺,這群候鳥中還有成群的野鴨,如斑嘴鴨、綠翅鴨以及蒼鷺、遊隼等,種類多達20餘種。大家還觀測到一隻帶有環志的候鳥。
  • 吉首市成功救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貓頭鷹
    湘西網10月15日訊(通訊員 孫敏 高紀慧)近日,吉首市丹青鎮自然資源所接到電話,稱清明社區有一隻受傷稀有鳥類,需要救治。接到求助電話後該所工作人員立即前往清明社區,原來是一隻小貓頭鷹因翅膀和腿部受傷而不能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