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科技大學 | 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高端論壇在...

2021-01-15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12月11日,由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主辦、江蘇科技大學和江蘇科技大學海洋裝備研究院承辦的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高端論壇暨2018年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年會在北京舉行。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秘書長金鵬,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船舶處調研員陳穎濤,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理事長、校黨委書記葛世倫,副校長王加友等出席論壇,副校長俞孟蕻主持會議。

據了解,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製造能力雖已位居全球首位,但在其關鍵核心領域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在智慧財產權擁有、智慧財產權運營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2015年12月18日,由江蘇科技大學牽頭,聯合高校、研究機構、船舶行業企事業單位、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等50多家單位在京發起成立「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三年來,中船聯圍繞船舶與海洋工程重點領域實施關鍵技術的專利布局、提升全行業智慧財產權綜合運用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聯盟通過創建「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協同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等方式,及時為各成員單位開展智慧財產權服務;聯盟為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成員單位開展了智慧財產權戰略研究與預警分析、專利微導航等服務,推動了產業專利技術的集成和突破、儲備和流轉;聯盟積極對外開展符合各類智慧財產權信息利用主體實際需求的多層次、多類別的智慧財產權專業化培訓;聯盟還以智慧財產權和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互動為主線,以將智慧財產權優勢充分轉化成行業科技創新和發展優勢為目標,通過摸清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智慧財產權資源的分布情況,開展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產業鏈與智慧財產權匹配研究。

此次論壇重點研討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技術創新與智慧財產權協同服務體系建設,開展產業技術創新和智慧財產權協同運用,推動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及相關領域的資源整合和機制創新,共同搭建保護和運用智慧財產權的公共平臺,促進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的提質、增效、升級。

陳穎濤、陳書海、溫振寧、陸介平、董曉魯、鍾心、吳潔等專家學者就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高價值專利培育、專利運營與產業發展、專利信息助力船舶企業創新、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區域布局探索與實踐等話題作了專題報告。論壇上還對獲得首屆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專利獎獲獎項目進行了表彰,江蘇科技大學、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等四家單位項目獲得專利金獎。哈爾濱工程大學、江蘇科技大學、江蘇陽明船舶裝備製造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海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716研究所等六家單位項目獲得專利優秀獎。

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在致辭中說,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要積極發揮專業性、品牌化、公益化、國際化的優勢,積極為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提供智慧財產權支撐。為此,希望中船聯要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聚焦產業發展,找準業務定位,探索智慧財產權的運用和模式創新,為聯盟成員單位提供更多的高效優質的服務,同時,也為全國智慧財產權聯盟規範運行和創新發展樹立標杆。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在講話中說,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體現了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與智慧財產權高端服務業的強強聯合。中國船協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工作,支持開展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專利獎評選活動,促進船舶與海洋工程的科技資源共享、技術供需對接、產業互動發展,統籌實現科技資源優勢向創新優勢、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的轉變,合力推動聯盟企業的高質量專利挖掘、高價值專利培育和高水平專利布局,提升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校黨委書記葛世倫教授在論壇上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說,江蘇科技大學在高價值專利培育方面,始終以「追求卓越服務,促進社會創新」為宗旨,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促進專利信息有效利用為目標,立足強基提質、開拓創新,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向社會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專利信息服務,在專利技術轉讓和服務社會領域位列全國高校百強,對船舶企業的技術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他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加大投入,開展核心、關鍵技術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依託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和江蘇科技大學學科優勢,建設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將關鍵技術和智慧財產權服務、產業需求結合,讓以智慧財產權為標誌的「智慧」要素,助力「中國製造」升級。

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致辭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講話

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理事長、校黨委書記葛世倫致辭

相關焦點

  • 大工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創建七十周年暨船海發展高端論壇召開
    6月6日上午,「大連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創建七十周年暨船海發展高端論壇」在學校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天津大學、浙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22所高校的相關學科負責人,以及國內19個科研院所、造船企業的領導嘉賓,與學院離退休教師、各屆校友及師生代表共
  •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報考分析
    劉老師高考志願講座現場一、專業概況目前和未來很長時間國家大力發展船舶與海洋科技、促進海洋經濟、海洋資源開發與創造新型航空母艦等軍品船艇2、主要課程:力學基礎、理論力學、材料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流體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靜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構造、船舶阻力與推進、船舶操縱性與耐波性、船舶與海洋平臺製造理論與方法、船舶與海洋平臺設計原理、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強度及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動力學等。
  • 2020年船舶與海洋工程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西工大新聞網11月18日(李婭)11月6日,在江蘇省太倉市舉辦了2020年船舶與海洋工程高峰論壇,論壇由西北工業大學主辦,西工大航海學院、學科建設辦公室、長三角研究院、太倉校區管委會、海洋聲學信息感知工信部重點實驗室、水下信息與控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單位承辦,論壇以「海洋科技與工程的交叉融合」為主題,聚焦船舶與海洋科技領域熱點問題
  •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勝利閉幕
    11月23日,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在南通國際會展中心勝利閉幕!、中船澄西、南通吉寶、江蘇政田、惠生海洋、中天科技、豪氏威馬、格力電器、天津鋼管、瓦軸、培瓦克、MGW、金魚漆、江蘇科技大學等131家國內外船舶海工及產業鏈配套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參展,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高端船舶海工裝備和技術、配套設備產品及配套服務。
  • 省海洋開發研究院科研人員參加2020中國(南通)船舶設計師高峰論壇
    為了更好地服務舟山船舶與海工產業,近日,省海洋開發研究院船機室科研人員參加2020中國(南通)船舶設計師高峰論壇,來自國內外船舶海工領域的500餘名領導、專家齊聚一堂,圍繞船舶與海洋工程的前沿技術發展與市場機遇展望,暢所欲言、獻智獻策,為未來船舶海工行業發展注入了更多思想與力量。
  • 《中國製造2025》解讀之: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發展
    為此,《中國製造2025》把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作為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加快推進,明確了今後10年的發展重點和目標,為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指明了方向。經略海洋,必須裝備先行。特別是我國海洋強國建設進程向前推進,綜合實力不斷上升,已經對傳統海洋強國形成挑戰,西方強國在一些核心技術和裝備上對我封鎖。中國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建立自主可控的裝備體系,必須掌握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等高端裝備的自主研製能力。
  • 2020中國(南通)船舶設計師高峰論壇聯辦服務單一來源採購公示(NTSW...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是發展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學會的宗旨是:團結、組織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工作者,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科學普及、諮詢服務、繼續教育、編輯出版和國際民間交流活動,促進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發展,提高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科技水平,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服務。
  •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對接國家戰略 未來大有可為
    中國是無與倫比的世界造船大國,造船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但絕不是夕陽產業。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製造2025》為「造船強國」做出了新註解,「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被歸為重點突破的十大戰略領域之一,瞄準了世界船舶工業的最高水平,從而吹響了我國向高端造船業挺進的號角。
  • 江蘇科技大學與蘇州科技大學,分別適合什麼樣的考生報考?
    江蘇,一直都是廣大考生報考的熱門區域,江蘇的學校很多,今天我們來了解其中的兩所。江蘇科技大學與蘇州科技大學,對於江蘇省內的考生來講,自然是比較清楚的,但是對於省外的學生來講,因為關注的比較少,同時對江蘇各地的人文、地理和經濟發展水平不了解,導致很多考生會把兩所學校搞混。
  • 2019年濟南市萊蕪區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海洋工程就業前景怎麼樣
    2019年濟南市萊蕪區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海洋工程就業前景怎麼樣隨著社會的發展學歷提升不在那麼遮遮掩掩的了,學歷提升是一個大趨勢,學歷是工作的一個剛需、必須品。找工作、升職加薪、資格證、公務員等一些證件都是需要學歷!
  • 建設海洋中心城市 促進海洋經濟發展
    12月3日,2020年大連市科協年會在大連海洋大學舉行,本屆年會以「建設海洋中心城市 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以「大科普,學科交叉,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宗旨,採用線上主會場和線下分會場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舉辦高端學術論壇、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搭建創新合作平臺等形式為我市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和海洋經濟發展凝聚創新智慧,注入創新動能,營造創新氛圍。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德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等出席年會。
  • 全媒體快報|「海洋工程技術」國際學術交流論壇舉行
    今天上午,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海洋工程技術」國際學術交流論壇在舟報傳媒集團多功能廳舉行。來自國內外研究(設計)院所、高等院校、船舶與海工裝備企業、航運企業、海洋科技企業、相關學會和協會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本次論壇由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和市科學技術局聯合主辦,烏克蘭馬卡洛夫國立造船大學、舟山報業傳媒集團、海運圈網共同協辦。
  • 2020海博會:助推海洋高端裝備自主創新
    10月15日-18日,被譽為「中國海洋第一展」的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將在深圳舉辦,重磅推出由「深海一號」「蛟龍號」「天鯤號」「藍鯨1號」等「大國重器」領銜的海洋高端裝備板塊。超過150家海洋高端裝備領域的企業和科研機構將現場展示其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而宏觀論壇和多場專業論壇,也將邀請國內外重磅嘉賓,聚焦科技創新,賦能「經略海洋」。
  • 第六屆中國海洋公共管理論壇在江蘇海洋大學舉行
    本屆論壇以「創新中國特色海洋治理體系,構建全球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來自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上海社科院、魯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等27個高校、科研院所、學術期刊雜誌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和江蘇海洋大學首屆公共管理碩士研究生參會。
  • 助力海洋強國夢,中國船舶集團與江科大戰略合作共創一流
    交匯點訊 12月21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科技大學攜手進入戰略合作新起點,共同推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船舶集團和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國內一流造船大學。當天上午,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江蘇科技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南京市T80科技文化產業園舉行。
  • 浙江舟山普陀區以海洋科技創新賦能海洋產業發展 增強創新鏈 補齊...
    除了海洋生物醫藥領域,普陀區圍繞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以科技創新賦能海洋產業發展,聚焦海洋電子信息、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新能源等領域,引進集聚了一批海洋科研機構、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創新要素,強化產業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闖出了一條「憑海而興」的新路子。
  • 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承辦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論壇
    清華新聞網10月20日電 10月16日,2020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作為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的重要活動之一,本次論壇以「夢逐大海,走向深藍」為主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助力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升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海洋工程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實施海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以下簡稱「國際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承辦了此次論壇,並為論壇現場提供了優質的志願者服務。
  • 海洋科技與安全食品頭腦風暴!第二屆海洋健康文化論壇落幕
    2018年9月12日,2018中國(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系列活動,《第二屆海洋健康文化論壇暨「海洋科技與安全食品」高峰論壇》在青島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主辦,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海洋健康文化專業委員會承辦,支持單位青島康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現代海洋產業論壇在威海舉辦 400餘名國內外專家齊聚
    中國山東網12月6日訊(通訊員 劉潔) 12月5日,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海洋與漁業專門委員會第六屆年會暨現代海洋產業論壇在威海舉辦,來自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400餘名代表參加了論壇。山東省政府副省長於國安,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秘書處秘書長金玉彩,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等領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威海市副市長高書良參加活動。
  • 書寫在深藍之下的中國傳奇——海洋科技發展年終盤點
    書寫在深藍之下的中國傳奇(科技2017②)  ——海洋科技發展年終盤點中國自主設計製造的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新華社發  「縱觀中國歷史,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海洋,海洋強國之夢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離我們這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