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便利店明星公司繽果盒子,如今捲入裁員欠薪風波。
爆料稱,繽果盒子從去年底至今共裁掉了上百名員工,部分被裁員工的工資和賠償金拖延未付,有些甚至已拖欠長達半年。
作為曾經風口上的賽道,無人貨架早已被資本宣判死刑,無人便利店仍在艱難探索。泡沫破滅後,一些無人便利店早已撤出市場,繽果盒子收縮背後,無人便利店要徹底涼了嗎?
現象
無人便利店退熱了
繽果盒子是一家無人值守便利店創業公司,發跡於2017年興起的無人零售風潮,是國內首家可規模化複製的商用無人便利店。這家公司在2017年7月獲得超過1億元A輪融資,2018年1月獲得8000萬美金B輪融資。
不過,經過兩輪融資後,後續15個月,繽果盒子再也沒有獲得融資。日前有媒體報導稱,繽果盒子的員工數量,從巔峰期的500餘人,到現在只剩100人左右。
繽果盒子對此並沒回應。據悉,繽果盒子已基本撤離華南市場,大連團隊已解散,目前北京是運營相對完善的市場。繽果盒子APP顯示,當前北京共有35個盒子。
實際上,不僅是繽果盒子出現收縮情況。另一家早在創立初期就被視為無人便利行業黑馬的鄰家便利,在2018年7月31日關閉了北京的160餘家門店。公司宣布,由於月虧500萬,持續虧損已基本破產。
實際上,在重慶,無人便利店的未來也並不明朗。在解放碑、觀音橋等地發現,原來聚集了多家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已無蹤影了。目前,在重慶,除了一七閃店、京東X無人超市外,在渝試水的無人超市基本上消失殆盡。
網際網路創業信息服務商「IT橘子」統計顯示,無人零售店鋪業務僅2017年就獲得43億元投資。但是,熱潮未能長期持續。進入2018年後,無人店鋪相繼關店和裁員,甚至出現了倒閉企業。除此之外,無人店鋪業務的融資也出現銳減,媒體和市場調查公司的統計也不見蹤影。
實際上,在業內人士看來,無人零售行業這麼熱鬧,全是因為資本推波助瀾,而一旦資本退熱,這種模式很難生存。
敗因
盲目失控定位不準
無人零售風口打開後,數不清的企業一哄而上,圍繞無人便利店這種終端形態展開了激烈而無序的競爭。為了搶灘市場,無人店大舉跑馬圈地,而圈地又需要資本支撐,燒錢與變現之間的界限變得無限模糊。
在盲目擴張中,無人便利店犯了和共享單車一樣的錯誤,當資本寒冬到來,隨之迅速進入冰封中。
實際上,在業內人士看來,市面上所有無人店的本質僅僅是用人工智慧取代收銀員,補貨、清潔、整理工作仍需要人工,無法真正做到「無人」的程度。而無人店卻要安裝和保養智能設備,如多個攝錄鏡頭、自動識別裝置等,並且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建立一套完整的營運系統,這更是燒錢的主。而且,失去人工溫度的冷冰冰店鋪,消費者在嘗嘗鮮之後復購率非常低。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說,零售行業追求的是平均銷售一件商品所需成本的最低化。所以,新零售模式是否成立,最關鍵是看有沒有降低成本。
此外,無人便利店相對較小,導致物流配送的效率不高,補貨不及時、缺貨與商品積壓現象並存,很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無法給用戶提供持續而優質的服務體驗,復購率不高。
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無人便利店模式是死路一條。王填表示,對於便利店來說,人力成本並不是最重的成本。無人便利店一方面不能節省空間成本,另一方面,用機器人鋪貨,成本比人力更高,「就像是買豆腐花了買肉的錢」。同時,無人便利店也存在逃單、失竊風險。
零售專家分析稱,無人零售只是眾多商業形態的一種模式。其發展必然要經過市場實際的驗證。無人零售本質上是先進網際網路技術與現代消費習慣的一次磨合。無人便利店遭遇的窘境,其核心不是「無人」,而是「便利」和「產品」,但目前的無人便利店和普通便利店相比,只是少了店員,其他方面並沒有改變。
出路
需尋求真正的盈利
其實,無人便利店出現,只能說是一種零售經濟上的模式創新,通過新興技術,降低運營成本,節省用人開銷,同時解決線上、線下零售部分痛點,但是,就目前來看,無人便利店還有許多問題急需解決,尤其是資本寒冬下的盈利問題更是首要問題。
Easy Go未來便利店聯合創始人王牧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過去的一年裡大約有一半的無人便利店品牌倒下,無人便利店已經過了跑馬圈地、大肆開店的時代,經過洗牌後的無人便利店行業會專注精細化運營,提升選品、選址等零售基本功。「比起傳統零售行業,無人零售企業需要更多的資本支持,才能有精力去提出更多的創新解決方案,來滿足市場需求。」王牧牧稱。
7-ELEVEn(中國)投資公司董事長內田慎治就曾表示,7-ELEVEn和其他便利店最大的差異就在於鮮食,鮮食商品佔所有商品銷售的50%,門店60%的毛利來源於以鮮食為主的日配商品。
在王牧牧看來,目前無人便利店沒有鮮食這部分的利潤,就需要開發其他盈利方式。無人便利店則是位於一些特定的場所,長處在於提供24小時服務。因此,無人便利店從某方面來說,是對傳統便利店的一個補充,無人便利店應將「傳統便利店」當作大本營,既省去了極大的自建倉儲、運輸等成本,還增加了傳統便利店的額外收入。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自助售貨行業分會副秘書長沈哲明認為,無人店運營模式將是多模式並存的平臺化經營,商品供應能力、硬體或軟體技術能力、點位能力和運營能力將是平臺運營的基礎。無人店將會在終端重構、供應鏈結構調整、滲透的深度等方面給零售業帶來變革,未來2-3年大家一定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市場。
(責任編輯:DF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