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港式連鎖餐廳:一扇業績「羅生門」,一把「北上淚」

2020-12-14 智通財經APP

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餘年的歷史長河中,「走西口」成為中國歷史上大規模人口遷徙的標誌性事件。在走西口的歷史中,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打通了中原腹地與偏遠邊疆的經濟文化通道,推動了華夏文明的繁榮發展亦讓晉商的名頭響徹中華大地。

400年以後的1945年,二戰的陰霾尚未消散,為求溫飽,香港誕生出一種西餐和冰室融合的新型廉價餐廳——茶餐廳。經過數十年發展,這種自成一派的餐飲模式,成為香港飲食文化的標杆,並在90年代走出香港一隅,開始在中國內地、中國澳門、東南亞甚至更遙遠的海外開枝散葉,宛如港版「走西口」。

然而,在飲食多元化的今天,港式餐飲企業「走出去」的路途並不一帆風順,尤其是在大環境發生變化的2019年,他們中多數內心「五味雜陳」。

大家樂:堅定北上,建立大灣區「根據地」

要說港式餐飲,必然繞不開大家樂(00341)。這家香港首屈一指的港式餐飲集團,由羅騰祥、羅開睦叔侄在1968年創辦,迄今已有超過50年歷史。截至2019年12月31日,大家樂的市值接近110億港元,在港股餐飲板塊位列第二,在港股連鎖快餐廳板塊則位居榜首。

即使如此,關注大家樂的投資者應該早已發現,公司股價已經在長期高位盤踞數年之久,始終無法有效突破。整個2019年大家樂股價表現先揚後抑,以全年1.76%的漲幅草草收尾。

行情來源:智通財經APP

事實上,2019年的大家樂日子並不好過。公司2019/20上半財年(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6個月)數據顯示,公司實現收入約42.64億港元,同比僅增長1.6%;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同比減少34.5%至1.5億港元。對此,大家樂在財報中大吐苦水,將利潤減少的原因歸咎於市場氣氛疲弱,銷售增長受阻。

要知道在香港110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林立著數萬家餐廳,縱使強如大家樂,亦難長期維持高速成長。

應對如此局面,大家樂選擇了兩條路,一是發展多元化餐飲業務,二是進軍中國內地及海外市場。

根據智通財經APP的了解,大家樂旗下擁有多個餐飲品牌,按不同業務板塊劃分可分為,快餐餐飲及機構飲食、休閒餐飲兩大板塊。

其中快餐餐飲包括核心品牌大家樂以及一粥面,截至2019財年中期,二者分別擁有165間和48間門店。機構餐飲則分為,為香港企事業單位提供機構餐飲「泛亞飲食」品牌和專門為香港在校學生提供午餐盒飯的「活力午餐」品牌。

休閒餐飲則包括兩大中餐品牌「上海姥姥」和「米線陣」,二者分別開設13間及20間門店,此外還有兩大西餐品牌意粉屋和利華超級三文治,兩大品牌分別經營8間及14間門店。

從營收角度分析,上半財年,快餐餐飲及機構飲食實現收入31.33億港元,同比增長2.2%,休閒餐飲實現收入4.43億港元,同比下降4.1%。由此可見,大家樂採取多元化經營策略對公司業績拉動有限。相反「走出去」或許是公司破解業績滯漲的最優解。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早在1992年,大家樂便開始將目光轉向了中國內地,以北、上、廣為根據地打通內地市場。經過近30年耕耘,截至2019年9月30日門店總數達到107間,公司在中國內地實現中期收入6.12億港元,同比增長3.6%。

2019年7月,大家樂與包括越秀、佳兆業在內的八大地產商實施戰略合作,共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財年,大家樂在中國內地增開5家門店,計劃下半財年增開16家。在智通財經APP看來,大家樂此舉意味以大灣區為「根據地」進一步向二三線城市乃至全國擴展經營網絡,與此同時還能坐享外賣業務附加值,可謂一舉兩得。也因此,2020年大家樂在中國內地的業務拓展值得關注。

大快活:鞏固香港市場不「折騰」

如果說大家樂未來的業績增長將更多依賴中國內地,那麼大家樂的「小兄弟」——大快活該(00052)如何擺脫業績滯漲情形就顯得有些撲朔迷離。

資料顯示,大快活創立於1972年,創始人為羅芳祥,彼為大家樂創辦人羅騰祥的兄弟。

大快活雖然比大家樂晚了4年面世,但在香港的成長速度並不遜色。截至2019年9月30日,大快活在香港和中國內地共計擁有167間店鋪,其中155間位於香港。

大快活由於和大家樂為兄弟公司,兩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和經營的菜品及服務都十分相似,因此不難猜測大快活和「大哥」一樣有著相同的境遇。

2019財年上半年,大快活收入同比增加4.5%至15.39億港元,公司股東溢利同比減少43.1%至5726.2萬港元。

關於利潤下滑,大快活的解釋是,公司採納《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導致1380萬元負面影響,若剔除這部分影響,公司股東應佔溢利約為7110萬港元,同比減少29.4%。此外,租金及工資成本持續上升及市場氣氛偏弱也是公司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

大快活表示,公司相信市場上依然擁有許多增長機會,尤其是在公司的特色餐廳和中國內地業務方面。

不過根據智通財經APP的觀察,大快活擴展多元化業務和進軍中國內地市場的力度,較大家樂而言明顯偏弱。

從門店構成來看,大快活位於香港的155間門店中有143間快餐店及12間特色餐廳,其中ASAP佔2間、一碗肉燥佔3間、一葉小廚佔5間、友天地佔1間及墾丁茶房佔1間。特色餐廳佔比僅為7.7%。

上半財年,大快活在中國內地餐廳為12間,其中新開1間,公司計劃在下半年在中國內地增設兩間新店。總體來看,大快活在中國內地的擴展計劃「不痛不癢」,公司能否在2020年有效擺脫業績滯漲的局面需要畫一個問號。

翠華:上市首虧,成也北上敗也北上

其實,需要畫問號的不只是大快活,還有翠華(01314)。作為香港特色餐飲的一張名片,翠華餐廳曾是每一位初到香港的遊客,必須「打卡」的餐廳。正是頂著令人矚目的光環,2012年,翠華作為「茶餐廳第一股」在香港上市。

誰能想到,香港茶餐廳的代名詞也有上市「七年之癢」。2019/20財年中期,翠華實現營收8.38億港元,同比將減少6.4%;而股東應佔虧損達到4450.2萬港元,而上年同期則是盈利1441萬港元。

翠華稱,收益減少主要由於旗下若干餐廳於回顧期間因租約到期而結業,以及香港市場的顧客數減少等因素影響。

無論如何,用「大敗局」來形容翠華上半財年的業績並不為過。分地區來看,翠華在香港營收5.37億港元,同比下降4.5%,在中國內地營收2.92億港元,在新加坡、澳門等其他地區實現收入0.92億港元同比增長8.1%。

從營收結構來看,來自中國內地的收入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事實上翠華亦投入了想當大的資源維繫中國內地市場,也曾取得非常好的回報。

2009年,翠華北上上海開出公司在內地的第一家門店,立刻生意火爆,想品牌正宗港式沒事的消費者趨之若鶩。

不過,當時的翠華,對進軍內地的態度保持謹慎,至上市前只在內地開了4家店。上市以後公司變得「激進」起來。2012年,公司上市募集的7.94億港元資金中,有2.78億港元用來在內地開店。

2013財年,翠華在內地實現收入2.04億港元,同比增長152%。2015財年,公司來自內地收入5.22億港元,同比增速47.04%,這是翠華進軍中國內地的「蜜月期」,但好景不長。

2016財年,翠華來自中國內地收入增速跌破10%,至2019財年公司在中國內地的收入下滑1.76%,迎來首次負增長。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此次翠華在中國內地的營收下滑超過雙位數,但公司在內地門店數量反而淨增長4間至38間。

據智通財經APP分析,翠華在中國內地處境尷尬,主要和翠華餐廳的定位有關。翠華在香港屬於大眾餐和快餐,但到了內地在菜品和服務不變的前提下搖身一變以「知名精緻港式茶餐廳」的定位來經營,且售價較香港高出一頭。隨著中國內地餐飲結構不斷快速變化,以及消費者獵奇心理逐漸退去,翠華在內地的經營愈發舉步維艱。

在智通財經APP看來,港式餐飲進軍內地要想成功,要的不是簡單的商業模式的複製,而是一場變革。

相關焦點

  • 一扇消防門引發的「羅生門」
    一扇消防門引發的「羅生門」 2020-12-17 1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港式茶餐廳巨頭進軍珠三角 港人個體店隨勢北上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記者採訪發現,這些香港快餐集團重新揮軍北上,一改香港本地大眾化的傳統經營模式,而是以中高檔「休閒餐飲」的新模式攻陷華南市場,備受高薪白領及年輕一族的追捧。  九十年代北上敗走  據報導,近年來,儘管港式茶餐廳在廣東遍地開花,看似已扎堆經營,但仍然是開一家火一家。
  • 港式快餐到底怎麼了
    然而,在快餐賽道越來越熱鬧的時候,曾經引領潮流的港式快餐卻陷入經營窘況。  6月,大家樂、大快活兩大港式快餐品牌相繼發布年度業績報表。  截至3月31日,大家樂期內歸母淨利潤同比大降87.1%,由於業績的大幅下滑,大家樂集團甚至決定不派發末期股息,而這也是大家樂自1986年上市以來首次停止派息。
  • 翠華餐廳業績雙降,港式餐飲內地風光不再?
    文|張書樂作為香港餐飲文化的代表之一,翠華餐廳正面臨著口碑下滑和業績低迷的雙重壓力。2012年上市成為「茶餐廳第一股」,經營翠華餐廳的翠華控股日前披露,截止2019年3月31日,公司2019財年實現收入17.87億港元,公司擁有人應佔年內溢利474.1萬港元,同比分別下降2.9%和94.1%。其中,年內中國內地整體收入同比2018年度下降1.8%。
  • 曾經風光無限,如今沉寂沒落,港式快餐到底怎麼了?
    大家樂由羅騰祥創立於1968年,創立之初只是一家售賣便食,如雞腿、薯條、漢堡包的小店,後來加入中式食物,並且創新經營模式之後,大家樂得以快速成長,並於1986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香港第一家上市的本地餐飲企業,目前香港規模最大的中式連鎖快餐店。
  • 有璟閣餐廳開啟品牌連鎖經營模式 主打時尚港式茶餐
    2015年11月3日訊,近日,有璟閣餐廳棕櫚泉店在北京朝陽區棕櫚泉生活廣場華麗綻放。有璟閣經過十餘年的沉澱,調整了品牌經營策略,主打時尚港式茶餐,以親民的價格、高品質的餐品、一流的就餐環境為京城食客帶來一場美味的盛宴。
  • 2019南通那都不是鍋港式打邊爐港式裝修風格
    2019年年初上海,一款名為「那都不是鍋·港式打邊爐」的火鍋品牌爆紅上海灘,「那都不是鍋·港式打邊爐」主打養生高湯+各類高性價比活體海鮮,2018年至今在上海已開出數十家連鎖餐廳火鍋,成為2019年上海市新晉餐飲黑馬。
  • 香江漫話:港式茶餐廳北上內地開枝散葉(圖)
    香江漫話:港式茶餐廳北上內地開枝散葉(圖) 2008年09月11日 01: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九月十日電 題:港式茶餐廳北上內地開枝散葉  中新社記者 陳國華  「港式茶餐廳」這個富有香港特色的飲食文化,近年來,隨著內地與香港經濟越來越緊密的合作,開始跨過羅湖橋,在內地遍地開花
  • 港式打邊爐內地風頭正勁 香港老店北上掘金
    在香港商鋪租金高企、連鎖餐廳繼續圍剿小店的當下,不少老牌餐廳不堪壓力,選擇關門歇業;但也有部分餐廳嘗試北上發展,以相對便宜的成本開店,希望既能保留住自己的品牌,又能在這13億人的市場闖出一片立足之地。
  • 華錦唐港式燒臘連鎖品牌全球徵集加盟商
    有調查曾顯示,香港人平均每4天就要吃一頓燒臘,即使算每頓的份量只有100克,香港人每年吃下去的燒臘都竟有6.6萬噸之多!  華錦唐正是看中了華人社會對港式燒臘的超高認同度,發掘港式燒臘的市場潛力,遂聘請了在連鎖餐飲業有近三十年經驗的臺灣資深團隊,沿用傳承自香港名廚精湛燒臘技術,出品十足地道的港式味道,打造了華錦唐港式燒臘連鎖店。
  • 2019年全美連鎖餐飲品牌排行榜出爐
    2019年全美連鎖餐飲品牌排行榜出爐來源:聯商網2020-05-26 17:42近期,2019年全美連鎖餐飲品牌TOP500出爐。根據Technomic公司發布的《全美連鎖餐飲Top500報告》,整體上看,2019年TOP500銷售額表現為近5年來的最佳。其中,雞肉品類表現強勁,在科技助力下,頭部連鎖品牌發展得更加強大。TOP20去年的銷售額平均增長5.7%,而TOP500的其他品牌僅增長2.4%。TOP20去年銷售額的增長佔TOP500全部銷售額增長的3/4。
  • 太興集團去年淨利下跌逾10% 港式茶餐廳不叫座了?
    2019年太興餐廳首次錄得營收下滑,19.32億港元較2018年的20.23億港元同比下滑4.50%,而2017年、2018年則分別保持1.77%、6.42%的增速。其營收由2018年的5.55億港元下滑5.95%至5.22億港元,低於2017年的5.36億港元。不過,西式小吃快餐敏華冰廳的快速增長彌補了太興餐廳和茶木人氣下跌帶來的業績下滑。2019年,僅有24家門店的「敏華冰廳」貢獻了3.00億港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48.6%,同店銷售增長率3.2%,翻座率達到15次/天。
  • 港式茶餐廳「失寵」 翠華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2009年,有香港餐飲名片之稱的翠華在上海開了其內地的首店,彼時的翠華相當於如今的網紅店,開業時生意火爆,大排長龍,等位兩個小時算是常態。最近幾年,港式茶餐廳對內地消費者的吸引力逐步下滑,業績也不盡如人意。近日,翠華控股(01314.HK)披露截至今年9月的中期業績,公司由盈轉虧,虧損4450.2萬港元。這是翠華2012年在香港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 2019年中國連鎖百強出爐!附榜單
    6月2日,據小編獲悉,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了《2019年中國連鎖百強》榜單。據統計,2019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近2.6萬億元,同比增長5.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連鎖百強門店總數14.4萬個,同比增長5.9%。百強連鎖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60餘萬個。
  • 餐廳設計之茶餐廳市場真的飽和了嗎
    茶餐廳從上世紀末開始進入到內地,最早是在廣東地區,接著在上海、華東、華南,08年奧運之後,更是掀起一波茶餐廳北上熱潮。但近幾年茶餐廳在大陸市場卻呈逐漸頹廢之勢,不少大品牌都遇到了困難。從2014年開始,翠華集團的業績便開始一路下滑,翠華市值由最高峰的81億元跌至目前約22.16億元,市值蒸發逾60億元,縮水了近75%與此同時,另外一家香港老牌餐飲企業、簡化版茶餐廳——大家樂也在2017年10月份宣布退出華東市場,僅剩的88家門店全部在廣東現如今中國餐飲市場還在向上發展當中,在競爭如此之大的市場裡面,茶餐廳的特色好像已經不足以讓消費者心動了,
  • 太興集團上市擴張 港式茶餐廳躋身內地餐飲市場難突圍
    截至2018年9月,太興集團在全國範圍內擁有185家餐廳,其中122家位於香港,62家位於內地,1家位於澳門。此外,2019年太興集團在香港開設了一個全新品牌,主要供應臺式麻辣火鍋。雖然太興集團進入內地市場長達14年,但是就其內地餐廳分布而言,基本很少「北上」。截至2018年9月,太興集團在深圳的餐廳最多,共有16家,其次為廣州,有11家。2019年、2020年、2021年太興集團計劃在香港、內地及臺 灣開設32家、35家及38家餐廳,其中,內地開設11家、12家及13家新餐廳。
  • 太興集團擴張 港式茶餐廳躋身內地餐飲市場難突圍
    截至2018年9月,太興集團在全國範圍內擁有185家餐廳,其中122家位於香港,62家位於內地,1家位於澳門。此外,2019年太興集團在香港開設了一個全新品牌,主要供應臺式麻辣火鍋。儘管太興集團已經從單一的港式茶餐廳發展為多元化的餐飲企業,擁有9家餐飲品牌,但是所有餐飲品牌中,太興餐廳每日平均銷售額最高。
  • 太興集團上市擴張,港式茶餐廳躋身內地餐飲市場難突圍
    截至2018年9月,太興集團在全國範圍內擁有185家餐廳,其中122家位於香港,62家位於內地,1家位於澳門。此外,2019年太興集團在香港開設了一個全新品牌,主要供應臺式麻辣火鍋。以2018年前9個月的數據為例,太興餐廳每間店面日均銷售額達到5.5萬港元,其次是「茶木」餐廳為5.0萬港元,之後是「敏華冰廳」為4.7萬港元。雖然太興集團進入內地市場長達14年,但是就其內地餐廳分布而言,基本很少「北上」。截至2018年9月,太興集團在深圳的餐廳最多,共有16家,其次為廣州,有11家。
  • 星巴克、麥當勞、百勝、海底撈、快樂蜂等16家連鎖餐飲企業2019年...
    截至四季度末,百勝中國擁有的餐廳數達到9200家。百勝餐飲集團(Yum! Brands)發布第四季度業績,當季淨銷售額增長9%,至16.9億美元。淨利潤4.88億美元,去年同期是3.34億美元,增長46%。漢堡王母公司餐飲品牌國際(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業績。
  • 2019舊金山灣區港式餐廳盤點,道地飲茶燒臘茶餐廳,港式美食味解鄉愁!
    ,開幕於 2005 年,被許多老饕列為來訪舊金山必吃的飲茶餐廳。開幕於 2017 年二月,至今大約一年左右,以大牌檔街頭飲食文化為發想設計創辦。餐廳採取自助點餐,自行找位置的方式,後方一整片白牆投放著各式亞洲夜市的視頻,另外一面牆則是許許多多客人留下的到此一遊的籤名,很有亞洲嬉皮隨意的夜市風味。必點的有滷水鵪鶉蛋非常有港式街頭小吃的風格,味道非常足,一口一顆超級開胃。另外烤豬腩肉夾蒸饅頭片也相當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