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營商環境,對內可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對外有利於提升區域的吸引力和競爭力。」近日,大城縣委書記齊德旺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近年來,大城縣積極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加快建設的重大機遇,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頭號工程來抓,深入推進「三創四建」活動,找準切入點、抓牢關鍵點、夯實落腳點,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搶佔先機。
齊德旺說,大城以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為切入點,提效能、優服務。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實行一窗受理、並聯審批、內部循環,壓減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目前社會投資類房屋建設項目、工業及其他備案項目審批時間分別壓縮至39、43個工作日。設立企業開辦專區,實現企業設立、公章刻制、發票申領、社保繳納等服務事項一條龍辦理,企業開辦時間提速至7小時內。今年以來,全縣新開辦企業2372戶,完成全年任務的187.5%。全面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418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一網通辦」,網上可辦率達到100%。
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關鍵點,送政策、解難題。深入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二項措施》等暖企政策,開展政稅銀企對接、「稅銀攜手助復產、優惠政策送萬家」等活動50餘次,達成貸款意向19.4億元,累計減免稅費3.9億元。紮實開展「三包四幫六保五到位」和「千名幹部下基層」活動,為238家企業解決土地、用工、市場等各類難題960餘件,全力助推實體經濟發展。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建立了「政企直通車」微信服務平臺,四大班子相關領導,各鎮(區)、各縣直部門和全縣94家規上企業主要負責人全部進入工作群,問題隨時反映、政府隨時解決,為企業提供「零距離」服務。
以增強群眾滿意度為落腳點,強監督、促落實。深入開展糾正「四風」和作風紀律專項整治行動,集中整治「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和「吃拿卡要」等突出問題,堅決防止懶政怠政行為發生。組織34個窗口單位和重點行業開展公開承諾,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促進工作落實。建立常態化電視問政機制,錄製《大城問政》節目3期,解決行政審批、交通運輸等方面的突出問題35個。把落實「好差評」制度作為倒逼服務意識變革、優化服務質量的重要抓手,完成本地一體化平臺與省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的對接,暢通線上線下評價渠道,累計收到評價數據13733條,好評率100%,切實用「好差評」推動「好服務」。
齊德旺表示,優化營商環境任重道遠,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大城縣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加快打造企業認可、群眾滿意、公平透明、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推動大城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加快建設「四個廊坊」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廊坊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