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綻放雲嶺大地

2020-12-24 雲南網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時提出,希望雲南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

  在雲南這個大花園中,有一種花開得格外明豔動人——民族團結進步之花。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5年來,雲南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緊緊守好民族團結這條「生命線」,把發展作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總鑰匙,在發展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燦爛綻放在雲嶺大地。

千名繡娘同繡70米彝繡長卷。裴文帥 攝

  雲南要建成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最大的挑戰是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普遍滯後,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屬於「三區三州」地區,脫貧攻堅任務異常艱巨。

  雲南堅決兌現「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決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的莊嚴承諾,奮力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跨越式發展,加快全面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從實施三輪示範區建設「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範創建工程」,到協調三峽集團等5家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幫扶雲南「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脫貧攻堅,全省乃至全國的政策、資金、項目、人才不斷向民族地區匯聚,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全面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不斷加快。14個貧困的自治縣脫帽,獨龍族、德昂族和基諾族實現整族脫貧。2019年底,雲南省民族自治地方貧困人口減少到16.5萬人。

2019年9月28日,昆明至河口「復興號」首發。記者 胡曉蓉 攝

  交通是發展的命脈。如今,雲南78個民族自治地方縣(市)中,43個已通高速公路。民族地區通航運營機場達到9個,楚雄、大理、文山、紅河4個自治州進入高鐵時代。獨龍江公路成為獨龍族群眾的民生路、致富路、幸福路。

  產業是發展的支撐。一批重大項目和產業園區加快向民族地區布局,民族地區以雲茶、雲果、雲蔬等為代表的「雲系」高原特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一批民族文化與旅遊、創意、康體休閒等融合發展的產業項目得到扶持,154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

  共同繁榮發展,體現在越來越美好的生活中。堅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我省著力抓好民生保障工作。在迪慶州率先實施14年免費教育,推行迪慶、怒江中等職業教育農村學生全覆蓋試點;對民族地區貧困群眾100%給予技能培訓,100%提供崗位推薦等就業服務;民族地區貧困群眾10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符合條件的40餘萬民族地區貧困人口納入易地扶貧搬遷範圍……更多的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到民族地區。

貢山縣獨龍江鄉孔當村。羅金合 攝

  獨龍族唯一的聚居地獨龍江鄉,一直是雲南乃至全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時,親切會見了獨龍族群眾代表。

  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持,極大地鼓舞了獨龍族幹部群眾加快發展、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支持匯聚成滾滾暖流,獨龍江鄉的脫貧攻堅加足馬力。

  2019年3月,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鄉親們寫信把這一好消息匯報給習近平總書記。總書記給獨龍江鄉群眾回信表示祝賀,勉勵鄉親們為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繼續團結奮鬥。

習近平給雲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群眾的回信。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這是雲南各族群眾共同繁榮發展的堅實腳步,也是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綻放的磅礴力量。

  201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由國家民委指導,中共雲南省委統戰部、雲南省民宗委共同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雲南實踐專題展覽」,在雲南民族博物館正式向國內外觀眾免費開放。

位於普洱市寧洱縣的民族團結誓詞碑。記者 沈浩 攝

  專題展覽從民族團結誓詞碑開始呈現——

  1950年12月底,滇南地區普洱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大會召開。為堅定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跟黨走,共同建設和平幸福家園的信心和決心,會議決定舉行民族團結剽牛盟誓大會,把誓詞和籤名鐫刻在一塊石碑上永久樹立。

  剛赴北京參加完新中國成立一周年國慶觀禮活動的召存信第一個籤名。

  後來,召存信擔任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長40年,為雲南民族團結進步立下卓越功勳,被譽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好幹部。

  後來,這塊立在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境內的民族團結誓詞碑,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和「新中國民族工作第一碑」。

  從民族團結誓詞碑樹立的那刻起,近70年的時光流轉中,民族團結的意識就像生命線一般,紮根在雲嶺大地深處。

  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在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過程中,雲南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領邊疆各族人民心向黨、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古滇名城景區榮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春城晚報供圖

  雲南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創新成立跨區域的創建聯盟,全省6個州(市)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州(市)。「民族工作大家做,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氛圍更加濃厚。

  從開展多主題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到打造潑水節、火把節、目瑙縱歌節等民族節慶品牌;從開展「結對子」「手拉手」「心連心」「一家親」等民族聯誼活動,到創建1589所民族團結教育示範學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成為各民族同胞的共同意識。

大理鄭家莊。就愛去供圖

  在大理鄭家莊,漢、白、藏、傣、納西、傈僳、彝7個民族125戶群眾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尊重、相互交融。

  在普洱,「賓弄賽嗨」民族團結互助機制升級為「縣際互幫」。前不久,已經脫貧摘帽的普洱市鎮沅、景谷等縣組成「賓弄賽嗨」指導組,幫助還未脫貧的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推進安居房建設項目。

  隨著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的雲南實踐不斷深入,雲嶺大地這朵民族團結進步之花也更加芬芳濃鬱。

民族刺繡託起群眾幸福生活。雲南日報供圖

  雲南有25個世居少數民族,全省共有8個民族自治州、29個民族自治縣、140個民族鄉,1590萬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1/3,是全國世居少數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而不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雲南4800萬人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華民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雲南跨越式發展,需要各民族手挽著手、肩並著肩,共同努力奮鬥。

2019年12月11日,昆明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果展在北京開展。記者 茶志福 攝

  回望雲南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5年來走過的路,不難發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是雲南民族工作始終緊緊圍繞的主軸。

  5年來,雲南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堅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雲南始終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處理民族事務,認真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推進邊疆民族地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所有一切的努力,都在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匯聚起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的力量。

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在校園內做遊戲。雲南日報供圖

  雲南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升至法治層面。2019年5月1日,《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條例》施行。《條例》指出,示範區建設應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增進各民族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造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環境。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5年來,雲南在各族群眾中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在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雲南大力實施民族文化「百項精品」「百名人才」工程,累計實施1246個民族文化搶救保護項目,打造74個少數民族文藝精品,培育100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突出人才,命名102所民族優秀文化教育示範學校,以《雲南映象》為代表的一批中華文化藝術精品走出國門,愛我中華的種子植入各族孩子的心靈深處,各族群眾的文化自信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5年來,雲南綜合實力快速提高,經濟增速位居全國前列,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位次快速提升。2013年至2019年,全省有843.8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2020年將全面完成脫貧任務,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民族都不掉隊。

  用心貼近雲南這朵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會聽到這樣的心聲:請叫響我們共同的名字——中華民族!

  雲南網記者 程三娟

共建美好家園 共創美好未來

  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過程,是雲南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千千萬萬民族同胞滿懷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留下了自己奮鬥的足跡。在此,我們擷取雲南民族工作領域一些讓人難忘的人和事,在回味中感知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的美好與繁榮。》》》》點擊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相關報導: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闖出一條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龍頭山幸福生活再出發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大理銀蒼玉洱好風光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昆明中心城市國際範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獨龍江世世代代跟黨走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市場效率 雲南省深入推進市場改革和政府行政改革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雲南省全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五網」建設跑出加速度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雲南省依託綠色資源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構建迭代產業體系 培育發展新動能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雲南:堅持立根鑄魂 鍛造雲嶺鐵軍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雲南省各級黨委政府咬定目標盡銳出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扶到點上扶到根上,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實惠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雲南省著力深化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對外開放——建好輻射中心 服務「一帶一路」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滇緬:同享「一路」情 共繪「一廊」美

相關焦點

  • 民族團結之花盡情綻放——都蘭縣香日德鎮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紀實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在都蘭縣香日德鎮,一個個感人的民族團結故事,溫暖了全鎮各族群眾的心,在這片由漢、回族、蒙古、藏、土、撒拉、東鄉等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各族兒女心相通、情相連,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一朵朵絢麗多彩的民族團結之花盡情綻放。
  • 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絢麗綻放——梁河縣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紀實
    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絢麗綻放 ——梁河縣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紀實 葫蘆絲青年表演藝術家倪開宏出版發行首張專輯《花筒裙》,專輯融合了德宏五種世居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展現了各民族同胞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用音樂作品做紐帶把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
  • 幸福的歌兒團結的花(民族團結石榴情①)
    在歲月長河中,各民族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共同書寫了悠久的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精神,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各民族正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著共同的目標和夢想凝心聚力,禮讚新中國,奮鬥新時代。
  • 臨夏州泥塑作品《56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被慶陽市收藏
    近日,我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塑技藝傳承人常天平的河州泥塑作品《悠 悠泥韻情滿隴東——56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被慶陽市西峰區統戰部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主題展廳」收藏並長期展覽。據悉,作品以「56 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
  • 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祖國北疆絢麗綻放
    近年來,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和對內蒙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記守望相助,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學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把民族團結創建工作融入學校全局工作之中,促進各民族師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 總書記剛剛來過這裡丨手足相親守望相助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
    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金花園社區,這個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的社區,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習近平總書記。「做夢也沒有想到,在自己家門口見到了最親的人。」金花園社區居民陳風霞說。6月8日下午,陳風霞與二三十位隊友像往常一樣,一起到社區小廣場上排練太極扇子舞,沒想到看到觀眾席中多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 幸福的歌兒團結的花(民族團結石榴情①)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各民族正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著共同的目標和夢想凝心聚力,禮讚新中國,奮鬥新時代。  為此,本報今起推出「民族團結石榴情」系列報導,向海內外讀者展現中國各民族的發展進步,描繪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時代面貌。
  • 新疆這個連:六個民族的官兵"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沙拉木說,習主席的指示談到了民族團結,這3年多,在訓練中、生活中,全連官兵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動力更足了,像習主席說的那樣,「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四級軍士長買尼蘇爾入伍13年,習主席視察六連時,買尼蘇爾擔任代理排長。他帶領戰友們表演了民族歌舞《遠方的貴客歡迎您》,用最高禮節歡迎習主席。「你動作很靈動,表情很豐富。」習主席的誇讚讓買尼蘇爾眉飛色舞。
  • 民族團結之花在雲嶺大地競相開放
    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雲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統領全省民族工作,實施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黨中央關於民族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全省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持續鞏固,民族團結之花在雲嶺大地上競相開放,成為新時代七彩雲南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 民族團結之花綻放八桂大地
    會上,來自百色幹部學院、百色學院、百色市委黨校、百色市社科聯、百色市文聯、百色市民族文化傳承中心的專家學者緊緊圍繞創建工作,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對開展創建工作的重大意義和黨的民族工作理論和政策進行了多角度、多層面的闡述和研討,並對百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出了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意見建議。百色市委組織部等與會的6個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分別匯報了本單位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情況。
  • 他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熱情的王德位趁大家談論間隙,拿出了事前準備好的果盤,裡面盛著蘋果、桔子、石榴。「前段時間娃們回來買了些水果,鄰居們也嘗嘗。」王德位說完,掰開一個又大又紅的石榴,露出了一團團晶瑩剔透的石榴籽。他將石榴分給大家後,接著說:「現在日子過好了,回漢鄰居們團結互助,大院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和諧大院,我們真的就像習總書記說的那樣,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 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綻放巴林草原
    在山下的草原上,烏蘭牧騎隊員們用歡快的民族歌舞,為各族群眾送上節日的祝福。而搏克、賽馬、射箭「男兒三藝」傳統比賽,讓人感受到蒙古族漢子的豪放之情。如今在巴林草原,崇尚自然、敬仰聖山的敖包祭祀文化活動,已成為多民族共同參與、具有共同文化認同的盛會。以文化認同促進民族團結,是巴林右旗以黨建引領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一個縮影。
  • 守望相助 讓民族團結之花幸福綻放
    促進民族團結,每個人都責任在肩,每個人都大有可為。有一分光、發一分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人人爭當文化傳播的火炬手、語言溝通的橋梁、友誼傳遞的信鴿,就一定能讓民族團結之花在中華大地上幸福綻放。
  • 玉門市小金灣東鄉族鄉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紀實
    精心呵護民族團結之花——玉門市小金灣東鄉族鄉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紀實每日甘肅網5月15日訊據酒泉日報報導(記者 周愛玲 通訊員 妥生龍 蒲捷)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玉門市小金灣東鄉族鄉著力建設黨建引領先進鄉
  • 新疆鞏固發展民族團結 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呈現出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各族幹群團結進步、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喜人局面。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歷史與現實一再證明,民族團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 你們會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國際莊「石榴紅了」免費參觀啦
    愛情,終會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石家莊鹿泉石榴紅了主題園。我最近走訪了網上很火的石家莊鹿泉石榴紅了主題園,今天帶領大家近距離觀賞一波~目前單一旅行推薦指數: ★★☆☆☆本文圖片手機無特效拍攝,僅供參考,推薦指數兩顆星,建議順便參觀一下哦~感謝各位一直以來對莊裡玩兒的關注與支持,歡迎點讚轉發~
  • 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築幸福夢 永康市多管齊下創建「石榴籽社區...
    該鎮少數民族居住群體穩定性高(登記居住5年以上佔71%),積累了一定的民族文化底蘊,加上鎮黨委重視民族工作,當地基礎設施齊備,創建條件成熟,飛鵝山「石榴籽社區」應運而生。今年7月23日,飛鵝山「石榴籽社區」正式揭牌,是金華市首個實體化運作、嵌入式管理、無固定區域的虛擬化社區,目前已確定為第三批省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重點培育單位。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巴蜀大地常開長盛
    他強調,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紮好民族團結同心結,畫好民族繁榮同心圓,走好民族復興同心路,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巴蜀大地常開長盛,為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貢獻四川力量。
  • 省民宗委主任李湘豫蒞睢調研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5月19日,省民宗委主任李湘豫一行到我縣調研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李建倉,市民宗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冰,縣委書記吳海燕,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冉燃參加調研。李湘豫一行先後到城關鎮袁莊村、東關清真寺、小西環民族文化綠地、西門裡村委、足力健製鞋產業園、河南嘉鴻鞋業、商丘金振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鳳鳴島等地,詳細了解我縣在民族團結、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經驗做法。
  • 鄂爾多斯市教育體育局關於開展「石榴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的...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好宣傳教育引領工作,結合我市教育發展實際,決定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石榴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各旗區教育體育局對本旗區申報單位、學校幼兒園所報材料,結合平時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情況進行初審,對符合條件的單位、學校幼兒園按推薦名額(見附件1)填寫《鄂爾多斯市教育體育系統推薦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匯總表》(見附件2)報市教育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