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寬窄巷子向來被譽為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間文化。來成都總要轉轉寬窄巷子的,而在我與寬窄巷子的記憶裡,一定要穿越回到2013年,只是那一年,我不僅僅逛了寬窄巷子,而是實實在在地住在了那裡,一住就是好多時日,故事需要從那年的4月講起。
2013年4月23日,我在微博裡記錄:「到成都了,寬巷子住,房間還帶個小院」!要知道,正是我到達成都的3天前,雅安發生了7級地震。我在微博裡是這樣說的:「早已確定的川藏行第一站就該是雅安,沒想到的是地震災害突然發生,在為災區人民祈福的同時,所有人都該更堅強,生活還將繼續,夢想不可放棄,我依然選擇在路上!」。
於是,我背著登山包,走過熱鬧的街巷,一頭扎進了這個「西裝革履者,恕不接待」的龍堂客棧。由於雅安地震造成318川藏線中斷,我只好踏踏實實地住在這裡,養精蓄銳等待徒步川藏的最好時機。
就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把我暫時留在了寬窄巷這個繁花似錦的地方。那一日我感慨:「不是為了解惑才在路上,只是想讓生活再多一些內容」。大家終於讀懂了,本來是一場艱辛的旅程,卻被災難拖住了我的腳步,並奉送了一段安逸。
我果真不是僅僅來逛逛寬窄巷子的,就在這個小院住了下來。客棧的員工會在院子裡吃晚飯,總是紅紅的大鍋大碗的,那時我坐在房間門口一邊逗魚,一邊使勁聞著飄來的麻辣濃香。偶爾住進來幾個老外,入夜了大家坐在院子裡嘰哩哇啦地閒聊幾句,那時,院子雖小,卻藏著大世界。
龍堂客棧給我的這間房子雖不奢華,但是卻極其安靜愜意,它還擁有了一個完全獨立的小院子,於是在陽光明媚的午後,我通常會赤膊躺坐在那裡,翻看一本好書,收穫整個下午的太陽。
只要不是睡覺,我通常都會敞開房門,於是院子裡的鳥語花香就會飄蕩而來,甚而一牆之外的寬窄巷子的熱鬧有時也會跳進來,勾引著我匆忙地穿好衣服,拖拉著鞋子跑出去看看是什麼熱鬧事兒。
說實話,若不是每天都能看到躺在屋角的登山包。我近乎忘記了還有一場艱辛的旅行在等待著我。我好像就要迷失在寬窄巷子寧靜的清晨裡和隨時都會飄蕩而來的麻辣濃香中。我已經沉醉在午後喧鬧的人群裡和傍晚迷人的燈火中。
那些日子裡,我拖拖拉拉地一步一步把寬窄巷子走了一個遍,如九一堂、凱廬、裡外院、小洋樓、上席、三聯韜奮書店。那裡的小吃也被我品嘗了幾個來回兒,諸如三大炮、傷心涼粉、豆花、糖油果子、懶湯圓、擔擔麵、菠蘿飯、老媽兔頭、肥腸粉、川味兒香腸等等。
後來我終於決定從成都乘坐飛機飛往康定,跨過雅安地震損毀的318路段,開始徒步川藏之旅。就那樣在某一天我離開了寬窄巷子,離開了龍堂客棧那個小院,可是它們卻始終刻在我的記憶裡,並帶在路上,從來不曾忘卻。
這已經不再是2013年的影像了,後來數年我又去過很多次成都,偶爾也會去寬窄巷子轉轉,寬窄巷子變得越來越時尚熱鬧。可是某一天我突然找不到龍堂客棧的那個院門了,好不容易從一個側門進去看看,好像不再是從前的模樣,心裡一陣陣地失落。圖文原創:文藝蜀黍看世界,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