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專題講座現場。
紅網時刻 通訊員 文斌 李絨 益陽報導
家庭是每個人生活的第一場所,是人生第一課堂,好家風濃縮著華夏子孫幾千年來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瑰寶,是涵養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更是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重要載體。今年以來,益陽市桃江縣鸕鷀渡鎮策劃開展一系列接地氣、有特色、受歡迎的傳承載體和實踐活動,通過家風教育進學校,特色家風作品徵集,觀看革命烈士好家風故事等活動,弘揚好家風、好家訓,促進家庭和睦,推進社會和諧,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
觀影烈士故事 掀和美家風熱潮
12月8日,清風益陽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了益陽好家風《遠方的思念》視頻,該視頻講述了祖籍為鸕鷀渡鎮龍塘灣村的革命烈士張昆弟好家風。視頻發布後該鎮紀委迅速組織了學習行動,號召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全鎮掀起了一陣觀看學習的熱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革命烈士張昆弟家《家教四字經》民約當遵,鄰裡當睦,守望當助,取財當義......對我有很大的教育意義。」近日,在鸕鷀渡鎮梅山村村委觀看了益陽好家風《遠方的思念》的黨員這樣說道。
評選家風作品 樹身邊典型榜樣
今年6月,該鎮紀委聯合鎮婦聯開展了以「樹清廉家風 創最美家庭」為主題的家風作品評選活動,通過廣泛動員,村(社區)發動,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評選了4件家風優秀作品,千工壩村劉萬保家家風畫作就是這其中之一。千工壩村黨員劉萬保是千工壩村建檔立卡戶的家庭籤約醫生,脫貧攻堅行動以來堅持每月為62戶貧困戶進行身體檢查,妻子習繪宏是千工壩扶貧專幹,認真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夫妻二人都奮鬥在脫貧攻堅戰的一線,兒子女兒勤奮好學成績優異。「父母的言行就是最好的家教,我們做什麼,孩子就會學著做什麼。」一直以來劉萬保夫婦一直都用自己的愛崗敬業、廉潔自律、樂於助人等行動身體力行的樹立良好家風。
立體宣傳結合 弘揚家風成常態
今年以年,該鎮紀委聯合鎮婦聯,著力推進家風建設,積極配合益陽市紀委監委拍攝了張子清「師長讓鹽」、張昆弟「遠方的思念」兩個家風故事片,並通過微信公眾號轉發、
組織各村(社區)利用主題黨日活動、屋場會、戶主會開展好家風宣傳;同時該鎮還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力量將家風教育走進學校,張子清村婦聯組織學生到張子清烈士紀念館開展家風學習,梅山村婦聯到梅山小學開展家風故事宣講,板溪村婦聯利用重陽節活動評選了愛老愛親「好兒子、好媳婦、好家婆、好公嗲。」系列宣傳將好家風建設深入尋常百姓家中,營造了濃厚的好家風建設氛圍。
來源:紅網
作者:文斌 李絨
編輯:嶽敬然
本文為益陽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20/12/17/8709406.html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