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盛產納豆的日本茨城縣暫無出現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少民眾認為這是納豆的「功效」,因此日本多地出現了搶購納豆的現象。專家表示,納豆由黃豆發酵製成,屬於健康的豆製品,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吃納豆可以預防新冠病毒,建議有病應及時就醫,科學對待疫情。
納豆引發日本民眾哄搶
據日本媒體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於在盛產納豆的日本茨城縣至今沒有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所以很多日本民眾認為納豆有防疫的效果。受此影響,日本多地出現了搶購納豆的現象。
另據日本大型食品製造商透露,納豆目前的出貨量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2成,很多超市貨架上的納豆都很快銷售一空,不少顧客表示:「把納豆作為提高免疫力的食材也好」。
納豆是什麼?公開資料顯示,納豆起源於中國,自秦漢以來開始製作,由黃豆發酵製成豆製品,類似於「豆豉」,具有黏性,氣味較臭,味道微甜。這種食物後來傳到了日本並得到發揚,日本民間甚至有俗語說:「納豆頓頓有,活到九十九」。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技部主任阮光鋒表示,納豆保有黃豆的營養價值、富含維生素K2、提高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發酵過程產生了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溶解體內纖維蛋白及其他調節生理機能的保健作用。
無證據表明納豆可抗病毒
日本研究納豆營養的歷史較長,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學者須見洋行從納豆中發現了「納豆激酶」,而這種酶具有溶血栓功能,
但是,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也曾對納豆的激酶產品進行過評估,從目前的證據來看,無法證實口服納豆,可以獲取足夠量的活性納豆激酶。「關於納豆激酶的健康益處研究,大多是體外實驗,人體研究證據還是太少了,結果也都很初步。而關於納豆激酶和預防新冠病毒的關係,更是沒有任何研究證據。」阮光鋒補充說。
實際上,納豆激酶也並非只有納豆中才有,阮光鋒稱,納豆激酶是枯草桿菌在大豆發酵的過程中產生的,只要有枯草桿菌或者類似活性的菌,就可以產生這種酶或者具有類似活性的酶。例如中國的豆豉、韓國的大醬等發酵豆製品中也有同樣或者類似的酶。
阮光鋒表示,總的來說,目前並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吃納豆能溶血栓、降血脂等功能,想要靠它來抵抗新冠病毒,屬於異想天開、無稽之談,「希望大家在疫情面前都能保持理性,多一些科學思考。」
實際上,日本消費者廳也曾專門召開記者會表示:「希望大家知道,對於一些號稱有預防新冠病毒效果的東西,目前並沒有合理、客觀的證據證明其有效」。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自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以來,聲稱能夠預防或抵抗新冠病毒的食品方面的流言並不少:嚼檳榔抗病毒,喝茶抗病毒,「蜂蜜水+威士忌」抗病毒,酵母也能抗病毒……實際上,這些說法都已被證實為謠言。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屈會化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無論什麼病,都應及時去醫院就醫。
新京報記者 / 歐陽曉娟
編輯 / 祝鳳嵐 張明璇
圖片來源 / 美團外賣截圖
近期文章推薦
銀鷺被傳出售背後:業績拖累雀巢,接盤者挑戰大
金針菇感染李斯特菌在美引發疫情,這個「殺人菌」很兇險
人造肉還沒吃?「人造牛肉」可以安排了~
曝光臺 | 「傻妹妹」1批次魚香肉絲調味料甜蜜素超標
休閒食品巨頭開年上演資本市場「大戲」,競爭進入下半場
大咖們又在「群裡」發話了,關於疫情後乳企在大健康領域有何機遇
中糧控股將從港股退市,「福臨門」13年上市路暫告終
回復「菜價」獲取每日菜價信息
本文為綠松鼠(ID:xjbxinshipin)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