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鉤距釣法,在實戰中的這些難點,應該如何應對

2020-12-06 愚者論漁

超大間距釣法,是一種專門應用在野釣水域,魚群全水層亂竄而不固定,或者有類似魚情出現時的一種特定釣法,其特點,就是鉤距非常大,短則30~60釐米,長則1~2米之間的間距;

這樣的子線配置,優勢很明顯,因為雙鉤間距特別大,這樣就算魚層不固定,亦或者不同魚種魚群進窩,一樣有很強的誘釣機會,比如下鉤釣鯉、上鉤釣草、鯿、翹嘴等,但是,這種釣法,在實戰中,對新手來說,有這麼幾個問題,是難以處理的;

1、不確定什麼樣的魚情應該用這種釣法;2、這種釣法調釣思路比較模糊,相應的,觀漂抓口就比較懵了;3、怎麼才能調整出這種超大鉤距;每一種釣法的發明,都是有一種對應魚情出現後,這種釣法有了好的效果,才會被推廣出來,超大鉤距釣法,也有釣友命名為沉浮釣法,意思是一鉤在底,一鉤釣浮,如果我們從結果推導過程,這種釣法自然沒有問題;

如果不能判斷這種釣法具體適用哪一種魚情,那麼這種釣法,自然也就是一種紙上談兵的釣法,從實戰角度出發,可以從這麼幾個角度,認識一下,什麼是超大鉤距釣法:

角度一、超大鉤距釣法線組配置角度二、超大鉤距釣法,如何調釣角度三、超大鉤距釣法所適應的魚情有哪些,以及如何判斷些魚情角度四、超大鉤距釣法在實戰中的缺陷有哪些從以上這三個不同的視角去了解、分析,再結合自己常去水域的綜合水情、魚情,自然就能判斷出這種釣法,具體的優劣在哪裡了;

角度一、超大鉤距釣法線組配置

超大鉤距釣法,也被稱為沉浮釣,在釣組的配置上,主要是通過調整子線雙鉤的鉤距來完成,一般子線的鉤距,也就是上下鉤的實際距離,超過15釐米以上,就可以視作是超大鉤距釣法的配置;

當然,想要做到這種效果,必須先做對摺後等長度的子線,然後在對摺的基礎上,將上鉤子線縮短,亦或者未對摺,直接調整好鉤距之後,再對摺,然後綁系在八字環上;

當然,也有野釣釣友,會採用黑拉釣法的線組配置,直接做一根長子線,根據需要的鉤距差,比如鉤距差放到1米,子線的長是1.3米,將子線直接剪斷,上鉤子線30釐米,下鉤子線1米長,分別綁系在八字環上即可;

簡而言之,方法還是比較多的,具體哪一種更為合適,還是要看實際情況,哪一種更方便,哪一種更容易操作;

角度二、超大鉤距釣法調釣是如何進行的

很多釣友一聽超大鉤距釣法,雙鉤鉤距非常大,甚至間距能放到2米以上,那麼在調釣的時候,就暈菜了,因為實在無法用想像,去判斷如何能做到下鉤到底還是觸底;

其實這種顧慮大可不必,只要水深足夠,別說上下鉤距間隔2米,就是間隔2~3米,乃至更長的長度,只要掌握好技巧,也不是一件多麼複雜的事,具體調法有兩種;

第一種、帶餌調平水調漂

這種調漂思路,其實和普通帶餌半水調漂沒什麼區別,都是帶餌,調平水,不斷上推浮漂,一直到釣目大於平水,那就必然是下鉤到底;

上下鉤鉤距這麼大,上鉤必然是在懸底的,當然,考慮到上下鉤距間距大,訊號損失必然存在,指望和普通鉤距一樣,信號靈敏,是不太現實的;

第二種、做調目、釣目調漂

這種調漂其實就是最基礎的重鉛找底調漂,經過重鉛找底、測水深、做調目,確定下鉤已經離底了;

然後掛餌、稱餌,讓下鉤躺底或者觸底均可,最後的效果,和第一種幾乎沒什麼區別,但是第二種調漂方法,是可以調出偏鈍和略靈的區別的;

注意事項:因為雙鉤之間鉤距非常大,因為在調釣的時候,第二種調法,帶餌調漂和不帶餌調漂,有非常明顯的區別,所以稱餌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是一種調平水,那麼上鉤帶不帶餌,沒有區別;

角度三、超大鉤距釣法所適應的魚情有哪些,以及如何判斷些魚情

超大鉤距釣法在被發明出來的時候,適用的魚情很單一,就是在野釣時,既想釣鯉魚,也不放過中上層的草魚;

尤其是釣草魚的時候,用玉米打底窩,草捆做浮窩,這樣草魚群進窩,水底有玉米,半水有青草,上下都跑不了;事實也證明,這種超大鉤距的做法,在野釣中,對鯉草同釣的效果,確實不錯;

隨後,有釣友將這種釣法發揚一下,通過上下鉤鉤距放大,上下鉤分別掛不同的釣餌,如下鉤掛玉米粒、上鉤掛草棒子,這樣下鉤可釣鯉,上鉤可以釣草,亦或者上鉤掛搓餌,這樣中上水層的鯿魚、翹嘴也會有給口吃餌的機會;

換而言之,這種釣法,是一種預設性釣法,亦或者在臨場實戰的時候,發現魚群不在水底了,但是我們又不想放棄守底的時候,那就臨時做一付子線,將上下鉤距放開,不放棄守底,同時將釣餌放置到中上層,主動讓離底的魚群來找餌;

小結:這種釣法,談不上什麼主動性,因為鉤距比較長,也不可能打出頻率來,可以這樣說,這是一種以守為主的釣法。

角度四、超大鉤距釣法在實戰中的缺陷有哪些

萬事有利必有弊,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超大鉤距釣法,在野釣中,甚至在黑坑釣中被很多釣友所推崇,但是之所以沒有被大多數釣友所認可,一是其配置、調釣上不太方便,另一方面,則是這種釣法在實操上,也有很多硬性需求;

1、水越淺,這種大鉤距配置就越不好做

這種釣法之所以先從野釣中演化出來,是因為這種釣法對水深是很有要求的,一般至少要求在3米以上的水深中,才能做到鉤距1米以上的搭配;

3米以下,鉤距能做到30~50釐米的差距,在訊號傳導上,都有相當的訊號損失,如果在水深1~2米的水深中,鉤距放到15釐米左右,長子線的長度就是25~35釐米左右,這還不如普通的對摺30~45釐米,3~5個鉤距的效果;

2、釣餌比重要大,要不然吞鉤了都沒訊號

釣魚領域的任何東西,只要一說長度,必然要談訊號損失,鉤距加長,也是如此,較深的釣深,加長的子線,還有水皮到鉛墜的水線,這麼長的距離,想要保證吃口訊號不損失;

同時水底的暗流不能影響浮漂的訊號,那釣餌的比重必須要大,否則打溼的魚線,自重都能抵消這部分訊號,拉餌,甚至是溶散較好的搓餌,都不太適合這種釣法;

原則上來說,玉米粒、紅薯塊、螺螄、泥鰍、小魚蝦才是這種釣法最適合的釣餌,而上鉤釣餌種類,相對來說就寬泛一些了;

3、必須用長竿,切拋投很考究基本功

其實這一點,和第二點一樣,因為鉛墜到鉤餌之間的距離長,所以用短竿很難拋出去,長竿拋投,因為雙鉤間距太大,必然會出現上鉤子線瘋狂打轉,乃至纏繞下鉤子線的情況;

如果拋竿的人,手不穩,抖的比較厲害,那上鉤子線纏繞鉛墜,甚至打到浮漂上,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簡而言之,這種釣法,對釣魚人基本功考究的很,對菜鳥和新手來說,體驗感極差,實在是不建議新手使用這種釣法;

總結

釣法相對於釣魚人而言,如同武功秘籍一般,但是,因為釣魚人闖蕩江湖的經驗、閱歷不同,不是所有的秘籍都適合;

超大鉤距釣法這種源自於普通臺釣雙鉤的釣法就是如此,雖然有高手、老鳥將其描述的很美,仿佛學會之後,就能斬獲大物,成為釣王易如反掌;

但實際情況則是,他就不是普通菜鳥、新手能玩得轉的釣法,光是一個適合的水域、水深,就能難倒一大批釣友,所以,有條件的釣友,不妨實戰一二,沒有條件的釣友,將其當做知識儲備即可,不用多花費心思。

相關焦點

  • 野釣鯽魚子線鉤距多大合適,老釣友解析選擇子線鉤距的3大技巧
    子線中的鉤距是能夠影響上魚,對於作釣魚個體越多,鉤距越大,釣獲的概率越大。釣友們野釣多以鯽魚為主,那我們就來解析一下,野釣鯽魚到底用多大的鉤距合適呢?野釣有時為了兼顧大鯽魚和鯉魚,我們的鉤距會稍大,我個人綁制的子線鉤距在3CM左右,如果鉤距太小,錨魚的概率大,容易出現吃兩個鉤的情況。野釣適當加大鉤距,能提高雙飛機率,而且下鉤正口的機會大。
  • 羅非魚的實戰釣法
    遇到浮漂這兩種變化時,垂釣者應該立即作出反應,稍用腕力將釣竿突然抖動一下,使釣鉤鉤牢魚嘴。    如果出現「捧漂」,一般說明上鉤的魚體不大,大都在200~300克;假如發生「黑漂」,則可能上鉤的是500克左右較大的羅非魚。
  • 如何在小魚群中釣大魚?還是包食釣法最靠譜,野釣大魚必學技巧
    包食釣法傳統釣中的常用釣法,特點是餌芯配個餌皮,俗稱包餃子。估計怎麼也有千年歷史了,在手竿野釣比賽中經常有不錯的成績。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小魚多的地方釣大魚,流傳於江南,由於現在網絡發達,被臺釣學去了,變成了麻團和散泡,其實都源於包食釣法。下面就說說包食釣法的特點以及應用方法。
  • 不會用路亞打翹嘴,不要緊,試試這種蝦皮鉤釣法
    不會用路亞打翹嘴,不要緊,試試這種蝦皮鉤釣法 原標題:不會用路亞打翹嘴,不要緊,試試這種蝦皮鉤釣法
  • 相較於單鉛墜釣法,雙鉛釣法才應該算是全水情、魚情適用
    臺釣釣法是由日本的黑拉釣法衍生而出,但是臺釣又獨立於黑拉釣法之外,自我衍生出很多有意思的釣法,如雙鉛、跑鉛、飛鉛、滑漂等;但是不可否認,或多或少,這些衍生出來的釣法中,都帶有一些黑拉釣法的影子,當然,釣魚是一件比較講科學的休閒運動,符合科學的做法,自然也會有共同之處;
  • 從禁止3種釣法,到一人一竿一鉤的「持證垂釣」,9000萬釣友如何看
    和往年的春季不同,今年的春季重多的釣友們,除了一如往常的關心春釣魚情外,更多的應該被「漁政亮劍2020」、「持證垂釣」、「禁止釣法」、「一人一竿一鉤」等信息所吸引!這些信息到底出於哪裡?代表著什麼意思?對我們釣魚人又有什麼影響呢?本文就與釣友們分析討論一下!
  • 玉米粒釣魚系列04|玉米粒鉤組綁法及其組合釣法
    系列01講了窩餌,系列02、03說了釣餌,那今天來講講玉米粒釣魚用鉤。玉米粒釣魚,使用什麼樣的魚鉤好呢?在釣友長期垂釣過程中,總結出了一套比較實用的玉米粒鉤組,因為是用兩個魚鉤組合起來綁的,因此把它叫做子母鉤組。
  • 路亞釣法和傳統拋竿釣的有機結合,垂釣大翹嘴良方:蝦皮鉤釣翹嘴
    下面小編結合多年實釣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蝦皮鉤釣翹嘴的技巧:蝦皮鉤的特點蝦皮鉤與我們平常用的串鉤組有所不同:蝦皮鉤外面包了一層仿生絨須,形態逼真,更能吸引肉食魚類攻擊。另外蝦皮鉤一般還配有夜光珠和夜光膠,使釣餌更容易被魚發現和追逐。
  • 野釣技巧:傳統子母墜單鉤釣法,這可是野釣中的狠招數!
    傳統手竿釣法中多以單鉤為主,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一線到底。現在臺釣在釣大魚的時候也很多釣友喜歡使用單鉤通線,單鉤通線最大的好處在於線結少,拉力損失少,可以用較小的線組釣較大的魚。這就不會出現釣組細了斷線,粗了沒口的尷尬情況。
  • 黃雞魚的實戰釣法
    釣點如何選擇?2、岸釣時,要找一個岸邊亂石多的地方,這些地方石洞多,方便藏魚覓食,而且海岸線要長一些,越長越好,方便追趕魚群。需要說明的是岸邊的水底要有石塊或沙底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是泥底,最好換地方。
  • 野釣鯽魚子線鉤距多大合適?老釣友告訴你答案!
    子線中的鉤距是能夠影響上魚,對於作釣魚個體越多,鉤距越大,釣獲的概率越大。釣友們野釣多以鯽魚為主,那我們就來解析一下,野釣鯽魚到底用多大的鉤距合適呢?野釣有時為了兼顧大鯽魚和鯉魚,我們的鉤距會稍大,我個人綁制的子線鉤距在3CM左右,如果鉤距太小,錨魚的概率大,容易出現吃兩個鉤的情況。野釣適當加大鉤距,能提高雙飛機率,而且下鉤正口的機會大。
  • 釣魚技巧:江河流水釣魚,用這些釣法,不用擔心走漂,輕鬆釣大魚
    釣流水有兩大難點,分別是走漂和不易成窩。所以聊聊適合釣流水的幾種釣法,希望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一、手竿釣法手竿釣法想要釣好流水,首先就是需要注意釣點的選擇,應該選擇河灣或者河流拐彎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水流變緩,適合魚類休息也相對適合手竿垂釣。
  • 採用穀子釣法,水庫野釣如何打窩?
    下面就總結野釣高手的實戰經驗,結合自己釣魚的一些體會,給大家分享水庫野釣實戰中關於打窩的一些具體問題。不能確定魚窩位置時,需要多打窩當我們無法準確判斷,到底該把窩子打在哪裡時,可採用多點打窩法,提高上魚的機會。
  • 半水調漂時空鉤,無鉤,帶餌這三種調漂形式的鉤餌水下狀態及應用
    概述:空鉤調漂完成後,只有釣鉤觸底後,漏出水面的目數才會發生變化。而在正常的垂釣過程中,大都逃脫不了下鉤離開水底的這個基本狀態,且變化的規律和釣目調整相關。空鉤調漂方法的應用問:「空鉤調漂可以實現哪些釣法應用?」答:「通過空鉤調漂可以實現,像正常釣底,釣行程,釣穿層,動態釣浮這些釣法應用。」問:「空鉤調漂適合應用於哪些魚情?」
  • 釣魚10多年,未必知道這些假餌釣法,「騙」魚咬鉤,輕鬆釣大魚!
    假餌又叫擬餌,是路亞釣法最大的特色,不過假餌的時候並非只有路亞才有,民間傳統釣法中就有很多關於使用假餌的釣法。我們知道民間的傳統釣,追求的是休閒、簡便、快捷,成本低,投入少,這樣的釣法自然是難以推廣的,這個大家都懂得。普及率不行,不代表某些釣法不好玩,最大的原因是沒利潤。
  • 拉灘釣和無鉤釣法的詳細介紹
    當地壯族傳統釣法有兩種:一是拉灘釣;二是無鉤釣。1.拉灘釣拉灘釣的對象魚主要是流水中的有鱗魚。拉灘釣在深水和淺水中的釣法又各異。(1)釣具。選筆桿粗的山竹為釣竿,竿與垂釣者的身長相等為宜,用細線小鉤,線齊竿。
  • 不會用路亞打翹嘴,不要緊,試試這種蝦皮鉤釣法,手竿一樣能連竿
    翹嘴是一種中上層覓食、棲息的魚種,因為所在水層的關係,翹嘴很少到近岸遊曳,所以我們用手竿作釣時,要麼釣上的是過路魚,要麼釣上的都是小翹嘴;要說哪一種釣法能釣上大翹嘴,那除了拋竿就是路亞釣法,所以一說釣上翹嘴了,那多半都是用路亞打上來的,可是有這麼一種釣法,或者說一種專門針對翹嘴的組合鉤,確是用手竿的效果
  • 擒大物專用,三天不開竿開竿必大魚的子母鉤,到底神奇在哪裡
    子母鉤具體什麼時候出現的,目前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認為子母鉤吸收了歐式釣組鉤餌分離的特點,當進窩魚吸食子鉤餌料的時候,母鉤自然能刺中大魚;第二種說法,則認為子母鉤屬於民間釣法的滄海遺珠,因為在巴蜀、雲貴地區,左右雙向子母鉤,同側子母鉤的釣法流傳已久,這種釣法應該是民間釣法的衍生釣法;那麼,到底什麼是子母鉤呢
  • 民間釣法,魚皮鉤海釣白帶魚!
    白帶魚屬於暖溫水域中底層洄遊性魚類,一般棲息於開放性之大洋水域,水深在60-100公尺間。每年的八月到九月底,是近海釣帶魚的好時節,凡是來釣的釣友,幾乎人人爆箱。那麼釣白帶魚有何技巧呢?而且釣白帶魚非常簡單,一支路亞竿,一個四五千型的輪子,外加一副魚皮鉤及一百克左右的鉛墜即可。
  • 垂釣知識大學習,鯰魚釣法應該如何選擇?老釣手來告訴你
    鯰魚的釣法應該如何選擇?釣鯰魚主要有2種方式,即手竿沉底近釣、海竿串鉤底釣。那麼我們在釣獲鯰魚時應該如何做出選擇呢?那就來看看小編的這篇文章吧!釣竿的長度,一般選用3、4米的,釣線可粗可細(鯰魚不會因線粗而不咬鉤),釣鉤宜用長柄的胡弓形或新袖形,這樣便於掛大贓蚓、小青蛙之類葷餌。釣鯰魚一般不用打窩。若打窩子,也應打在鯰魚「住所」附近。打素窩子可引來眾多小魚、小蝦,鯰魚見了會趕來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