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城的人們普遍工資較低、收入較少,人均工資低則二三千,高則五六千,對於一百萬一套房的房價,還是有點兒承受不起。就按人均工資四千計算,一個家庭兩個人一年掙的十萬元不到,除去開支和日常消費,一年淨剩下五萬元就不錯了。那麼對於一百萬的房價,至少得用20年的工資收入。這是不是有點不靠譜?如果是一個偏僻的縣城房子價格八九千一平米,一套房子100萬,確實很高。這個一定要和當地居民收入配比來看。偏僻縣城收入估計也就一個月2000-3000,雙職工家庭收入5000元左右,開銷之餘就沒幾個錢了。一年的儲蓄估計也就夠兩三平米的房子。這樣的房價肯定虛高。
一般的縣城,房子一平方就3000到5000元比較合理。因為什麼呢?大家都知道縣城和北上廣收入有天壤之別。和二線三線城市也是根本不可比,因為什麼呢?因為縣城的工薪階層收入都比較低。隨著物價的上漲,消費也不低。所以承受不了1萬元1平米的價格。那為什麼會出現1萬一平米的價格呢?這就要從黑心的開發商說起,據業內人士透露。比如樓房開建之日起。營銷銷售人員,開始啟動售樓各項事宜。這時,儀項,籤約,購買很少的一部分,等到開發的樓盤都已竣工的時候。購買樓房的人還不多,空閒率達到百分之八九十。這時開發商的營銷團隊,以欺騙,造謠的方法,開始啟動。比如,剛開始售樓的時候是3000元一平米結果沒人買嗎,這時的購買者都在觀望階段,這時開發商得想辦法。3000元1平米,你不是不買嗎?以目前國內大多數小縣城的消費能力、收入水平、發展潛力、以及對樓市真實的需求來說,小縣城房價突破9000元,是一種非常不合理的現象。但它卻在國內真實的存在著,並且越來越離譜。 截止2018年6月份,全國有200多個小縣城房價突破9000元/平米。這在當地的需求來說,可能是一種看著全國二三四線城市瘋長後的盲目跟風。經過幾年的去庫存之後,小縣城現在幾乎沒有多少市場,再加上大多數小縣城人口外流,很難再有接盤俠消耗如此高的房價。
現在的年輕人要想結個婚,買個房子買個車。沒有個百80萬的也真是不行。難怪現在單身的男孩兒特別多。我希望有關部門真的應該解決。那些環境好,適宜人類居住的小縣城,真的把虛高的房價降下來。讓人們有房住有錢掙在小縣城裡快樂的生活該是多麼愜意的事!目前縣級別的樓市大多是「有價無市」,一般縣城和市區有一定的距離,如果是三四線城市,那麼想買房的話基本上會考慮到市區裡置業,所以縣城裡面的房子買的相對少。(我說的是一般的三四線城市)目前有不少開發商市區樓盤已經開發的差不多了,為了謀取更多的利潤,就想著法的去拿地、蓋樓、賣房;所以很多縣城、小鎮的樓盤越來越多,就算是銷路不好,但是價位也在那放著,反正拿地成本低,總能賣出去。
去年之前除一線城市連連暴漲外!其他省會二線城市房價平穩均在萬元以下購房理性!自從去年一線城市調控嚴了!但去年到今年全國多個二線省會城市幾乎同步一路炒到暴漲!到現在已翻番了!加之開發商悟盤惜售!導致恐慌性搶房!搖號搶房大多不是為住的!真正剛需很受傷!卻說因為搶人才導致房價上漲?也導致本省下屬各市縣房價跟風飛漲!城市發展不能以炒漲房價論英雄呀!房價正常漲幅全年不應超過5%!今年住建部約談了十幾個主要城市!這些城市房價一路暴漲違背黨中央、國務院房住不炒!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等政策!省會城市炒漲翻番了導致本省各市縣跟風炒漲!有價無市!本來專家們常說,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是局部的,是可控的。最多也就是在一線城市存在,現在全國房子都被基本拉升了一遍。現在南到西雙版納,北到吉林丹東市,全國房價都悉數拉升了一遍。對於縣城來說,人口流入量本來就不多,高房價早已透支了未來,而且當地的剛需買不起,炒房的人一旦又要轍退,最終吃虧的還是敢於在房價高位買房的老百姓。現在北京周邊地區,比如燕郊、廊坊等這些三四線城市房價就從3萬/平方米不到,又跌到了1.8萬/平方米,這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