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6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鄭萬高鐵最長隧道,也是目前亞洲在建時速350公裡單洞雙線最長高鐵隧道——小三峽隧道貫通,為鄭萬高鐵全線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
鄭萬高鐵起於河南省鄭州市,向西南經平頂山市、南陽市、湖北省襄陽市至重慶市萬州區,新建線路全長約818公裡,設計速度350公裡/小時,重慶境內約184公裡。其中,鄭州至襄陽段已於2019年12月1日開通運營,重慶段正加緊推進建設。小三峽隧道為鄭萬高鐵全線控制性工程,項目位於重慶市奉節縣與巫山縣交界,全長約18.9千米,最大埋深890米。
小三峽隧道所處位置地形地質條件非常複雜,面臨巖溶、突泥湧水、軟巖大變形等風險,屬Ⅰ級高風險隧道,隧道設計和施工難度極大。該隧道由中鐵二院勘察設計、中鐵隧道局承建,於2017年2月開始施工,2020年7月26日貫通。
據悉,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中鐵二院採用地質調查法、物探法和超前鑽探法等方式超前地質預報,對30餘處各類型溶洞採取了特殊設計方案。如設計修建了長24米的橋梁,跨越隧道內縱向長度超10米、深度超55米的大型溶洞,避免隧道沉降。中鐵隧道局採取疏導堵結合的方式,通過修建橫洞平導、注漿堵水、強化隧道結構支護以及修建汙水處理站,既保證了工程有序推進,也避免了施工排水對小三峽風景區水體的破壞,同時成功克服了長達7公裡的軟巖大變形不良地質、每日最大湧水量達15.7萬方的多突泥湧水等施工難題。
鄭萬高鐵位於豫、鄂、渝三省市境內,在鄭州樞紐北接京廣、徐蘭高鐵,在萬州通過渝萬高鐵抵達重慶樞紐與成渝、渝昆高鐵相連,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沿江通道和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線建成通車後,將成為我國西南地區通往中原、華北、東北地區新的便捷快速客運主通道,對改善西南地區東北向鐵路通道能力和質量,完善區域路網布局,加快沿線旅遊資源開發和城鎮化進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