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娃讀大學英語邊說邊譯 老師上課不敢提問他

2021-01-20 央廣網

  中安在線訊據 安徽商報消息 很多學生可能都對英語感到頭疼,但9歲的陳聖傑卻能把英語玩得透熟。從6歲接觸英語,在短短的3年時間內,這個9歲娃便能熟讀大學英語教材,口語交流也十分流利。而所有的這一切,都要歸因於其父教育出來的成果。

  9歲娃邊讀大學英語教材邊翻譯

  陳聖傑是個樂觀開朗的小男孩,他是金寨縣白塔畈小學的三年級學生。記者見到陳聖傑時,他剛從金寨縣老家來到合肥,和其父親陳先生住在白水壩附近的一個小區裡。

  記者當天來到陳先生家時,還未進門,就能聽見屋內有個孩子正在大聲朗讀著英文,這個孩子正是陳聖傑。此時,他正在朗讀一遍名叫「Learning,Chinese-Style」的文章,從發音到斷句,陳聖傑都能駕輕就熟。當得知小男孩手裡捧的是大學英語教材時,現場的人無一不感到詫異。朗讀完課文,陳聖傑用英文熟練地介紹起自己來,在短短的2分鐘時間內,陳聖傑差不多說出了三十多個句子。父親陳先生在一旁與其對話時,陳聖傑都能用英文隨機應地應答。

  為了測試出這個9歲男孩英語水平,記者現場隨機在《新編大學英語》教材中挑選了一篇近2000字的長文章給陳聖傑讀,可這依然沒有難倒他,陳聖傑一邊朗讀,還一邊向記者解釋語句的意思,全文下來,記者也沒能找出他一處說錯的地方。「孩子現在的詞彙量應該在3000多,雖然還不及大學畢業生的水平,但要遠高於普通高中生。」陳先生對兒子的表現非常滿意。

  英語水平讓老師上課不敢提問

  除了英語能力超常,陳聖傑的其他各科成績同樣不弱,今年陳聖傑的成績單上,幾乎所有的考試成績都是滿分,考得最少的分數也是98分。

  英語能力出類拔萃,這讓陳聖傑在學校裡成了「名人」,提到陳聖傑的名字,老師很學生們都很熟悉。「現在的小學也都開設英語課了,一般的小學生還處在認詞讀句階段,可我家孩子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水平,所以他在上英語課時顯得就很特殊,老師課堂上凡是所講的,已經沒有他不懂的。」父親陳先生說,由於孩子活潑自信,每當老師發出提問,陳聖傑總能站出來說個沒完,對答得頭頭是道。

  所以,時間一長,英語老師對陳聖傑的學習早已不擔心,「反而是老師在課堂是不敢輕易向陳聖傑提問,因為只要他站起來回答,就會打斷正常教學節奏。」

  每天都循序漸進閱讀英文文章

  陳先生告訴記者,兒子陳聖傑之所以達到現在英語水平,完全離不開3年來的日積月累。

  在陳聖傑6歲前後,陳先生就帶其接觸英語,「就像中文交流一樣,每次遇到身邊的事物,都用英語告訴孩子,讓孩子記住這些單詞,事後反覆提醒。」在達到一定基礎後,孩子對英語產生興趣,這時陳先生就不失時機地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讓孩子每天都循序漸進地閱讀英文文章,而這一堅持就是3年。到現在,陳聖傑每天都要保證閱讀英語不少於1小時。

  當然,學好英語也離不開口語練習,在閒暇時間,陳先生也會給孩子看一些英文原版的節目和動畫,來鍛鍊孩子的聽說能力。「只要我和在他一起,也都會創造機會和孩子用英語交流,鼓勵孩子大膽開口。」從對兒子英語水平的教育中,陳先生也積累了一套有益的學習方法,如今他正在對陳聖傑的各科進行規劃。「現在孩子對語文、數學都很感興趣,《詩經》、《史記》兒子都讀過,孩子平時喜歡鑽研數學題,現在5年級的數學題也難不倒他。」

  這種方法教育孩子您也可以!

  多讀多聽多說

  記者:在英語方面,您平時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陳先生:我是一名高校英語老師,所以對孩子的英語教育有一些自己的見解。孩子現在接觸英語只有短短3年,但我從來沒有讓他做過任何測試題。孩子的英語水平完全是靠多閱讀、多聽、多說積累出來的。

  不必死摳語法

  記者:您能具體解釋下您所說的「多閱讀、多聽、多說」嗎?

  陳先生:「多閱讀」是提高英語水平的關鍵,閱讀時不必去摳字眼、摳語法,閱讀難度可以根據孩子的水平一點一點提高,在閱讀的同時儘量讓孩子多用英語表達,等孩子積累到能夠做到「無障礙閱讀」、「無障礙聽說」時,自然能夠理解語法。

  多看英文繪本

  記者:你說的這套教育方法其他孩子可以模仿嗎?

  陳先生:完全可以,只要家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五六歲時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時間,在這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慢慢的去接觸英語,買一些簡單的英文繪本,等孩子有了一定基礎後就可以讓孩子去讀一些合適的英文書籍、看一些英文的動畫,目的就是營造一種語言氛圍和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相關焦點

  • 9歲娃讀大學英語邊說邊翻譯 老師上課不敢提問他
    中安在線訊據 安徽商報消息 很多學生可能都對英語感到頭疼,但9歲的陳聖傑卻能把英語玩得透熟。從6歲接觸英語,在短短的3年時間內,這個9歲娃便能熟讀大學英語教材,口語交流也十分流利。而所有的這一切,都要歸因於其父教育出來的成果。
  • 這個9歲娃英語逆天!老師上課都不敢向他提問…他爸的培養方法你也...
    從6歲接觸英語,在短短的3年時間內,這個9歲娃便能熟讀大學英語教材,口語交流也十分流利。而所有的這一切,都要歸因於其父教育出來的成果。 1 9歲娃邊讀大學英語教材邊翻譯 陳聖傑是個樂觀開朗的小男孩,他是安徽金寨縣白塔畈小學的三年級學生。記者見到陳聖傑時,他剛從金寨縣老家來到合肥,和其父親陳先生住在白水壩附近的一個小區裡。
  • 南郵「說走就走」的課走紅 師生邊旅遊邊上課
    南郵「說走就走」的課走紅 師生邊旅遊邊上課 2015-04-01 08:59:19不為別的,同學們就是奔著這門課的「說走就走」。 花子健 張前  「炙手可熱」的一門選修課  每周六上午,顧燕老師要上三節「中國旅遊地理」課。只要天氣好,這兩節課的地點便在中山陵、在玄武湖、在南京博物院……一學期32課時,有近一半的課在大自然中度過。
  • 邊看書邊闖關拿了年度第一,考試也滿分,他的秘訣是……
    :2018年9月27日學習時長:360小時課程進度:第三級課程1邊闖關邊看書,闖關看書兩不誤,對於善用時間的型錕來說,這是一種常態,但他的「一心兩用」並沒有影響他在成績排行榜名列前茅的地位,闖關對他來說,是如此輕鬆高效!
  • 孩子8歲上小學,不敢開口說英語,家長能做哪些事引導孩子?
    與問題中的孩子相反,我是那種最喜歡開口聊天的~所以,以前每次考試,聽、說、讀、寫,我口語和聽力的分數佔比最高。雖然我學英語的時候比8歲的娃要大。但是,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下,我學生時期學英語的經歷。我儘量去回憶當年做學生時,一些重要的學習的方法和心得。成人想學習的話部分內容也可以採納。
  • 英語到底該怎麼學?這篇文章說透了
    近日,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的一段關於英語教育的演講視頻在網絡上迅速躥紅,演講中鄭強教授指出:「近20年來,我們過度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教育中的分量,錯誤的學習方法耗費了大量優秀學子寶貴的時間,這是一種文化不自信的表現。」此言論引發網友討論,不少網友表示「英語無用」「英語應退出高考」。
  • 邊聽BBC邊做作業 上海一初一女生通過高級口譯
    3月份順利通過高級口譯的筆試後,上外附中初一(2)班的陳詩焰近日輕鬆地走出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高級口譯口試考場,這也是本市參加高級口譯最小的考生。說起學習英語的秘訣,她輕鬆地說道,多看書拓寬知識面,多創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培養語感。  每天看新聞聯播  去年2月,上外附中的陳詩焰放棄寒假休息時間,每天堅持讀8個小時英語,並順利完成基礎口譯考試,去年7月,她仍堅持每天讀8個小時英語,並順利拿到中級口譯證書。今年她再次向高級口譯發起衝刺,3月,她在今年《上海市外語口譯崗位資格證書》考試中順利通過高級口譯筆試。
  • 不上大學,邊打工邊環遊世界,可以實現嗎?
    人各有志,如果不打算繼續上大學深造,我是贊成邊打工邊環遊世界的。哈佛大學創始人哈佛先生tongxiang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我們上學時拿著地理歷史等課本死記硬背考試得來的分數,轉眼就忘了。
  • 這位上班族媽媽,邊工作邊帶娃,每年讀50本書——閱讀成就人生
    一、我與閱讀1.親子閱讀先說親子閱讀。我的女兒生於2013年9月,2014年在她10個月左右的時候,我開始帶著她讀繪本。5年前的繪本市場還沒有現在這麼火爆。很多網上推薦的書單,也是人云亦云。於是在2015年,在女兒兩歲左右的時候,我從郝廣才的《好繪本如何好》開始入坑,讀了20+關於童書的理論書籍。
  • 9歲前的孩子多看英語繪本,上課發言可以難倒老師,輕鬆玩轉英語
    9歲前的孩子多看英語繪本,上課發言可以難倒老師,輕鬆玩轉英語 青青育兒秘笈2020-07-31 13:12 在小學時代,孩子們最怕的就是和英語老師眼神交流了,有的孩子被英語老師叫到站起來回答問題,就開始吞吞吐吐、低著頭、手腳發抖,孩子要是出現這種現象通常是心裡沒底
  • "最美女老師"邊掛水邊批作業 常州溧陽女教師網絡躥紅
    原標題:「最美女老師」邊掛水邊批作業 幾番探尋,揚子晚報記者獲悉影像的主人公名叫彭娟,是溧陽市實驗初中初一(11)班的英語老師。正像網友所說,彭老師長發飄飄、氣質斐然,根本看不出是一位53歲的老教師。 彭老師告訴記者,由於前階段自己患上病毒性感冒,當時不想耽擱孩子們的學業,就沒有太在意,正常上課。誰知過了一周後,病情加重,渾身乏力、咳嗽失眠,去醫院檢查後得知已經轉為肺炎,醫生建議休息。
  • 61歲大叔邊修車邊自學英語 修車攤成「英語角」
    一邊修車一邊自學英語  蘇州61歲大叔成「勵志網紅」,他的修車攤曾是小有名氣的「英語角」  黃玉琴 薛馬義  仇國安  掃碼看大叔秀英語  最近,一位61歲的蘇州修自行車大叔突然躥紅,成為勵志「典型」。
  • 棗媽和愷摩:娃英語啟蒙選魔力耳朵怎麼樣?2600字上課體驗拿走不謝|...
    1歲開始磨耳朵,後面開始唱唱跳跳、什麼TPR教學法,營造家庭英語環境等等等等,我都嘗試過。    最後,我發現一個慘澹的現實,老母親你英語不行啊!你口語發音不行啊!靠你的水平勉強輸入了,但娃輸出不夠啊!上班一天回家累的要死,娃還要撲上來讓你讀英語書,分分鐘想葛優躺好伐?真是成年人的崩潰就一瞬間……
  • 小學生作文《我的理想》走紅,老師邊批邊笑,網友:小天才!
    說起我的理想,可能是小學生必寫的題材,我們那時想當科學家、相當醫生或老師,而現在的娃真的了不得,連理想都這麼有創意。連老師都邊批邊笑,慨嘆小小年紀想法倒獨特,真是小天才,幽默點評:將來可別忘了老師!沒想到老師也很幽默,點評到:將來別忘了老師啊!還有一點小提示,同桌的理想是當名警察。老師的點評真高!你品,你細品。而現在的娃真的了不得,連理想都這麼有創意。
  • 學好英語有妙招——多聽、多讀、多寫、多說是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英語的動力。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喜歡的事就會一直堅持下去,不喜歡的事很難堅持下去。喜歡上英語接下來就是學習方法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把英語學好吧!還可以看一些英語電影,記得大學的時候,外教每隔兩個星期就會讓我們看一部,看完後寫一篇英文版的觀後感,那時候的英語詞彙量積累的特別快,也是英語進步最快的階段。在聽、看的過程中多跟著讀,有一些發音、一些常用的句子你也就記住了。
  • 寶爸姓「顧」,給娃取的名字很藝術,英語老師:一點名全班就亂了
    寶爸姓「顧」,給娃取的名字很藝術,英語老師:一點名全班就亂了給寶寶起名字,對於許多寶爸寶媽來說,既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又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簡單就簡單在,取一個名字非常容易,有些父母信手捏來。但要是說,取一個有藝術的名字,就不是每一個做父母的能夠駕馭了的。一位姓「顧」的寶爸,就因為給娃取的名字太藝術,而被人吐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位姓顧的寶爸又給孩子取了什麼奇葩的名字吧。顧先生40多歲才結婚,婚後育有一個兒子。
  • 大學英語老師課堂上教「抖肩舞」,學生上課邊跳邊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 李華錫 左橙 通訊員 許浩哲 李昭傑 魏哲)近日,青島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夏鵬錚在英語課堂上通過播放英文流行歌曲這門融合了「抖肩舞」的課程是青島農業大學2018級英語專業的《英語語音與正音》,該課程要求學生對英語音位能夠正確發音,並熟練掌握英語節奏。學生表示:「沒想到英語還可以這樣學!」(來源:中國青年網)
  • 兩歲娃的英語秒殺七歲娃?這些英語啟蒙的寶貴經驗你必須知道
    兩歲半孩子的英語比七歲孩子還好?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周末同事聚會,大家都帶了孩子來,一共四個孩子,我家娃兩歲半,最大的七歲多點。四個小朋友慢慢熟悉起來,七歲的大哥哥帶著幾個小不點玩。玩著玩著,突然聽見我家娃說了一句:「What is this?」
  • 英語零基礎,如何學英語?
    學英語的時候,一定要先聽,聽懂了以後再親口把它說出來,接著才是讀、寫和翻譯。我們中國人學英語歷來都是啞巴英語。以前我從來不是這樣的,哪怕學生不讀、也不會讀這個單詞,他只要能給我把正確字母組合寫出來,能知道它的漢語意思就OK了,考試能考100分就萬事大吉。既然我要求我的學生轉變,那麼我自己當然要先轉變了。除了繼續聽《英語PK臺》的節目以外,我下了一點英語APP。
  • 學生們「最怕」被提問的4堂課,尤其最後一個,連老師都很頭疼
    文/小馳說 所謂課堂教學,有教也有學,課堂需要老師和同學們的配合才有學習效果。所以,課堂提問環節當然必不可少。課堂提問不僅能夠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交流想法,也便於老師了解同學們的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