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9歲娃英語逆天!老師上課都不敢向他提問…他爸的培養方法你也...

2020-12-19 騰訊網

很多學生可能都對英語感到頭疼,但9歲的陳聖傑卻能把英語玩得透熟。

從6歲接觸英語,在短短的3年時間內,這個9歲娃便能熟讀大學英語教材,口語交流也十分流利。而所有的這一切,都要歸因於其父教育出來的成果。

1

9歲娃邊讀大學英語教材邊翻譯

陳聖傑是個樂觀開朗的小男孩,他是安徽金寨縣白塔畈小學的三年級學生。記者見到陳聖傑時,他剛從金寨縣老家來到合肥,和其父親陳先生住在白水壩附近的一個小區裡。

記者當天來到陳先生家時,還未進門,就能聽見屋內有個孩子正在大聲朗讀著英文,這個孩子正是陳聖傑。此時,他正在朗讀一遍名叫「Learning,Chinese-Style」的文章,從發音到斷句,陳聖傑都能駕輕就熟。當得知小男孩手裡捧的是大學英語教材時,現場的人無一不感到詫異。朗讀完課文,陳聖傑用英文熟練地介紹起自己來,在短短的2分鐘時間內,陳聖傑差不多說出了三十多個句子。父親陳先生在一旁與其對話時,陳聖傑都能用英文隨機應地應答。

▲陳聖傑

為了測試出這個9歲男孩英語水平,記者現場隨機在《新編大學英語》教材中挑選了一篇近2000字的長文章給陳聖傑讀,可這依然沒有難倒他。

陳聖傑一邊朗讀,還一邊向記者解釋語句的意思,全文下來,記者也沒能找出他一處說錯的地方。「孩子現在的詞彙量應該在3000多,雖然還不及大學畢業生的水平,但要遠高於普通高中生。」陳先生對兒子的表現非常滿意。

2

英語水平讓老師上課不敢提問

除了英語能力超常,陳聖傑的其他各科成績同樣不弱,今年陳聖傑的成績單上,幾乎所有的考試成績都是滿分,考得最少的分數也是98分。

英語能力出類拔萃,這讓陳聖傑在學校裡成了「名人」,提到陳聖傑的名字,老師很學生們都很熟悉。「現在的小學也都開設英語課了,一般的小學生還處在認詞讀句階段,可我家孩子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水平,所以他在上英語課時顯得就很特殊,老師課堂上凡是所講的,已經沒有他不懂的。」父親陳先生說,由於孩子活潑自信,每當老師發出提問,陳聖傑總能站出來說個沒完,對答得頭頭是道。

所以,時間一長,英語老師對陳聖傑的學習早已不擔心,「反而是老師在課堂是不敢輕易向陳聖傑提問,因為只要他站起來回答,就會打斷正常教學節奏。」

3

每天都循序漸進閱讀英文文章

陳先生告訴記者,兒子陳聖傑之所以達到現在英語水平,完全離不開3年來的日積月累。

在陳聖傑6歲前後,陳先生就帶其接觸英語,「就像中文交流一樣,每次遇到身邊的事物,都用英語告訴孩子,讓孩子記住這些單詞,事後反覆提醒。」在達到一定基礎後,孩子對英語產生興趣,這時陳先生就不失時機地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讓孩子每天都循序漸進地閱讀英文文章,而這一堅持就是3年。到現在,陳聖傑每天都要保證閱讀英語不少於1小時。

當然,學好英語也離不開口語練習,在閒暇時間,陳先生也會給孩子看一些英文原版的節目和動畫,來鍛鍊孩子的聽說能力。「只要我和在他一起,也都會創造機會和孩子用英語交流,鼓勵孩子大膽開口。」從對兒子英語水平的教育中,陳先生也積累了一套有益的學習方法,如今他正在對陳聖傑的各科進行規劃。「現在孩子對語文、數學都很感興趣,《詩經》、《史記》兒子都讀過,孩子平時喜歡鑽研數學題,現在5年級的數學題也難不倒他。」

這種方法教育孩子您也可以!

多讀多聽多說

記者:在英語方面,您平時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陳先生:我是一名高校英語老師,所以對孩子的英語教育有一些自己的見解。孩子現在接觸英語只有短短3年,但我從來沒有讓他做過任何測試題。孩子的英語水平完全是靠多閱讀、多聽、多說積累出來的。

不必死摳語法

記者:您能具體解釋下您所說的「多閱讀、多聽、多說」嗎?

陳先生:「多閱讀」是提高英語水平的關鍵,閱讀時不必去摳字眼、摳語法,閱讀難度可以根據孩子的水平一點一點提高,在閱讀的同時儘量讓孩子多用英語表達,等孩子積累到能夠做到「無障礙閱讀」、「無障礙聽說」時,自然能夠理解語法。

多看英文繪本

記者:你說的這套教育方法其他孩子可以模仿嗎?

陳先生:完全可以,只要家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五六歲時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時間,在這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慢慢的去接觸英語,買一些簡單的英文繪本,等孩子有了一定基礎後就可以讓孩子去讀一些合適的英文書籍、看一些英文的動畫,目的就是營造一種語言氛圍和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學英語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學英語就是背單詞

很多家長認為,只要讓孩子多背單詞就能學好英語,這其實是一大誤區。天天背單詞,會讓孩子感到英語學習機械、單調、乏味,甚至會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誤區二:學好英語必須大量做題

認為只有多做題才能學好英語,實際上是英語學習的一大誤區。做題是對學習效果的一種檢測,是一種應試行為,對提高考試成績和技巧的確有一定幫助,但對真正學好一門語言意義並不大。因為要真正學好一門語言,靠的是「積累」,沒有積累,沒有大量的語言輸入,不可能形成語感。

誤區三:聽寫時老師說中文孩子寫英文

很多老師和家長在聽寫時說中文讓孩子寫英文詞,或者說英文讓孩子寫中文詞,這其實也是一大誤區。因為這種訓練方式實際上是讓孩子藉助母語來學英語,結果只能學到一些中國式英語。

對於這樣的家長和孩子

只能說

來源:安徽商報、新聞晨報、網絡 編輯:蘇麗

相關焦點

  • 9歲娃讀大學英語邊說邊翻譯 老師上課不敢提問他
    中安在線訊據 安徽商報消息 很多學生可能都對英語感到頭疼,但9歲的陳聖傑卻能把英語玩得透熟。從6歲接觸英語,在短短的3年時間內,這個9歲娃便能熟讀大學英語教材,口語交流也十分流利。而所有的這一切,都要歸因於其父教育出來的成果。
  • 9歲娃讀大學英語邊說邊譯 老師上課不敢提問他
    中安在線訊據 安徽商報消息 很多學生可能都對英語感到頭疼,但9歲的陳聖傑卻能把英語玩得透熟。從6歲接觸英語,在短短的3年時間內,這個9歲娃便能熟讀大學英語教材,口語交流也十分流利。而所有的這一切,都要歸因於其父教育出來的成果。
  • 寶爸姓「顧」,給娃取的名字很藝術,英語老師:一點名全班就亂了
    寶爸姓「顧」,給娃取的名字很藝術,英語老師:一點名全班就亂了給寶寶起名字,對於許多寶爸寶媽來說,既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又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簡單就簡單在,取一個名字非常容易,有些父母信手捏來。一位姓「顧」的寶爸,就因為給娃取的名字太藝術,而被人吐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位姓顧的寶爸又給孩子取了什麼奇葩的名字吧。顧先生40多歲才結婚,婚後育有一個兒子。
  • 孩子8歲上小學,不敢開口說英語,家長能做哪些事引導孩子?
    聽說一定不分家!我們經常嘲笑一些人唱歌「五音不全」,其實不是他嗓子不好,而是他真的「聽力」不好。聽的能力出現問題,唱歌就會跑調。所以聽力是需要訓練的!而有的人聽力好,發出的音就很「準」。英語發音也是同理。我曾經有個同桌,各科成績包括英語都非常好,可一到「說」英語,就完全變了調。啞巴英語導致他信心挫敗的非常厲害,上課根本不說話。
  • 學生們「最怕」被提問的4堂課,尤其最後一個,連老師都很頭疼
    可儘管提問好處很多,但學生時代的大家其實都並不是很喜歡提問這個環節,有的同學甚至在課堂上都不敢和老師對視,生怕老師叫到自己。尤其是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同學們,如果提問答不出來,真的很尷尬、丟人的。 畢竟學生們也是要面子的,而自己又不想下功夫學習,就只好「逃避」,恨不得「隱形」自己。那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學生時代的這件事兒:學生們「最怕」被提問的幾堂課,尤其最後一個,連老師都很頭疼
  • 「5歲拿下全國一等獎」:普通家庭如何培養英語牛娃?
    不知何時開始,各種真人秀都在講家長帶娃,節目裡看到的明星娃也是一個比一個牛!網友們看完後直呼:我學了這麼多年英語?還不如一個寶寶呢!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是每個英語學習者的夢想。Miya媽媽表示,自己一直英文很差,也因此錯過了好多工作機會,但真正讓她意識到這一問題嚴重性是在Miya5歲那年,有次帶孩子出去參加一個活動,主辦方邀請了一位外國老師帶孩子玩,別的孩子都和老師各種互動很開心,唯獨自己孩子手足無措的,她突然意識到英語啟蒙的重要性,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便開始各種尋找合適的啟蒙方式。
  • 嫌9 歲兒子性格內向、浙江虎爸把他扔到火車站練膽:這心也太大
    鐵路金華站派出所民警在進站口執勤時發現了這個看上去八九歲的男孩。民警詢問男孩,男孩說爸爸把他帶到火車站就走了。民警和孩子等了一會兒,始終沒有家長找過來。 一開始,民警蜀黍也認為是孩子與家長一起出行後走失了,就將男孩帶到報警臺,用車站廣播幫男孩尋找家長。 結果,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男孩叫小旭,9歲了,與家人一起居住在蘭溪。
  • 9歲登聯合國講臺演講,英語啟蒙有3個亮點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797篇原創文章。前天,周末。苗爸看了一個視頻《9歲成都女孩聯合國演講上熱搜》,9歲能代表中國上聯合國的講臺演講,自然有其過人之處。出於好奇心,苗爸搜索了相關的報導,得到了以下一些信息。
  • 沒有跟大伯學過英語的童年「不完整」,年過九旬的他還在教英語!
    「 我在家裡輩分最大,侄子侄女喊我『大伯』,時間久了,來學英語的娃娃不稱呼我為老師,都喊『大伯』,我覺得這樣也親切一點。」 谷明萬說。獨特的學習方法加上標準流利的口語,「 大伯英語 」 開始被更多人所知,越來越多的家長慕名帶著孩子前來求學,谷明萬也隨之辦起了英語輔導班,這一堅持,就是 35 年。
  • 9歲前的孩子多看英語繪本,上課發言可以難倒老師,輕鬆玩轉英語
    9歲前的孩子多看英語繪本,上課發言可以難倒老師,輕鬆玩轉英語 青青育兒秘笈2020-07-31 13:12 在小學時代,孩子們最怕的就是和英語老師眼神交流了,有的孩子被英語老師叫到站起來回答問題,就開始吞吞吐吐、低著頭、手腳發抖,孩子要是出現這種現象通常是心裡沒底
  • 錯過了3-6歲的英語啟蒙黃金期?用對方法,大童也能迎頭趕上
    雖說各類專家都言之鑿鑿地向我們表明,3歲是學英語最理想的起點。但不代表啟蒙晚了,就永遠落後於人了。事實上,只要用對了方法,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3年時間,就有望追上那些3歲起點的孩子了。好在,廖彩杏的書單前期推薦的內容,不僅朗讀起來韻律感很強,還都有配套的歌曲,音樂好聽,娃自然也不排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慢慢完成了最初階段的磨合,讓他至少不排斥甚至有些喜歡上了英語發音,音頻放得久了,對於一些他熟悉的片段,也會開始跟著一起哼唱。
  • 學了三年英語,出國旅行,還是不敢開口說,怎麼辦?硬核方法來了
    #硬核知識分享大賽#【前言】「就連去商店買個東西,這麼簡單的英語,他都不會說!」小勇媽媽抱怨道。小勇四年級了,從一年級開始,就在某知名品牌英語學習。去年在澳洲旅行,本來想鍛鍊一下他的英語,結果,從機場出發,到澳洲七日遊,基本不說英語,連去商店買個東西,都結結巴巴說不出來。把媽媽氣得直跺腳,感覺三年的英語白學了。
  • 「網紅」老師用手語教英語 他讓聽障生過四級
    李子剛一點也不介意這個帶點玩笑色彩的「網紅」頭銜,相反,能為聽障學生和聾人教育增加一些「流量」,他覺得很開心。「OK?」與「暗號」李子剛在聾人工學院教了18年英語,他的課總是排得滿滿當當,想採訪他,最好的方法是跟著學生一起聽課,趁課間休息或是他走下講臺巡視課堂作業的時候,見縫插針地提上幾個問題。
  • 孩子上課老愛說話怎麼辦?四個方法,幫爸媽解決孩子上課說話難題
    表現三:課堂提問原因:缺乏課堂規則意識解決方法:幫孩子理解「提問」規則孩子上課隨便說話的另一種情況,是在課堂上提問,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就跟老師發問,有的孩子,還會在課堂上和老師討論起來。這樣的孩子,肯定不存在專注力的問題,他聽課會非常認真,也不存在對課堂內容缺乏興趣的問題,如果沒有興趣,他也不會向老師提問,甚至和老師討論了。
  • 中國不缺馬斯克,來自杭州的一位寶爸告訴你少兒編程到底有什麼用
    大家好,非常榮幸以這樣一種方式與大家結緣,並向大家講述我和小孩與昂立STEM的故事。我是來自杭州的一位寶爸,大家習慣性地叫我肖爸。長期以來,我一直比較重視小孩的教育,因為我非常認同李嘉誠先生所說,一個人的事業再成功,都無法彌補教子失敗所帶來的缺憾。
  • 生娃後,這四句話,孩他爸說過幾句?一句都沒說過的說明嫁對人了
    可能是因為她全職在家帶娃的原因,老公每天回家都是一副苦瓜臉,每次讓他幫忙帶一下娃,就說很累了,你自己整天在家連帶個娃都要人家幫忙。簡直傷透了心。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感受,在生孩子之前一切都很美好,夫妻恩愛,生完孩子後,好像老公變了個樣似的。尤其是說過下面四句話的老公,如果你的孩他爸一句也沒有說過說明嫁對人了。
  • 棗媽和愷摩:娃英語啟蒙選魔力耳朵怎麼樣?2600字上課體驗拿走不謝|...
    1歲開始磨耳朵,後面開始唱唱跳跳、什麼TPR教學法,營造家庭英語環境等等等等,我都嘗試過。    最後,我發現一個慘澹的現實,老母親你英語不行啊!你口語發音不行啊!靠你的水平勉強輸入了,但娃輸出不夠啊!上班一天回家累的要死,娃還要撲上來讓你讀英語書,分分鐘想葛優躺好伐?真是成年人的崩潰就一瞬間……
  • 【知爸英語筆記】十大英語培訓機構總結,哪家機構值得我們選擇?
    現在年輕一代的父母們也都意識到了英語教育的重要性,而英語學習的最佳年紀也是在0-6歲這個階段,這個階段專家們成為「語言學習黃金階段」。也因此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為孩子尋找優質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進行學習,希望能夠給予孩子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學習。隨著網絡的發展,英語培訓機構也不再局限於線下培訓。
  • 教孩子英語的汪老師
    直到孩子多得會議室也擠不下,汪前程乾脆向村裡申請,在能容納40多人的多功能廳裡辦起了正式的「英語教室」。每天下班,汪前程都要騎車從鎮裡趕回村裡給孩子們上課。「上完一天班還要騎40分鐘的車,確實挺累的。但是看見孩子們的笑臉就把這些辛苦都忘了。」    「憑我的能力,不敢保證讓他們的成績提高多少,家長也只是希望孩子能多學點知識。」
  • 網課:老師正襟危坐的上課背後,是你想不到的雞飛狗跳
    這一點不單單是備課內容量特別大,這種網上授課的方式給老師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了很大的變化。跟大家分享幾個故事吧。很多老師家裡都是有小朋友的,這個階段,小朋友們同時在家裡以網課的形式進行學習。因為這個,小小的房間裡邊,大家彼此的需求也改變了很多。對於老師來說,他們需要一個安靜的授課環境。因為有些課程還是需要通過語音或者直播的方式向學生們傳達課程內容。所以,每當老師上課的時候,要求全家人必須保持一個安靜的狀態,還得被迫聽課。